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中請稍後...
憨山德清:T0893《八識規矩通說》廣益:T0894《八識規矩頌纂釋》
一、前言
一、前言
(一)、釋八識規矩
  • ①、【八識規矩】
  • 八識規矩者,
  • ❶、【集《成唯識論》十卷要義】
  • 初玄奘法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因見本論十卷,文廣義幽,乃請法師集此要義,

  • ❷、【四章十二句】
  • 將八識分為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

  • ❸、【五十一心所】
  • 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

  • ❹、【四十八句,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
  • 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
  • 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

  • ②、【舊解與新著之因由】
  • ❶、【窺基舊解,學者難明,不能會歸唯心之旨】
  • 但窺基舊解,以論釋之,學者難明,故但執相,不能會歸唯心之旨。

  • ❷、【憨山述著《八識規矩通說》之因由】
    予因居雙徑寂照,適澹居鎧公請益性相二宗之旨。予不揣固陋,先依《起信》,會通《百法》,複據論義,以此方文勢消歸於頌。使學者一覽,了然易見。
    參禪之士,不假廣涉教義,即此可以印心,以證悟入之淺深
    至於日用見聞覺知,亦能洞察生滅心數。但此頌近解已多,皆得其宗。但就機宜,或以此為一助。
  • 以隨文難明,故先提大綱於前,使知綱要,則于頌文不勞細解,亦易會矣。


(一)、釋八識規矩
(二)、釋大綱
  • ①、【大綱】
  • ❶、【大綱:一真法界、圓明妙心】
  • 大綱者,謂一真法界、圓明妙心
    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

  • ❷、【迷一心而為識故見為心,相為境】
  • 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迷一心而為識,唯識變起見、相二分,故見為心,相為境
    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

  • ❸、【了心境唯識,一心圓明】
  • 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分別不生,則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

  • ❹、【今未悟一心,先了唯識心境、生滅心行】
  • 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生滅心行,則當下消亡,一心可入。

  • ②、【小結:唯識必須先知大綱】

唯識必須先知大綱,方可安心入觀耳。

  • 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
    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
    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
    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
    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
    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
(二)、釋大綱
(三)、釋名相
  • ①、【總別八識心所多寡之不同】

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
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不致盲修瞎練,不是徒知名相而已。


②、【心、境之辨】

❶、【三量】

A、【總明三量現量、比量、非量】

眾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
量者量度,揀非真智。
今妄識對境,便有量度,故心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

B、【別明三量現量、比量、非量】

(A)、【現量】

以第一念現前明瞭、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如鏡現像,名為現量

(B)、【比量】

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名為比量

(C)、【非量】

比度不著,名為非量

(D)、【小結】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


❷、【三境】

A、【總明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B、【別明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A)、【性境】

現量性境,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無美無惡;以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是為性境

(B)、【帶質境】

帶質境者,比量所緣。若比度不著,則為非量。 

其帶質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

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為比量

a、【似帶質】

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

(C)、【獨影境】

a、【有質獨影】

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亦名有質獨影,乃意識所變,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b、【無質獨影】

若緣空華、兔角等事,名無質獨影
若散心所緣,又有夢中境界,及病中狂亂所見,皆是非量。
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
明瞭意識雖通三量,現(量)多,比(量)、非(量)少也。

b、【真帶質境】

若七識緣八識見分為我,中間相分兩頭生,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真帶質境。

此心、境之辨也。

③、【心、境對待】

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醜,則能緣心,依之而起憎愛取捨等見,
故起惑造業,染成善、惡二性
故感將來受苦、樂二報
故心王有苦受、樂受
若不起善惡,屬無記性,則平平受
因此受亦有三

④、【小結】

所以三界眾生,上下升沉,輪回苦樂不忘者,皆由唯識內習熏變,發起心、境。故三量、三境、三性、三受。由是不能出離生死,皆心意識之過也!故論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出自《大乘起信論》)

*    *   *   *   *   *   *   *   *   *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云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

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8]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7, b3-23)

[*11-1]梨=黎[宋][元][明][宮]*。[8]住=任[宋][明][宮]。

論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

《大乘起信論》卷1:「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云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

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8]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CBETA, T32, no. 1666, p. 577, b3-23)

[*11-1]梨=黎[宋][元][明][宮]*。[8]住=任[宋][明][宮]。


(三)、釋名相
(四)、唯識宗

①、【萬法唯識】

今唯識宗,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故佛說「萬法唯識」。
使知唯識,則知不出自心;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②、{參禪} 

故參禪做工夫,教人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正是要人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

(四)、唯識宗
(五)、八識頌稱規矩

①、【稱規矩乃發明心、境】 

今八識頌而稱規矩者,只是發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不等耳。此唯識之大綱也。
其心所法,已見《百法》,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恐礙觀心耳。

②、{參禪}  

參禪若了妄心妄境,皆唯識所現,則用功之時,內外根境一齊放下,不逐緣影,能所兩忘,絕無對待,單提一念,攝歸自心,則一切境、量分別,皆剩法矣!


(五)、八識頌稱規矩
二、正釋頌文
二、正釋頌文
(一)、前五識頌
(一)、前五識頌
1、K01

[K01a]性境現量通三性,[K01b]眼耳身三二地居,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此頌前五識。

1、K01

[K01a]性境現量通三性,[K01b]眼耳身三二地居,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此下十二句,頌眼、耳、鼻、舌、身等五轉識也。


(1)、[K01a]性境現量通三性

①、【三量:單屬現量】

  • 首句言五識與八同體,緣境之時,單屬現量
  • 以前五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

②、【性境現量】

❶、【三境:單屬性境】【三量:現量——第一念】

以初映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為現量,境即性境

❷、【三量:比量——第二念】

若起第二念分別,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則屬比量。故云「性境現量」。

③、【三性:善、惡、無記三性皆通】

 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由此五識,體非恒審,故三性皆通。

表:

八識

三量

三境


三性


頌文
現量、比量、非量
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善、惡、無記
前五識現量
性境  
 善、惡、無記
    [K01a]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六識現量、比量、非量    
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善、惡、無記
[K04a]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七識

X
X

無善惡、
有覆無記
(☆有四惑我見)

K07a帶質有覆通情本

第八識

X
X

無善惡、
無覆無記

K10a性唯無覆五遍行


④、〔問答〕

❶、〔問答一〕

 問曰:五識現量本無善惡,何以通三性耶?

 答曰: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五識也。


❷、〔問答二〕

 問曰:若前五與八同體,然八識畢竟無善無惡,而五識何獨通耶?

 答:八識畢竟不起分別,五識則有任運分別,約後分別位義說通耳。

(1)、[K01a]性境現量通三性

首句先頌五識境量與三性。

①、〔問答〕

❶、〔問答一〕

問:前五轉識未轉依位,於三量中定屬何量?於三境中定屬何境?

答:前五識量屬現量、境屬性境。

以五識與八同體故,緣境之時單屬現量。前五轉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現量,所緣之境即屬性境。性者,實也。即實根塵相分境,有實種生。


②、【性境現量】

❶、【現量】  

以現量具三義:

  一現在簡過未;

  二顯現簡種子;

  三現有簡無體。

❶、【性境】【現量】

法護法云:五識唯緣實五塵境,即不緣假相分,故名性境

❷、【現量】

但任運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現量

❸、【舉例】

且如眼識緣青黃赤白四般實色時,其實色上長短方圓假色雖不離實色,有眼識但緣青等實色不緣長短假色,長短假色唯意識作長短分別緣。

俱舍云:眼色但能了青,不能了是青。意識了青,亦能了是青故。

又眼識緣青境自相時,得青色之自相,若後念分別意識纔作解心,即帶名言,便是共相,屬比量也,故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


〔具四義故,得法自相

唯五識緣五境時,具四義故,得法自相

    一任運;

    二現量;

    三不帶名言;

    四唯緣現在境,

故名得法自相也。


❷、〔問答二〕

問:五根依何教理證是現量?

答:圓覺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可證五根現量不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後,終不捨怨取親愛妍憎醜。

例如耳根不分毀讚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揀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澀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

若剎那流入意地,纔起尋求,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便落比量,則染淨心生,取捨情起。

以五識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現量


④、【三性】

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


❸、〔問答三〕

問:五識現量本無善惡與八同體無有分別,何與第六通不善性耶?

答: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指五識也。

又曰:五六相須。以隨念分別時與嗔等惡所俱起,故成不善。


❹、〔問答四〕

問:何為相須?

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與六為明了門,六與五為分別依。是相須理。

(2)、[K01b]眼耳身三二地居

①、【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耳身三二地居者,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


②、【二地】

二地者,
謂欲界五趣雜居地,
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
以欲界五識全具;
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既不受食,則亦不聞香,故無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


③、【居】

者,止也。
謂此(眼耳身)三識亦止於初禪,
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以入定中,(眼耳身)三識亦無,故云止於此。

[PPT圖表:眼耳身三二地居]

表:

五識/二地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欲界(五趣雜居地)





色界

初禪(離生喜樂地)



X

(註:既不受食,則亦不聞香)

X

(註:不食段食)



二禪(定生喜樂地)

(註:入定中,眼耳身三識亦無)


X
X
X
X
X
(2)、[K01b]眼耳身三二地居

①、【眼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

三界分為九地

欲界一地,名五趣雜居地,具有八種識。

色界四地,謂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


②、【二地】 

今言二地者,謂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也。以欲界五識全具,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⑴離舌識。既不受食亦不聞香故亦⑵離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

③、【居】 

居者,止也。
謂此三識亦止於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身不知觸。
以入定中,而此三識亦無,故云居止於此耳。

(3)、[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嗔癡

①、【[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嗔癡】  

遍行二句,頌相應心所也。


②、〔相應心所三十四〕

其相應心所,通有五十一,

而前五識,但具三十四心所法

餘不具者,互相違故。

PPT圖表:百法

PPT圖表:心所數量

表:

心王
心所數量
八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內容
頌文
前五識
34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3=貪瞋癡)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六識
51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6) 小隨煩惱(10)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不定(4)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七識18個心所
遍行(5) 別境(1=慧) 善(11) 根本煩惱(4=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8)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八識
5個心所
遍行(5)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3)、[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嗔癡

①、〔相應心所三十四〕 

此頌五識具三十四相應心所也。

《識論》云:「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王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

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惑有六,隨惑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

此五識於六位中唯闕不定。


②、【徧行五】  

遍行(5) :作意、觸、受、想、思

❶、【徧行】

言徧行五者,

徧,周圓義;

行,是遊履義,緣境義。

❷、【具四一切】

徧行一位具四一切,謂

    A、一切性,即善惡無記三性也;

    B、一切地,即三界中九地也;

    C、一切時,即過現未來及一剎那時也;

   D、一切俱,即八識俱通也。

❸、【問答一】

問曰:何以前五(識),具徧行五(心)所耶?

答:五八同體,本識具此五法,又能徧一切識。然此五法,心起必有,故前五亦具此耳。


③、【別境五】 

別境(5):欲、勝解、念、定、慧

❶、【別境】

別境者,謂別別緣境,而得生故。

❷、【徧三性九地

欲等五法,不徧心故,唯徧三性九地

❸、【四境

四境別,名為別境也。

四境者,

   A、謂欲所樂境、

   B、所決定境、

   C、於慣習境、

   D、於所觀境。

❹、【慧】

慧,則於所觀境,揀擇斷疑,是其體用也。


❺、【問答二】

問曰:何以前五具別境五心所耶?

答:前五任運緣境,率爾同時俱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各引自類種子,各各緣境不同。且如眼根緣色則不同耳根緣聲等,以各各不同故,前五識具此別境五法也。


④、【善法十一】

善(11)    :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❶、【十一善法】

具十一善法者,以五識是性境現量,故具此耳。

❷、【問答三】

問曰:五識既是性境現量,如何有根惑三;隨惑中二、大八、十染心所耶?

答:五識本無染法,緣五識起時,以第六為分別依,第七為染淨依,故挾帶染法與之俱起也。


⑤、【小隨煩惱十】

若小隨十法各專有主,故不具耳。

小隨煩惱(10)    :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⑥、【貪瞋癡】

以五識任運無矜恃執持之力,故無根惑之見、慢

以了境分明,故無疑與不定,故五識但具三十四耳。

表:

根本煩惱(6) 


 癡
 
疑    
不正見(惡見)=我見

貪瞋癡





//
/

表:

心王
心所數量
八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內容
頌文
前五識
34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3=貪瞋癡)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六識
51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6) 小隨煩惱(10)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不定(4)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七識18個心所
遍行(5) 別境(1=慧) 善(11) 根本煩惱(4=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8)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八識
5個心所
遍行(5)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2、K02

[K02a]五識同依淨色根,[K02b]九緣七八好相鄰,
[K02c]合三離二觀塵世,[K02d]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初句言五識所依之根,次句言生識之緣,三句言了境之用。

表:

[K02a]五識同依淨色根
言五識所依之根
[K02b]九緣七八好相鄰
言生識之緣
[K02c]合三離二觀塵世
言了境之用
[K02d]愚者難分識與根
/
2、K02

[K02a]五識同依淨色根,[K02b]九緣七八好相鄰,
[K02c]合三離二觀塵世,[K02d]愚者難分識與根。


(1)、[K02a]五識同依淨色根

①、【依淨色根】

依根者,謂八識精明之體,今映五根門頭,各了自境;不能圓通者,以被五色根之所籠罩,故各別區分。

然五根乃四大所造,有浮塵、有勝義。

②、【淨色根】

淨色根,乃清淨四大所造,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

且如盲者見暗,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見不壞,則所依乃淨色根耳。

③、【淨色】

淨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淨色,此最難曉,唯天眼能見。

愚謂淨色,即無明殼也,何以明之?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識,則被無明拘礙,及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棲托其中,是為五蘊之眾生。

且此妙心,非無明力,誰能裹此而入軀殼之中耶?故中陰身亦有形狀,但輕薄耳。

鬼神五通,乃淨色之用,足可征矣。


(1)、[K02a]五識同依淨色根

此頌五識依根得名也。

①、〔五識依色根立名〕 

五識隨依色根立名,具有五義,曰:

❶、依根之識、

❷、根所發識、

❸、屬根之識、

❹、助根之識、

❺、 如根之識。


②、【依淨色根】

❶、【依】  

言依者,五義之一也。

❷、【淨色】

言淨色者,揀非浮塵。

❸、【依根】

又言依根擇非依境,境但為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


③、〔浮塵根〕

❶、【浮】  

非浮塵者,以彼虗假有損壞故,故名為

❷、【塵】

又無見聞覺知之用,名之為

④、〔楞嚴經釋義〕

❶、〔浮塵根〕

故楞嚴云:浮塵根
     A、如蒲桃朵、
     B、如新卷葉、
     C、如雙垂瓜、
     D、如初偃月、
     E、如腰鼓顙是也。
以有損壞,故非五識之所依耳。

❷、〔依淨色根〕

依淨色根者,楞嚴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故名淨色

❸、〔勝義根〕

A、以此淨色即無明殻也,亦名勝義根,謂於眼等一,八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
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
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義
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
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是也。


⑤、〔問答〕

問:淨色根畢竟是何物?

答:此無見有對色,雖有質礙而非眼所得見,比量所知,非現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識精圓映五門,隨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則有五,而淨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明耳。


(2)、[K02b]九緣七八好相鄰

①、【九緣】

 「九緣」等者,言生識之緣。
謂八識生起,共有九緣,但具緣多寡之不同耳。
九緣者,謂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種子、根本。
此九通為生識之緣,以有為之法,非無緣而生。


②、眼識九緣生偈

偈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

❶、【眼識九緣生】

謂眼識必仗九緣方生;


❷、【耳識唯從八】

耳識八緣,除明緣,以暗中能聞故;


❸、【鼻舌身三七】

 鼻舌身三識,除明空二緣,故唯七(緣)耳。 相鄰,次第也,應云八七;


❹、【後三五三四】

後意識五緣者,

 謂除分別(分別依)與根,以根乃七識,染淨依故;

七識三緣者,但有作意、種子、根本(根本依)耳;

八識四緣者,謂根——即末那,境——即種子根身器界,作意——即遍行一,種子——乃八識親生種子。

PPT圖表:九緣1

PPT圖表:九緣2

表:

生緣


八識


1.空

(根境相離中間無礙,空隙之空)


2.明

(日月燈等照燭之明)



3.根

(發識之根)



4.境

(諸識所緣之境)



5.作意

(遍行中之作意)



6.第六

(分別依)



7.第七

(染淨依)



8.第八

(根本依)



9.種子

(種子緣)



眼識(九緣)










耳識(八緣)

案:耳闇亦聞,除明唯從八《八識規矩頌纂釋》









鼻識(七緣)

案: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空明《八識規矩頌纂釋》









舌識(七緣)







身識(七緣)







意識(五緣)


案:除空、明之外



案:又除分別,即自體故《八識規矩頌纂釋》
案:不言染淨,即根緣故《八識規矩頌纂釋》


末那識(三緣)


案:不言根境者,謂依彼轉緣,彼即根境故。《八識規矩頌纂釋》(案:不言根、境者,以根、境俱是第八識故(摘自淨常《唯識簡介》)



阿賴耶識(四緣)




案:無分別者,不緣見分,無分別故《八識規矩頌纂釋》
案:不言染淨,即根緣故《八識規矩頌纂釋》
案:不言根本,即自體故《八識規矩頌纂釋》


* * * * *

後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等三識。

五三四:意識(五緣),第七識(三緣),第八識(四緣)。

(2)、[K02b]九緣七八好相鄰

此頌生識之緣也。

①、【九緣】

有為之法必仗緣生,今生八識之緣大槩有九,但各識全闕之不同耳,

故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

❶、〔釋九緣〕

九緣者:
一空緣,即根境相離中間無礙,空隙之空也;
二明緣,即日月燈等照燭之明也;
三根緣,即發識之根也;
四境緣,即諸識所緣之境也;
五作意緣,即徧行中之作意也;
六分別依,即第六識也;
七染淨依,即第七識也;
八根本依;即第八識也;
九種子緣,即是諸識各有自類親種子也。

❷、〔三緣所攝〕

此中九緣,於四緣中三緣所攝,種子即因緣也,境緣即所緣,餘七緣即增上緣


②、眼識九緣生偈

❶、【眼識九緣生】

諸識從緣,唯眼識全具;

❷、【耳識唯從八】 

耳闇亦聞,除明唯從八;

❸、【鼻舌身三七】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空明;若根境中間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覺觸,舌不知味,鼻不知香

❹、【後三五三四】

A、〔三緣所攝〕 

故後三五三四者,謂六識具五緣七識具三緣,八識具四緣

(A)、〔六識五緣〕
六識五緣者,根、境、作意、根本、種子,於空、明之外,又除分別,即自體故。
不言染淨,即根緣故。

(B)、〔七識三緣〕

七識三緣者,根本依、作意、種子。

不言根境者,謂依彼轉緣,彼即根境故。

(常慶案:依淨常說明:是第七識於九緣中,除空、明外。不言根、境者,以根、境俱是第八識故。)

(C)、〔八識四緣〕

八識四緣者,

根、境、作意、種子。

不言根本即自體故

不言染淨即根緣故

無分別者,不緣見分,無分別故

③、〔十緣:從頭各增一等無間〕

若從頭各增一等無間,則眼等即十緣
等無間者,乃各識前念已滅,即開闢處所引後念令生,中間無隔者,即相續心也
 前念不去,後念不生,為前念自體占自路故,故識生時須用此緣耳。


(3)、[K02c]合三離二觀塵世

此通言生識之緣,意取前五識,因便及後三也。


①、【合三(鼻識(七緣) 舌識(七緣) 身識(七緣)】

鼻舌身(識),乃合中取境,以合方知故。

PPT圖表:合三

②、【離二(眼識(九緣) 耳識(八緣)】

 眼耳(識)離根取境,以合則壞根故。此言了境之用也。

PPT圖表:離二

表:

生緣


八識

1.空

(根境相離中間無礙,空隙之空)

2.明

(日月燈等照燭之明)


3.根

(發識之根)


4.境

(諸識所緣之境)


5.作意

(遍行中之作意)


6.第六

(分別依)


7.第七

(染淨依)


8.第八

(根本依)


9.種子

(種子緣)


備註

眼識(九緣)










離二(註:識和境要有距離)
耳識(八緣)








鼻識(七緣)








合三(註:識和境要相接觸)
舌識(七緣)







身識(七緣)







意識(五緣)










末那識(三緣)






阿賴耶識(四緣)









* * * * *

離二(註:識和境要有距離)

合三(註:識和境要相接觸)

(3)、[K02c]合三離二觀塵世

此頌五識取境不同也。

①、【合三(鼻識(七緣) 舌識(七緣) 身識(七緣)】

眼耳二識,離中取境鼻舌身三,合中取境

何以知之?
曰:知處不知處異,壞根不壞根別。
以識從緣生,因緣顯識,以從緣義,知有離合。

❶、【眼耳二識,離中取境 

謂九緣中空、明二緣顯根離義眼耳二識既具空緣,是離中知也。

若無空緣,境逼附根,不唯無知而且損根。
如纖塵入眼即壞其目,大聲附耳即使人聾,故曰壞根不壞根別也。

❷、【鼻舌身三,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不具空緣,是合中知也。
若具空緣,根境遠離,香味觸塵俱不知故。

三識不具空緣,故香臭入鼻,酸醎上舌,寒熱著身,三根宛然分明了境,即知不壞故。
又如眼即知色境在何方,耳即知聲從何方來,而鼻舌身則不知境之處所,故知來處者表為離知,不知境處者表是合取也。


②、觀塵世

觀者,即能緣見分眼等五識及諸心所,
塵世者,即所緣相分,乃色等五塵也。


(4)、[K02d]愚者難分識與根

①、【愚者】

愚者難分一句,言小乘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


②、【難分】【識與根】

不知八識三分,以根乃相分色法,識乃見分心識。

以不知此,只說根識相生,縱許五識依五根生,則六識依何為根耶?

經云:「根能照境,識能了別,二乘不知,故為愚者。」

此上八句頌有漏識

下四句頌無漏成智

* * * * *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3:「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根能照境如鏡照物。識能了境分別自他。此識分別為從何生 二依理推破。」(CBETA, T39, no. 1799, p. 871, a24-b1)


(4)、[K02d]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小乘不知八識根本種子為生識之緣,以為根、識互生也。

①、【愚者難分】

淨色根行相微細,其與識最易淆濫,故難分別

愚法者謂聲聞人,但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故名為


❶、【何謂難分?】

何謂難分?

曰:由根與識生必同境,五識於境任運現緣,不起分別是現量性境。五根於境亦任運緣隨,因境勢亦無分別,故說難分。

❷、【既實難分,根、識何別?何謂難分?】

既實難分,根、識何別?

曰:五根於境如鏡對相,雖有物對,略無作意樂欲念起,故無分別。
五識於境如鏡現相,雖似像現,亦有隨時俱意識樂欲念起,而無計度名言種類,名無分別。是二別義。

小乘不知根之與識各有種子現行,以為根、識互生。根之種現但能導識之種現,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謂生識則不可,以識自有能生之種子故。葢識乃心法,即八識之見分,根乃色法,即八識之相分,此色、心之不同也。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之用不同也。

所言難分者,乃論主謂愚者之不能分耳。故世尊為愚心者開心說蘊,為愚色者開色說處,為心色俱愚者俱開說十八界,豈非根、識之實難分耶。


❸、【又何謂難分耶?】

如此又何謂難分耶?

曰:始自華嚴至於楞嚴,演此三科不知幾百千過,多聞如阿難尚以心知眼見為言,佛以門能見否詰之,以此觀之,則根、識難分可知矣。


 有漏章竟。


此頌小乘不知八識根本種子為生識之緣,以為根、識互生也。 ①、【愚者難分】 淨色根行相微細,其與識最易淆濫,故難分別。 愚法者謂聲聞人,但斷煩惱障,未斷所知障,故名為愚。 何謂難分? 曰:由根與識生必同境,五識於境任運現緣,不起分別是現量性境。五根於境亦任運緣隨,因境勢亦無分別,故說難分。 既實難分,根、識何別? 曰:五根於境如鏡對相,雖有物對,略無作意樂欲念起,故無分別。 五識於境如鏡現相,雖似像現,亦有隨時俱意識樂欲念起,而無計度名言種類,名無分別。是二別義。 小乘不知根之與識各有種子現行,以為根、識互生。根之種現但能導識之種現,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謂生識則不可,以識自有能生之種子故。葢識乃心法,即八識之見分,根乃色法,即八識之相分,此色、心之不同也。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之用不同也。 所言難分者,乃論主謂愚者之不能分耳。故世尊為愚心者開心說蘊,為愚色者開色說處,為心色俱愚者俱開說十八界,豈非根、識之實難分耶。 如此又何謂難分耶? 曰:始自華嚴至於楞嚴,演此三科不知幾百千過,多聞如阿難尚以心知眼見為言,佛以門能見否詰之,以此觀之,則根、識難分可知矣。  有漏章竟。

3、K03

[K03a]變相觀空唯後得,[K03b]果中猶自不詮真,
[K03c]圓明初發成無漏,[K03d]三類分身息苦輪。


3、K03

[K03a]變相觀空唯後得,

[K03b]果中猶自不詮真,

[K03c]圓明初發成無漏,

[K03d]三類分身息苦輪。

(1)、[K03a]變相觀空唯後得

①、【變相觀空】

❶、【變】

變,謂變帶。


❷、【相】

相,謂相分。


❸、【觀空】

以五識一向緣五塵相分境,以此識同八齊轉,今托彼相,變帶觀空,而此方成智;其相雖空,亦未離空相,以不能親緣真如無相理。


②、【唯後得】

故智有根本(智)、後得(智)

根本智緣如,名真智後得智緣俗,名為假智

表:

二智
二智

根本智

緣如

名真智

後得智
緣俗
名假智
(1)、[K03a]變相觀空唯後得

①、〔五識轉成所作智

前八句乃有為法,此四句頌五識轉成所作智,乃出世無為法也。

先頌前五轉智必不能親緣真如義。

❶、【安慧師】

謂安慧師執前五,因中既成無漏,變相緣如,以見相二分是徧計性,自證分是依他起性,至佛果位中自證分親緣真如,以無相見徧計性故。

❷、【護法師】

護法師以見、相二分為依他起,六七二識為徧計執,自證分為圓成實,以此為正義,故論主以此二句破之。

②、【變相觀空】

❶、【變相】

變謂變帶,相謂己相。即能緣心變帶起本質家相狀之相,而緣名疎所緣緣也。

❷、【觀空】 

觀謂能緣之見分,空乃所緣之真如。以彼執前五因中帶相緣如,故曰觀空。

③、【唯後得】 

唯後得者,簡非根本。既非本智則不能親緣真如。


(2)、[K03b]果中猶自不詮真

①、【果中猶自不詮真】

❶、〔破異師計〕

果中不詮真者,正謂佛果位中,尚名假智。
此破異師計也。

❷、〔安慧師破〕

以安慧師宗言後得因中緣如,故此之。


(2)、[K03b]果中猶自不詮真

①、【果中猶自不詮真】

果中猶自不詮真者,果中乃佛果位中也。

詮者,具也。意謂前五轉智不唯因中不緣真如,縱在佛果位中亦不能親緣真如。

❶、〔破異師計〕

以五八果上圓,安慧計五識因中成無漏,一錯也

又以自證分為依他起,乃依他真如而起者,則所成之智乃依他根本修而後得者,故名後得智,則不能親緣真如。

又計至佛果位自證分緣如,既以自證為依他,若是依他即屬後得,後得豈能緣如!又一錯也。

故此二句乃破異師計耳。

②、〔帶有二義〕

三藏釋帶有二義:
  一挾帶;
  二變帶。

然相亦有二義:
   一體相之相;
   二相狀之相。

挾帶者,謂根本智親挾真如相而緣,則以體相為相也。
變帶者,謂後得智緣根身器界諸有為法,必帶相狀變為空體,雖觀諸法空,未離空相,此但能外緣諸法,不能親緣真如故。


(3)、[K03c]圓明初發成無漏

①、【圓明初發】

圓明初發,謂八識轉大圓鏡智。


②、【成無漏】

初發之時,此前五識即成無漏,以同體故,所謂「五八果上圓」。


(3)、[K03c]圓明初發成無漏

此頌五識果上轉也。

①、【圓明初發】 

圓明即大圓鏡智。以五八果上圓,謂佛果位第八之大圓鏡智一開發時,

②、【成無漏】

而第五之成所作智倐然現前,故成無漏也。

③、〔問答〕

問:前五轉智何云第八圓明初發耶?

答:以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能變之第八有漏,而所變之五根亦有漏故。根能發識,根既有漏,識亦有漏,以五八同體故。待第八大圓鏡智初現前時,則前五根、五識俱成無漏而即轉成成所作智矣。




(4)、[K03d]三類分身息苦輪

①、【三類分身】

若此五轉成所作智,在佛果中則能現三類身,謂大化、小化、隨類化,以此三身應機利物。

以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亦成利生大用也。


②、{參禪}  

參禪無明一破,則五根門頭,皆光明智照,如鏡照物,不將不迎,終日應緣,了無一法當情矣!


(4)、[K03d]三類分身息苦輪

①、【三類分身】

三類分身者,謂:
一,大化身,即千丈盧舍那。為應十地之所現也;
二,小化身,即丈六金身。為應二乘凡夫之所現也;
三,隨類不定化。謂如來誓願弘深慈悲普覆,隨諸種類有感即應,或現大身滿虗空中,或現小身種種不等。

②、【息苦輪】

以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成成所作智利樂有情,示現神道種種變化引導眾生出生死苦,故云息苦輪也。

(二)、第六識頌
(二)、第六識頌
4、K04

[K04a]三性三量通三境,[K04b]三界輪時易可知,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K04d]善惡臨時別配之。

此頌六識。

4、K04

[K04a]三性三量通三境,[K04b]三界輪時易可知,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K04d]善惡臨時別配之。

(1)、[K04a]三性三量通三境

①、【三性三量通三境】 

初句言六識
❶、【三性】 善、惡、無記三性,
❷、【三量】現量、比量、非量,
❸、【三境】性境、帶質、獨影,
一一皆具。

以諸識中唯此具足,故其力最強,


(1)、[K04a]三性三量通三境

此頌六識三性、三量、三境皆通也。

①、【三性三量通三境】  

意識緣境,分別最強,所以一切善惡皆以意為先導
意起速疾,意在言前意善法正意惡境邪
如一氣,噓之即溫,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結,暖之即融,但依一心隨緣轉變。
故三性、三量、三境但通,五十一心所全具也
以通字貫於上下讀之。

❶、【三性】  

言三性者,善性則順益義,順於正理,益於自他。不善性則違損義,違於正理,損於自他。無記性則於善惡品無所記錄故。

❷、【三量】  

言三量者,

A、【現量】  

一現量,現謂顯現,明證眾境,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故名現量;二比量,比謂比類,以於前境比度方知。

B、【比量】
故中論云:比量有三,
一如本,如先見火有烟,後見烟即知有火;
二如殘,如炊飯一粒熟,餘皆知熟;
三共見,如眼見人從東去西,定知彼去。
又如日出處則知是東,日落處則知是西。以比類而知故;

C、【非量】
三非量,謂心、心所於緣境時,錯謬分別不稱境知,名為非量。

❸、【三境】  

言三境者,

A、【性境】

一性境,即實根、塵及定果色,自有實種生,乃前五與第八所緣。及第六緣諸實色,不帶名言,無籌度心,亦名性境。及根本智緣真如時,亦是性境。以現證故。

B、【帶質境】

二帶質境,有二種:


(A)、【真帶質】

一真帶質,即以心緣心,中間相分兩頭生,挾帶本質爍起,乃體相之相,以能所同一見分,故名真帶質

(B)、【似帶質】

二似帶質,即以心緣色,中間相分唯從能緣見分一頭變帶生起,乃相狀之相,名似帶質


C、【獨影境】 

三獨影境,有二種:

(A)、【有質獨影】

一有質獨影,即第六緣五塵落謝影子,以托彼外質變起影相,故名有質。所變相分亦與能緣見分同種生故,名真獨影,亦名似帶質;

(B)、【無質獨影】

二無質獨影,即第六識緣空花兔角及過未等所變相分,其相分唯第六同種生,以本無空華等質,故名無質,唯從識變,故名無質獨影。


②、 〔問答〕

問:第六云何通緣三境耶?

答:第六明了意識緣前五塵實境時,率爾同時,名為性境;纔落意地分別是青是黃,即名似帶質;若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即名有質獨影境。


(2)、[K04b]三界輪時易可知

①、【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界生死,善惡因果,唯此識造,故云三界輪時易可知

(2)、[K04b]三界輪時易可知

①、【三界輪時易可知】 

以第六識造種種業,輪轉三界行相顯勝,故曰易可知也。

(3)、[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①、【相應心所五十一】  

所以能取三界生死者,以五十一心所法全具,故業力殊勝。

PPT圖表:心所數量

表:

心王
心所數量
八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內容
頌文
前五識
34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3=貪瞋癡)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六識
51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6) 小隨煩惱(10)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不定(4)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七識18個心所
遍行(5) 別境(1=慧) 善(11) 根本煩惱(4=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8)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八識
5個心所
遍行(5)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3)、[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此頌六識五十一心所全具也。

①、【相應】    

相應有四義:
❶、【時】
一時,謂王所同時而起;

❷、【依】
二依,謂王所同一所依根;

❸、【緣】
三緣,即王所同一所緣境;

D、【行】
四行,謂王所三量行相俱同。

②、【心所】

心所有三義:
❶、【恒依心起】

一恒依心起,要心為依方得起故;
❷、【與心相應】

二與心相應,謂徧行等恒與心王相應,一類起故;
❸、【繫屬於心】

三繫屬於心,以徧行等看與何心生時便屬彼心之作意等故。

③、【五十一】 

言五十一者,謂此第六識,六位心所俱相應故,所以能取三界生死,以業力殊勝故也。


(4)、[K04d]善惡臨時別配之

①、【善惡】 臨時 【分別配之】   

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以類相從,故云分別配之,則易可知也。

❶、【意識有五種緣境】

然意識有五種緣境不同,五種 ,謂:

A、明瞭意識、
B、散位獨頭意識、
C、定中獨頭意識、
D、夢中獨頭意識、
E、散亂獨頭意識。

❷、【夢中、散亂位,單緣獨影境

此五種緣境,唯後D夢中、E散亂位二種,單緣獨影境

其前三種,皆能緣三境。


②、{參禪}  

以凡有影像,皆落意識巢臼,故參禪工夫,必要離心意識者,要不墮光影門頭,以非真實故耳。


(4)、[K04d]善惡臨時別配之

①、【善惡】 臨時 【分別配之】  

此頌第六識與善惡心所隨時逐境遇善則善心所與之相應,遇惡則染心所與之相應,邪正條然不相混濫,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以類相從,故曰分別配之

5、K05

[K05a]性界受三恆轉易,[K05b]根隨信等總相連,
[K05c]動身發語獨為最,[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

此頌六識業力強勝也。

5、K05

[K05a]性界受三恆轉易,[K05b]根隨信等總相連,
[K05c]動身發語獨為最,[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

此頌第六識於三性、三界、三受之中恒常轉變改易。

(1)、[K05a]性界受三恆轉易

①、【三受】

❶、【三受】

受雖云三受。

、【五受】
其實有五,內外粗細之不同,謂苦、樂、憂、喜、捨
逼悅,曰憂、喜
逼悅,曰苦、樂
憂喜苦樂不行時,名為捨受


②、【恒轉易】

以此六識於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轉變改易也,
正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


(1)、[K05a]性界受三恆轉易

①、【三受】 

正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
識論云:此六轉識易脫不定,故容與三受相應,皆領違順,俱非境故。
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
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
領俱非境,於身心非逼非悅,名不苦不樂受

②、〔五受〕 

或名五受,以分憂,以分喜。
故如是三受與五識相應,說名身受
與意識相應,說名心受


(2)、[K05b]根隨信等總相連

①、【根隨】

次句承之,云若惡念起時,則根本與隨煩惱連帶而起。

②、【信等】【總相連】

善念起時,信等善法亦相連而起。
以其善惡心所齊行,故助其強勝耳。


(2)、[K05b]根隨信等總相連

①、【根隨】 

惡念起時,則根本惑與隨惑相連而起。

②、【信等】【總相連】 

善念起時,信等善法亦相連而起。
以此染淨諸心所法相連意識,於性、界、受三恒常轉易耳。

(3)、[K05c]動身發語獨為最

①、【動身發語獨為最】

於八識中,
❶、能動身發語獨此識最強
❷、其造善惡之業,亦此識最強

(3)、[K05c]動身發語獨為最

此頌第六識行相最勝。

①、【動身發語獨為最】

於八識中獨此識最強。

②、 〔具三種思〕
具三種思故。
一審慮思,謂籌量時無造作故,名審慮思。
二決定思,意既決定,有所作故,名決定思。
三動發思,動謂動身,發謂發語,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

思即是業,故動發思為身語業,則前二思為意業也。

具此三種思故,造善惡業此識強於諸識耳。

(4)、[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

①、【引滿】

❶、【惡>引】

惡者,能引諸識作業。

❷、【滿】

滿者,能滿異熟果報。


②、【能招業力牽】

故一業引一果,多業能圓滿,其所造業力招後報者,則牽引八識受生死苦。

故八識頌云「界地從他業力生」者,此耳。

故《楞伽》不立七識,但言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足知此識過患最重也。


(4)、[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

此頌上三業能招引滿二果,牽引八識受生死苦也。

①、【引滿】 

❶、【引】

引者,謂此識能引諸識造業,

❷、【滿】

滿者,謂此識能引前五滿八識異熟果報。

故云:一業引一果,多業能圓滿也。

②、【能招業力牽】 

能招業力牽者,如與善位十一相應則為善業牽之而往人天,與根隨染位相應則為惡業牽之而往三途,如影隨形故曰牽。
然其引業乃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然五無執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造作,故五亦具善惡二性,七八二識皆不能造,無記性故。

 有漏章竟。

6、K06

[K06a]發起初心歡喜地,[K06b]俱生猶自現纏眠,
[K06c]遠行地後純無漏,[K06d]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六識轉成妙觀察智也。

6、K06

[K06a]發起初心歡喜地,[K06b]俱生猶自現纏眠,
[K06c]遠行地後純無漏,[K06d]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六識轉妙觀察智。初下品轉也。

(1)、[K06a]發起初心歡喜地

①、〔轉識成智之過程〕

以第六識順生死流,具有分別、俱生我法二執;

逆流還源,亦仗此識作我、法二空觀。

今轉識成智,從觀行位,入生空觀,至七信位,方破分別我執,天臺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

②、【發起初心歡喜地】  

從八信起,作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初心,方斷分別法執,故云「發起初心歡喜地」。

PPT圖表:斷惑表:6S,7S,8S


(1)、[K06a]發起初心歡喜地

①、〔轉識成智之過程〕

以第六識順生死流,具有分別、俱生,我、法二執。
若逆流還源亦仗此識作我、法二空觀。
今轉識成智從觀行位入生空觀,至七信位方破分別我執,從八信起作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初心方斷分別法執。故云:分別二障極喜無

②、【發起初心歡喜地】  

❶、【歡喜】

頌言:歡喜即初地也。

❷、【發起

A、發起者初轉智也。

B、以第六識三品轉智,
     ()初地下品轉
     (B)八地中品轉
     (C)等覺上品轉

❸、【初心】

初心者,以一地中有三種心,謂入、住、出,初入地時名初心耳。

斷惑表

(2)、[K06b]俱生猶自現纏眠

①、【俱生猶自現纏眠】  

俱生二執方現,故云 「現纏眠」。

❶、【纏】
纏,目現行。

❷、【眠】  
眠,目種子。


②、〔轉識成智之過程〕

以俱生我法二執,乃七識所執者,七識無力斷惑,亦仗六識入二空觀



(2)、[K06b]俱生猶自現纏眠

①、【俱生猶自現纏眠】   

分別二執已破,俱生二執方現,故云現纏眠。
❶、【纏】
纏即現行,

❷、【眠】
眠即種子。

②、【猶自現纏眠】  

登地時,俱生種現未純伏滅,故云猶自現纏眠耳。


(3)、[K06c]遠行地後純無漏 K06d觀察圓明照大千

初則有相觀多,無相觀少,

①、【遠行地後純無漏】  

第七遠行地,六識恒在雙空觀,方破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永伏不起,至此六識方得純淨無漏,相應心所亦同轉成妙觀察智也!



②、【觀察圓明照大千】   

若此識成智,則日用現前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云為,皆大機大用矣!

(3)、[K06c]遠行地後純無漏 K06d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第六識中品上品轉智義也。

①、【遠行地後純無漏】

❶、【遠行】
遠行即第七地,

❷、【後】
後字即八九十地至等覺位也。


②、【觀察圓明照大千】

登八地中品,轉智猶未最極,直至等覺後心方為最上品轉,故曰圓明

以究竟位中諸漏永盡,無漏隨增性淨圓明,到此地位六識方得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大千之界矣。
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樂欲,以無礙辨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皆妙觀察智之用也。


(三)、第七識頌
(三)、第七識頌
7、K07

[K07a]帶質有覆通情本,[K07b]隨緣執我量為非,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頌七識境、量、心所也。

7、K07

[K07a]帶質有覆通情本,[K07b]隨緣執我量為非,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頌七識境、量、心所也。

(1)、[K07a]帶質有覆通情本

①、【帶質】 

(第七識)識唯緣帶質境,以心緣心,名真帶質。

②、【通情本】 

通情本者,以揀六識緣外境為似帶質也。

以此七識緣內見分為我,中間相分識與見分本質交帶變起,故名為

③、【有覆】

三性之中,唯有覆無記。

謂此識雖無善惡,而有四惑我見,相應而起,蓋覆真性,故名有覆無記



(1)、[K07a]帶質有覆通情本

此頌七識境性量也。

①、【帶質】  

此識於三境中唯緣真帶質境,謂以心緣心,中間相分兩頭生,以挾帶本質己相而起,名真帶質

②、【通情本】  

通情本者,揀前六識乃以心緣色為似帶質境也。
謂此帶質又通七識能緣心,以恒起執故,即也。
八識見分是所緣,即也。
者,謂七識依此見分而立故。

以此七識緣第八見分為我,中間相分乃體相之相,以七識與八識見分本質交帶挾起,故名為
以此相分一半與所緣第八見分同一種生一半與能緣第七見分同一種生
以八識之見分一半作前七識,即有覆性,一半乃內八識見分體,即無覆性

③、【有覆】 

今七識恒起徧計執第八見分為自內我,故曰依彼轉緣彼,故四性之中唯有覆無記
若無覆無記則屬第八識,以非善不善無可記錄,故名無記
謂此識雖無善惡,而恒與四惑相應葢覆真性,故名有覆無記


(2)、[K07b]隨緣執我量為非

①、【隨緣執我量為非】

隨緣執我量為非,此句揀量也。


②、【非量】

若言帶質境,則屬比量所緣;

今因執內見分為我,以非我計我,恒謬執故,故名非量


(2)、[K07b]隨緣執我量為非

①、【隨緣執我量為非】 

隨緣執我量為非者,此句乃揀量也。

②、【非量】 

若言帶質境則比量所緣
今因與四惑相應,隨緣第八見分執之為我,本非是我謬執為我,故名非量

(3)、[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

①、【八大遍行】

(第七)識唯具十八心所,以雖無善惡,而為染汙意,故具八大、遍行


②、【別境慧】 

別境
即我見。貪、癡、見、慢,同一我見故。
餘不具者,以善是淨法;此(第七)識染汙。
小隨粗猛;此識微細。

PPT圖表:百法

PPT圖表:心所數量


表:

心王
心所數量
八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內容
頌文
前五識
34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3=貪瞋癡)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六識
51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6) 小隨煩惱(10)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不定(4)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七識18個心所
遍行(5) 別境(1=慧) 善(11) 根本煩惱(4=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8)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
[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八識
5個心所
遍行(5)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3)、[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

此頌七識所具相應心所也。

①、【八大遍行】

謂大隨八、徧行五、別境中之慧,根本惑中貪、癡、見、慢,共十八心所也。


②、 〔問答〕

❶、〔問答一〕

問:此識何與八大相應耶?

答:若無昏沉應不定有無堪任性,掉舉若無應無囂動,便是善等非染污位。若染心中無散亂者,應非流蕩非染污心。若無失念不正知者,如何能起煩惱現前?若無不信懈怠放逸,如何論說此三心所染心相應?故染污意決定皆與八大隨煩惱相應而生。


❷、〔問答二〕

問:此識何與五徧行相應耶?

答:此五法徧一切識與諸心等,故七識應具也。


❸、〔問答三〕別境慧

問:何與別境中之慧相應耶?

答:慧與我見為體性故,故亦宜有。



(4)、[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①、【貪、 癡、 我見、 慢】 (四惑)

審決,故無容起;
著我故,不得生。
(第七識)四惑

表:

根本煩惱(6) 

貪、

瞋、  
 癡、    
慢、    
疑、    
不正見(惡見)=我見

第七識—四惑(4) 貪、癡、慢、我見


愛著我故,瞋不得生


由見審決,故疑無容起




②、〔別境四

別境(5):欲、勝解、念、定、慧

別境四者,
❶、【無欲

希望;此(第七)識任運,無所希望,故無欲

❷、【無勝解】;【無定】

者,印持未定境;此(第七)識恒緣定事,故無勝解。

❸、【無念(念所記憶)】

乃記憶曾所習事;此(第七)識恒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

表:

別境(5)
欲    
勝解、定    
念    

以欲希望,
解者,印持未定境,
念乃記憶曾所習事,

第七識
無欲    
此識任運,無所希望,故無欲;
無勝解    
此識恒緣定事,故無勝解;
無念(無所記憶)    
此識恒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

註:慧即我見

、〔不定四〕 

不定四者,

❶、【無悔(無惡作)

悔者,悔先所作,此識恒緣現境,故無惡作;

❷、【無睡眠】

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此識一類內執,不假外緣,故無睡眠;

❸、【無尋、伺】

尋、伺二法,粗細發言,淺深推度,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故皆無之。

表:

不定(4)  
 悔    

尋、 伺
悔者,悔先所作;
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

尋、伺二法,粗細發言,淺深推度;

第七識
無悔(無惡作)
此識恒緣現境,故無惡作。
無睡眠
此識一類內執,不假外緣,故無睡眠。
無尋、伺
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故皆無之。


(4)、[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❹、〔問答四:與四煩惱相相應〕

問:何與根惑中之貪、癡、見、慢,四煩惱相應耶?

答:
A、一我貪者,謂此識一向貪愛第八見分,執之以為我,則躭染愛著不暫捨故。
B、二我癡者,即無明。謂此識不了第八之體本無實我,妄計為實,迷無我理,故名我癡。
C、三我見者,謂不了第八本非是彼之我,而起我見,妄認為我故。
D、四我慢者,由執為我,遂令驕倨自大貢高飛舉故。


❺、〔問答五:此識何獨具四〕

問:根本六中開見成十,此識何獨具四耶?

答:以有我見故餘諸見不生。


❻、〔問答六:不與疑 瞋二煩惱相應〕

問:何故此識不與疑 瞋二煩惱相應耶?

答:由我見故。審詳明決疑無容起,故不與疑相應。由我愛故,深生躭著,瞋不得生,故不與瞋相應。


❼、〔問答七:不與別境四相應〕

問:何故不與別境四法相應耶?

答:

A、謂是希望未遂合事,此識恒與第八和合,緣以為境,更無希望,故不與欲相應
B、解者,於事尚在未定起決定解印證持守,此識決定恒執第八為自內我,更無異念不煩印持,故不與勝解相應
C、念唯記憶過去所習事業,此識恒緣第八現境,不煩記憶,故不與念相應
D、定唯一意專注境,此識任運,剎那念念別緣,不專不一,故不與定相應也。


❽、〔問答八:不與善十一心相應〕

問:何故此識不與善十一心所相應耶?

答:善是淨故,此識染污,故不與善相應。


❾、〔問答九:不與十小隨相應〕

問:何故不與十小隨相應耶?

答:以忿等十法行相麤動,此識審細,故不與相應。又無慚、無愧唯是不善,此識唯無記,故亦不與相應。


❿、〔問答十:不與四不定相應〕

問:何故不與四不定相應耶?

答:
A、惡作是追悔過去所作事業,此識恒緣第八,無有疑悔,故不與惡作相應
B、睡眠是藉外緣辛苦勤勞,身不自在,心睡昧劣,有時暫現,此識一類內執第八為我,不假外緣,故不與睡眠相應。
C、尋伺者,尋謂尋求,令心匆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匆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不假尋伺,故非七識所具耳。

8、K08

[K08a]恆審思量我相隨,[K08b]有情日夜鎮昏迷,
[K08c]四惑八大相應起,[K08d]六轉呼為染淨依。

此頌七識力用也。

8、K08

[K08a]恆審思量我相隨,[K08b]有情日夜鎮昏迷,
[K08c]四惑八大相應起,[K08d]六轉呼為染淨依。

(1)、[K08a]恆審思量我相隨

①、【恒審思量我相隨】

(第七)識恒常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云「恒審思量我相隨」。

②、〔恒與審四句分別〕

恒之與審,八識中四句分別:
第八:恒而非審,不執我,無間斷故;
第六:審而非恒,以執我,有間斷故;
前五:非恒非審,不執我故;
唯第七識:亦恒亦審,以執我無間斷故。

表:

識    
恒    
審    
執我/間斷
前五識
非恒    
非審    
不執我故;
第六識
非恒    

 以執我,有間斷故;
第七識  
亦恒    
亦審    
以執我無間斷故。
第八識

非審    
不執我,無間斷故;
(1)、[K08a]恆審思量我相隨

①、【恒審思量我相隨】 

此頌七識自性行相皆是思量,故恒相隨第八見分執之為我。
論云:思量為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行相也。
意以思量為自性故,即復用彼為行相故,由斯兼釋所立別名。
以能恒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恒審思量無我相故。

②、〔恒與審四句分別〕 

❶、恒之與審於八識中有四句分別:
八識:恒而非審,謂不執我,無間斷故。
六識:審而非恒,謂執我,有間斷故。
五識:非恒非審,不執我,有間斷故。
七識:亦恒亦審,執我,無間斷故。
不恒則與八識血脈斷矣,不審則與六識血脈斷矣。

❷、以七識無本位,故護法云:「五八無法亦無人,六七二識甚均平。」
A、五八無執,六七有執,是均平義
B、五八一恒一非恒,六七一恒一非恒,亦是均平也。

表:

識    
恒    
審    
執我/間斷
前五識
非恒    
非審    
不執我故;
第六識
非恒    

 以執我,有間斷故;
第七識  
亦恒    
亦審    
以執我無間斷故。
第八識
恒  
非審    
不執我,無間斷故;


(2)、[K08b]有情日夜鎮昏迷

①、【有情日夜鎮昏迷】

有情由此生死長不自覺者,

(2)、[K08b]有情日夜鎮昏迷

①、【有情日夜鎮昏迷】 

有情日夜鎮昏迷者,鎮,常也,謂第七識恒常思量審察,一向執我,
故令諸有情恒處生死之中,常於長夜昏迷而不自覺者,以七識執我之過也。

(3)、[K08c]四惑八大相應起

①、【四惑八大相應起】  

以與四惑、八大相應起故。

四惑
貪、癡、慢、我見
八大=大隨煩惱(8)

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3)、[K08c]四惑八大相應起

①、【四惑八大相應起】  

此牒前染所與識相應,故令有情日夜昏迷,障真義智,蔽聖慧眼,其由煩惱為害耳。



(4)、[K08d]六轉呼為染淨依

①、【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六依此(第七識)為染淨者, 由此(第七)念念執我,故令六識念念成

(第七)念念恒思無我,令六識念念成

②、【染淨依】   

故六識以此(第七識)染淨依,是為意識之根

③、{參禪}

以此(第七)識乃生死根本,故參禪做工夫,先要志斷四惑內離我見,方有少分相應。


(4)、[K08d]六轉呼為染淨依

①、【轉】 

轉者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名為轉識
前七,皆名轉識
唯第八,名不轉識

②、【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六轉識呼第七為染淨依者,謂此識有漏,內常執我,故令第六念念成染
由此識無漏,恒思無我,故令第六念念成淨

七識為所依,六識為能依,依即根也。
是以第六成染成淨皆由第七識,故云六轉呼為染淨依

有漏章竟。

9、K09

[K09a]極喜初心平等性,[K09b]無功用行我恆摧,
[K09c]如來現起他受用,[K09d]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轉識成智也。

9、K09

[K09a]極喜初心平等性,[K09b]無功用行我恆摧,
[K09c]如來現起他受用,[K09d]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下品中品轉智義也。

(1)、[K09a]極喜初心平等性[K09b]無功用行我恆摧」

①、 〔轉識成智之過程〕

分別、俱生我法二執,乃六、七識各有所執。

分別二執,從初發心,六識生空觀,至七信位,斷分別我執;隨入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方斷,此則七識當轉平等性智

PPT 圖表斷惑表6S,7S,8S

②、【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

因有俱生二執未淨,故此識未得純淨無漏,故曰「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


③、【我恒摧】

六識恒住雙空觀中,至第七遠行地,方捨藏識,破俱生我執;至八地無功用行,則我執永伏,法執間起,故云恒摧


(1)、[K09a]極喜初心平等性[K09b]無功用行我恆摧」

①、 〔轉識成智之過程〕

❶、凡一地,具初中後三心。即入、住、出。
故有三品。

❷、今謂末那識,於初地」「初心」,即當轉「平等性智」


②、〔三品轉〕

❶、 〔下品轉

A、【極喜初心平等性】

(A)、以地前六識作生空觀,到初地」「初心」破分別二障,故曰「分別二障極喜無」。

(B)、而平等性」智,方纔現前。此乃下品初轉也。


B、【無功用行我恒摧】
(A)、以俱生二執全未破故,曰「六七俱生地地除」。
(B)、故從二地雙空觀斷俱生二執起,至第七(地)無功用行」藏識,斷俱生我執,故云「我恒摧」。


❷、〔中品轉

(A)、良由第六識入生空觀,礙此七識俱生我執不生,俱生法執猶存。故云「單執末那居種位,平等性智不現前。
(B)、不現前者但未圓滿,乃中品轉也,故曰「第七修道除種現」。

❸、〔上品轉

(A)、由第六識入生法二空觀故,礙此七識俱生我法二執不起,故云「雙執末那歸種位,平等性智方現前。
(B)、直至等覺後心二執方纔破淨,此智方得圓滿,乃上品轉也,故曰「金剛道後總皆無」。


③、〔居/歸〕 

言居者居住,歸者歸藏。


④、〔問答〕 

問:第七轉智何由第六入雙空觀耶?

答:第七乃有覆無記,唯俱生無分別惑,故以無分別於緣境時,唯任運轉,無力斷惑
登地時自不能轉,由六識斷分別二障,轉二空智,故第七仗之得初下品轉也
八地無功用道,乃破俱生我執,俱生法執猶存,故云我恒摧,此但我執摧落,乃中品轉耳。


(2)、[K09c]如來現起他受用 [K09d]十地菩薩所被機

①、【如來現起他受用 】  

若此七識轉成無漏平等性智,在佛果位中現十種他受用身,

②、【十地菩薩所被機】

為十地菩薩說法,菩薩所被之機也。

行人此識一轉,則不動智念念現前,法界圓明,湛然常住矣!

(2)、[K09c]如來現起他受用 [K09d]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上品轉智義也。

①、【如來現起他受用 】 

❶、〔下品轉
以前初地初心下品轉,俱生我執但伏而未斷,俱生法執猶存。

❷、〔中品轉
至七地無功用行名中品轉,但我恒摧,從八地起但伏俱生法執而猶間起,皆非最極。


❸、〔上品轉
直至如來究竟位中,煩惱、所知二障種現俱盡,平等性智方得圓滿,名上品轉也。

②、【十地菩薩所被機】 

故此智圓時則能現他受用微妙報身,住華藏界,為十地菩薩說大法也。
此佛說法,二乘絕分,故言十地菩薩所被機耳。
故曰於如來究竟位轉成無漏,則能現前他受用身,即能被之佛,十地菩薩乃所被之機也。

報身有二:
自受用,乃自受用廣大法樂,與法身同體,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十地菩薩可見者,乃他受用


(四)、第八識頌
(四)、第八識頌
10、K10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K10b]界地隨他業力生,
[K10c]二乘不了因迷執,[K10d]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八識行相也。

10、K10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K10b]界地隨他業力生,
[K10c]二乘不了因迷執,[K10d]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八識性與心所也。

(1)、[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①、【三性:無善惡、無覆無記】  

❶、【三性:無善惡】   

(第八)唯一精明本無善惡

❷、【三性:無覆無記】  

故四性中,唯無覆無記

②、【五遍行】

諸心所中,唯與遍行五相應,以有微細流注生滅故。

表:

心王
心所數量
八識心王相應的心所內容
頌文
前五識
34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3=貪瞋癡)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K01c]遍行別境善十一,
[K01d]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六識
51個心所

遍行(5) 別境(5) 善(11) 根本煩惱(6) 小隨煩惱(10) 中隨煩惱(2) 大隨煩惱(8) 不定(4)

[K04c]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七識18個心所
遍行(5) 別境(1=慧) 善(11) 根本煩惱(4=貪癡慢我見) 大隨煩惱(8)
[K07c]八大遍行別境慧,
[K07d]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八識
5個心所
遍行(5)
[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1)、[K10a]性惟無覆五遍行

①、【三性:無善惡、無覆無記】  

此識於四性中唯是無覆無記性。


②、〔問答〕

❶、〔問答一〕

問:何以知是無覆無記耶?

答:以此識是異熟性故。異熟者,異謂別異,即因果性別;熟謂成熟,此唯屬果。因果合說名為異熟。
既是異熟,定非善染二性所攝,若此識是善染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以非善染故,能隨善染而成流轉還滅。此約異熟顯無記也。
此識是善染依而非善染。此若是善,應非染依;此若是染,應非善依。由非善染,故能為善染依。此約善染所依顯無記也。
此識是所熏性,以非善染而能受善染熏。若是善染應非受熏,若不受熏則應善染、因果皆成斷滅。此約所熏顯無記也。
具上三義,證知第八唯是無覆無記性攝。言無覆者,覆謂染法,有障礙義,有葢蔽義,障礙聖道不得生起,葢蔽真心不得清淨,此識無此二義,故名無覆。言無記者,謂善因感可愛之果,惡因感非愛之果,彼二皆有殊勝強盛之體可記可別,此識無此二義,故名無記。如鏡體光明,本非青黃,故能現青黃耳。


❷、〔問答二〕

問:此識與幾心所相應耶?

答:恒與作意.觸.受.想.思相應。識論云: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遍行攝故。正是楞伽經中流注生住滅也。


❸、〔問答三〕

問:此識何故不與別境五法相應?

答:互相違故。


❹、〔問答四〕

曰:如何相違?

謂:別境之欲希望所好樂事,此識任彼善惡業轉無所好樂,故不與欲相應。
勝解是印證守持決定之事,此識任運不能印持亦無決定,故不與勝解相應。
念是明記過去曾習之事使不忘失,此識昧劣不能明記,故不與念相應。
定能令心專注一境無有異緣,此識任運剎那別緣三類,故不與定相應。
慧唯簡擇得、非得事,此識微細昧略不能簡擇,故不與慧相應。
且別境者,別別緣境而得生故,此識唯是一類相續,故不與別境相應也。


❺、〔問答五〕

問:此識何故不與善所相應耶?

答:此識唯是異熟無記非善性故,故不與善十一相應。


❻、〔問答六〕

問:此識何不具染所耶?

答:此識非惡性故,故不與根、隨煩惱相應。


❼、〔問答七〕

問:此識何不具四不定耶?

答:惡作等四雖通無記,非一切時常相續,故不與異熟相應,是故第八識唯具徧行五心所耳。


(2)、[K10b]界地隨他業力生

①、【界地】   

三界九地,乃生死六道,此(第八)識為總報主。

②、【隨他業力生】 

當體雖無善惡,而被他六識業力牽引而生,前六識頌(「[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者,此也。

以此識深細,世尊尋常不說,故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 * * * *

參考文獻:

《瑜伽師地論》卷51:「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1]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0, no. 1579, p. 579, a15-16)
[1]瀑=暴[宋][元][明][宮]。

《瑜伽師地論76:「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0, no. 1579, p. 718, c2-3)

《解深密經》卷1〈心意識相品 3〉:
「「阿陀那識甚深細,  [7]一切種子如瀑流,
 [8]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CBETA, T16, no. 676, p. 692, c22-23)
[7]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宋][元][明][宮][聖][CB]。[8]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宋][元][明][宮][聖][CB]。

《成唯識論》卷3:「解深密經亦作是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1, no. 1585, p. 14, c3-6)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本》卷1:

「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5]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1, no. 1594, p. 133, b25-28)
[5]瀑=暴[宋][元][明][宮]。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譯)《攝大乘論釋論》卷1:
「論曰。此阿梨耶識復說名阿陀那識。於中有阿含。如世尊解節經中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轉如流
嬰兒凡夫我不說  不令分別謂為我」(CBETA, T31, no. 1596, p. 273, b29-c3)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卷1:
「論曰。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6]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1, no. 1597, p. 324, b22-25)
[6]瀑=暴[宋][元][明][宮]下同。

(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攝大乘論釋》卷1:
「論曰。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2]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1, no. 1598, p. 383, b12-15)
[2]瀑=暴[宋][元][明][宮]*。

《顯揚聖教論》卷1〈攝事品 1〉:「云何知有此識。如薄伽梵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顯有異熟阿賴耶識。又說如五種子。此則名為有取之識。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又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10]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CBETA, T31, no. 1602, p. 480, c10-16)
[10]暴=瀑[宋][元][明][宮]。

(2)、[K10b]界地隨他業力生

此頌第八識本無生死,但隨業力而轉也。

①、【界地隨他業力生】  

謂由前六所造善惡業力,牽引此識,往來於三界九地,五趣四生,九中受異熟果,為總報主以為體故,以與前七色心等法為依止故。

②、〔問答〕

問:何偏為體?

答:具三義故名真異熟
一徧義,謂此識徧三界,簡前五識不遍無色界等;
二常相續,簡第六有間斷故;
三業招,簡第七全無業招,自是有覆,非他業故。具此三義故能為體。


③、〔受異熟果

受異熟果者,謂由前六造善惡業,牽引第八受善惡報相續不斷,名異熟果


④、〔引業〕〔滿業〕(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

引業者,引謂牽引,謂業有力能引第八受總報故。
滿業者,滿謂滿足,謂滿別報。即前六識造善惡業,能滿第八善惡二果,以一業引一果,多業能圓滿故。

第八名總報主,而前六名別報主也

然前轉識之無記性者,乃從異熟識起,名異熟生,非真異熟,有間斷故。
以此第八當體雖無善惡,而被他六識造善惡之業力而牽引,於三界九地受生死者,乃前六識之過也,故前六識頌云(K05d)引滿能招業力牽者,此也。


(3)、[K10c]二乘不了因迷執

①、【二乘不了】

向為二乘,但說六識,建立染淨根本。二乘一向未聞,故不了耳!

②、【因迷執】

又云「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成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云因迷執


(3)、[K10c]二乘不了因迷執

此頌第八深密義。

①、【二乘不了】 

言二乘者,簡非大乘,謂小乘不知者,以世尊一向未曾顯說故,二乘人不信有此識。
所以不說者,以此識甚深微細,非思量所知,非二乘智慧所覺,在菩薩地盡亦不能盡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不說耳。

故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❶、〔陀那微細識

陀那此云執持,此識之體深隱精微,故曰微細識;

❸、〔真非真恐迷

習氣即所持種子,謂識中無始微細生滅念念受熏,以此習種能發現行引生諸趣,於根身器界流轉無停,故如暴流;

❸、〔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言我若說為真,其奈帶持種子妄習不除,眾生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我若說為非真,其奈體即真如,離此無真,眾生將棄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

❹、〔真非真恐迷

由此真與非真二俱難言,是故非時非機故我常不開演,以不令眾生墮彼二種之迷故也。


②、【因迷執】

以世尊尋常但為小根說六識,建立染淨根本,故二乘一向未聞,以淺智難知故不了耳。又云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曰因迷執。


(4)、[K10d]由此能興論主諍

①、【由此能興論主諍】 

以小乘不知,故不信有此識,是故大乘論師,引大小乘三經四頌、五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由此能興論主諍」。
十證之義,論中廣明。


(4)、[K10d]由此能興論主諍

①、【由此能興論主諍】  

以小乘不信有此識故。大乘論師引三經四頌四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由此能興論主諍
引證之義,識論廣明,文繁不引。


11、K11

[K11a]浩浩三藏不可窮,[K11b]淵深七浪境為風,
[K11c]受薰持種根身器,[K11d]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頌八識體、相、力用也。

11、K11

[K11a]浩浩三藏不可窮,[K11b]淵深七浪境為風,
[K11c]受薰持種根身器,[K11d]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頌八識體性淵微隨緣生識之義也。

(1)、[K11a]浩浩三藏不可窮

①、【浩浩】  

「浩浩」者,廣大無涯之貌。


②、【三藏】

謂藏識性海,不思議熏變而為業海,故此(第八)識體廣大無涯,以具三藏義故,名為藏識。

「三藏」者,能藏、所藏、我愛執藏

❶、【能藏】

以前七識,無量劫來善惡業行種子習氣,唯此識能藏

❷、【所藏】

前七識所作異熟果報,唯八識是所藏之處

❸、【我愛執藏】

由第七識執此為我,故云我愛執藏

論云:「諸法於識藏,識於諸法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出自《成唯識論》)


③、【不可窮】   

積劫因果,不失不壞,故云「不可窮」。

*      *      *      *      *      *      *      *      *      *

《成唯識論》卷2:「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餘所引證廣說如初。此即名為本性住種。

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世尊依此,說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諸論亦說:染淨種子由染淨法熏習故生,此即名為習所成種。

此即名為習所成種,若唯本有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如契經說: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若諸種子不由熏生,如何轉識與阿賴[*]耶有因緣義?非熏令長可名因緣,勿善、惡業與異熟果為因緣故。又諸聖教說有種子由熏習生,皆違彼義;故唯本有,理、教相違。」(CBETA, T31, no. 1585, p. 8, b23-c15)

[*4-2]耶=邪【聖】*。[*4-3]耶=邪【聖】*。[*4-4]耶=邪【聖】*。[7]束=來【聖】。[*4-5]耶=邪【聖】*。



(1)、[K11a]浩浩三藏不可窮

①、【浩浩】 

浩浩者,廣大無涯之貌,謂如來藏性海由不思議熏變而為業海,故此識體廣大無涯。


②、【三藏】 【不可窮】

以具三藏義故名為藏識,三藏者:

❶、【能藏】 

一能藏,即是能持義,猶如庫藏,能藏一切寶貝等物。謂無量劫來所作一切善惡種子,唯此識能藏。此約持種邊說;

❷、【所藏】 

所藏,即是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貝等所依故,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故名所藏。此約受熏邊說。

能藏義者,謂根身等法唯此識能含藏故,如像在珠,故曰:欲滅一切法,總在賴耶中,欲覔一切像,總在摩尼內;次所藏義者,謂此識體即以色心等為所藏處,以色心等是此識之相見二分,故如珠在像內,故曰:欲覔賴耶識,只在色心中,欲覔摩尼珠,只在青黃內。所謂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也。

❸、【我愛執藏】 

三執藏,即堅守不捨義,猶如金銀等藏為人堅守,此識為染污末那堅執為自內我,故名執藏


③、【不可窮】

以有此三義故,令積劫因果不失不壞,故云不可窮


(2)、[K11b]淵深七浪境為風

①、【淵深七浪境為風】   

本是湛之心,為境風鼓動,故起識波,造種種業,

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此頌出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故云「淵深七浪境為風」。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2]住,  境界風所動,」(CBETA, T16, no. 670, p. 484, b10-11)

[2]住=注[元]。


(2)、[K11b]淵深七浪境為風

①、【淵深七浪境為風】    

此識本是湛淵之心,為四緣等境風皷動故,生起七識波浪,造種種業。
故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此頌出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故云淵深七浪境為風也。

(3)、[K11c]受薰持種根身器

①、【受熏】

前七現行,返熏此(第八)識,以其體有堅住可熏性,故云「受熏」。

②、【持種】

前七善惡,唯此(第八)識

③、【根身器】

能持根身器,一期令不散壞者,以是此相分,乃所緣之境故。

(3)、[K11c]受薰持種根身器

此頌八識之力用也。

①、【受熏】
言此識既能受熏

②、【根身器】
能執持種子根身器界,以是無記性

③、【持種】
故能受善染熏,以其體廣大,故能持種


(4)、[K11d]去後來先作主公

①、【作主公】

為三界總報主,故死時後去,投胎先來,為眾生之命根,故云「作主公」。

②、〔不死不生,法身常住〕

其實不知,不死不生,法身常住也!
故經云「識藏」、「如來藏」,所謂「如來藏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如來藏有恆沙稱性淨妙功德,豈生死耶?
今迷而為藏識,亦具恒沙染緣力用。
能一念轉變,則妙性功德,本自圓成以真妄覿(ㄉㄧ),故頌四句歎其力用廣大也。


(4)、[K11d]去後來先作主公

①、【作主公】

又能持根身器界令一期不散壞,為所緣境,以此故能為三界總報主也。
故往來六道,死時後去,投胎先來,為眾生之命根,故云作主公

②、〔此識捨出之處〕 

依經論而辨此識捨出之處,
❶、《瑜伽》云:「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二皆至於心,一處同時捨。」
❷、《雜寶藏經》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葢離,地獄脚板出。」
然經論異者,經明六趣差別,論明善惡兩途,其義一也。

有漏章竟。

12、K12

[K12a]不動地前纔捨藏,[K12b]金剛道後異熟空,
[K12c]大圓無垢同時發,[K12d]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轉成大圓鏡智也。

12、K12

[K12a]不動地前纔捨藏,[K12b]金剛道後異熟空,
[K12c]大圓無垢同時發,[K12d]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轉成大圓鏡智也。

(1)、[K12a]不動地前纔捨藏

①、 〔轉識成智之過程〕

謂此(第八)識因七識執為我,故後無始時來,相續長劫,沉淪生死。

圓教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漸斷習氣,歷過三賢登地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執

②、【不動地前纔捨藏】

(第八)識方得捨藏識名,顯過最重,故云「不動地前才捨藏」。

PPT 圖表斷惑表6S,7S,8S


(1)、[K12a]不動地前纔捨藏

此頌八識次第捨名乃至究竟轉智之義也。

①、 【不動地前纔捨藏】 

❶、〔八識具三種名〕

此第八識具三種名:
A、一阿賴耶識,
B、二異熟識,
C、三庵摩羅識。

A、〔阿賴耶識〕

一名阿賴耶識,此云無沒,以真如隨生死而不失不壞,故云無沒。
又云藏識,以具三藏義故。
謂此識因七識念念執為我故,從無始來長劫相續沉淪生死,別教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歷過三賢登地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執,煩惱永斷不受彼熏,七識不執我,三藏之名從此纔捨,顯過最重,故云「不動地前纔捨藏」也。

(2)、[K12b]金剛道後異熟空

①、【異熟識
微細法執,及有漏善種間起,尚引後果,名異熟識」。

②、【金剛道後
至「金剛」心後,證解脫,「異熟」方「空」,故云爾也。

(2)、[K12b]金剛道後異熟空

①、【異熟識】 =B、〔異熟識
二名「異熟識」,謂八地以後尚有微細俱生法執及有漏善種,尚引後果,亦從無始至等覺位,名異熟識」
亦具三義:
一變異而熟,因種變異果方熟故。
二異時而熟,因滅果生,定異時故。
三異類而熟,以善惡因至果方熟故。
具此三義名「異熟識」

②、【金剛道後】
至「金剛道後,等覺後心,證解脫道,異熟方空一念頓斷最初生相無明為入妙覺,因亡果喪,此異熟識方斷,故云「金剛道後異熟空」也。

(3)、[K12c]大圓無垢同時發

①、【大圓】 

異熟若空,則超因果,方才轉成「大圓」鏡智。

②、【無垢同時發】

言「無垢同時發」者,以佛果位中,名「無垢識」,乃清淨真如。

(3)、[K12c]大圓無垢同時發

①、【大圓無垢同時發】  =C、〔庵摩羅識〕 

三名「菴摩羅」,此云「白淨無垢識」,謂如來藏清淨真心,雖在生死,本來無染,返流還淨,從證佛果,盡未來際,名「無垢識」。

本如來藏以有鑒機照用無思而應,故亦名「識」。

此識與大圓鏡智同時發起,相續執持無漏種故,故云「大圓無垢同時發


(4)、[K12d]普照十方塵剎中

①、【普照十方塵剎中】
謂鏡智相應,法身顯現,圓明普照十方塵刹,故結云 「普照十方塵刹中」。

②、〔如來之極果
以理智一如,方證究竟一心之體,此唯識之極則,乃如來之極果也。

(4)、[K12d]普照十方塵剎中

①、【普照十方塵剎中】  
到此境智相應法身顯現,圓明普照十方塵剎,故云「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②、〔如來之極果〕
良由始以一念不覺之無明,迷此一心,遂將真如理體變而為妄相,本有智光變而為妄見,今返妄歸真則泯見相而歸一心,理智一如,方極一心之源,此唯識之極則,乃如來之極果也。

三、結語

  諦觀此識,深潛難破,此識絲毫未透,終在生死岸頭。古德諸祖未有不破此識,而有超佛越祖之談。今人生滅未忘,心地雜染種子未淨纖毫,便稱悟道,豈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可不懼哉!
  此論古存一解,今人解者甚多,但委細分別名相,轉見難入。而修行之士,未親教者,望崖而退。即久依講席、罷學參禪者,但勘話頭一著,而心地生滅頭數,亦沒奈何。此論雖云相宗,但顯唯心之相,若不知此,亦難究心,不免得少為足。
  故予此解雖未盡依論文,唯取其義而變其語,使學者一覽便見,正要因此悟心,不是專為分別名相也!若責予杜撰荒邈之罪,固不敢辭,而為修行者未必無功。
  幸高明達士,得意遺言,是所望也!

三、結語
四、題(二)百法明門八識規矩纂釋後
四、題(二)百法明門八識規矩纂釋後

No. 894-B 題(二)百法明門八識規矩纂釋後

  余不敏,天黜其形,自信有尊形者存,故夙抱超然之志。在齠(ㄊㄧㄠ)齓(ㄔㄣ) ,即聞我大師法雷起蟄時,則躍然歸依,結想有年。往癸丑歲,從先人宦遊於衡,適禮大師於靈湖,即蒙攝受。

  時見虗中益公其精敏機警,知為法器,然未識所志向。及丁巳夏,大師歸老匡廬之五乳峰下,余以二親見背 ,乃決志依歸,求出世業。於辛酉春,始判然入山,大師憐之,從入室後,得聞法要,朝夕與公商確奧義,洞徹言外,余躍然喜也。不唯與之忘形,抑忘心矣,食息靡間。

  一日見公案頭百法規矩纂釋,展卷同劉孝廉仲安氏閱之,一讀三歎曰,公之精義入神之如此也。心雖不閑於宗案,習聞此論,雖老師宿學,亦苦于難入。葢以論釋論,文簡義幽,且斷章不備,況舊無解,故多面墻。近則本論釋有數家又未參合,於此猶然,故吾此末學所以泣岐也。今公詳論文於名相之下,取古今諸疏,會通一貫,且得親聞 大師之心印而折衷之,故文如析薪,義若觀火,不勞旁搜曲討,而洞達法相之源,不異三車執筆也。意別數載,何公超悟之蚤,而入法之精如此,詎非拔靈根於虗壤者,未易易也。

顧予與公大有夙契,愧不能讚其萬一,聊述此以紀法緣之始末云。


天啟二年歲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秣陵遺民方遠題于五乳峰下之谿上閣

五、百法規矩纂釋後敘
五、百法規矩纂釋後敘

No. 894-C 百法規矩纂釋後敘

    余自降心白業歸命佛乘,時抱出塵之志,切喜依教尋源,惟以如來法海汪洋,義天廣愽,於奢摩他路,未能下手,每開卷未甞不望涯而嘆也。

    及詢諸尊宿,咸教以先明起信百法諸論,云此乃一大藏之關鍵,如欲萬里之行,始於足下,未有足下之步不移而能之萬里者,是知百法規矩乃足下之步也。故曰明得百法,可入大乘之門矣。余即簡魯菴補注,見其文約義幽猶然,故吾罕得其要。

    丙寅秋,適匡山虗公來遊黃山,錫過白嶽,余與家仲兄,遇於汶上,首請楞嚴三觀,次及圓覺起信,而師每發一言,義出常見,酧一難,理徹玄微。所謂獅兒哮吼,自與羣獸別也。

    一日於師囊中,搜得此纂,與仲兄捧覽三復,不覺從前滯礙,劃然已解。百法則詳而備,規矩則簡而明。使初學之士一見了然,無復泣岐之歎矣。持斯鑰而竟探寶藏,頓獲家珍,豈不快哉。

    余曰此希有之法,曷不公諸宇內。師謙而秘之,余堅請得壽諸梓,以廣法施。願諸學者因言得義,了義明心,庶不負虗師,亦不負自己。是為敘。

  旹

崇禎四年歲次辛未花朝

天都弟子在新程開裕拜撰并書

六、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六、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一)、大圓鏡智性清淨

教中說轉識成智,

六祖所說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矣。

(一)、大圓鏡智性清淨
(二)、平等性智心無病

此言七識染汙無知,乃心之病也。若無染汙之病,則平等性智,念念現前。

(二)、平等性智心無病
(三)、妙觀察智見非功

言六識本是妙觀察智。

於應境之時,若以功自居,則執我見,此則為識;若不居功,則日用應緣,純一妙觀察智矣。

(三)、妙觀察智見非功
(四)、成所作智同圓鏡

言前五識轉成所作智。

此亦不必轉,但悟八識清淨圓明,則於五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作為,皆鏡智之用矣。

(四)、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名言無實性

此言轉識分位。

雖說六七二識是因中轉,五八二識乃果上轉,

其實轉無所轉,但轉其名,不轉其體,故云「但轉名言無實性」。

(五)、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名言無實性
(六)、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此結前轉而不轉之義也。

所言轉識成智者,無別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

若留情念系著,即智成識;

若念念轉處,心無系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豈是翻轉之轉耶?



(六)、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七)、結語

觀六祖此偈,發揮識智之妙,如傾甘露於焦渴喉中。

如此深觀,有何相宗不是參禪向上一路耶?

予昔居五台,夢升兜率,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予因此悟唯識之旨。

此雖夢語,不可向夢人說也!

(七)、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