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 | 經部 | 唯識 | 中觀自續派 | 中觀應成派 |
《分別善逝本宗頌》 虛空及二滅,三無為是常; 諸有為剎那,無我無作者。 根生識,以心現了極微聚, 諸智說此是,喀升婆沙論。 | 《分別善逝本宗頌》 以自識了知,明見根之境, 虛空如石女,二滅如虛空。 無心不應行,三時不遷流, 無非有礙色,智說是經部。 | 《分別善逝本宗頌》 成份非有故,極微塵亦無, 顯現不可得,如覺夢境然。 離能所取識,許為勝義有, 瑜伽行論海,渡者作是說。 | 《分別善逝本宗頌》 諸智亦不說,識是勝義有, 離一多自性,無實如空華。 非有亦非無,非二俱二非, 定離於四邊,許中觀實性。 | 《分別善逝本宗頌》 諸智亦不說,識是勝義有, 離一多自性,無實如空華。 非有亦非無,非二俱二非, 定離於四邊,許中觀實性。 |
斷常二邊 果生時因已滅,因此脫離常邊; 因結束時果出生,所以脫離斷邊。 | 斷常二邊 諸有為法的相續,不斷地流轉下去,因此脫離斷邊︰ (諸有為法)剎那壞滅,所以脫離常邊。 | 斷常二邊 遍計執非真實地存在,因此脫離常邊︰ 依他起真實地存在,所以脫離斷邊。 | 斷常二邊 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脫離斷邊︰ 然而在勝義上卻不存在,所以脫離常邊。 | 斷常二邊 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脫離斷邊︰ 然而在勝義上卻不存在,所以脫離常邊。 |
定義 不承認自証分而主張外境實有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毗婆沙宗(意譯為“說分別部“) | 定義 主張“自証分與外境二者真實存在“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經部宗的定義。經部宗和譬喻師二者是同義詞。 | 定義 “主張依他起真實存在,而不承認外境”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 定義 主張“(就勝義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中觀宗的定義。 主張“就名言的範圍而言,諸法皆以自相而存在”的說無體性宗,就是自續派的定義。 | 定義 主張“(就勝義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中觀宗的定義。 主張“即使在名言中,諸法也不以自相而存在“的說無體性宗,就是應成派的定義。此派學人如︰佛護、月稱、寂天。 |
派別
| 派別 經部宗分為二派︰
| 派別 唯識宗分兩派︰
唯識宗又分︰
| 派別 自續派分成二派︰
此二派別的名稱還有如下的解釋︰
瑜伽行中觀自續派又分二支︰
| 派別 |
釋名 世親阿闍黎被稱為毗婆沙師是有原因的,或許是因為他根據《大毗婆沙論》來宣說宗義。或許是因為他主張過去、現下、未來三時是同一實體的(三位)差別。 | 釋名 問︰為什麼稱此宗為經部宗或譬喻師呢? 答︰因為此宗不尊奉《大毗婆沙論》,而以佛經為主來宣說宗義,所以稱之為“經部宗”。 再者,他們以譬喻的模式來闡明一切法,所以又稱之為“譬喻師”。 | 釋名 因為此派倡言︰一切法只是心的體性而已,所以稱為“唯心宗”或“唯識宗”。 又,此派從瑜伽行的觀點確立修道的實踐(次第),所以也稱為瑜伽行派 | 釋名 問︰為什麼稱為中觀宗呢? 答︰因為這些人主張“脫離斷、常二邊的中觀”,所以,稱為中觀宗。 另外,由於這些人宣說”一切法都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所以又稱為“說無體性宗”。 問︰為何稱為中觀自續派呢? 答︰因為此派主張︰借著真正的因──此正因由自存的三條理則所構成,就能遣除(一般人認定諸法)真實存在(的錯誤理念),所以稱為自續派。 | 釋名 問︰為什麼稱為中觀宗呢? 答︰因為這些人主張“脫離斷、常二邊的中觀”,所以,稱為中觀宗。 另外,由於這些人宣說”一切法都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所以又稱為“說無體性宗”。 問︰為何稱為應成派呢? 答︰因為此派主張︰單單用應成的破式,就能使對辯者心中生起瞭解我方論點的比量,所以便如此稱呼。 |
根 | 根 | 根 | 根 | 根 |
境
這五個範疇的法都是[事物],而“事物”的定義就是︰有作用的法。有、所知、事物三者都是同義詞。 無為諸法被視為“常恆的事物”,而色、知、不相應行三類則是“非常恆的事物”。 此宗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實體所成(即由實體有的極微或剎那所構成),然而卻不一定是實體有(即實體地存在,或以實體而存在),因為他們主張︰ 勝義諦和“實體有的事物”是同義詞,而世俗諦和“假有的事物”是同義詞。 | 境 心所明瞭的事物,就是“境”的定義。 足以作為心所衡量之對境的,就是“所知”的定義。 “境”、“有”、“所知”、“存在的事物”都是同義詞。 | 境 唯識宗主張把一切所知概括為三性,因為他們主張︰
雖然唯識宗主張︰這三種法都是“自成的”、“以自性而存在的”;然而(若論其)是否真實存在,則這三者便有差別。因為他們主張︰
(隨教行的)唯識宗主張︰色等五塵(色、聲、香、味、觸)不成其為外境,因為五塵是籍著阿賴耶識中不共業熏習所成的習氣之力,從內識的體性上生起的。
| 境 瑜伽行中觀自續派 此派主張︰凡事物存在,皆以自相而存在。因為任何一法,其假名所依之事,皆可尋得。 所以,在此派看來︰“以自體而存在”、“以自相而存在”、“從自己存在的原理這方面而存在”、“從自己這方面而存在”都是同義詞。 由於此派不認許外境實有,因此主張︰青與持青現量二者同體。 經部行中觀自續派 此派認許外境,但是不承認自証分。除此之外,有關根的建立大致與瑜伽行派相同 | 境 應成派主張︰凡事物存在,皆不以自相而存在。因為他們認為︰任何事物,其存在唯以概念施設為度;句中的“唯”字,就是要排除“以自相而存在”的成份 存在的事物、境、所知三者同義。 |
勝義諦、世俗諦 某一事物,當它被破壞或用理智分析成個別、個別的部份時,(事先)認取此事物的心識便會放棄(該物的概念),這種法就是世俗諦的定義。例如︰陶瓶和念珠就是世俗諦。因為當陶瓶被錘擊碎時,認取陶瓶的心識便會放棄(陶瓶的概念);當念珠的珠子被一個個分解開時,認取念珠的心識也會因此而放棄(整串念珠的概念)。 某一事物,當它被破壞或用理智分析成個別、個別的部份時,(事先)認取此事物的心識依舊不會放棄,這種法就是勝義諦的定義。例如︰無方分極微、無時分剎那的心識、無為的虛空。 《俱舍論》說︰“彼覺破便無,慧析餘亦爾,如瓶水世俗,異此名勝義。”因此,此宗主張︰世俗諦諸法雖然不是勝義地存在,卻是真實地存在。因為他們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實存在的。 | 勝義諦、世俗諦 某一法,其存在不必依待言詞(能詮聲)與概念(分別心)的施設,而可以經得起理智(直接)從此法自身存在的原理這一個層面去考察的,這種法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1、“有作用的法”2、“勝義諦”3、“自相”4、“非常法”5、“有為法”和6、“真實存在的法”都是同義詞。 唯賴概念施設而得以成立的法,就是“世俗諦”的定義。 “無作用的法”、“世俗諦”、“共相”、“常法”、“無為法”、“虛幻存在的法”都是同義詞。 (二諦之定義,如上已說)下面將解釋二諦的名稱︰ 無為虛空之所以被稱為世俗諦,是因為它在世俗的心態上呈現為真。此處所謂的“世俗”就是分別心;因為分別心能障礙我們直接洞見自相,所以稱之為“世俗”。又,以上所說只是名詞的解釋而已(並非定義),因為凡是在世俗心---分別的心態上呈現為真的,並不全是世俗諦。 例如︰瓶子是勝義諦的事例,然而在世俗心──分別的心態上卻仍然現為真實。 此外,如“補特伽羅我”和“聲常”,在世俗分別的心態上是真,然而(它們二者)即使在名言中也是不存在的。 瓶之所以稱為勝義諦,是因為他在勝義心態上呈現為真。此處所謂“勝義心”,就是在顯現的境相上不會生出錯覺的認知。 上述這種二諦的建立模式是[隨理行經部宗]的說法,[隨教行經部宗]所主張的二諦說,和毗婆沙宗是一致的。 | 勝義諦、世俗諦
又,凡是假法,不一定皆虛假的存在,因為依他起雖是假法,然而(在經驗界)卻真實地存在。 | 勝義諦、世俗諦 在二顯(即經驗界中呈現主客二元對立的存在狀態)消失的情況下,直觀現量所通達的對象,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在帶有二顯的情況下,直觀現量所通達的對象,就是世俗諦的定義。例如︰“瓶非真實存在“就是勝義諦,“瓶”就是世俗諦。
此派主張︰凡是認知,皆是正世俗 | 勝義諦、世俗諦 以觀擇名言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名言之量”(是因為)對應於其所量得之事物而成為“觀擇名言之量”;這就是世俗諦的定義。例如︰瓶。 此派不把世俗諦分作正世俗和倒世俗兩類,因為正世俗不存在。(何以故?)因為,凡是世俗,皆非正;(何以故?)因為,凡是世俗,皆是倒。 儘管如此,但就世間一般的認知層面而言,世俗依然可分正、倒二類;因為就世間的認知層面而言,色法是正,鏡中容貌之影像是倒。 然而世間認知層面認為是正的事物,卻並不一定存在;因為(一般人認為)真實存在的色法是正。 以觀擇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究竟之量”,(是因為)觀待於其所量之事物,而成為“能觀擇究竟之量”,這就是勝義諦的定義。例如︰瓶無自體。 勝義諦的分類,同前。 此外,應成派主張︰過去法、未來法和壞滅之法,都是(有作用、能生自果的)事物。 應成派也承認外境,因為他們主張︰能取、所取異體。 |
有漏、無漏 凡有漏法皆是應該斷的,因為(即使是)資糧、加行二種道(也)是應該斷的。 見道只是無漏道,而修道與無學道則各有有漏和無漏二種道;因為聖道雖然都是無漏的,但聖者心續中的道則不全然是無漏的,例如修道位(聖者)心續中的粗靜相道(即以“厭背下界的粗鄙,欣樂上界靜妙“作意而修得的四禪、四無色定之道)就是有漏道。 | 有漏、無漏 | 有漏、無漏 凡於勝義上不存在,而以概念性質存在的法,就是“遍計所執”的定義。 它分二類︰1、假立名言遍計所執 與2、不得義相遍計所執。(即毫無內容、不能定義、根本不存在、純粹由內心虛構而生的法)。
依託其他因緣而生,並且又是圓成實所依的法,就是“依他起”的定義。 它分二類︰1、清淨依他起 和2、不清淨依他起。
空掉二種我執中任何一者的真如性(法性),就是“圓成實”的定義。 它分為二類︰不顛倒圓成實,與不變易圓成實。
不顛倒的圓成實雖然被列入圓成實之一類,但卻不是(真正的)圓成實;因為那(是一種屬於認知的聖智),不是道的究竟所緣──“一種清淨法,此法一旦被緣上,便能(產生)盡除障垢(的作用)“。 | 有漏、無漏 | 有漏、無漏 不依靠因(比量),單靠感官經驗之力就能瞭解的法,就是顯現法的定義。現前法、顯現法、根的對境、非隱晦法等四法,同義而異名,例如︰色、聲、香、味、觸。 必須依靠理由或因才能瞭解的法,就是隱晦法的定義。隱晦法、非顯現法、推理所量諸法,三者同義而異名。例如︰“聲非常“與“聲無我“(等理念)就是隱晦法。 因此,此派主張︰顯現法與隱晦法二者彼此相違,而(顯現、隱晦與極隱晦)三處所量也彼此相違。 |
遮、無遮、非遮 此宗承認有“遮”、“成”二法,但不承認“無遮”; 因為他們主張︰凡是“遮”都是“非遮”。 | 遮、無遮、非遮 經由直接排除所應遮遣之事物而獲得的瞭解,就是遮遣法的定義。此遮遣法和“排他法”是同義詞。 它可分為無遮和非遮兩類。
以直接瞭解之心智,不經由直接排除所遮而獲得的瞭解,就是“成立法”的定義。例如“瓶”。 | 遮、無遮、非遮 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自續派對於“三時”(過去、現下、未來)和“無遮”的安立模式都是相同的。 | 遮、無遮、非遮 | 遮、無遮、非遮 |
(過、現、未)三時 此宗主張︰三世實有。因為瓶子(的本質)不但存在於瓶子的過去時,也存在於瓶子的未來時。 | (過、現、未)三時
過、未二法是常。 “現下法”和“事物”是同義詞。 因此,某一事物的過去產生於該物(生成)之後,某一事物的未來成立於該(未來)物(生成)之前,這些特點是應該明白的。 | (過、現、未)三時 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自續派對於“三時”(過去、現下、未來)和“無遮”的安立模式都是相同的。 | (過、現、未)三時 | (過、現、未)三時 應成派主張︰過去法、未來法和壞滅之法,都是(有作用、能生自果的)事物。 |
一與異 | 一與異
大凡體異者,其“意翻”必相異;而意翻相異者,其體不必相異。 因為所作與非常二者同體,然(彼二者之)意翻則異。 | 一與異 | 一與異 | 一與異 |
有境 | 有境 | 有境 | 有境 | 有境 |
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一詞所指稱)的事例,僅僅是五蘊的聚合體而已;(而此聚合體)亦即施設(補特伽羅一詞)所依之事物。 | 補特伽羅
| 補特伽羅
| 補特伽羅 (瑜伽行和經部行的)自續派都一致主張︰意識就是補特伽羅(一詞所指)的事例;並且不讚成阿賴耶識與染汙意,只承認前六識。 | 補特伽羅 依假名所安立之處──五蘊或四蘊而假立我,唯此假立之我是補特伽羅(一詞所指)的事例;而且,補特伽羅全是不相應行。 (原書註:35、除佛之外,合十地菩薩在內的一切生靈都是有情(sems-can)。 凡夫的根識受到無明染汙,所見所聞均帶有二顯及現似有自相的錯覺。 聖位菩薩入三摩泗多時,其現觀空性的瑜伽現量,已離無明染汙,故屬於正確的認知。 然而,一旦從三摩泗多回到後得位,這時,七地以下仍有實執的分別心現行︰ 八地以上的菩薩,雖已斷盡煩惱種子,不起實執分別,但仍帶有現似能、所二分的二顯習氣。 所以應成派主張︰有情的根識都是錯誤的認知。 (《密意疏》,卷6,頁8) |
量、非量
| 量、非量 認知分為︰量知與非量知二種。
| 量、非量 唯識宗主張︰量分現、比二量。現量有四種,而且其中的自証現量和瑜伽現量,都是沒有錯誤的認知。
| 量、非量 知分二類︰量知和非量知。量分二類︰現量和比量。 現量有四種︰根現量、意現量、自証現量和瑜伽現量。後二種現量都是沒有錯覺的認知。 由於此派不認許外境實有,因此主張︰青與持青現量二者同體。 | 量、非量 知有兩種︰量知與非量。量有二種︰現量和比量。現量有三種︰根現量、意現量和瑜伽現量;不承認自証現量。主張︰有情生命相續之根識都是錯誤的認知。 瑜伽現量有錯誤的和不錯誤的兩種;
凡是“再決識”,皆是現量;因為(初剎那)瞭解“聲非常”的比量,於第二剎那即成概念化之現量;持色的根現量,至第二剎那即成無分別之現量。 比量分四︰事勢比量、極成比量、度喻比量、信許比量。 應成派的主要特色就是︰籍著假立的正因,破盡“內外諸法以自相而存在(之執)“。並且,在名言上,名也只是假有。 因此,不須(立量)向他人宣說,便能使人瞭解︰縛脫、因果與能量所量等教理,可以在自宗體系上正確地成立起來。 |
業果的依據 迦濕彌羅的毗婆沙師和經部宗一樣,主張︰意識的相續是聯繫業與果的依據; 而其他的毗婆沙師則主張︰“得”和一種像債契一樣。 (可以保證業果不失效用)而名為“不失法”的不相應行法,才是聯繫業與果的依據。 應成派與毗婆沙這二宗都主張︰身業和語業含有色的成份。 (此外)毗婆沙宗還主張︰凡有為皆是非常,但是卻不一定剎那壞滅; 因為(有為法)生起之後,須先經過“住”的階段,然後才進入“壞滅”的階段。 毗婆沙宗主張因果同時,但經部以上各宗派則不如此主張 | 業果的依據 | 業果的依據 | 業果的依據 | 業果的依據 應成派與毗婆沙這二宗都主張︰身業和語業含有色的成份。 |
無表色 無表色是真正的色法 | 無表色 無表色不是真正的色法。 | 無表色 無表色不是真正的色法。 | 無表色 無表色不是真正的色法。 | 無表色 無表色是真正的色法。 |
道 | 道 | 道 | 道 | 道 |
道之所緣 道的所緣就是四諦的差別法──非常(無常、苦、空、無我)等十六行相, 其中的細品無我和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同義。 此宗並認為︰“補特伽羅能獨立(造業受報)之實體空“就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 在十八部派中,一切所貴五部不主張“能獨立之實體空“是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因為一切所貴五部主張有“能獨立之實體我“。 (又,)此宗不讚同粗、細品法無我的建立,因為他們主張︰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法我”。 | 道之所緣 四諦的非常(苦、空)等十六行相,就是道的所緣; 細品無我和細品補特伽羅無我是同義詞;
| 道之所緣
二種細品無我都是空性,然空性未必是二種細品無我之任一者。因為唯識宗主張︰滅諦和涅盤二者都是空性。(此外)唯識宗主張︰有為諸法與認持彼法之量(通達它)(即認知)同質,無為諸法與認持彼法之量同體。 | 道之所緣 此派主張道之所緣有︰
| 道之所緣 此派主張︰
細品補特伽羅無我與細品法無我,並無精粗之別,而且都是究竟的真理。 |
道之所斷 修道所應斷的(無知)有︰染汙無知和非染汙無知兩種。
| 道之所斷 除了補特伽羅我執與染、非染無知等名稱外,不承認(別有)法我執和所知障等(名稱)。這些主張和婆沙宗是相同的 | 道之所斷 道之所斷有煩惱障與所知障二種。
| 道之所斷 此派主張︰
| 道之所斷
|
道之自體 此宗讚同, 三乘道中資糧、加行、見、修、無學等五道的建立,但不承認(菩薩)十地之智。 (此宗認為︰苦法)忍、(苦法)智等十六剎那的
此十六剎那如山羊過橋一般,只能(在心中)挨次生起(不能頓現觀)。 又,此宗主張道諦並非全是認知,因為他們認為無漏五蘊都是道諦(然而無漏五蘊中的色蘊卻非認知)。 | 道之自體 此宗(也)設有三乘、五道的建立,並且主張, 忍、智十六剎那是見道(與主張前十五剎那是見道的毗婆沙宗不同)。 又,因為此宗主張,現量所見之境相必須是自相,所以不讚成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共相)是聲聞見道無間道的領受境。 因為此宗主張︰見道無間道先直接現觀“遠離補特伽羅我的(有為)行法”,然後間接通達細品補特伽羅無我。 | 道之自體 唯識宗主張︰三乘中的每一乘都有資糧、加行二道,見、修二道以及無學道等五道的建立; 而大乘在五道之上更有十地的建立。 | 道之自體 瑜伽行中觀自續派 此派和其他宗派一樣,主張︰三乘各有五道 ,一共有十五種道。 所不同的是,此派主張︰獨覺在(見道)無間道和解脫道時,必須(現証粗品的法無我,就是)具有“二顯空“之悟境。 經部行中觀自續派 此派關於道的建立,有下列諸特點︰
| 道之自體 應成派主張︰三乘各有五道的建立,並且根據《十地經》建立大乘十地。三乘聖者慧觀的種類並無不同;因為,凡是聖者皆能現觀法無我。 |
果 | 果 | 果 | 果 | 果 |
了義與不了義經
《七部毗曇》都是佛說,而且凡佛所說必然義如其語(不須另加引伸,別作解釋)。 除了“八萬法蘊”之外,不讚成“八萬四千法蘊”的說法。因為《俱舍論》說︰“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 | 了義與不了義經 | 了義與不了義經 唯識宗主張︰佛經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差別;因為他們主張︰
了義與不了義經的差別是這樣的︰
| 了義與不了義經 關於佛經中的了義經和不了義經,此派作了如下的設定︰
《解深密經》中所說的初法輪是不了義, 中、後二法輪則各有了義與不了義二種。 | 了義與不了義經 解深密經》中所說的三法輪的初、末二法輪是不了義經,因為那裡面沒有直接開示空性的經典。 三法輪中的中法輪都是了義經,因為《般若心經》是了義經。 |
三乘差別
在最後一生,坐菩提樹下,初夜降天子魔;午夜入三摩呬多,現証加行、見、修三道。最後,約於黎明魚肚白未現之時,現証無學道。 因此,初夜降魔以前是凡夫位,而菩薩的加行、見、修三道僅是三摩呬多;十二行跡中的前九個是菩薩行,後三個(成佛、轉法輪、入涅盤)行跡才是佛行。 | 三乘差別 此宗除了主張︰“無退法阿羅漢”與“佛的色蘊(也)是佛”以外, 其他有關三乘証果模式等(果位元觀)都與毗婆沙宗相同。 (一般說來)婆沙和經部二宗不承認“大乘經藏是佛說” | 三乘差別
| 三乘差別 瑜伽行中觀自續派 此派主張︰因為獨覺以粗品所知障作修道所斷的主體,所以不安立八向住;但是聲聞則有八輩補特伽羅的安立。
經部行中觀自續派 由於聲聞、獨覺二乘所斷之障與所悟之無我(補特伽羅無我),並無粗細之別。因此,証悟的品類也沒有什麼不同。並且,這兩乘都有八向住的建立。 (清辨《中觀心要釋》──) 《思擇焰》說︰“証第八地時,斷盡煩惱障。 ”可見此派主張︰諸定性的大乘,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是有(先後)次第的。 然而,這並不意謂︰此派與應成派同樣地主張“煩惱障未斷盡前,不能斷所知障”。 除上述的不同特點外,此派有關根、道、果的建立,大體上與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一致。 | 三乘差別
未斷盡煩惱障之時,不能斷所知障; 斷除所知障從第八地開始。 未曾修學小乘道(並証得果位)的菩薩,在現証第八地的時候斷盡煩惱障。 最後,依止有情心識之流盡頭的無間道,斷盡所知障;同時,現証四身的佛位。 此派主張︰涅盤和滅諦都是勝義諦。 |
佛的三身 最後生菩薩現証菩提的地方,必定在欲界; 因此不承認有“密嚴色究竟天”(色界十七天最上層報身佛土之名) 和報身之說。不但如此,甚至也不主張有“一切相智”。 | 佛的三身 | 佛的三身 具有大乘種性者,以屬於法無我的圓成實作所修的主體,且以兼修三大阿僧只劫資糧的模式,五道、十地循序上進。最後,以有情生命之流盡頭的無間道盡斷二障,
若依照某些尊奉《阿毗達磨集論》學人的看法,顯然還有以人身而成佛的情形。 唯識宗主張,涅盤有︰
佛身有︰法、報、化三身。 法身有
體性身又包含︰
| 佛的三身 此派主張︰大乘涅盤和無住涅盤同義,且將佛身定數為四。 聖解脫運和師子賢二人對佛身說雖有爭執,但對於佛身的數目並無異議。 | 佛的三身 此派主張︰涅盤和滅諦都是勝義諦。 |
究竟三乘、究竟一乘 三乘羅漢都是有餘涅盤,因為無餘涅盤之時,心識之流斷,猶如燈滅一般。所以,此宗主張“究竟三乘”。 | 究竟三乘、究竟一乘 與毗婆沙宗相同。 | 究竟三乘、究竟一乘
| 究竟三乘、究竟一乘 因為此派主釀“究竟一乘”,所以認為︰凡是聲聞、獨覺羅漢之任一類,均將轉入大乘道。聲聞與獨覺二乘,由於所斷的障垢和所悟之理不同,因此所現証的果位也有高下之別。 | 究竟三乘、究竟一乘 |
三寶定義 由於佛的色身和成佛前的加行位菩薩身,同為一生所攝,因此不能算是“佛寶”,但仍可承認為“佛陀”。
| 三寶定義 此宗除了主張︰“無退法阿羅漢”與“佛的色蘊(也)是佛”以外, 其他有關三乘証果模式等(果位元觀)都與毗婆沙宗相同。 (一般說來)婆沙和經部二宗不承認“大乘經藏是佛說” | 三寶定義 唯識宗主張,涅盤有︰
佛身有︰法、報、化三身。 法身有
體性身又包含︰
| 三寶定義 此派主張︰大乘涅盤和無住涅盤同義,且將佛身定數為四。 聖解脫運和師子賢二人對佛身說雖有爭執,但對於佛身的數目並無異議。 | 三寶定義 此派主張︰涅盤和滅諦都是勝義諦。 應成派的主要特色就是︰籍著假立的正因,破盡“內外諸法以自相而存在(之執)“。 並且,在名言上,名也只是假有。 因此,不須(立量)向他人宣說,便能使人瞭解︰縛脫、因果與能量所量等教理,可以在自宗體系上正確地成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