讀取中請稍後...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六即

 原文 

亦得約當教,自論六即

六即

 原文 

亦於當教,自論六即。

六即

 原文 

亦於當教,自論六即。

六即

 原文 

正約此教,方論六即。 〔旭師自註云〕:前三雖約當教,各論六即,咸未究竟;以藏通極果,僅同此教相似即佛;別教妙覺,僅同此教分證即佛。又就彼當教,但有六義,未有即義,以未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也。是故奪而言之,藏通極果、別十迴向,皆名理即,以未解圓中故;登地同圓,方成分證。

 語譯 

亦得就三藏教本身,申論六即菩提。

 語譯 

以上說明通教的範圍及其層次地位,現在亦須就通教本身,申論六即菩提。

 語譯 

以上說明別教的範圍及其層次地位,現在亦須就別教本身,申論六即菩提。

 語譯 

真正的六即,其實是就圓教而說的。因為此前的三教,雖就其各自的當教,也各自都說了六即,然都未算究竟;藏通二教的最高佛果位,僅同於此圓教的相似即佛位;別教的妙覺佛果位,也僅同此圓教的分證即佛位。再說,就彼三教自身而言,但有六的意思,尚未有即的意思,以其尚不知如《華嚴經.夜摩天宮品》所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之故。今以圓教的究竟義而言,藏通二教的佛果位,以及別教的十迴向位,皆算是理即佛,以彼等尚未了解圓滿中道是什麼哩!別教登了初地,才算是成了圓教的分證即佛。

 註釋 

聖嚴識:何謂六即?

六即,是天台宗所立的圓教菩薩行位。原來在《瓔珞經》中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計五十二個位次,天台以之分為別教及圓教菩薩的行位。旭師就化法四教,各論六即,乃是其特色之一。

天台宗本是以圓教而論六即,出於《摩訶止觀》卷一下

1.理即,一切眾生的一念心皆具如來藏之理,然以未聞,故尚不知。

2.名字即,已從經卷了知眾生皆具佛性之名,唯尚待開發。

3.觀行即,不唯已經解知皆具佛性之名,且已進而依教修行,此位修習隨喜、讀誦、為他人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項功課故,如《法華經》所說的五品弟子位,相當別教的十信位。14 

4.相似即,始入圓教所立的十信位,相當別教的十迴向位,已發類似真無漏之觀行,入此位,即得《法華經》所說的六根清淨位。

5.分真即,依相似位的觀力而發真智,始斷一分無明而見佛性,進入圓教的初住,名為發心住,歷經自此以後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共四十一個果位,位位斷一品無明,而分見法性。

6.究竟即,斷最後一品無明,發究竟圓滿的覺智,即證妙覺的無上菩提。

其中的觀行即,是外凡位;相似即,是內凡位;從初住至等覺,是聖因位,妙覺才是聖果位。

 註釋 

德義的《教觀綱宗贅言》卷下云:「六即義蘊大經,名出智者。止觀(卷)一引(《大般涅槃經》卷七)如來性品云: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知識示之,即得知也。耘除草穢,漸漸得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經文甚廣,大師撮略而引,輔行委釋。義雖蘊經,諸師莫知,吾祖深悟圓宗,發明此義,故於(摩訶)止觀發大心中,約六即顯是。觀經疏中約六即釋佛。荊溪云: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

又說智者立六即,有二義:1.為顯圓,詮諸法事理不二,生佛同體,免生退屈,故名即字,雖全體是,其迷悟因果之相則各不同,免生增上慢,故名六字。2.為革除文字法師及暗證禪師之蔽,世間暗證禪人,不事修行,唯云即心是佛,不辨階位深淺,多濫上聖,為救此蔽,故明六位。另有文字法師,唯守名相,不事實修,並以實證無份,為此輩人,故名即字,曉以六而復即。

(一)四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者,偏真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滅尚非真,況苦、集、道,真諦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一)四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者,無生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旭師自註云〕此四句推檢,通別圓三教,皆用作下手工夫。但先解不但中者,即成圓教初門;先聞但中理者,即成別教初門;未聞中道體者,止成通教法門。 解苦無苦而有真諦,苦尚即真,況集滅道。

(一)四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迥超二邊,不即諸法。故依圓教,判曰但中。

(一)四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語譯 

所謂藏教的理即菩提者,是但空的偏真。其內容如〈雪山偈〉所說:「一切有為造作的因緣生法都是遷流無常的,那都是出於有生有滅的種種色心現象,當此生滅不已的一切色心現象寂滅之時,便是進入涅槃解脫的快樂境界。」這是由於滅諦而會真。其實,滅諦並非真諦,滅諦尚且不是真諦,更何況是苦諦、集諦、道諦呢?原因是這樣的真諦,乃在因果事相之外,是抽象的偏於理體而謂之真,故從大乘摩訶衍教的立場,將之判為偏真。

 語譯 

所謂通教的理即菩提,即是無生之義。例如《中觀論》卷一〈觀因緣品〉的偈頌所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若以此四句偈來推論檢點,對於通、別、圓的三教,皆可用作下手觀行的工夫。不過,若先理解即空即假即中之不但中者,便成圓教之初門。若先聽聞空假之外有不二但中理者,即可成為別教之初門;若根本未聞中道體者,只能成就通教法門。

由於理解四諦中的苦諦即是無苦,便有真諦,苦諦尚且即是真諦,更何況其餘的集、滅、道三諦,豈不全是真諦了。

 語譯 

所謂別教的理即菩提,就是但中的理體佛性。它也就是《起信論》所說隨緣不變的真如法性,在生死之中不受染汙,證涅槃時亦非另有什麼可以清淨之物。它迥然超越於染淨的二邊,也並不即是一切諸法。故依圓教的立場,將之判為但中。

 語譯 

所謂圓教的理即,《摩訶止觀》卷一下,名六即佛為六即菩提。理即便是不可思議的理性,一切眾生無不具足,就是尚未了知。其實那便是《起信論》所說的如來藏,亦即隨緣的真如。此理性的真如如來藏,隨緣之義,已在解釋別教章的理即項下,有所申論。彼處只說隨緣不變,圓教則更說不變隨緣,以表理性與事相,相融相即。由不可思議的理性來看,隨時所拈的任何一項法相,無非全體的一真法界,所以如《華嚴經》說的一樣:即此現前一念心、與諸佛心、及一切眾生心,三者之間無有差別,現前一念的妄心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諸佛之心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一切眾生之心亦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只是佛已圓悟此理性,眾生猶未悟得此理性。不過,無論迷悟,此理性是不會變動的,在凡夫位時不減分毫,到佛果位時不增分毫。

 註釋 

「諸行無常」等四句:此偈出於《涅槃經》卷十四所說雪山大士為乞半偈佛法而捨生命的本生故事,主要是點出「諸行生滅、生滅無常、無常無我」是不變的真理,如果尚未認知無常的事相,即是無我的空性,那種真理就與事相無關了。如果就此偈而言,是以滅了生滅的諸行,稱為真實諦理,名為偏真涅槃,亦名偏空涅槃,屬於小乘法,故尚屬非真,四諦之中的前三諦就更不用說了。

依據《釋義》第十四條對此的解釋,是將此四句偈子,以橫豎兩門,該攝釋迦如來一代時教:

1.橫攝門:藏教眾生所感的三界依正、色心、因果,名為諸行,這些都是無常生滅之法(的現象),眾生必須滅此有為因果之法,方得實證真諦寂滅之樂。通教眾生所感的三界依正、色心、因果,亦名為諸行,這些也都是無常生滅之法(的現象),體驗到這些生滅之法,即是生滅滅已,便證真諦寂滅之樂。然此藏通二教,雖證寂滅,以其不具界外的身智(灰身泯智故),故實無有能受樂者。別教眾生所感分段及變易的二種因果,通名為諸行,皆非真常久住,皆是生滅門所攝,滅此生滅二邊,顯於中道寂滅之理,而有唯識宗所說的四智菩提妙心,有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所現無漏身及無漏淨土的妙色,所以恆得受此真樂。圓教眾生所感的十法界因果,通名諸行、通名無常、通名生滅,而了達十法界因果皆是實相,無常即常,生滅即無生滅,故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圓教則不斷癡愛而起於明脫,如融冰為水;所以三千果成,咸稱常樂。

2.豎攝門:「諸行無常」句,攝得六凡法界,因為是有為有漏。「是生滅法」句,攝得藏通二乘法界,因為只有出世聖人,乃能知其為生滅故。「生滅滅已」句,攝得別教菩薩法界,以滅二邊歸中道故。「寂滅為樂」句,攝得圓教佛法界,以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故。

今但用此四句,證偏真理,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二句,即苦集二諦,「生滅滅已」一句,約戒定慧三學為能滅的道諦,約因果的滅為滅諦。四諦皆是因果事相,名安立諦;「寂滅為樂」一句,約所顯之理以為真諦,乃是非安立諦,故云理居事外,謂之偏真。

 釋義 

諸行無常四句

若論此四句偈,亦能橫豎該攝一代時教。

初橫攝者,藏教以三界依正色心因果,名為諸行,一一皆是無常生滅之法,必須滅此因果,方證真諦寂滅之樂。通教亦以三界依正色心因果,名為諸行,皆是無常生滅之法,體此生滅,即是滅 已,便證真諦寂滅之樂。然此二教雖證寂滅,實無能受樂者,以無復身智故。別教則以分段、變易二種因果,通名諸行,皆非真常,皆是生滅門攝。滅此二邊,顯于中道寂滅之理,而有四智菩提妙心,有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所現無漏身土妙色,故得恒受此真樂也。圓教亦以十界因果,通名諸行,通名無常,通名生滅,而了達因果,即是實相。無常即常,生滅即無生滅,故云生滅滅 已,寂滅為樂。此則不斷癡愛,起於明脫,如融冰為水,所以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也。

次豎攝者,諸行無常句,攝得六凡法界,以有為有漏故。是生滅法句,攝得藏通二乘法界,以出世聖人,乃能知其為生滅故。生滅滅 已句,攝得別教菩薩法界,以滅二邊歸中道故。寂滅為樂句,攝得圓教佛法界法,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今但用此四句,證偏真理,則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二句,即苦集二諦。生滅滅 已一句,約三學為能滅,即道諦。約因果為所滅,即滅諦。四諦皆是因果事相,名安立諦。寂滅為樂一句,約所顯理以為真諦,乃是非安立諦。故云:理居事外,為偏真也。

 註釋 

1.「無生」:即是無生四諦,此於前面註「無生四諦」條下,已有詮釋,且在旭師的《釋義》第十九條中,亦已引用了《中觀論.觀因緣品》四句偈子的內容,不是自生、不是他生、不是自他共生、不是無因生。此處則正式將該偈的原文,照錄出來。

2.「諸法不自生」四句:如上所說,這四句偈頌出於龍樹的《中觀論》,若僅此四句,尚不能充分表達無生之意,此四句偈的主旨在於運用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來說明諸法皆依因緣起滅,無自性、無他性、無自他共性,至於無因,是破斥執第一因為神我的常見外道。所以進一步更說四句:「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諸法是從緣起生,即非無因而生;諸法是互為因緣,故無第一因的自性;諸法雖從緣起生,自性亦不在於緣中。印順法師的《中觀論頌講記》對此第一偈的理解是,從自、他、共、無因的四門中,求生不可得,就知道「一切自性有」的觀點,是「不生」的。可知此偈目的是在破自性有的常見外道。

天台家則以此偈中的「無生」一詞,用來詮釋《大涅槃經.聖行品》所說四種四諦中的「無生四諦」,是可以通的,但不一定是龍樹的原意。因為《涅槃經》是屬於如來藏系思想,《中論》是中觀系思想。不過天台學派既可引《中論.觀四諦品》偈的因緣生法是空、是假名的中道,解為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觀,當然也可以引用〈觀因緣品〉的偈頌來詮釋表達《涅槃經》的無生四諦義。

對此《中論》的四句偈頌,旭師的《釋義》第二十五條,也有詳細的申論。他說,四句偈頌之中所說自、他、共、離的四性推檢,即通用於化法的四教,但就無生一詞而言,則僅在後三教。若就諸法一詞而言,於藏通二教,是指六凡;於別圓二教,是指十界。

藏教明六凡法界的諸法,是自種有故不從他生,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此四句出於《雜集論》)。則顯緣起正理,故不墮自、他、共、無因的四種執著。

通教明六凡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如空中花,非有似有,有即非有,不可說從自、他、共、離而生。且如妄情所計,三界有為生法,雖有萬品差異懸殊,簡略言之,「心境」二字,便收無不盡了。

先約「心」法推檢四性:若說自生者,等於說是從心生心,便應有二個心;又於心不對境之時,心亦應常生,而實不生,故非自生。若說從他生者,等於說是從境生心,便與我無涉;解脫的聖者也會對境,亦應生分別執著心了,事實不然。若說是自他共生者,那就要問:究係心和境的二者均有生性,才名共生?還是心和境二者均無生性,才名共生呢?又若說是無因生者,既不因心,又不因境,心境都尚無,如何能生心呢?然亦不應該從虛空中突然生出心識來,故決不是無因生的。總之,以上四種生相,從邏輯上都是說不通的。

次約「境」法推檢四性:若說是自生者,從境生境,應有二境;若真的如此,心不緣時,境亦應常現,而實不現。若說是從他生者,從心生境,境還是屬於心,何得名為境呢?猶如心念兔角,兔應生角,而兔實不生角。若說是從自他共生者,已如前項二心所破,二境亦不成立。若說無因生者,則亦應於日正當中之時,忽然見到明月在天了。

是以若心若境,具如夢幻,求其生性,了不可得,當體無生。此無生之理,乃為今古不變的常理。

別教明四聖六凡十界的諸法,亦是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則顯不思議緣起之正理。此皆以真如為迷悟依,藏識為持種依,以先知有真如及藏識,而用四性推檢,即入無生門,便是別教的工夫。

圓教亦明十界的諸法:諸法非法性所生,故非自生;非無明所生,故非他生;非法性與無明合生,故非共生;非離法性及無明而別有諸法,故非無因而生。隨一一法,體即法界,當體無生;無生而生,三千宛然,生即無生,三千無性;非生非無生,唯一實相。法住法位,世間相常。因緣即中,雙照空假。此是圓教的初無生門,一門一切門,即是圓妙無工夫之工夫了。

在此條《釋義》的別教明十界諸法的文字中,旭師依地論師的見解「真如為迷悟依」,又引《攝大乘論》的見解「藏識為持種依」,這是性相融合論的思想特色。《摩訶止觀》卷五上,亦引此文。又由於用無生四諦詮釋通教的常理,而理即菩提,便是無生的當體,所以對之著墨較多。

3.「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釋義》第二十六條,對此亦有詮釋,他說三界的果報,即是名為苦諦的苦苦、行苦、壞苦三類苦果,若能解之,則諸苦如空華,並無苦的逼迫之相,唯是真空的法性而已。而真諦即虛妄的三界有漏苦果,猶如空處即在華處,並無二處。不過於此真諦而假立苦集滅道的四名,其實此四者即是真諦,真理不在事相之外,此乃是通教所詮之理。

 釋義 

諸法不自生四句

四性推撿通乎四教無生之義局在後三藏通二教指六凡為諸法別圓二教指十界為諸法藏教明六凡諸法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此四句出集論)則顯緣起正理不墮四執也通教明六凡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如空中花非有似有有即非有不可說從自他共離而生且如妄情所計三界有為生法雖復萬品差殊略而言之心境二字收無不盡先約心法以推四性若自生者從心生心應有二心又不對境時心應常生而實不生故非自生若他生者從境生心于我何與又聖者對境亦應生心而聖不生故非他生若共生者為心境各有生性故共生耶為心境各無生性故共生耶若心境各有生性何須待共方生又設待共方生應有二心並生謂一從心生一從境生故而實不然若心境各無生性共亦何能有生如一砂無油眾砂共壓亦豈有油故非共生若云無因生者既不因心又不因境心境尚無云何能生于心不應虗空突出心識故非無因如是四性檢實不得心之生處則知心本無生也次約境法以推四性若自生者從境生境應有二境又心不緣時境應常現而實不現故非自生若他生者從心生境境還屬心何得名境又心念兔角兔應生角而角不生故非他生若共生者例如前破但以二心並生改作二境並生為異若云無因生者不應日中忽覩明月如是四性檢實不得境之生處則知境亦無生也是以若心若境俱如幻夢求其生性了不可得當體無生此無生理今古常然始終不改佛不能增生不能減但約種性差別有三乘人約悟入淺深分十地位耳別教明十界諸法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則顯不思議緣起正理皆以真如為迷悟依藏識為持種依以先知有真如藏識而用四性推簡入無生門故為別教工夫也圓教明十界諸法非法性生故非自生非無明生故非他生非法性無明合生故非共生非離法性無明別有諸法故非無因而生隨一一法體即法界當體無生無生而生三千宛然生即無生三千無性非生非無生唯一實相實相非生生亦實相實相非無生無生亦實相法住法位世間相常因緣即中雙照空假此是圓教初無生門一門一切門阿字即具四十二字功德餘字亦然故為圓妙無工夫之工夫。

解苦無苦而有真諦

三界果報名為三苦解之則皆如空華無逼近相但是真空法性而已真諦即在虗妄苦諦之上如空處即在華處無二處也于此真諦假立四名四並即真真非事外乃是通教所詮之理今人談玄說妙逈超情見壁立萬仞總皆不能出此。

 註釋 

「但中」:藏教是偏真之理,通教未聞中道理體,別教是但中之理,圓教是圓中之理。別教的但中佛性,超越於真俗及空有之二邊,尚不是三諦相即圓融的中道。唯有圓教的圓中佛性,與一切法圓融無礙,即一切法,無非中道佛性。

 註釋 

「如來之藏」:如來藏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三大系之一,與中觀、唯識,同為近代佛教學者之間所重視和探討的大主題,日本東京大學的高崎直道博士,是如來藏的專家,我國印順法師雖以中觀為其立場,但亦撰有《勝鬘經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及《如來藏之研究》等書,印老舉出如來藏的主要經典有《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大法鼓經》、《勝鬘經》、《無上依經》、《不增不減經》、《密嚴經》等十六種,主要的論典則有《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三種。聖嚴亦有一冊《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至於如來藏的意涵,《勝鬘經.法身章》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這是以如來的法性身,稱為如來藏。

《如來藏經》也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並且舉了九個譬喻,強調「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所謂九喻是:1.未敷花內,無量化佛,結跏趺坐,2.蜜在巖中,3.粳米未離皮糩,4.真金墮不淨處,5.貧家有珍寶藏,6.菴羅果內種子不壞,7.有人以弊物裹金像棄於曠野,8.貧賤醜女懷孕貴子,9.鑄師鑄造金像倒置地下,外雖焦黑,內像不變。

如前註所引用的《大般涅槃經》卷七,則將如來藏與佛性、如來藏與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之我德,賦予相同的意涵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穢……是人即於其家掘出真金之藏……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女不知。」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此,佛性即是如來之藏,佛性思想的影響力,更大於如來藏。在如來藏系的諸宗之間,一般大眾,都信有佛性,但尚不太明白如來藏的意涵。

在《勝鬘經》的〈空義隱覆真實章〉中,說明如來藏有空與不空二種:「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又於〈自性清淨章〉中說:「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又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又於〈法身章〉中說,如來藏有在纏與出纏的二種。

以此可知,《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有兩類不同性質的功能:空與不空,是跟理體及功德有關,如來藏的體性是空,如來藏的功德不空;空是空諸煩惱,不空是過於恆河沙數的不思議佛法。又說生死及法身,即依如來藏、即是如來藏,自性清淨而被生死所依;在纏如來藏即為生死所依,出纏如來藏即是體性功德。此雖未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確已經有了隨緣的意涵。故到《大乘起信論》中,便說真如有「如實空、如實不空」的二義。若以《大乘起信論》的真如如來藏與《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對照,請見附圖十一(第三四二頁)。

天台宗屬於如來藏系統,唯於智者的撰述中,尚未引用《起信論》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句法,到《十不二門指要鈔》,始見此句子,《教觀綱宗》則亦採用。

(二)四教的名字即

 原文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生,不從時、方、梵天、極微、四大等生,亦非無因緣自然而生。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二)四教的名字即

 原文 

名字即者,幻化也,知一切法,當體全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境。

(二)四教的名字即

 原文 

名字即者,解義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剋證。

(二)四教的名字即

 原文 

名字即者,聞解也。了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諸念,亦復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眾生法,亦復如是。

 語譯 

藏教的名字即菩提者,名字是學習名言的意思,由熏聞如來言教而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所生,不是如各家外道學派所說的那樣,認為是從時間、方位、梵天、極微、四大等所生,但也不是無因無緣的所謂自然而生。得知因緣所生諸法,無有不是無常的、無我的。

 語譯 

所謂通教的名字即菩提,便是「幻化」二字了。因解幻化,故知一切諸法,當體全空;此等諸法,非同三藏教的滅色心而後歸空,而是如《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乃至受、想、行、識即空。是故得知,生死及涅槃,無非如同昨夜的夢境而已。

 語譯 

所謂別教的名字即菩提,是已解但中義,得聞超越二邊,別有但中的佛性,即起信心,信仰自己本有隨生死染緣而不變的真如法性,那是在凡夫位時不可能減少,到聖者位時也不可能有什麼增加的。凡夫只是由於煩惱客塵將此真如法性覆蔽了,所以不能體證,必須藉緣,以先修空觀、假觀為方便,進而真修中觀,滅除煩惱生死,方可親證但中的佛性,即是真如法性。

 語譯 

所謂圓教的名字即,是指聞解一切眾生皆有不思議的理性,因而了知如《摩訶止觀》卷一上所說:「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亦即了知,理具三千的性相及事造三千的性相,同在現前一念的妄心之中;一念如此,具足兩重三千,一切諸念,亦復如此,念念具足理具事造的兩重三千。現前一念的心法,是如此地具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一切諸佛之法以及一切眾生之法,亦復如是,同樣具足理具事造的兩重三千。若於聞佛說法,能作如此了解者,便得稱為名字即佛。

 註釋 

1.「時、方、梵天、極微、無因」外道:據《大集經》、南本《涅槃經》等所言,印度在佛法之外的思想家有九十五種外道,15據《增一阿含經》、《華嚴經》、《僧祇律》、《大智度論》等所言有九十六種。16可以統合而收為十一宗,又可束為五類: 

(1)「時外道」,是外道十一宗的第六宗,亦名時散外道,因此派外道師,主張萬物皆從時生,見到草木等諸物,以時而生華,以時而生果,以時而有作用,或舒、或卷、或生枝葉,均隨時間而有榮枯,時間雖極微細不可見,由此開華結果等的現象,知有時間為萬物之母。

 (2)「方外道」,是外道十一宗的第七宗,亦名方論師,主張由四方的空間生人,人生天地;人滅則天地滅,天地滅後,則還歸於四方的空間。 

(3)「梵天外道」,亦即圍陀論師,乃為外道十一宗的第四宗,主張那羅延天生四姓,由其口生婆羅門種姓,兩臂生剎帝利種姓,兩股生吠舍種姓,兩腳生首陀羅種姓。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所舉十種外道中,有梵天為因外道,即以梵天為萬物之生因。梵天外道亦有三種:a.鞞陀(圍陀)論師以梵天為那羅延天所生;b.鞞紐論師以梵天為鞞紐天所生;c.摩醯首羅論師以為梵天為摩醯首羅天之應身,創造萬物。

 (4)「極微外道」,是十一宗的第八宗,亦名路伽耶論師,主張色、心等諸法,皆係四大極微所作,即是由地水火風的四大極微,能生塵色,故以為色、心等法,是依實有的極微而生滅,世間的塵物雖是無常,極微之因則是恆常而不壞的。 

(5)「無因外道」,是第十一宗,亦名無因論師,主張一切諸法無因無緣,都是自然生滅,故亦名為自然外道。 

2.「知一切法,從因緣生」:旭師的《釋義》第十五條,以此兩句法義,遍破以上所舉各家外道師的主張,也遍破眾生的我法二執。他說,在名字即菩提的行位中,觀察正因緣境,便可具破外道凡夫的分別我執及分別法執。所言法執者,不出邪因緣及無因緣的兩種,例如時、方、梵天等,是名邪因緣,自然為無因緣。所言我執者,妄計是常是一,能夠自在作主的自我中心。 

如今由聽聞佛法而知一切法是從因緣生,亦有四教差別: 

(1)圓教:知「性具」為因,迷悟為緣,三千性相為所生法。 

(2)別教:知一切種識為因,展轉熏習為緣,分段變易乃至四智菩提為所生法。 

(3)藏通二教:知以六識相應有漏種子為因,六塵、美惡、中庸境界為緣,三界依正、色心、因果為所生法。但是,通教已知,若因、若緣、若所生法皆如夢幻,藏教則執之為實法。 

因此,圓教能遍破外道凡夫的我法二執,以及藏、通、別三教的種種法執。別教亦能破外道凡夫的我法二執,以及藏、通二教的法執。通教亦能破外道凡夫的我法二執,以及藏教的法執。此處藏教的名字即中,唯破外道凡夫的我法二執。 

既是從內六識的因及外六塵的緣,生起了眾生在三界中的依正果報,就可知道,決定不是從時生,不是從方生,不是從大梵天生,不是從極微生,不是從地、水、火、風、空生,不是從神我生,不是從本際生,但由內外因緣和合,所以虛妄有生,亦非自然生。 

諸法皆從因緣生,生必有滅,所以無常;生滅相異,所以非一;非一便不自在,不能作主,所以正報依報,都是無我。

 釋義 

知一切法從因緣生

名字位中,觀察正因緣境,具破外道、凡夫,分別我法二執。言法執者,不出邪因緣及無因緣二種。時、方、梵天等名邪因緣;自然名無因緣也。言我執者,妄計是常、是一,自在能為主也。然知一切法從因緣生,亦有四教差別。若知性具為因,迷悟為緣,三千性相為所生法,即屬圓教。若謂一切種識為因,展轉熏習為緣,分段變易乃至四智菩提為所生法,即屬別教。若以六識相應有漏種子為因,六塵美惡中庸境界為緣,三界依正色心因果為所生法,即屬藏、通二教。

但通教則知若因、若緣、若所生法,皆如幻夢;藏教則以為實法耳。故圓解則能徧破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藏通別等種種法執;別教亦能破于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藏通二教法執;通教亦能破于外道、凡夫、我法二執及三藏教法執;今藏教則唯破外道、凡夫、我法二執也,既從內六識因、外六塵緣而生,則三界依正決定不從時生、不從方生、不從大梵天生、不從極微性生、不從地生、不從水生、不從火生、不從風生、不從空生,亦不從神我生,亦不從本際生,但由內因外緣和合。所以虗妄有生則亦非自然生,故能徧破邪因緣、無因緣二種法執也。若法從因緣生,生必有滅,故無常生滅相異故非一,非一則不自在不能為主故必無我。正報既非是我,則依報亦必非我所矣。

 註釋 

「幻化」的「一切法」:通教人已解一切諸法,皆是如幻如化,既從緣生,便是非有而有;既由緣滅,便是有即非有。此所謂一切法,若依通教菩薩的理即而言,是指三界內的六凡法界,一切色心、依正、因果有漏諸法,若依通教的名字即而言,亦可包羅於界內修成的出世間涅槃無漏法。

 註釋 

「真如法性」:真如的梵文是Bhūta-tathatā,有很多的同體異名,例如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又被譯為真如性,它是真實如常的一切諸法之體性;離虛妄故為真實,常住而不改變故為如實。故名之為真如。 

主要有《起信論》與《唯識論》的兩種真如觀,《起信論》主張真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唯識論》主張真如不隨緣。天台家及華嚴家採用《起信論》的觀點,所謂隨緣真如,便是真如隨無明之緣,起九法界之妄法,雖有隨緣之妄法而真性不變。依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依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這是如來藏系的思想特色之一。

 註釋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教觀綱宗贅言》卷下云:「一色一香,文出大品。」這是說明,眾生的心法,即是中道實相的第一義諦,若能理解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便可領受個中的道理。 

事實上心法如此,色法也是如此。在前面所說的三世間中,五陰世間及眾生世間,是色與心的結合體。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的山河大地,包括一花一葉、一沙一塵,用眼根及鼻根接觸這個國土世間,便各各都是一色一香了。既然兩重三千,都在現前一念中,三世間也都在現前一念中,三世間的國土世間,當然也在現前一念中,國土世間的任何一物的一色一香,無不都在現前一念中。 

既知現前一念即是理具事造兩重三千的中道第一義諦,一色一香當亦無一不是中道第一義諦了。

(三)四教的觀行即

 原文 

觀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外凡資糧位也。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以此五法為方便,調停其心,令堪修念處,故名停心也。別相念者,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對治依於五蘊所起四倒也。總相念者,觀身不淨,受、心、法,亦皆不淨;觀受是苦,心、法、身,亦皆苦;觀心無常,法、身、受,亦皆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亦皆無我也。

(三)四教的觀行即

 原文 

觀行即者,一乾慧地也。未有理水,故得此名。即三乘外凡位,與藏教五停、別相、總相念齊。

(三)四教的觀行即

 原文 

觀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滅因緣觀,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與通乾慧、性地齊。

(三)四教的觀行即

 原文 

觀行即者,五品外凡位也。一隨喜,二讀誦,三講說,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圓伏五住煩惱,與別十信齊,而復大勝。

 語譯 

所謂藏教的觀行即菩提者,便是在開始修行禪慧的行位中,著手修習七方便中的前三個行位,又名為三賢位,那就是:1.五停心、2.別相念、3.總相念,即是外凡的資糧位。

五停心者,包括五項調心的方法:1.對於多貪淫欲的眾生,令修不淨觀,2.對於多起瞋恚的眾生,令修慈悲觀,3.對於多生散亂心的眾生,令修數息觀,4.對於愚癡執著的眾生,令修因緣觀,5.對於障緣太多的眾生,令修念佛觀。以此五種方法,做為入手方便,調停其心,令心漸漸安住平穩,以便進修四念處法,故取名為停心。

四念處法,分作兩個階段:

別相念者,即是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觀此四法,是為對治凡夫眾生依於五蘊身心而起的淨、樂、常、我的四種顛倒見。各別觀此四法,故名別相念。

總相念者,即是1.當在觀身不淨之際,受、心、法的三相,亦皆觀於不淨,2.當在觀受是苦之時,心、法、身的三相,亦皆觀於是苦,3.當在觀心無常之際,法、身、受的三相,亦皆觀於無常,4.當在觀法無我之時,身、受、心的三相,亦皆觀於無我。任觀四相中的一相,其餘三相,也一體總觀,故名總相念。

 語譯 

所謂通教的觀行即菩提者,即是通教的行位,屬於三乘共十地的第一乾慧地,以其尚在外凡之三賢位,尚未得到與煖法相似的真理之水,故得此乾慧之名。此位與前面三藏教的五停心、四念處的別相念及總相念位平齊。

 語譯 

所謂別教的觀行即菩提,便是外凡的十信位。所謂十信,是依《瓔珞經》所說菩薩五十二位的最初十位,那就是在聽聞別教的但中佛性、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等的道理之時,隨順不疑,叫作信位;且以生滅因緣觀,伏三界的見思煩惱,故名此十信為伏忍;十信的行位,和藏教的七方便位、通教的第一乾慧地及第二性地齊。

所謂十信位,現據靜權的《天台宗綱要》,介紹如下:

1.信心位:聞但中理等深信不疑。

2.念心位:於但中理,憶念不忘。

3.精進心位:為要親證但中理,先修空觀,觀真諦理,一心精進。

4.慧心位:運用智慧揀擇,離諸過失。

5.定心位:湛然寧寂,心不動搖,與真諦相應。

6.不退心位:定力日深,慧光日發,定慧互資,縱遇障難,心不退轉。

7.迴向心位:以此定慧,迴向佛地。

8.護法心位:兢兢自護,保持不失。

9.戒心位:任運防止一切過失。

10.願心位:能夠住戒自在,復以本願,遊歷十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凡有所作,皆隨所願。

 語譯 

所謂圓教的觀行即,雖然是即佛,仍須修行,此在圓教是外凡的五品弟子位,是圓教八位的第一位。所謂五品,見於《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那便是:1.隨喜品,聞實相法,信解隨喜。2.讀誦品,更要讀誦《法華經》,以助觀解。3.講說品,又名說法品,說自內解,導利他人。4.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以助觀心。5.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自行化他,觀行轉勝。在此觀行即佛位中,便能圓伏五住煩惱,不伏而伏。此位是與別教的十信位齊,唯於別教的十信位中,僅伏見思二惑,與藏教的世第一位齊,圓教的五品弟子位,則能不伏而伏,圓伏五住煩惱,見思二惑僅是五住之中的前四住地,即是枝末煩惱,圓教五品弟子位的觀行位中,已能圓伏枝末煩惱,以及第五無明住地的根本煩惱,所以較之別教的十信位,殊勝得多了。

 註釋 

1.「五停心」:我有一篇〈「五停心觀」修行法〉,介紹得比較詳細,請參閱。(收錄於《禪鑰》一書中)

2.「四念處」:我有一篇〈四念處〉〈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現收錄於《禪的世界》一書中,請參閱。詳細修習則宜參研智者大師的《四念處》一書。

3.「多貪眾生」:依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即是《禪門修證》卷四所說,貪欲分為三類:(1)外貪欲者,修行人於修禪定之時,貪欲心起,男子即緣女人,女人即緣男子,取其色貌姿容,威儀言語,煩惱心生,念念不停,此是外貪淫結使相發。(2)內外貪欲者,修行人於修定之時,欲心發動,或向外緣男女身相、色貌、威儀、姿態、言語,或亦自緣己身形貌,摩頭拭頸,念念染著,起諸貪愛,障諸禪定。(3)遍一切處貪欲者,修行人除了愛著前面的兩類貪欲境,並於一切五塵境界,一切資生之物,例如田園、屋宅、衣服、飲食等,皆起貪愛,不能禪定。有此三類貪欲,宜令修不淨觀。

4.「多瞋眾生」:依據《禪門修證》卷四所說,瞋恚發相,亦有三類:(1)違理瞋發者,修行人於習禪定時,瞋覺熾然而起,不問自己有理無理,不問他人有犯無犯,無事起瞋,是為違理邪瞋。(2)順理正瞋發者,修行人於修定之時,實有外人前來觸惱,以此為緣,生起瞋覺,相續不息。(3)諍論瞋者,修行人於習禪定之時,執著自己所解為是,他人的所行所說皆非,既對他人所說,不順己意,惱覺心起;有一些修行人,對於財物尚可不太介意,遇到見解與自己不同時,便起大瞋怒。有此三類瞋恚,宜令修慈悲觀。

5.「多散眾生」:依《禪門修證》卷四所說,稱為覺觀發相,亦有三類:(1)明利心中覺觀發者,修行人因過去不深種善根,於修定時,都不發該書卷三所說的種種善法,僅有覺觀攀緣,念念不住。有時緣貪,有時緣瞋,有時緣癡;而所緣之事,分明了了。如是雖經年累月,而不發諸禪定。(2)半明半昏心中覺觀發者,若修行人於攝念之時,雖然覺觀煩惱,念念不住,但隨所緣時,心中有時明利,有時沉昏。明利則覺觀攀緣,思想不住;沉昏則無記發呆,無所覺了。(3)一向沉昏心中覺觀者,修行人於修定之時,雖心昏闇,似如睡眠,而於昏昏之中,仍切切攀緣,覺觀不住。有此三類覺觀散亂心者,宜令修數息觀。

6.「愚癡眾生」:依《禪門修證》卷四所說,愚癡相發,亦有三類:(1)計常計斷愚癡者,修行人於修定中,忽爾發邪思惟,作如是念言:究竟是過去的我及諸法為滅而有呢?還是現在的我及諸法為不滅而有呢?如此推尋三世之中,若謂滅而有,即墮斷見,若謂不滅而有,即墮常見。這般的用心辯解,能障正定出世之法。(2)計有計無愚癡者,修行人於習禪定之時,忽爾分別,思惟覺觀,謂我及五蘊等諸法,是一定有呢?是一定無呢?乃至是非有非無呢?這般用心推辯,即障礙正定。(3)計世性愚癡者,修行人於修定之時,忽作是念,由有微塵,所以即有實法,有實法即有四大,有四大即有假名眾生及諸世界,如此思惟,念念不住,能問能答,高心自舉,以是因緣,不得發諸禪定,縱然得禪定,亦墮邪定聚。有此三類愚癡,宜令修因緣觀。

7.「多障眾生」:依《禪門修證》卷四所說,稱此為惡業障道相發,亦有三類:(1)沉昏闇蔽障者,修行人於修定之時,沉昏闇睡,無記發呆,無所別知,障諸禪定,不得開發。(2)惡念思惟障者,修行人欲修定時,惡念心生,或念欲作十惡、四重、五逆、毀禁、還俗等事,無時暫停,因是障諸禪定,不得開發。(3)境界逼迫障者,行人於修定之時,身或猝痛,或見外境,或見無頭、無手、無足、無眼等,或見衣破、或覺陷入於地,或見火來燒、高崖墮落、二山隔障、有羅剎虎狼來襲等。有此三類惡業障,宜令修念佛觀。

8.「四倒」:亦名四顛倒,是指凡夫眾生,於生死有為的無常法中,起於常想;於諸苦相之中,起於樂想;於不淨的身相之中,起於淨想;於無我的五蘊法中,起於我想。此於大小乘諸經論中,數數可見。四念處的功能,便是對治凡夫的四種顛倒想,主要的目的是由觀身、受、心、法的不淨、苦、無常、無我,而生起觀慧,為進入七方便第四至第七位次的四善根,做好準備工夫。

 註釋 

「乾慧地」與「三乘共十地」:十地的行位,共有三類。

1.是《般若經》及《大智度論》卷七十五所說的,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共十地,天台宗即以之為通教的地位。

2.是《華嚴經》及《仁王般若經》等,所說大乘菩薩的十地,天台宗即以之為別教及圓教之地位。

3.是《大乘同性經》卷下所明的聲聞、緣覺、菩薩、佛位的四乘各說十地。

此處的第一乾慧地,因其猶在外凡位,尚未得到與法性理水相應的智慧,故名乾慧,這是尚未能用法性理水滋潤的有漏智慧。

第二是性地,至此便入內凡位,即是藏教的四善根位,於此位中,伏見思二惑,得以朦朧望見法性之空理,故名為性地;於通教便是相似即位。

第三是八人地,此處的人與忍同義,故又名藏教見道位的八忍地,即是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謂之四法忍;忍可印證色界及無色界的四諦,謂之四類忍,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便是見道八忍七智的第十五心位;於通教便是分證即位七個層次中之初階。

第四是見地,為第十六心見道的道類智位,於藏教便入初果預流的須陀洹位,於此位上斷三界之見惑,得見上下八諦之理,故名為見地;於通教則係分證即七位中的第二階。

第五是薄地,為欲界思惑九品中斷前六品之位,於藏教便是二果斯陀含的一來位,因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僅餘後三品了,故名之為(煩惱已)薄地;於通教則為分證即七位中的第三階。

第六是離欲地,為斷盡欲界九品思惑的不還位,於藏教是三果阿那含位;於通教則是分證即七位中的第四階。

第七是已辦地,為斷盡三界見思二惑的無學位,於藏教是第四阿羅漢果位;於通教則是分證即七位中的第五階。

第八是支佛地,此是二乘聖者中的緣覺位,不僅斷盡三界見思二惑,也侵除二惑之習氣,入於空觀。侵除不等於斷除,斷除要待至佛地,緣覺位侵除習氣,猶如燒炭成灰,佛果位斷盡習氣,則如復吹其灰令之散盡無餘;此在通教則為分證即七位中的第六階。

第九是菩薩地,是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六度萬行,直至圓滿之位;於通教則為分證即七位中的第七最高一階了。

第十是佛地,是為菩薩的最後身,斷除一切殘餘的見思習氣,於七寶樹下,以天衣為座,成佛乃至入滅之位;比起藏教的佛,是在木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殊勝一層,所以是通教的究竟即佛位。 通教的三乘共十地圖,請見附圖七(第三三六頁)。

 註釋 

「伏忍」與「十信」:依《仁王般若經》卷上〈菩薩行品〉所說,共有五忍云:「佛告(波斯匿)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為修行,所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皆上中下,於寂滅忍,而有上下。」又說:「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初發心相,有恆河沙眾生,見佛法僧,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願心、護法心、迴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諸眾生,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是為菩薩初長養心。」這是十信位與伏忍位的依據。此位雖僅與藏教三賢四善根的七方便位齊,卻已超過藏教二乘的一切善地了。

 註釋 

「五品外凡位」:亦名五品弟子位,即是圓教的觀行即佛位。天台宗所說的「即佛」,之所以要分為六等,是在表明「即佛」並不等於不用修行就一步成佛,只是說每一個位次,都融通佛的位次,每一個位次的所修功德,都是成佛的功德。因此在《四教儀》的「五品弟子位」項下要說:「今雖然即佛,此是理即,亦是素法身,無其莊嚴,何關修證者也。我等愚輩,纔聞即空,便廢修行,不知即之所由。」《贅言》卷下引《止觀》卷一下云:「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名觀行即。」故其雖為圓人已聞圓理,仍得從五品弟子位起修。

五品屬於外凡,圓教的行位,有六即、八位、凡聖之別,請見附圖十二(第三四二頁)。

六即中的理即佛,如金在鑛,如貧女懷孕貴子,尚未起用,亦未自知。名字即佛,則已聞得並且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之理,唯其尚待解後起修。觀行即佛名為五品弟子位,便是聞知圓理而起圓修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因此圓伏五住煩惱,始得進入圓教八個行位的第一位。由於尚屬外凡,未及師位,故名五品弟子位。

(四)四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內凡加行位也,一,二,三,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見道。

(四)四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二性地也,相似得法性理水,伏見思惑,即三乘內凡位,與藏教四加行齊。〔旭師自註云〕:藏通指真諦為法性,與別圓不同。

(四)四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內凡三十心三賢位也。

初十住者,一發心住,斷三界見惑,與通見地齊。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斷三界思惑盡,與通已辦地齊。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斷界內塵沙,與通佛地齊。此十住名習種性〔旭師自註云〕:研習空觀。

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證位不退。

次十行者,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此十行名性種性〔旭師自註云〕:分別假性。

用從空入假觀,遍學四教四門,斷界外塵沙,見俗諦,開法眼,成道種智。

次十迴向者,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此十向名道種性〔旭師自註云〕:中道能通。

習中觀,伏無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土,證行不退。

(四)四教的相似即

 原文 

相似即者,十信內凡位也。〔旭師自註云〕:名與別十信同,而義大異。

初信,任運先斷見惑,證位不退,與別初住、通見地、藏初果齊。二心至七心,任運斷思惑盡,與別七住、通已辦、藏四果齊,而復大勝,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也。」八心至十心,任運斷界內外塵沙,行四百由旬,證行不退,與別十向齊。

 語譯 

藏教的相似即菩提者,已由外凡的三賢資糧位,進入內凡的加行四善根位了。那就是:一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得色界的有漏善根,能入見道位了。

 語譯 

所謂通教的相似即菩提,便是三乘共十地中的第二性地,因於此位,相似得到法性的理水,而伏見思二惑,故已進入三乘的內凡位,若與三藏教的行位相望,則跟四加行位、或名四善根位平齊。

〔旭師自註云〕:藏通二教是以真諦為法性,與別圓二教之以中諦為法性不同。

 語譯 

聖嚴識:所謂別教的相似即菩提,便是內凡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十心位,亦名別教菩薩的三賢位,不僅超過藏教的七方便位,也超過藏通二教的佛果位;是從通教三乘共十地的第三八人地開始,便進入別教的初住,已相當於藏教的初果。別教的七住,便是藏通二教的佛果位。別教的第八住以上,便非藏通二教所知了。

現在參考《天台宗綱要》及關口真大的《校訂天台四教儀》(見本書附圖十,第三四一頁),介紹三十心如下:

所謂十住,是以智慧之心,住真諦之理,共有十階:

1.發心住,信心成滿,廣求智慧,創發大心,即斷三界見惑,與藏教初果齊,與通教八人地及見地齊,也與圓教的初信位齊。

2.治地住,隨空觀心,淨諸六度法門,鍊治心地,與藏教二果、通教薄地齊,也與圓教的第二信位齊。

3.修行住,巧觀空有,長養眾行,與藏教三果、通教離欲地齊。

4.生貴住,生於真諦實際之家,種性清淨,與藏教四果阿羅漢、通教已辦地齊。

5.方便具足住,帶真隨俗,修習無量善根,與藏教辟支佛、通教支佛地齊。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門,與通教第九菩薩地齊。

7.不退住,徹證無生,入於畢竟空界,與藏通二教的佛果位齊,也與圓教第七信位齊。《教觀綱宗》則說,於第七住斷三界思惑盡,與通教已辦地齊。

8.童真住,見空而不取證,悲智堅固,如人初生,天真純粹。

9.法王子住,不住於空而能入假化物,當紹佛位。

10.灌頂住,觀空無相,得無生心,以無生法水灌頂,如轉輪王太子,當紹王位,用寶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

於第六正心住時,位與通教第九菩薩地齊,扶習潤生,利物行因,故即開始伏界內障礙菩薩道的塵沙惑;到了別教第七、八、九的三個住位,便開始斷界內塵沙惑,伏界外塵沙惑,並且已與圓教的第八信位齊。

此十住,名為研習空觀的習種性位,用從假入空觀,假是凡俗的虛妄,空是審實,先照於假,後入於空,故謂用從假入空觀,即見真諦;便開慧眼,了知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理;便成一切智,對於一切內法內名,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尚不能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根。從此即證三不退中的位不退。以《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須行五百由旬方至寶所而言,於此十住位,僅算已行三百由旬。

所謂十行位,行是進趣的意思,由此從空入假,觀無量四諦。現依《天台宗綱要》,條解如下:

1.歡喜行:初入法空,心生歡喜。

2.饒益行:常化眾生,令得法益。

3.無瞋恨行:常修忍辱,謙下恭敬。

4.無盡行:發大勇猛,行大精進,令一切眾生,至究竟涅槃。

5.離癡亂行:修定持心,不為無明之所失亂。

6.善現行:般若智照,念念現前。

7.無著行:以人法二空為方便,空諸執著。

8.尊重行:依四弘誓,運大慈悲,所願如心,為天人所敬。

9.善法行:力行真性、觀照、資成之三軌,說法授人,令人信解領受,三輪清淨,善成軌則。

10.真實行:真俗二諦,同時現前,空有雙非,顯但中理。

這十行,名為分別假性的性種性位,是能分別十法界的種種性、種種欲,無有錯謬。用從空入假觀,若住於空,便同二乘,於十行位中,觀空而不住於空,乃入於假,遍觀眾生之病,遍學四教一切法門之藥,應病給藥,令得服行。在十行中,斷界外塵沙,見俗諦理;開法眼而能明察生、住、異、滅,自、他、一、異等相,無不洞鑑。成道種智,則能分別一切假名,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根。

所謂十迴向,迴向者,有迴因向果、迴事向理、迴自向他;理事融和,順入法界之意。今亦依《天台宗綱要》,條解如下:

1.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以無相心,於六道中,廣度眾生。

2.不壞迴向,念念不住空有二邊,歸向中道;二邊可壞,中道不壞。

3.等一切佛迴向,一切時中,依三世佛法而行。

4.至一切處迴向,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土,供養一切諸佛。

5.無盡功德藏迴向,以常住之法,授於眾生(人),常住之法,含藏一切大乘功德故。

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行中道之善法,不落於空有二邊。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觀諸眾生,或修善、或行惡,無有二相。

8.真如相迴向,以中道觀,隨順實相,出入同佛,即寂而照,常照有無。

9.無縛解脫迴向,以般若照三世諸法,理智合一,故無能照所照。

10.法界無量迴向,覺一切法,中道無相,一名入法界無量迴向。

《教觀綱宗科釋》所解,亦與此同。

此十迴向位,名為中道能通的道種性,正修中觀為道,能生佛果為種。即是修習中道第一義觀,此位已與圓教的十信位齊,伏無明惑,居方便有餘土;化他行滿,無有退轉,故證行不退。若依《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別教十迴向位,猶如全程五百由旬,到此則等於已行四百由旬。

 語譯 

所謂圓教的相似即《摩訶止觀》卷一下云:「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隣的,名相似觀慧。」便是實大乘圓教的十信內凡位。別教的十信,是外凡位,圓教的十信是從別教的初住至十迴向的三十心,即是別教三賢位,包括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故其內涵與別教大異。何況別教的十信位,僅伏見思二惑,圓教的十信位,不唯已斷盡三界的見思二惑,也斷塵沙惑,並伏無明惑。

圓教初信位,任運自然,先斷見惑,證位不退,相當別教的初住位、通教第四見地,與藏教的初果齊。

從第二信位至第七信位,任運自然,斷盡思惑,即與別教第七住、通教第七已辦地、藏教四果齊。而以圓教界內,位位圓伏圓斷三惑,比起前面的三教,僅斷見思、習氣,未及塵沙、無明,所以圓教大勝藏、通、別的三教。

玄覺禪師的《永嘉集》所云「同除四住」,即在圓教的十信位中,藏、通、別、圓的化法四教,便共同斷除五住地煩惱中的前四住地,尚有第五無明住地,要待到了圓教等覺位時斷除方盡。若以圓教圓伏無明惑而言,藏教四果、通教已辦地、別教七住,就遠遠不及圓教七信位了。

在圓教十信的第八信至第十信位,任運自然,斷除界內及界外的塵沙惑。以《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行五百由旬到達藏寶處所而言,圓教十信位,已行四百由旬。證行不退,與別教的十迴向位齊。

 註釋 

聖嚴識:在觀行即菩提的行位中,已修五停心,破諸障礙,已修四念處,觀於苦諦,到了相似即的行位中,再以四念處觀,加修四正勤,緣四諦境,以伏煩惱,能發相似解,心遊理內而身居有漏。由於依稀彷彿見真諦之理,故名為相似即菩提。

1.「煖、頂、忍、世第一」:旭師的《釋義》第十六條,對此四善根位的說明是,由於修行四念處,加上四正勤,便能斷已生及未生之二惡,便能修未生及已生之二善。此有四個行位:(1)勤觀四諦,能發相似理解,猶如鑽木生火,先得煖相,故名為「煖」。(2)由修欲、勤、心、觀的四如意足,發生禪定,觀力轉明,如登高山,洞覽四方,故名為「頂」。(3)由於定慧均平,善法增進,能成信、進、念、定、慧之五根,安住不動,故名為「忍」。(4)由修五根增長而成五力,能破欺、怠、瞋、恨、怨等五障,而將階於見道,於諸世間有漏位中,最為勝妙,是故名為「世第一」。以此有漏的聞、思、修三慧,做為增上緣,來資助本具的無漏種子,令發現行,便入見道位了。

2.「色界有漏善根」:在此藏教相似即的行位中,已得相似解,有異於三賢的外凡位,而稱內凡位。又以其尚未出離三界,身住色界禪定,故此四善根位,仍居世間的有漏位中,唯其已是世間法中最勝殊妙的第一位了。

 釋義 

煖頂忍世第一

由四念處發四正勤,斷二惡,修二善,勤觀四諦,能發似解,猶如鑽火,先得煖相,故名為煖。由修四如意足,發生禪定,諦觀轉明,如登山頂,洞覧四方,故名為頂。由定慧均平,善法增進,能成信等五根,安住不動,故名為忍。由五根增長成力,能破五障,而階見道,于諸世間有漏位中最為勝妙,故名為世第一。以此有漏聞思修慧為增上緣,資助本具無漏種子,令發現行,而 入見道。

 註釋 

1.「法性理水」:由於藏通二教,將真諦稱為法性,乃與別圓二教不同。此處所云相似得法性理水,便是相似見法性之理,尚未斷惑,故猶未能真得法性理水的滋潤。 

 註釋 

1.「三十心」:依《四教儀》所說,這是《華嚴經》所明四十一位之中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合稱三賢位。《菩薩瓔珞本業經》則明五十二位,是在三賢位前加十信位。在十地位後、妙覺位前,加等覺位。

2.「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等:這是《瓔珞經》卷上以六種性配四十二位,即是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迴向道種性,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五十二位中的第一科十信位,尚屬外凡位,故不入種性之流;三賢已是內凡位,便分屬三個種性;十地及等覺,是聖流之因,故屬兩個種性,妙覺是聖位之果,故為最高種性。

別教五十二位凡聖因果種性,請見附圖十(第三四一頁)。

 註釋 

1.「二心至七心」:依《教觀綱宗》所說,於此圓教十信位的第二心至第七心之間,斷盡思惑,故與別教的七住,通教的已辦地、藏教的四果阿羅漢位齊。若依關口真大博士《校訂天台四教儀》附錄「四教行位斷證對照圖」(見本書附圖十八,第三四八頁三四九頁)所明,圓教第二信,是與別教的二住、通教的薄地、藏教的二果齊;乃至圓教的七信,是與別教的七住、通教的佛地、藏教的佛位齊。《教觀綱宗》所說通教的已辦地及藏教四果阿羅漢,是關口真大所說與圓教的四信、別教的四住齊。此兩者以何為正確,有待研究,可以檢索《法華玄義》卷四下至卷五上的〈位妙〉章。

2.「同除四住,此處為齊」四句:此源出於《法華玄義》卷五上的〈位妙〉章中,原文為:「若三藏佛位,斷見思盡,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這是說,在三藏教的佛位,已斷盡見思二惑,若對圓教的菩薩而言,尚是相等於《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的六根清淨位,也就是相似即佛位。以三藏教的佛,比起圓教十信內凡的相似即佛之間,雖有相齊之處,也有劣於圓教十信位之處。若就同除見思二惑,即是五住地煩惱之中的前四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所以是相齊的;若就圓教在相似即佛的十信位中,已能圓伏第五住地的無明而言,三藏教的佛位,便劣於圓教的十信位了。何況藏教的佛位,僅與圓教的第七信位平齊;又何況二乘聲聞及辟支佛,更不及藏教的佛了。

既知《教觀綱宗》此處所用的「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四句話,原來見於智顗的《法華玄義》,為何旭師要說「永嘉云」呢?這裡面有一則歷史故事:據《四教儀集註》的傳說,在唐末五代之際,天台學的文獻已經湮沒,因南唐王錢弘俶,讀玄覺禪師的《永嘉集》,至此四句,不解其義,便問天台德韶國師,師指示此為天台學中用語,應當去問螺溪義寂法師,義寂便奏聞於錢氏說,海東的高麗盛行天台學,遂派人前往高麗求取,即得彼邦的諦觀法師,攜帶著天台教部來華,並且留下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天台四教儀》。

也許是由於在《永嘉集》中用了「同除四住」等四句話,帶來了天台學在中國復興的機運;同時也暗示禪宗六祖的傳人玄覺禪師既引用天台教觀,後世禪宗人士,豈可拒絕天台而云宗門不談教家事呢?所以旭師也就用了「永嘉云」而未說「妙玄云」了。此四句話,見於《永嘉集》的〈三乘漸次第七〉章,內容幾乎與《法華玄義》完全一致,僅有數字出入而已,因其於中國天台學的弘傳史上,居有關鍵性的地位,特此抄錄下來:「然三藏之佛,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比起《法華玄義》的原文,只有「若三藏佛位,斷見思盡」之二句有點不同而已。

有關「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請見附圖十三(第三四三頁)。

(五)四教的分證即

 原文 

分證即者,前三果有學位也。初須陀洹果,此云預流,用八忍八智,頓斷三界見惑,初預聖流,名見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來,斷欲界六品思惑,餘三品在,猶潤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還,斷欲界思惑盡,進斷上八地思,不復還來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五)四教的分證即

 原文 

分證即者,從八人地至菩薩地,有七位也。三八人地者,入無間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四見地者,八智具足,頓斷三界見惑,發真無漏,見真諦理,即三乘見道位,與藏須陀洹齊。五薄地者,三乘斷欲界六品思惑,煩惱漸薄,與藏斯陀含齊。六離欲地者,三乘斷欲界思惑盡,與藏阿那含齊。七已辦地者,三乘斷三界正使盡,如燒木成炭,與藏阿羅漢齊,聲聞乘人止此。八支佛地者,中乘根利,兼侵習氣,如燒木成灰,與藏辟支佛齊。九菩薩地者,大乘根性,最勝最利,斷盡正使,與二乘同,不住涅槃,扶習潤生,道觀雙流,遊戲神通,成熟眾生,淨佛國土。此與藏教菩薩不同,藏教為化二乘,假說菩薩,伏惑不斷,正被此教所破,豈有毒器堪貯醍醐?

(五)四教的分證即

 原文 

分證即者,十地聖種性。〔旭師自註云〕:證入聖地。

及等覺性也。〔旭師自註云〕:去佛一等。 

初歡喜地,名見道位,以中道觀,見第一義諦,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初到寶所,證念不退,得無功用道,隨可化機緣,能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更破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亦名有上士。

(五)四教的分證即

 原文 

分證即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聖位也。〔旭師自註云〕:名亦同別,而義大異。

初住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旭師自註云〕:正因理心發,名法身德;了因慧心發,名般若德;緣因善心發,名解脫德。

一心三觀,任運現前,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初居實報淨土,亦復分證常寂光淨土。證念不退,無功用道。現身百界,八相作佛,與別初地齊。

二住至十住,與別十地齊;初行與別等覺齊;二行與別妙覺齊;三行已去,所有智斷,別教之人,不知名字。

 語譯 

所謂藏教的分證即菩提者,是指聲聞四果中的前三果,又總稱為有學位。

初果名為須陀洹(srota-āpanna),具稱須陀般那,意謂預流。用八忍八智,頓斷三界內的見惑,這是最初預入聖人之流,故名見道位。

二果名為斯陀含(sakrdāgāmin),漢語為一來,已斷欲界六品思惑,尚餘三品思惑未斷,必須再來欲界的人間與六欲天界,一度受生,故名為一來。

三果名為阿那含(anāgāmi),意謂不還,斷盡欲界九品思惑,進一步復斷色界及無色界一共八地的思惑,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捨此身已,或住色界五淨居天,亦名五不還天。

二果及三果,名為修道位。

 語譯 

所謂通教的分證即菩提,便是從三乘共十地的第三位八人地至菩薩地,總計七個位次,均屬通教分證即的階段:

1.在第三八人地中,入第十五心的無間三昧,十六心的八忍八智之中,已具八忍七智,僅少一分,於無間道的剎那之間,便至第十六心的見道位。

2.在第四見地中,八忍八智的十六心全部具足,頓斷三界的見惑,發起真的無漏智慧,見真諦之理。比較相似即中的「相似得法性理水」,此處應是真得法性理水。即是通教三乘人的見道位,與藏教初果須陀洹位齊。

3.在第五薄地中,通教三乘人,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煩惱漸薄,故名薄地,此與藏教二果斯陀含位齊。

4.在第六離欲地中,三乘人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此與藏教的三果阿那含位齊。

5.在第七已辦地中,三乘人斷盡三界八十八個見惑、八十一品思惑的正使,猶如燒木成炭,餘習尚在,此與藏教的四果阿羅漢位齊;聲聞乘人,至此已到最高位置。

6.在第八辟支佛地中,比之聲聞是三乘的初乘鈍根,此乃是三乘的中乘利根之人,除了已斷盡三界正使,也兼侵除習氣,猶如燒木成灰,此與藏教的辟支佛位齊。

7.在第九菩薩地中,是三乘中的大乘根性,故以三乘而言,菩薩乘的眾生,乃是最優勝、最敏利了;亦與二乘相同,斷盡三界見思二惑的正使。至於異於二乘之處者,乃是他們不住二乘的涅槃,扶習潤生,化道與空觀,帶空出假,雙流並行,遊戲神通,成熟眾生,莊嚴佛國淨土。此與藏教所說的菩薩,並不相同;依《法華經》說,藏教的菩薩是指世尊未成佛前的身分,雖是久遠之前早已成佛,為化二乘,跡示菩薩,故云「假說菩薩,伏惑不斷」,不是真的說通教大乘伏惑不斷。因為通教大乘,地地皆斷三界見思二惑,雖皆與二乘人的果位相望相齊,而諸大乘菩薩,在三阿僧祇劫中,勤修六度萬行,如果真的是「伏惑不斷」,豈不是像在有毒的容器之中貯存醍醐,使得最上品的飲料,也都含毒性了?

 語譯 

所謂別教的分證即,即是證入十個聖地的聖種性,菩薩歷經觀行位、相似位,修空假二觀,為方便道,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初破一分無明惑,初證一分中道理,便是分證即佛位。此位又分二位,即是十地聖種性,以及距離妙覺佛位尚有一等的等覺性。在這之前,但稱為即,不名即佛,到了別教的分證,方稱即佛。其原因則請參閱後面圓教的六即文(第二六四頁)。

十地的位次名稱是:

1.歡喜地:這是別教菩薩經過三賢位之後破一分無明,即入見道位,是以中道觀,見第一義諦,捨凡入聖,平等雙照有無二邊。開佛眼,成就一切種智,如《法華經.化城喻品》的行了全程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初到寶藏之所,證到三不退中的念不退,得到無功用道,隨順可化的眾生根機,能於百界作佛,亦以八相成道身,利益眾生。

此下的九地,參考《天台宗綱要》及《科釋》,介紹如次:

2.離垢地:以中道觀,不落二邊,以無相而入眾生界,終日度眾生,不見有眾生可度,與眾生同處,猶如虛空。

3.發光地:以中道智光,慧照無礙,入上信忍,修習諸佛道法,淨極而明生。

4.燄慧地:順於無生法忍,觀一切法,觀慧發燄,比前更極明淨。

5.難勝地:順無生忍,觀於三界,無明皆空,不但方便土塵沙已盡,即實報土與分證寂光土之無明,亦已分盡。

6.現前地:為上品柔順忍,諸法無生,觀於三世,寂滅境相,常時現前。

7.遠行地:觀諸煩惱,不有不無,當體無生,是以任運常向上地,念念寂滅。

8.不動地:修無生忍,以中道觀,捨三界有為動作之地,不再被三界的動作所動。

9.善慧地:以上品無生忍,於一一世界,學佛化度,無明將盡,智慧轉增,念念覺無生之理,即以此理,覺悟眾生。

10.法雲地:以此地證寂滅理,受佛職位,既同於不妄不變之真如,亦等於交徹融攝之法界,唯以妙法慈雲,覆涅槃之海。

以上十地,每地各斷一品無明,各證一分中道。此後更斷一品無明,即入等覺位,是於第十地的後心用觀,又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此等覺位,對於法雲地而言,已經是佛,若從妙覺位看,此位名為金剛心菩薩;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故名等覺;猶有最後一品無明,故對變易生死而言,亦名一生補處菩薩,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之處;由於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無明未斷,故亦名為有上士。妙覺的佛位,即名無上士。 

 語譯 

所謂圓教的分證即,其範圍含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一共四十一個位次,名稱雖與別教的相同,意涵的內容則截然不同。

圓教的初住位,已與別教的初地齊,斷一分無明,見一分佛性,初開寶藏而顯真如,證一分涅槃的三德,因為法身、般若、解脫,各具常、樂、我、淨,所以名之為三德。在往昔名為正因佛性,至今初發心住時,理心開發,即成法身德;在昔名為了因佛性,至今初發心住時,慧心開發,即成般若德;在昔名為緣因佛性,至此初發心住時,善心開發,即成解脫德。

至初住時,得無功用心;一心三觀,任運現前。因與別教初地齊,所以也具足佛的五眼。三智一心中得,故成一心三智。行五百由旬,初到藏寶之所,初證一分三德之故。初居實報莊嚴淨土,亦復分證常寂光淨土。證念不退,證無功用道,現身百界,八相作佛。

圓教二住至十住,與別教十地齊;圓教初行與別教等覺齊;圓教二行與別教妙覺齊;圓教三行以上,所有的觀智及斷惑,對於別教之人來說,他們便不知其名字了。

 註釋 

1.「有學」與「無學」:聲聞四果中的前三果名為有學,第四果名為無學。《法華玄賛》卷一云:「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 

2.「八忍八智」:此係入於見道位觀四聖諦,每一聖諦,各各生起無漏的法忍及法智,合計名為十六心見道。所謂「八忍」,是忍可印證欲界、色界、無色界四諦之理的智。忍可印證欲界的四諦,名為四法忍,即是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忍可印證色界及無色界的四諦,名為四類忍,即是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以此八忍,正斷三界見惑。既已斷了三界見惑,觀照明了,便成八智;八忍是無間道,八智是解脫道;八忍是因,八智是果。

所謂「八智」是:印證欲界四諦之智,名為四法智;印證色界及無色界四諦之智,名為四類智。以此八智,觀八諦,正斷煩惱之無間道位,名之為忍;既斷煩惱的解脫道位,名之為智。總稱為八忍八智。

此在俱舍宗說,前十五心是見道位,第十六心為修道位。唯識宗則主張十六心皆是見道。此十六心的次序排列如下: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

《教觀綱宗》以此八忍八智的十六心,皆屬見道位,《釋義》第十七條,以八忍八智即是無漏禪定智,亦即無漏之觀慧;於無間道中的三昧斷惑,名之為忍,乃是即慧之定;於解脫道中的觀慧證理,名之為智,乃即定之慧。八忍八智的見道位,是由相似即的行位,修行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有漏的聞思修三慧,觀四諦理,得相似解之後,進階便斷三界見惑,而入見道的初果位。

3.「三界見惑」:天台家所說的煩惱障礙,共有三類,即是見思、塵沙、無明,已見於前文「為何有化法四教」註2(頁一三三)。此處是介紹在藏教分證即的初果見道位中,所斷的煩惱,名為三界見惑;至二果及三果的修道位中,所斷的煩惱,名為欲界思惑;到了第四果的無學位中,便斷盡三界思惑。而此四個果位的界定,便在依據所斷見思二惑的數量多少為準。可知見思二惑,各有定額的數量,那便是見惑有八十八種,稱為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於見道位上頓斷,思惑於修道位漸斷,於無學道位才斷盡。

所謂三界八十八使的見惑,是指欲界三十二使,色界及無色界各二十八使。基本的則是十惑:(1)身見,(2)邊見,(3)邪見,(4)見取見,(5)戒禁取見,(6)貪,(7)瞋,(8)癡,(9)慢,(10)疑。三界各以四諦為所觀境,於四諦卻各有見惑障礙,所以不見諦理;今以八忍八智,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便見諦理,故名為見道。

茲將十惑配三界、四諦,而成八十八使的關係,條例如下:

(1)欲界有三十二使:a.苦諦下具十惑的全數。b.集諦下具七惑,少了十惑中的身見、邊見、戒禁取見的三惑。c.滅諦下具七惑,少了身見、邊見、戒禁取見。d.道諦下具八惑,少了身見及邊見。

(2)色界及無色界各有相同的二十八使:比起欲界四諦,各各皆少一瞋惑,因在上二界為定地,不像欲界是散地,所以不會生起瞋恚那樣的粗動煩惱。那也就是說,上二界的苦諦下具九惑,集諦下具六惑,滅諦下具六惑,道諦下具七惑。

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圖,請見附圖三(第三三○頁)。

4.「欲界六品思惑」:聲聞乘所說三界思惑的基本數,也是十個。欲界四個:貪、瞋、癡、慢;上二界的色界及無色界,各有三個:貪、癡、慢,合計為六個。相加是十個。

將十惑配屬九地,每地有九品,合為八十一品。所謂三界,又名九地,即是欲界一地,色界及無色界的八個禪定天,合為八地:1.欲界五趣地,2.離生喜樂地,3.定生喜樂地,4.離喜妙樂地,5.捨念清淨地,(2.至5.為色界四禪天)6.空無邊處地,7.識無邊處地,8.無所有處地,9.非想非非想處地(6.至9.為四無色定)。

所謂九品者,是以上所舉九地的每一地,各有九品思惑。例如欲界的五趣地,有四個思惑,各各皆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色界的三個思惑及無色界的三個思惑,亦各皆有九品。三界的九地,各有九品,便是八十一品思惑。

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圖,請見附圖四(第三三一頁)。

《教觀綱宗》所說,二果斯陀含,「斷欲界六品思惑」,便是欲界五趣地所屬九品之中的前六品。因為在初果須陀洹位已斷三界見惑,至此進而斷欲界思惑之一品乃至五品,都名為一來向位,斷第六品思惑,即成一來位的第二果。其次再斷餘下的欲界三品思惑,便進不還的第三阿那含果。其理由是二果聖者尚須來到欲界的人間天上受生一次,所以欲界的思惑斷了六品,尚餘三品;待已證了三果的聖者,不復再來欲界受生,身後住色界五不還天,所以斷盡了九品全數的欲界思惑。這也就是如上文所說「思惑於修道位漸斷,於無學道位才斷盡」的原因。

5.「上八地思」:這是說,在三果阿那含位,不僅已斷盡欲界地的思惑,也漸斷上二界八地中的思惑。八地的每一地都有九品,共計七十二品,從斷初禪初品,到非想第八品,共七十一品,都名為阿羅漢向。再斷非想最後一品,即入阿羅漢位。

三藏教的聲聞位次,請見附圖五(第三三二頁)。

 釋義 

八忍八智

欲界四諦下各有一忍一智謂苦法忍苦法智等色無色界四諦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謂苦類忍苦類智等合為八忍八智忍即無漏禪定智即無漏觀慧也無間道中三昧斷惑名之為忍乃即慧之定解脫道中觀慧證理名之為智乃即定之慧。

 註釋 

1.「八人地至菩薩地」:在此三乘共十地之中的七個行位,斷惑證真的次第,與三乘果位的相望相齊,尤其是所謂正使的品級,以及習氣的等別,請與前面「藏教的分證即」(第一五七頁)和此後「別圓二教的分證即」(第二四三、二七九頁)項下各條註釋,對比著閱讀,就可一目瞭然於天台學中四教互攝的關係位置了。至於三乘共十地,則請回顧參閱「通教的觀行即」(第二○二頁)下的註釋。

2.「扶習潤生」:這是天台學派顯示三乘通教共十地中第九地菩薩所修之相。通教菩薩至第七已辦地,已斷盡見思二惑,理應出離三界,不再於三界受生,然以菩薩立弘誓願,生於三界救度眾生,為了成就眾生,必須扶習潤生。至於藏教之菩薩,尚未斷盡見思惑,故仍有生於三界之因;別圓二教的菩薩,已證得中道法身,以中道法身為應化之本,隨眾生機緣而起應化身,示現於三界。故於化法四教之中,唯有三乘通教共十地中的第九菩薩地之菩薩,才須以誓願力扶習潤生,故又名為「誓扶習生」,文出《大品般若》。17

可知通教的菩薩,不是真的有惑未斷,而是「假說」,而是「扶習」,所以《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有云:「聲聞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現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熱飢渴等。無人生而無煩惱者,是故佛亦應隨人法有煩惱,於樹王下,外先破魔軍,內滅結使賊,破外內賊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皆信受,是人能為是事,我等亦當學習是事。」這是佛以方便力,示現人法有煩惱的最後身菩薩,但其實際,決不是如此,因此《大智度論》同卷便說:「聲聞人言,菩薩不斷結使,乃至坐道場然後斷,是為大錯!」這是破斥聲聞人說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萬行的菩薩,未斷見思二惑,直到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成道之時,才斷盡煩惱結使,絕對是大錯誤。

「扶習潤生」之說,是天台學派的見解,但也有《大品般若》及《大智度論》為其背景。此於天台的許多著作例如《法華玄義》卷四下、《維摩經玄疏》卷三、《四教義》卷八、《八教大意》、《四教儀》等均有論列。旭師的《釋義》第二十七條,也有詮釋云:別教及圓教,證中道之理,故以中道的法身為應化之本身,譬如月映萬川,不須假借惑業,即可於三界受生。依藏教說,惑是實有的,所以菩薩不可斷惑,若惑已斷,便不能於三阿僧祇劫,來此三界受生而行菩薩道了。依通教說,因為惑是幻有,所以菩薩體悟是幻而斷正使,正使既斷,便可入於涅槃,但由於本發弘誓願力,所以不取涅槃,乃以神通力,扶起三界的思惑餘習,資於故業種子(唯識的種子識)而得受生。此所謂思惑餘習,非貪似貪、非慢似慢、非癡似癡的現象。

3.「遊戲神通」:見於《大智度論》卷三十八、九十四以及《維摩經嘉祥疏》等,是指大乘菩薩自在度化眾生的無量方便行,以化眾生做為自娛,稱為遊戲;外道及二乘人,亦可能有神通,唯皆非無礙自在,也不是以度化來自娛,所以不得稱為遊戲神通。

4.「淨佛國土」:六度萬行,皆是菩薩道,皆是菩薩成佛時的因行,成佛之時一切眾生來生其國,所以菩薩行便是莊嚴此一菩薩未來成佛時的佛國淨土。

 釋義 

扶習潤生

別圓二教證中道理則以中道法身為應化本譬如月印萬川不須惑業受生也藏教說惑是實有故菩薩不可斷惑斷則不能三僧祗受生行道矣通教說惑是幻有故菩薩體幻而斷正使正使既斷設欲涅槃即便能入但由本願力故不取涅槃以神通力扶起三界思惑餘習資于故業種子而得受生所謂思惑餘習者非貪似貪非慢似慢非癡似癡等是也。

 註釋 

1.「上信忍」、「順無生忍」、「無生忍」:三賢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伏忍,初歡喜地為下品信忍,第二離垢地為中品信忍,第三發光地為上品信忍。第四燄慧地為下品柔順忍,第五難勝地為中品柔順忍,第六現前地為上品柔順忍;順於無生法忍之理,故名順無生忍。第七遠行地為下品無生忍,第八不動地為中品無生忍,第九善慧地為上品無生忍。

2.「三種不退」:依天台家言,(1)別教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斷見思二惑,超越三界分段生死。(2)由別教第八住至十迴向終,為行不退,破塵沙惑,於利他行,不再退失。(3)由別教初地開始,為念不退,分斷無明之惑,於中道正念,不再退失。

若以之配於圓教,則(1)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2)第八信至第十信,為行不退。(3)初住已上,為念不退。

若據唯識家言,入十住位是位不退,入初地位是行不退,入第八地是念不退。

3.「中道觀」:是天台學派的三觀之一,所謂三觀,即是空觀、假觀、中道第一義諦觀。智顗的《維摩經玄疏》卷二說:「三觀之名,出《瓔珞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的〈賢聖學觀品〉有云:「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

4.「三眼」、「三智」、「三惑」、「三土」、「三觀」:通常所謂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及天眼是凡夫所具;別教三賢位的十住位,用從假入空觀,開慧眼,斷見思惑,見空諦(偏真)真理,得一切智,生凡聖同居土。別教十行位,用從空入假觀,開法眼,斷界外塵沙,見假(俗)諦理,得道種智,居方便有餘土。別教從初地開始,用中道第一義諦觀,開佛眼,分斷無明,見中諦理,得一切種智,居實報無障礙土。

5.「百界」:即一百個佛國土,亦即一百個大千世界。

6.「金剛心」:依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五所說,是譬喻此心,「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動,譬如金剛山,不為風所傾搖。」然依天台家所見的金剛心,乃為觀心最明利,是菩薩的最後心,也即是等覺位,此心分為前中後三個段落,金剛後心,便是無間道,剎那即登妙覺的佛位。《四教義》卷十云:「即是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三魔已盡,餘有一品死魔在,斷無明習也。」《四教儀》亦云:「更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教觀綱宗》所用者,與《四教儀》同。

7.「一生補處」:依據《菩薩本業經.十地品》,是以十地住的第十地住,稱為補處。《阿閦佛國經》卷上,是以住於兜率天的最後生菩薩,名為一生補處。因此,當來下生人間成佛的彌勒菩薩,是此界的一生補處。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一生補處,都是指的等覺位菩薩。

 註釋 

1.「一心三智」:三智即是:(1)一切智,是知一切法之總相的聲聞智及緣覺智。(2)道種智,是知一切法之種種差別道法的菩薩智。(3)一切種智,是通達一切諸法的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圓明佛智。原出於《大品般若經》卷一所說的菩薩摩訶薩習行般若波羅蜜,具足聲聞、緣覺、菩薩之三智,《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

天台家將此三智,配以空假中三諦的觀智,既有一心三觀,便有一心三智。如《摩訶止觀》卷三上及《法華玄義》卷三下,智顗依三觀義,立三智為兩種:(1)別相三智,就別教菩薩而言,觀因緣假,修別相三觀,次第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中道觀,見佛性,成一切種智。(2)一心三智,就圓教菩薩而言,融三諦一境,即三觀一心,故所發三智,亦於一心中證得。

2.「無功用道」:天台的圓教初住位,即得無功用道,與別教初地齊,已斷一分(品)無明,已居實報淨土故。依據《佛性論》卷四則說:「七地者,即前七地已還,故無相,無功用道者,即八地以上;無相者,即真如境;無功用者,即自然昇進道。」八地說出無功用,八地以前之菩薩,於真如境未得自在故,八地以上則以純無漏道任運續起故。至於無功用的意思,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四云:「作意名功用,緣三世起,謂我已作、正作、當作。離如此作意,名無功用。」

(六)四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三乘無學位也。一小乘第四阿羅漢果,此含三義:一殺賊,二應供,三無生。斷三界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尚存,名有餘涅槃;若灰身泯智,名無餘涅槃。二中乘辟支佛果,此人根性稍利,逆順觀察十二因緣,斷見思惑,與羅漢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六)四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第十佛地也。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旭師自註云〕:分段生身故劣,如須彌山故勝。

為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緣盡入滅。正習俱除,如劫火所燒,炭灰俱盡。與藏教佛果齊。

(六)四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妙覺性也。〔旭師自註云〕:妙極覺滿。

從金剛後心,更破一品無明,入妙覺位,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旭師自註云〕:量同塵剎,相好剎塵。

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諦法輪。

(六)四教的究竟即

 原文 

究竟即者,妙覺極果,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永盡,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旭師自註云〕:一一相好,等真法界。

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淨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

 語譯 

所謂藏教的究竟即菩提者,是指三乘無學位的聖者。所謂三乘無學位,便是指的1.聲聞乘的四果阿羅漢為小乘,2.辟支佛為中乘,3.八相成道的佛為大乘。

阿羅漢有三種涵義,那就是殺賊、應供、無生,已經全部斷盡了三界的見思二惑,子縛的煩惱之因,雖已斷了,果縛的煩惱之報,此身心尚存,名為有餘涅槃;若在此身死後,火化成灰,此心寂滅,不再用其智慧,名為無餘涅槃。

中乘的辟支佛果,根性要比聲聞乘人稍微利些,獨自以順逆二種方式,觀察十二因緣的流轉及還滅,而得悟入;此人亦與阿羅漢相同,斷三界的見思二惑,唯其更能侵除習氣,所以其果位居於尚有習氣的阿羅漢之上。

 語譯 

所謂通教的究竟即菩提,便是三乘共十地的最高第十位的佛地。若遇受度的眾生,機緣成熟時,菩薩便在七寶所成的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之理相應,斷盡一切煩惱正使及其殘餘的微細習氣,現帶劣勝應身的如來身相。

〔旭師自註云〕:因為是分段生死的身相,所以是劣,又因為身大如須彌山,所以是勝。

為三乘根性的眾生,轉無生四諦法輪,直至一生的化緣事盡,便入涅槃。由其正使及餘習一起斷盡,此猶如於劫盡之時,劫火焚燒,木盡、炭盡、灰亦全盡。此與藏教的佛果位齊,故名三乘共十地。

 語譯 

所謂別教的究竟即佛,就是妙極覺滿的妙覺性,也就是佛果位。這是從等覺位的金剛後心,再破最後一品無明,便進入妙覺位,坐在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的大寶華王座上,現圓滿報身;此佛身量高大、周遍,量等塵剎國土,相好之多亦等剎塵之數。此身是為界外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諦法輪。

 語譯 

所謂圓教的究竟即佛,《觀無量壽佛經疏》云:「究竟佛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便是無上士的妙覺佛果位,已斷盡四十二品微細無明,究竟登上了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寶座,已成清淨法身,法身無身,以遍在遍不在的一真法界為身,故其一一相好,也等同一真法界。居住於上上品的常寂光淨土,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淨土。性德與修德,圓融不二,理具與事造,平等無差別。

 註釋 

1.「子縛」與「果縛」這是天台學的專有名詞,若以煩惱繫身而不得自在,名為子縛;若以生死苦果將我繫住不得解脫,名為果縛。也就是說,招此苦果的業因,使我被縛者,名為子縛;縱然羅漢已不再因惑造業,而現前五蘊所成的這個果報體尚活在人間,名為果縛。

《教觀綱宗》的這一段有關阿羅漢的文字,幾乎與《四教儀》的行文全同,可抄錄對照:「阿羅漢此云無學,又云無生,又云殺賊,又云應供。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

其實,在《法華玄義》卷三上也有云,若灰身泯(滅)智,永斷生死苦果,離三界二十五有,便斷果縛。

2.「灰身泯智」:通常都寫成「灰身滅智」,灰其身、滅其智,略稱灰滅及灰斷,也就是小乘四果聖者,於此世間所用的色身死後,焚燒成灰,其能證的心智,也從此滅絕,所以稱為無餘涅槃。例如《金剛仙論》卷九有云:「小乘之人,以自身所證,灰身涅槃,畢竟滅故。」又云:「小乘人斷三界煩惱,盡分段生死,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善惡因果,一切俱捨。」這是大乘釋經論中,對此灰滅,做了最完整的說明。可知小乘的無餘涅槃,又名為灰身涅槃;這是由於印度佛教的葬儀,習慣採用火化,阿羅漢身故之後,必皆成為灰身,由其不再應化世間,故必成為滅智。

智者大師的《維摩經玄疏》卷五、《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以及《摩訶止觀》卷五等,亦用灰身滅智,指出小乘聖者的無餘涅槃,猶如虛空,無所施為,乃為有作四諦,天台家也常以這四字和「焦芽敗種」並用,以突顯小乘聖者是可憐憫者,雖證解脫果,在生前不堪學大乘摩訶衍法,到此身死後,便又無所施為。

3.「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涅槃是梵語nirvāṇā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大小乘各有有餘及無餘的兩種涅槃,可作三門分別:(1)單就小乘而言,已斷生死之因,猶存生死的苦果者,名為有餘涅槃;斷了生死之因,當下的生死之果,亦畢竟不生,名為無餘涅槃。(2)若單就大乘而言,已盡變易生死之因,名為有餘涅槃;若變易生死之果亦盡,名為無餘涅槃。(3)若就大小乘對比而言,小乘涅槃為有餘,尚有變易生死之故;大乘涅槃為無餘,已斷分段及變易兩種生死故。

對此涅槃的分別,在中國也有相宗及性宗諸家之差異,此可查檢工具書得知。

4.「習氣」:習氣的梵語是vāsanā有譯作煩惱習、餘習、殘氣等。即是由於數數生起之煩惱所熏成的,稱為餘習,依據《大般若經》卷五十五所說:「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便住佛地。」可知要到成佛,才習氣永斷。小乘的阿羅漢,雖然已斷煩惱正使,而尚殘留煩惱餘習,例如從《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見到,難陀有淫習、舍利弗及摩訶迦葉有瞋習、畢陵迦婆蹉有慢習、摩頭婆私吒之跳戲習、憍梵波提之牛業習等,可知阿羅漢的餘習難除。辟支佛,比起聲聞,根性稍利,聲聞聞四諦法而證涅槃,辟支佛自觀十二因緣而得解脫,義為緣覺,若就斷除見思惑而言,雖與聲聞的阿羅漢相同,亦有不同之處,即是辟支佛雖未斷盡習氣,但已侵損習氣,阿羅漢尚未能損餘習。

 註釋 

聖嚴識:此所異於藏教者,藏教唯局聲聞及緣覺之二乘,通教則向下通於藏教的二乘,向上亦通於別圓的大乘,所以通教稱為三乘共十地,又由於通教菩薩,扶習潤生,遊戲神通,則為藏教之所不及。

1.「帶劣勝應身」、「七寶菩提樹」、「天衣」:天台學派的化法四教,各有不同的佛身相好,也有四等不同的菩提樹及金剛座。 (1)藏教的佛是「劣應身」,如釋迦丈六身,彌勒十六丈等,在木樹下的生草座上成佛。 (2)通教的佛,名為「帶劣勝應身」,以其仍以分段生死身,應化救度界內眾生,故名為劣,此身高大如須彌山,故名為勝,在七寶樹下的天衣座上成佛。 (3)別教的佛,名為「圓滿報身」,身量等同塵剎數世界之廣大,相好等同剎土微塵數之眾多,在蓮華藏世界的七寶樹下、大寶華王座上成佛。 (4)圓教的佛,名為「清淨法身」,一一相好,均能等同一真法界,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 此可將化法四教的四種究竟即菩提之內容,前後對比著看。亦請參閱本書「圓教的究竟即」項下的註2 「三身」條(第二八三頁),另有詳釋。 依據靜修的《教觀綱宗科釋》,對此段文義的解釋說:「菩薩成佛時,諸天龍等,各以妙衣敷座。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耀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又說:「樹是木樹,座仍生草,但機感不同,見為七寶及天衣也。」

2.「劫火所燒」:依據大小乘諸經論中所說的世間相,在時間的過程中,稱為劫波(kalpa),以二十小劫為一中劫;以成住壞空的四個中劫,稱為一個大劫;當壞劫來臨時,共有三災,便是當火災起時,一直燒到色界初禪天,水災起時,一直淹到二禪天,當風災起時,一直吹到三禪天。請參閱《長阿含經》卷二十一的《世記經.三災品》及《起世因本經》卷九〈住世品〉第十一等的三大災,〈劫住品〉第十則有刀杖、饑饉、疾疫等三小災。三界六道表請見附圖八(第三三八、三三九頁)。

 註釋 

1.「一品無明」:無明共有四十二品,別教但破前十二品,即是從初歡喜地至妙覺地,然其僅與圓教五十二位的第二行位齊,故以圓教菩薩而言,尚有三十品待破。若細分之,十地菩薩的每一地,各各皆有下中上三品,十地之中,即有三十品無明。共計四十二位,每位三品,全部則有一百二十六品無明。

2.「蓮華藏世界」:即是華藏世界海,表十方法界,悉在其中。

3.「鈍根菩薩」:由於其迷於中道第一義諦力較重故,必須次第修證,始能迂迴通向寶所,對圓人而言,名為鈍根。

 註釋 

1.「涅槃山頂」:對於渡過兩種生死之河,稱為登上涅槃山頂,《涅槃經》卷十九有:「佛日將沒大涅槃山」之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有云:「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的願文。由於藏、通、別、圓的四種佛果位,皆有涅槃之名,而層次卻有不同。三藏教的劣應身佛,是證灰身泯智的偏真涅槃;通教的帶劣勝應身佛,是證真諦涅槃;別教的圓滿報身佛,是證的無住涅槃;唯圓教的清淨法身佛,是圓證三德涅槃,故被形容為「登涅槃山頂」。

2.「三身」:佛有三種身,居四種淨土,這雖是一般的常識,但在各經論中,亦各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所謂佛的三身,即是法身dharma-kāya,報身saṃbhoga-kāya,應身nirmāṇa-kāya,又被稱為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法佛、報佛、應化佛,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或名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及凡夫所見身等。

重要的依據,試舉四例:

(1)《十地經論》卷三云:「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佛,三法身佛。」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云:「佛有三種:一者法身佛,二者報佛,三者化佛,又釋迦牟尼名為佛者,此是化佛。」

(3)梁譯《攝大乘論》卷下有云:「由佛三身,應知智差別: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是諸如來法身,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諸佛種種土,及大人集轉依止所顯現,此以法身為依止,諸佛土清淨大乘法,受樂受用因故;變化身者,以法身為依止,從住兜率陀天及退,受生、受學、受欲塵、出家往外道所修苦行、得無上菩提、轉法輪、大般涅槃等事所顯現故。」並說法身有五相:a.轉依為相,b.白淨法為相,c.無二為相,d.常住為相,e.不可思議為相。

(4)吉藏的《法華玄論》卷九則云:「今依法華論(《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具明三身,可有三義:一者法身,無始終,即是無三世義。二者修因得果,以為報佛,此有始無終義;以修因滿,初證法身,故名為始,證法身已後,無復生滅,所以無終。三化身,有始有終,就化身中,自開二身:化菩薩,名舍那,如化千世界麻數菩薩,無凡夫二乘等眾是也;次化二乘,名釋迦,如生王宮、伽耶成佛是也。」又云:「從初證法身已來,垂迹化物,竟王宮之前,名過去世;託生王宮,乃至雙林滅度,謂現在世;自爾已後,為未來世。此皆是迹身有三世,本身無三世義由來。」

由以上所舉資料可知,對於法身的定義,頗為一致,對報身及化身的解釋,即有異義。有說地上菩薩所見的是報身佛,二乘及凡夫所見的是應化身佛。有說報身是依止法身,又被大人集轉依止,是受樂受用身,在人間八相成道的是變化身。又有人說,化身是迹身,法身是本身,報身及變化身皆依止法身,而化身又開出教化菩薩的佛身及教化二乘凡夫的佛身;此則與報身為初地以上菩薩所見者,看法有出入。

至於天台宗的三身說,依《教觀綱宗》所示,是以三身配四教而顯現出來的,已如通教究竟即項下的註1(第二一三頁)中略述,今再列舉如下:

(1)三藏教,成劣應身,在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為度三乘根性的人。

(2)通教,成帶劣勝應身,在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為度三乘根性的人。

(3)別教,成圓滿報身,在蓮華藏世界的七寶菩提樹下,以大寶華王為座,為度界外鈍根菩薩。

(4)圓教,成清淨法身,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又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淨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為度界外利根菩薩。

此中的藏通二教,都是應化身,唯其藏教的稱為劣應身,通教的稱為帶劣勝應身,亦名勝應身。法身即是自性身,本來無定相,亦無指方立向的淨土,所以稱為常寂光淨土;可是圓教也要度界外利根菩薩,所以又將法身所居者,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淨土。

依據關口真大《昭和校訂天台四教儀》附錄的第十六圖表所示,法身佛唯屬圓教,報身佛為通教及別教得見;報身佛又分為自受用及他受用的二部分,他受用身即是勝應身,乃為通、別、圓三教所共見。圓人所見者,不是法身,仍屬報身。這似乎就解決了法報二身不分的困難。

3.「四土」:四土即四種淨土,主要是天台智顗的分類法。而在經中所見,淨土原為大乘佛法的共識。《大智度論》卷九十三說,阿羅漢人,既盡三界有漏,故不復生三界,出過三界,即生淨土。淨影寺慧遠撰的《大乘義章》卷十九,舉出許多從經中所見淨土的異名,例如佛剎、佛界、佛國,佛土、淨剎、淨界、淨國、淨土等。最有代表性的經典則有「彌陀三部經」19、《阿閦佛國經》、《維摩經》的〈佛國品〉等。

天台智顗所撰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及智顗說、湛然所節略的《維摩經略疏》卷一,深入地討論淨土,並將經論中所說的淨土思想,整合而組織成為四種淨土。《觀無量壽佛經疏》說:「四種淨土,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又於《維摩經略疏》卷一中說:「明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略為四:一染淨國,凡聖共居;二有餘,方便人住;三果報,純法身居……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也。」

其中的凡聖同居土,是凡夫及聖人共居的界內土,而此又有凡居及聖居之二種。凡居亦有四惡趣眾生所居土及人天善趣所居土之別。聖居亦有實聖和權聖之二種,實聖是聲聞的第四果、辟支佛、通教第六地以上、別教第十住地以上所居,此等之人,既斷界內見思二惑,猶有果報身在,故仍住於界內。權聖是方便有餘土的三乘人,以及法身的菩薩、妙覺的如來,為利益有緣眾生,生此界內。

方便有餘土中也分淨土及穢土,淨土如阿彌陀佛的西方安養世界,穢土如我們所居的這個娑婆世界。為何名為方便土或名有餘土?因為是阿羅漢、辟支佛、地前之菩薩所居土,這些人由於是修方便道,而斷除四住地煩惱,故名方便土,又以這些人雖捨分段生死而受法性身,猶未捨離變易生死,故名其所居為有餘土。

吉藏的《大乘玄論》卷五,則繼智顗之後,將四種淨土的名稱加以修改:(1)凡聖同居土,例如當來彌勒下生人間成佛時的此界,以及現今阿彌陀佛正在說法的西方淨土。(2)大小同住土,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捨三界分段生死,生界外淨土。(3)獨菩薩所住土,菩薩道已過二乘,所居之土自亦不同,如《維摩經》中的香積世界,已無二乘之名。(4)諸佛獨居土,如《仁王般若經》卷上所說的「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現將《教觀綱宗》所示的天台宗四種淨土介紹一下。藏教的劣應身佛,居凡聖同居之穢土;通教的帶劣勝應身佛,居凡聖同居的淨土、亦居二乘三賢等所見的方便有餘土;別教及圓教的圓滿報身佛,他受用身居於實報無障礙土,自受用身居於常寂光土;清淨法身佛則獨居常寂光淨土。

有關三身四土,請見附圖十四(第三四四頁)。

 原文 

三大乘佛果,此人根性大利,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誓,即名菩薩,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雖強,理觀尚弱,準望聲聞,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諦解漸明,在煖位。第三阿僧祇劫,諦解轉明,在頂位。六度既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補處,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動時,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正習無餘;坐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劣應身,受梵王請,三轉法輪,度三根性;緣盡入滅,與阿羅漢、辟支佛,究竟同證偏真法性,無復身智依正可得。〔旭師自註云〕:成劣應身:如釋迦丈六、彌勒十六丈等。

 語譯 

三乘無學位的大乘佛果,由於此人的根性,大而且利,從初發心開始,便緣四諦境,發起〈四弘誓願〉,即名為菩薩,修行六度法門。至第一阿僧祇劫修滿時,事相的修行工夫雖很強烈,理觀的功力則尚微弱,若以聲聞的行位標準來看,相當於外凡的三賢位。第二阿僧祇劫滿時,於四諦理,解漸分明,仍未極明,準望聲聞,是在煖位。第三阿僧祇劫滿時,於四諦理解,又復轉明,內心了了,自知作佛,準望聲聞,是在頂位。修滿六度的福慧之時,再住一百大劫,修積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因行,準望聲聞,是下忍位。接下來便入一生補處,生於兜率天上,乃至下降人間,於王宮入胎、以王子身出胎、出家修行、在禪定中降魔,安坐不動之時,是中忍位。下一剎那,入上忍位。最後一剎那,入世第一位,發起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三界見思二惑,煩惱的正使及餘習,從此斷盡無餘,坐在木質的菩提樹下,以世間的生草為坐墊,成就了有如釋迦牟尼的劣應身佛。接著受到大梵天王之勸請說法,三轉四諦法輪,化度三乘根性的眾生,直至化緣已盡,入於涅槃。這樣的劣應身佛,與阿羅漢、辟支佛,究竟同證偏真法性,同樣是灰身滅智,故無身智;正報既絕,依報亦不可得。

 註釋 

1.「緣四諦境,發四弘誓」:天台智顗的《四教義》卷七及諦觀的《四教儀》,都說以〈四弘誓願〉配緣四諦境,如《四教儀》云:(1)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此緣苦諦境。(2)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盡誓願斷,此緣集諦境。(3)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此緣道諦境。(4)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緣滅諦境。

〈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初發心時的通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等,為別願。〈四弘誓願〉,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摩訶止觀》卷一下、《止觀大意》等,均可見此〈四弘誓願〉。

《四教義》所舉的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也是四弘願,是出於《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類似的四弘願句,也出現於《道行般若經》卷八〈守行品〉:「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洹者悉皆當令般泥洹。」類似的內容,也早就出現於《長阿含經》卷八的《散陀那經》:「瞿曇沙門,能說菩提,自能調伏能調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脫能解脫人,自得滅度能滅度人。」共有五句,乃是世尊成佛之後的如來所行,不是初發菩提心時的弘願。

緣四諦境,發四弘誓的完整句形,應該出於《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厚集一切善根,所謂四弘誓,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2.「三祇」、「百劫」:三祇修福慧,百劫相好因,是眾生從初發心成為菩薩而至成佛的時間過程,主修的法門,便是奉事諸佛,實踐六度。三祇,具名三大阿僧祇劫,意為三無數大劫,此在《優婆塞戒經》卷一〈修三十二相業品〉有云:「(佛言)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善生長者子)!我於往昔釋迦牟尼佛所,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供養無量恆沙諸佛,種諸善根,修道、持戒、精進、多聞。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三十二相業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四,也有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之後,種三十二相業因緣的記述,並謂:「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雖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稱,我當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我於來世當作佛。釋迦文佛,從過去釋迦文佛到剌那尸棄佛,為初阿僧祇……從剌那尸棄佛至燃燈佛,為二阿僧祇……便授其記,汝當來世作佛,名釋迦牟尼;從燃燈佛至毘婆尸佛,為第三阿僧祇。若過三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此段文字亦被天台智顗的《四教義》卷七引用。

事實上有關三阿僧祇劫成佛之說的大小乘經論文獻不少,例如尚有《大毘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七與卷一百七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攝大乘論本》卷下、《攝大乘論》卷下、《華嚴五教章》卷二等,均可見到。

《教觀綱宗》於此段藏教究竟即菩提的原文中,所說的三阿僧祇修證六度而成劣應身佛,與聲聞修證位次相配的資料依據,應係出於天台智顗的《四教義》卷七等所說。第一阿僧祇劫,得外凡位,即是得到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之位;是用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而行六度。第二阿僧祇劫,得內凡的煖位;即是用煖法的智慧,修六度行,故云:「諦解漸明。」第三阿僧祇劫,得頂法之位;此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行六波羅蜜,故云:「四諦觀解分明,如登山頂,四顧分明。」過了三阿僧祇劫,則為種植三十二相業因,而入下忍位;用此忍智修六度行,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大智度論》卷四所載「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

此段內容的所謂三祇百劫、三祇九十一劫,乃係依據不同的論典所說,若據《大毘婆沙論》卷一百七十八所載,於三阿僧祇劫,總共逢事二十二萬八千尊佛之後,開始修三十二相業因,更須歷九十一劫,逢事六尊佛,才成為八相成道的佛。若依《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則云:「菩薩已滿三阿僧祇劫,後更有百劫」,卷四亦云:「過三阿僧祇劫,然後種三十二相業因緣」,「一一相,百福德莊嚴」,是為在下忍位。嗣後坐於菩提樹下的寂滅道場,住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一剎那發真無漏三十四心,成等正覺。

所謂三祇百劫成佛的內容,及其所依的資料,大略如此。這是從小乘三藏教的立場,所見的釋迦牟尼佛。雖然承認世尊曾以菩薩身所修六度而成的悲智福慧,超出於阿羅漢及辟支佛的功德,但仍以為在人間成佛的導師,所證亦為偏真法性,當與聲聞及辟支佛相同。

3.「下忍」、「中忍」、「上忍」:此三種忍,於天台大師的《四教義》卷五,解釋四善根的第三「明忍法位」項下,有較詳明的解釋:「若頂法善根增進,即生柔順忍,亦緣(《俱舍論》卷二十三所說的)四諦十六行,爾時信(進、念、定、慧)等五種善法,並得成根,以(五根中的)慧根故,於四聖諦,堪忍欲樂,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於十六行,依法諦觀,比諦觀(此三字疑為衍文);中忍十番縮觀;上忍但觀欲界苦下四行,隨觀緣一行。若下中二品忍,雖起煩惱惡業,而不受三塗報,由受人天百千生報;若上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業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又於《四教義》卷五的「明世第一」項下有云:「世間善(根)有九品,下下、下中、下上,名煖法;中下、中中,名頂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間第一法。」又云:「若觀五陰無常等善根,名煖法;觀三寶功德,名頂法;觀察(四)聖諦,名忍法;觀苦聖諦次第聖道,名世間第一法。煖法,若退法捨、若命終捨、若度界地捨;頂法,亦如是;忍法,無退法捨,餘二捨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無捨。」

由此可以明白,在三藏教的究竟即行位中,菩薩於初阿僧祇劫,相當於聲聞外凡三賢位;至第二阿僧祇劫,方始進入相當於聲聞內凡四善根的煖位;至第三阿僧祇劫滿,才進入相當於聲聞四善根的頂位;更向上去,便是相當於聲聞四善根的忍位。此忍位,又細分作下中上的三位:百劫修相好業因,是下忍位;由入補處菩薩位至降魔而安坐不動時,是中忍位;次一剎那的無間道,為上忍位;最後一剎那成等正覺,即相當於聲聞的無學位。

《四教義》用「柔順忍」一詞,來標明四善根的忍法位,是借用《維摩經.法供養品》第十三所云:「聞如是(無生法忍之)法,得柔順忍」句。我們由上引《四教義》的說明可知,四善根的世間善法,共有九品,煖法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頂法有中下、中中二品,忍法有中上、上下、上中三品,世第一法有上上一品。在「明忍法位」項下,特別標明三品忍法的修證項目及其位次。又說明了四善根位的煖法及頂法二位,尚有三種捨;至忍法位,即無退法捨,下品及中品的忍法位,即不再受到三惡道的果報。若上品忍法成就,再一剎那便入世第一位,復經一剎那便入見道位,證初果,最多再過七生往返人間天上,決定解脫。此對修證次第的明確指導,絕非一般暗證禪師,所能清楚的。

4.「真無漏三十四心」:此在旭師的《釋義》第十八條,有如下的解釋:見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共十六心;修道位中,約三界的九地,各有一無礙及一解脫,名為十八心。以此見修二道相加,共成無漏道的三十四心。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為「增上緣」,無始法爾「無漏種子」,為「親因緣」,故得頓發、頓斷、頓證。然約所斷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約能斷、能證,唯是無漏定慧而已。所證只是我空真如,亦名「擇滅無為」,無為真如,不墮諸(法)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名三十四心,復分頓漸,種種不同。

從以上這段文字,可知旭師往往引用如引號中的唯識名相,來闡釋天台教觀,此非天台家的立場,乃是出於旭師本人採取性相二宗融合論的觀點,是為《教觀綱宗釋義》的特色。

《釋義》所說,約修道位於三界九地,各有一無礙一解脫。是說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每品各各皆於九地中,地地漸斷各品思惑的一分,在各地各斷一分思惑的過程中,皆有無礙道(即是無間道)及解脫道的前後二心;正在斷惑之位,名為無間道,既已斷惑之位,名為解脫道。三界共九地,每一地皆有此無間道及解脫道的前後二心,故有十八心了。以八忍八智及九無間九解脫,合起來便是有名的所謂「三十四心斷結」。在《教觀綱宗》的此段原文中,則云「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

5.「無復身智依正可得」:這是從小乘三藏的立場,所認知的釋迦如來,是經過從兜率天下降人間、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所謂八相示現或八相成道的人間佛陀,八十歲時,化緣既畢,入於涅槃的寂滅境界。此與二乘聖者阿羅漢及辟支佛相同,只證人空的偏真法性,未證人法二空的真實法性,所以也是灰身滅(或泯)智,依正二報皆無可得。

 釋義 

真無漏三十四心

見道八忍八智名十六心修道約三界九地各有一無礙一解脫名十八心見修合論共成三十四心此之定慧並從無始本具無漏種子所發現行由此現行能證真諦我空真如故云發真無漏三十四心也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福智為增上緣無始法爾無漏種子為親因緣故得頓發頓斷頓證然約所斷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約能斷能證唯是無漏定慧而已所證秪是我空真如亦名擇滅無為無為真如不墮諸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名三十四心復分漸頓種種不同。

(七)四教的修證果位

 原文 

此教具三乘法:聲聞觀四諦,以苦諦為初門,最利者三生,最鈍者六十劫,得證四果。辟支觀十二因緣,以集諦為初門,最利者四生,最鈍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緣覺,出無佛世名獨覺。菩薩弘誓六度,以道諦為初門,伏惑利生,必經三大阿僧祇劫,頓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七)四教的修證果位

 原文 

此教亦具三乘根性,同以滅諦為初門。然鈍根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仍與三藏同歸灰斷,故名通前;利根三乘,不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是中道,則被別圓來接,故名通後

中道又分為二:一者但中,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但中者,接入別教。二者圓中,此理圓妙,具一切法,見圓中者,接入圓教。就此被接,又約三位:一者上根,八人、見地被接;二者中根,薄地、離欲地被接;三者下根,已辦地、支佛地被接。就此三位被接,又各有按位、勝進二義:若按位接,或同別十向,或同圓十信;若勝進接,或登別初地,或登圓初住;既被接已,實是別圓二教菩薩,於當教中,仍存第九菩薩地名,至機緣熟,示現成佛,乃是別地圓住,來示世間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通教尚無實成佛義,況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別地、圓住所現劣應身耳。

(七)四教的修證果位

 原文 

此教名為獨菩薩法,以界外道諦為初門。〔旭師自註云〕:藏通道諦,即界外集;藏通滅諦,即界外苦,故以界外道諦治之。

無復二乘而能接通。通教三乘,既被接後,皆名菩薩,不復名二乘也。

(七)四教的修證果位

 原文 

此教名最上佛法,亦名無分別法,以界外滅諦為初門,當體即佛,而能接別、接通。接別者,上根十住被接,中根十行被接,下根十向被接。按位接,即成十信;勝進接,即登初住。接通已如通教中說。故曰:別教接賢不接聖,通教接聖不接賢。以別若登地,乃名為聖,證道同圓,不復論接。通八人上,便名為聖,方可受接,若乾慧、性地二賢,僅可稱轉入別圓,未得名接。若藏教,未入聖位,容有轉入通、別、圓義,已入聖後,保果不前,永無接義,直俟法華,方得會入圓耳。

 語譯 

此教具有大小三乘:

1.小乘的聲聞人(śrāvaka),以四聖諦為其所觀之法,初以觀苦報身心的五蘊法,為入道基礎,故謂以四諦中的苦諦為修證之初門。最利根人,三生即得解脫,最鈍根人,六十大劫方出三界,證得第四阿羅漢果。

2.中乘的辟支佛(pratyeka-buddha),逆觀順觀十二因緣,順觀苦的原因是集諦,逆觀苦的原因滅除,也是集諦,故以四諦中的集諦為其所觀之初門。最利根的人,四生解脫,最鈍根的人,百劫證果,唯其不若聲聞有四階,乃是直接悟脫,故謂不立分果。出在有佛之世的辟支佛,名為緣覺,出在無佛之世的辟支佛,名為獨覺。

3.大乘的菩薩(bodhisattva),初發心時,即以〈四弘誓願〉,修六波羅蜜,故以四諦中的道諦為其初門,以大悲願,利益眾生故。不像二乘人之速斷見思二惑、速求出離三界。故謂伏惑利生,必經三大阿僧祇劫,方以三十四心頓悟成佛。

以上三類聖人,雖其所修的法門及他們所證的果位,各不相同,卻同樣是斷見思二惑,同樣是出離三界,同樣是證偏真涅槃。如《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的譬喻那樣,全程五百由旬的旅途,三乘聖者的涅槃,只像走了三百由旬,暫時進入化城息宿而已。

 語譯 

此通教亦具有三乘根性的三類人,也都同以四聖諦的滅諦為觀行的初門。不過鈍根的二乘,但見於緣生性空,尚未見到空即不空,故仍與三藏教同歸於灰身滅智的果位,所以名為通前的通教。

至於利根的三乘,不但見到緣生性空,也能見到空即不空,此所謂不空,便是中道,因而能被別教及圓教來接入,所以名為通後的通教。

所謂中道,又分兩種:1.但中,唯有理性之體,不具諸法之相;若見但中者,便被接入別教。2.圓中,此理圓融,故亦具一切諸法之相;若見圓中者,便被接入圓教。

就此被接而言,又分三種位次:1.若是利根中的上根之人,於三乘共十地的第三八人地及第四見地中被接。2.若是利根中的中根之人,於第五薄地及第六離欲地中被接。3.若是利根中的下根之人,於第七已辦地及第八支佛地中被接。

就此三種被接的位次,又各有按位及勝進的二義:1.若是按位接,有兩種可能,其位次或有同於別教的十迴向位,或有同於圓教的十信位。2.若是勝進接,也有兩種可能,其位次或有登於別教的初地位,或有登於圓教的初住位。

既然已經被別圓二教所接,實即是別圓二教的菩薩,不過於通教三乘共十地的當教之中,仍存有其第九菩薩地之名稱。直至機緣成熟,便示現成佛。那是以別教的初地菩薩以及圓教的初住菩薩身分,來示現世間的最高大身,並不是以通教的地位來示現成佛的。

因此可知,通教菩薩尚無實際成佛之義,何況藏教菩薩豈有真實成佛之義呢?所以,藏通二教的佛果,不是真實圓滿的報身佛及法身佛,那都只是修到別教的初地菩薩及圓教的初住菩薩,所示現的劣應身佛而已。

 語譯 

此別教,名為唯獨屬於菩薩法門,在四聖諦中,是以界外道諦為初門。藏教以苦諦為初門,通教以滅諦為初門,圓教將以界外滅諦為初門。此別教以界外道諦為初門的原因,是為對治藏通二教的界內道滅二諦。藏通二教的界內道諦,正是別教的界外集諦,藏通二教的界內滅諦,正是別教的界外苦諦。別教既是界外大教,故已無復二乘;既無二乘,當然亦無通教三乘。通教三乘,既已被接入別教和圓教,應皆名為菩薩,故也失去二乘之名了。

 語譯 

此圓教,又名為最上的佛法,亦名無分別法。於四種四諦中,詮無作四諦,故以界外滅諦為初門,所以是當體即佛,而能接別教之人入圓教,接通教之人入圓教。

所謂接別教,上根之人於別教的十住位被圓教所接入,中根之人於別教的十行位被圓教所接入,下根之人要到別教的十迴向位始被圓教所接入。

如果是按位接,即成圓教的十信位;若是勝進接,即登圓教的初住位。

圓教接通教,已於通教章中說過了。

至於「別教接賢不接聖,通教接聖不接賢」這是說,圓教只接別教的賢位人不接別教的聖位人,圓教只接通教的聖位人不接通教的賢位人。

因為別教之人登了初地已名為聖,證道雖僅同於圓教的初住,已能斷除一品無明,所以不必用圓教來接了。通教在三乘共十地中的第三八人地以上,已斷三界見惑,已名為聖,證聲聞初果,方夠資格被圓教所接,比之於別教,只是初住,仍屬三賢位的開始;三乘共十地的初乾慧地、二性地,是通教的二賢位,僅可稱為轉入別教及圓教,不得名為被接入別教和圓教。

至於藏教之人,未入聖位者,容或也有轉入通、別、圓三教之義;唯其既入二乘的聖位之後,就會永遠保守著已得的二乘聖果,不想再向大乘的菩薩位前進,所以也沒有被接之義了。這些人要等待到了法華會上,還有機會,會三乘歸一乘,而進入圓教。 通教被接入別圓二教,別教被接入圓教。請見附圖十五及十六(第三四五、 三四六頁)。

 註釋 

1.「三生六十劫」:修聲聞道,從初發心,至證四果阿羅漢位的時歲,大致上說,在部派佛教時代,就已有定論,那便是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連貫著說即是「三生六十劫」。

初見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介紹解脫道的阿羅漢,分為時解脫及不時解脫的二種,此二解脫又各有心解脫及慧解脫的兩類。於時解脫項下,即說明了三生六十劫的證道時歲,其論文有云:「復次,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此中將極速三生得解脫者,名為狹小道;聲聞六十劫,獨覺百劫的極遲得解脫者,名為廣大道,頗足玩味。因此,古來諸家,對於極速極遲之說,雖皆一致,利根鈍根之說,則有歧異。天台家等,以極速為利根,極遲為鈍根,依據《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則云:「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華嚴五教章》卷二,亦持速鈍遲利的看法,並設問答:「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修鍊根行等,以為難故,是故多也。」此與極速為狹小道,極遲為廣大道的意義是相通的。

2.「四生百劫」:辟支佛修證的歲數,速則四生,遲則百劫,所以「四生百劫」,也是定說。依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的記載:「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也說:「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俱舍論》卷十二等處,將經百劫修行菩提資糧的獨覺聖者,稱為「麟角喻獨覺」。

3.「辟支佛」:有音譯為辟支迦、辟支迦羅、辟支、畢勒支底迦等。意譯是獨覺、緣一覺、因緣覺、緣覺等。若依據《慧苑音義》卷二十一所說:「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者,譯人謬失。」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說,獨覺種性有三相:(1)薄塵種性,(2)薄悲種性,(3)中根種性。《大毘婆沙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等諸聖典,均說獨覺有不同的兩種,一是部行獨覺,二是麟角喻獨覺。部行獨覺者,先修聲聞道的順決擇分,證得勝果時轉名獨覺。麟角喻獨覺的麟角喻者,必是獨居,要修一百大劫的菩提資糧,然後方證麟角喻獨覺。

至《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也說緣覺有三種:(1)緣覺之緣覺,(2)聲聞之緣覺,(3)菩薩之緣覺。

可知獨覺也有是從聲聞道轉入的,名為部行,獨居的名為麟角喻獨覺。獨覺即是緣覺之異譯,故在緣覺中亦有三乘。非如《教觀綱宗》所引的「出有佛世名緣覺,出無佛世名獨覺」。那是由於不知梵文原意而產生的誤解。

 註釋 

1.「通前」與「通後」:請參考通教章(第一八五頁)。

2.「被接」:是被接入之意,乃天台學派的專用名詞,是對化法四教中的通別二教之利根人,各有被其後的別圓二教所接入之意。因此而有三種被接:(1)是別接通,又名別入通,是指通教的利根人,若見但中之理,即被別教接入。(2)是圓接通,是指通教的利根人,若見不但中之理,即被圓教接入。(3)是圓接別,又名圓入別,是指別教的利根人,若見不但中之理,即被接入圓教。由於藏教皆屬鈍根人,但見俗真二諦,不見不空的中道,故不被接入別圓二教。

《摩訶止觀》卷六下有云:「佛滿字(大乘教)門,通通、通別,鈍根止能通通,不能通別,故此(通)教得有別接之義。利者被接,更用中道;不被接者,不須(空假中的)第三(中)觀。」這是說,滿字門的大乘教,既通於通教,也通於別教,若係鈍根人,只能通於通教,不能通於別教。此通教中利根者,被接後再用中道觀;如果不被別教接入的鈍根人,就無須用到中道觀了。

有關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的三種被接,請參閱《法華玄義》卷二下。

通教三乘共十地的人,從何地開始被別圓二教接入?天台家中也有不同的看法。依高麗諦觀的《四教儀》說:「若上根,三地、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六地,下根之人,七地、八地。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別十迴向、圓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別初地、圓初住。」旭師的《教觀綱宗》所說,全同於此。唯於天台六祖荊溪湛然的《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四則云:「始從四地,終至九地,咸受接名。三根不同,故位不等。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為下。」他未取第三的八人地,亦漏列第五薄地。諦觀是高麗人,於唐末五代吳越王時來華,留下了他的不朽之著《四教儀》,他的時代晚於湛然(七一一―七八二年)約一百多年,做為台宗傳燈錄的《佛祖統紀》卷十,於淨光旁出世家的諦觀法師條下,對他也有評述說:「此書(《四教儀》)即荊溪《八教大意》(實係章安撰),觀師略加修治,易以今名,沒前人之功,深所不可。」於此可知,諦觀與湛然的天台思想,的確是略有出入的。

 註釋 

「接」、「轉」、「會」:圓教與通、別二教之間的關係,端在於修證行位的後後接入前前,唯有藏教不被別教及圓教所接入,亦容有藏教之人轉入別圓二教,到了說《法華經》的大會中,前面三教,才可能一併會入圓教。

(八)四教的十法成乘

 原文 

十法成乘者:一觀正因緣境,破邪因緣、無因緣二種顛倒。二真正發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三遵修止觀,謂五停名止,四念名觀。四遍破見愛煩惱。五識道滅、還滅、六度,是通,苦集流轉六蔽,是塞。六調適三十七品,入三脫門。七若根鈍不入,應修對治事禪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須識次位,凡聖不濫。九安忍內外諸障。十不於似道而生法愛。是為要意,利人節節得入,鈍者具十法方悟。〔旭師自註云〕:惟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輪,菩薩兼憫一切。

(八)四教的十法成乘

 原文 

十法成乘者,一明觀境,六道陰入,能觀所觀,皆如幻化。二明發心,二乘緣真自行,菩薩體幻兼人,與樂拔苦,譬於鏡像。三安心如空之止觀。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見思。五雖知苦、集、流轉、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滅,還滅六度等通之。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七體三藏法,無常苦空,如幻而治,八識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謬濫。九安忍乾慧位,內外諸障,而入性地。十不著性地相似法愛,而入八人見地證真。利鈍分別如前說。

(八)四教的十法成乘

 原文 

十法成乘者,一緣於登地中道之境,而為所觀,迥出空有之表。二真正發心,普為法界。三安心止觀,定愛慧策。四次第遍破三惑。五識次第三觀為通,見思、塵沙、無明為塞,傳傳檢校,是塞令通。六調適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入三解脫門,證中無漏。七用前藏通法門,助開實相。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別,終不謂我叨極上聖。九離違順強軟二賊,策十信位,入於十住。十離相似法愛,策三十心,令入十地。

(八)四教的十法成乘

 原文 

十法成乘者,一觀不思議境。二真正發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觀。四以圓三觀破三惑遍。五善識通塞。六調適無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七以藏通別等事相法門,助開圓理。八知次位,令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進五品而入十信。十離法愛,策於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旭師自註云〕: 

1.觀不思議境:其車高廣。 

2.真正發菩提心:又於其上,張設幰蓋。 

3.善巧安心止觀:車內安置丹枕。 

4.以圓三觀破三惑遍:其疾如風。 

5.善識通塞:車外枕;亦作軫。 

6.調適無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有大白牛,肥壯多力等。 

7.助開圓理: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8.策於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乘是寶乘,遊於四方,直至道場。

上根觀境,即於境中,具足十法;中根從二,展轉至六,隨一一中,得具十法;下根須具用十也。 又復應知,說前三教,為防偏曲,文意所歸,正歸於此。

 語譯 

所謂「十法成乘」,即是須有十法和合,方能完成化法四教任何一教的所乘功能。對藏教而言,即是由此十法,能令三藏行人,乘至偏真涅槃。所謂十法成乘:

1.觀正確的因緣和合而有三界的色心、因果、依正,用以破除邪因緣及無因緣的兩種外道顛倒之見。

2.真正發心,二乘只求自利,故不言發菩提心,唯其不貪要名利,真能唯求解脫涅槃。

3.遵循止觀法門的修行,止是指的五停心觀,觀是指的四念處觀。

4.遍破一切愛見煩惱,是以觀諸行無常及諸法無我之空慧,遍破諸煩惱見。

5.識知由於修道滅苦而生死還滅,並用六度修行福慧,是為識通;識知由於造生死業而集受苦的因,流轉六道,是為識塞。

6.調適三十七品的道法,請見附圖六(第三三四、三三五頁),得入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

7.若係根鈍,不易入道者,應令修習對治事禪等。

8.正行與助行調和修行時,或有薄少的實益,則必須識知修證的道品位次,以免以凡濫聖。

9.對於修行過程中所遇的內外一切障緣,必須安然忍耐。

10.不愛著於既得的若干相似法益而不思進入法性。 以上是藏教十法成乘的要義,如果是利根之人,但修其中第一法,或二三四五 六等法,皆可入道;如果是鈍根之人,就得具修十法,方能悟道。

 語譯 

聖嚴識:十乘觀法,名目雖同於三藏教,內容則完全不同,此可對比著讀。

通教的十法成乘者:

1.明所觀的境界,是六道眾生的五陰及十二入,結果,能觀之心及所觀之境,皆是如幻如化。

2.明真正發心,通教三乘中的二乘人,緣無生四諦的真諦而修行;菩薩乘人,體達諸法如幻如化,亦兼教人體法如幻,乃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又知一切諸法,譬如鏡中之像,非有而有,即有非有。

3.善巧安心於如空的止觀,通教是用如空如幻之止觀,對治如空如幻之昏散,生如空幻的智慧,破如空幻的煩惱。

4.以幻化的智慧,破幻化的見思二惑。

5.雖然知道,苦集二諦的生死流轉,以及見於《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的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癡等六蔽,都是如幻如化。但亦以幻化的道滅二諦,促成生死的還滅;並用如幻如化的六度等法門,來打通如幻如化的六蔽心。

6.以如幻如化的能修之不可得心,來修如幻如化的三十七道品,能修所修雖皆是空,仍須精進修行道品,否則便墮於大邪見中,必入於惡道。

7.體認三藏教法的無常、苦、空,也是如幻的,就用如幻的智慧,來對治三藏教的執著諸法定是無常、苦、空。助其開通三解脫門。

8.識知三乘共十地的乾慧地等次第果位,也是如幻而又不會謬誤,不會以凡濫聖。

9.能安忍於內外諸種障緣,便可從第一乾慧地進入第二性地。

10.不著相似法愛,這是由於性地也還是相似即位,於此不應生愛著心,方能入第三八人地之後,才得第四見道地,是分證即位,得證真諦。至於鈍根二乘及利根三乘,被接與不被接,已如前節中所明,利人節節得入,鈍者具十法方悟。

 語譯 

所謂別教的十法成乘,即是十乘觀法,與藏通二教,名同實異。

1.觀境,是緣於登初地的中道之境,為所觀境。這是第一義觀境,其於信、住、行、向位中,習中觀,伏無明,都是中道觀的方便,稱為緣修位;登初地後,用中道第一義諦,破一品無明,是為真修位,故以迥出空有二邊的中道第一義諦,為其所觀境。

2.真正發心,是以緣無量四諦,普為法界眾生,興起〈四弘誓願〉。

3.善巧安心止觀,不但修止、不味著禪定,應亦修觀;然亦不但修觀,否則心易浮動,故宜雙修止觀,不相捨離,名為定愛慧策。

4.破法遍,即是遍破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

5.識通塞,以空、假、中的次第三觀為通,以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為塞,位位相傳,輾轉檢點計核,不得稍有疏忽。

6.道品調適,《摩訶止觀》卷七上有引「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句,故於別教菩薩,亦修三十七道品做為調適,以之入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證中道無漏的實相。

7.對治助開,如果已修三十七道品,仍不能證得中道無漏,便得用藏通二教的種種事相法門,助開三解脫門,以證中道實相第一義諦。

8.知位次,如能善知菩薩修證的道品行位次第,共有七等,那就怎麼也不致於以凡濫聖,亂說我已超凡入聖甚至已登佛位了。

9.能安忍,既知位次,又須遠離違者強及順者軟的二類心賊;對諸逆境及順境,均不起瞋愛之心,方能由十信位而進入十住位。

10.離法愛,不於相似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起法愛心,離此法愛,策勵從三賢位的三十心,進入十地。

 語譯 

聖嚴識:前面的藏、通、別三教,雖亦明述十乘觀法,而《摩訶止觀》所說十法成乘,文意正在此圓教。此請參閱前三教各章的十法成乘原文及註釋所明。德義的《教觀綱宗贅言》卷下云:《教觀綱宗》所明四教的十乘觀法,但略點示,未具明其行相,行門始末,廣在《摩訶止觀》。學者們若能善讀《摩訶止觀》,而看此十法文字,則大有補益於下手修證了。

所謂圓教的十法成乘: 

1.觀不思議境,如《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其車高廣」,《法華文句》卷五下云:「譬如來知見深遠,橫周法界之邊際,豎徹三諦之源底。」

2.真正發菩提心,如《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又於其上,張設幰蓋」,《法華文句》卷五下釋云:「譬四無量,眾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

3.善巧安心止觀,如《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車內「安置丹枕」,《法華文句》卷五下釋云「譬一行三昧,息一切智、一切行也」,丹喻無分別法也。

4.以圓三觀,破三惑遍,如《法華經.譬喻品》云「其疾如風」。《法華文句》卷五下釋云:「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薩婆若(一切智)。」

5.善識通塞,如「車外枕,亦作軫」,此非經文,《法華文句》卷五下云:「車若駕運,隨所到處,須此支昂,譬即動而靜,即靜而動。」喻為若塞須破,若通須護,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6.調適無作道品,有七科計三十七菩提分。如〈譬喻品〉云「有大白牛,肥壯多力等」,原經文是「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四教儀集註》云,此喻以實相為車體,道品為白牛作前導。也就是以無作道品,牽引不思議觀境之車。

7.對治助開,以藏、通、別等三教的事相法門,助開圓理,如〈譬喻品〉云:「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法華文句》卷五下釋云:「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給侍使令,(乃至)眾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隨方便智用。」《四教儀》則云:「若正道多障,圓理不開,須修事助,謂五停心及六度等。」

8.知次位,《四教儀》云:「謂修行之人,免增上慢故。」旭師的《釋義》第三十九條有云:「倘不知次位,起增上慢,以凡濫聖,招過不輕,故須深自簡察,為究竟耶?為分證耶?為相似耶?抑亦僅僅小輕安耶?既知位次,不起上慢。」

9.能安忍,《釋義》三十九條云:「有強軟諸魔惱亂真修,須加安忍不動不退,策進五品(弟子位)而階十信。」

10.離法愛,《釋義》云:既階十信,六根清淨,得順道法,易生法愛,須離法愛,而入分真的十住,乃至等覺、妙覺。猶如《法華經.譬喻品》的偈頌云:「乘是寶車,遊於四方……乘此寶乘,直至道場,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遊四方之句,亦見於《四教儀》,意謂遊四十個位次。《釋義》云:在六根清淨的十信位之後,即入分真即佛位,「入分真已,分得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

以上圓教的十乘觀法,若是上根人,觀第一不思議境,即於此一境中,具足了十乘觀法的全部。若是中根人,須從第二真正發菩提心,展轉次第經歷,至第六調適道品,始能隨其任何一法,皆得全部的十法。若是下根人,須得次第具足使用十法。請見附圖十七(第三四七頁)。

並且亦當知道:前面的藏、通、別三教,雖亦各明十乘觀,那是為了防止偏曲,至於真正的文意指歸,實歸於此圓教。四教行位斷證對照,請見附圖十八(第三四八、三四九頁)。

 註釋 

1.「十法成乘」:即是《摩訶止觀》所明的十乘觀法,又名十法成乘觀、十法成觀、十法止觀等,略稱十乘或十觀。《摩訶止觀》卷五上有云:「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乃是為了上中下三種根機的眾生(人),總說了十種觀心的次第軌範。若係上根人,光修第一觀不思議境,自具十觀,不必再修其餘九法;若係中下根人,修了第一法,猶須進修第二以下的諸法。 此十乘觀法,實即是整部《摩訶止觀》的綱格,亦即圓頓行人的規矩,自《摩訶止觀》卷第五至卷第十,幾乎全是說明十乘觀法的內容。故在其卷第五上,接著上文稍後又云:「此十重觀法,橫竪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雲(即梵語薩婆若sarva-jñāna意為一切智的古譯),非闇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蓋由如來積劫之所勤求,道場之所妙悟,身子(舍利弗)之所三請(佛陀說《法華經》),法譬之所三說(《法華經》為上中下三種根機的聲聞人,分別以法說、譬說、因緣說),正在茲乎。」 又依靜修撰的《教觀綱宗科釋》所說:「四教十乘,出自一家,如妙玄、維摩玄、八教大意,均悉有之,今是八教大意中,十乘觀法也。」妙玄是《法華玄義》,維摩玄是《維摩經玄疏》,此二書均係天台智顗所撰述;《八教大意》則為智顗的弟子灌頂章安所撰。《科釋》指出,旭師此處所用的十法成乘,是採自《八教大意》的說法。

2.「對治事禪」:《科釋》對此的解釋是:「若根過鈍,應當修諸對治事禪。若貪欲起,教修不淨、背捨等;緣中不自在,當修勝處;緣中不廣普,當教一切處;若小福德,當教無量心;若欲出色,當教四空。」此中的不淨是不淨觀,背捨又名八解脫,均屬對治多貪欲之觀行,八背捨加八勝處及十一切處,俱為遠離三界貪愛之觀法;四無量心,亦名四梵行,屬於十二門禪中的四禪,修此能引無量福,得生色界之梵天;修四空處定,則能出離色界四禪天。漸次進修的觀法,名為對治事禪。

3.「安忍內外諸障」:依據《八教大意》說:「總修四念,入於煖法,似道煙生,若不安忍,不至煖頂;頂法退,為五逆;煖退,為一闡提。忍、世第一後,入真無漏,由能安忍內外諸障。」由此可知,總修四念處的過程中,到了四善根的煖位,即可生起相似解脫道的氣焰,若不安忍而繼續修行,便會退失,而不能到達頂位;若於煖位退失,便可能會成為一闡提的斷善根人,若於頂位退失,便會可能成為五逆之人。到了忍位及世第一位,便入真正的無漏解脫,那是要忍耐得住身心環境內外諸種障緣的結果。

 註釋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因為《大智度論》卷十九說:「問曰: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答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也說四念處、八正道,都是大乘菩薩法。故到別教菩薩,乃至圓教菩薩,依舊得用藏通二教的事相法門,例如用五停心、四念處、乃至三十七道品等,來對治助開。至於「寶炬陀羅尼」,《科釋》引用湛然的《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以圓(教)無作道品釋之,乃云:「具足佛法名之為寶,遍照法界名之為炬,總持一切名陀羅尼。」

 釋義 

十乘觀法

第一觀不思議境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法眾生法一一皆不思議皆得為所觀境但初機之人則謂佛法太高生法太廣故但就現在自己陰界入法以為所觀又捨界入但觀于陰又捨前四陰但觀識陰又七八二識微細難觀前五根識現起時少故但以現前一念第六意識為所觀境近而復要也現前意識不起則已起則千十界中必落一界若落一界必具百界千如以此隨落一界之心非是心之少分必是心之全體心外更無百界千如故也若頓了此現前一念全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則能頓證三德秘藏則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是定慧平等莊嚴則已徧破三惑則已了知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則已具足圓妙道品則已到于事理彼岸則為登于菩薩正位則為永超十魔八魔則已心心流注薩婆若海是謂上上根人秪千一法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觀心未能頓入應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云何諸佛已悟我及眾生猶滯迷情由是緣無作四諦殷重發起四弘誓願因發心故一發一切發登發心住則是定慧平等莊嚴徧破三惑知一切法皆安樂性具圓妙道品到事理彼岸登菩薩正位超八魔十魔心心流入薩婆若海知一切法本不思議是謂上中根人于

第二真正發菩提心具足十法乘也若雖發心心仍散動未能登位應念心體本來寂照善巧調試或以即寂之照令不沉沒或以即照之寂令不浮散浮沉病除心體明淨則能徧破三惑證安樂性具圓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謂上下根人於

第三善巧安心止觀具足十法乘也若雖以止觀安心心仍未安未得即證寂照本體必於所觀一念三千之境猶存意解未知當下即空假中應以四性而簡責之其根利者秪觀一念三千無自生性即當悟入無生無生則無不生三諦圓顯十乘具足若根鈍者破自則必計他破他則必計共破共必計無因展轉破盡方悟無生具足十乘若猶未悟必當度入相續假中應觀此一念三千為前念不滅後念續耶為前念滅後念續耶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續耶為前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續耶若仍不悟必當度入待待假中應觀此一念三千為待有念而立耶為待無念而立耶為待亦有念亦無念而立耶為待非有念非無念而立耶如此展轉簡責若能悟入無生無不生者則知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具圓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是謂中上根人於

第四破法徧具足十法乘也若雖約因成相續相待徧破諸惑仍未入者應思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如金錍去膜養珠如郢匠去聖存鼻那得一向破法則破却成塞今須善識通塞若塞須破若通須護如聖王輪寶能破能安由此識通塞故即塞成通煩惱即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生死即涅槃涅槃寂滅無復生死則能具足圓妙道品到事理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是謂中中根人於

第五識通塞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識通塞仍未能即塞成通應觀現前一念三千性相不可思議即是圓心念處一心念處一切心念處正勤䇿發緣如意定而生五根令其增長而成五力調停七覺趣八正道開圓三解脫門而入秘藏則為到於事理彼岸登菩薩位超越魔境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證得諸法皆安樂性是謂中下根人於

第六調適道品具足十法乘也若雖調練無作道品而觀慧力弱蓋障偏起不能入位必有無始事障未除應審觀察何障偏重數數現起兼以事行而對治之理觀為主事行為助正助合行不惜身命誓當尅證終弗懈息由事理二治能斷無始事理二幻障故豁然證入位相分明則為永超魔網入薩婆若知一切法本不思議便成正覺定慧莊嚴徧破三惑證安樂性具足圓妙道品是謂下上根人於

第七對治助開具足十法乘也然對治助開之時縱令鈍根必皆有益倘不知次位起增上慢以凡濫聖招過不輕故須深自簡察為究竟耶為分證耶為相似耶抑亦僅僅小輕安耶既知位次不起上慢必有強軟諸魔惱亂

真修須加安忍不動不退䇿進五品而階十信既階十信六根清淨得順道法易生法愛須離法愛而入分真入分真已分得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是謂下根人具修十法而成大乘乘是大乘遊于四方直至道場自運功畢運他不休故此十乘妙觀全性起修全修顯性非橫非豎橫豎該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