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中請稍後...
T350T351T310(43)T352T659
經卷

No. 350 [Nos. 310(43), 351, 352]

[9]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10]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與摩訶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二千人。

爾時佛語摩訶迦葉比丘言:「菩薩有四事法智慧為減。何等為四事?一者不敬經不敬師、二者人有欲聞經者中斷之、三者人有求深經者愛惜不肯與、四者自貢高輕侮他人,是為四。

「菩薩復有四事法智慧為增。何等為四?一者恭敬經尊師;二者人有來聽經者不中斷;三者人有欲得深經者不愛藏;四者具足為人說經,不從人有所[11]徼冀,常自精進常隨法行不[12]嘩說;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世世亡菩薩道意。何等為四?一者欺調其師、二者主持他人長短、人無長短誹謗之、三者壞敗菩薩道、四者罵詈為菩薩道者,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世世所生念菩薩道不忘,及自致至佛。何謂四事?一者不欺師,盡其形壽不兩舌諛[13]訑;二者盡形壽不兩舌形笑他人;三者慈心於人不念人惡;四者視諸菩薩如見佛,及初發意無異;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法,中道斷絕為菩薩日減,何謂為四?一者自貢高學外道;二者獨欲自供養,不欲令他人得;三者反自憎菩薩還自相謗;四者人有來常所聞經[14]妄止令斷絕;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求經道及有所求索不中斷。何謂四事?但求索好經法,六波羅蜜,及菩薩毘羅經,及佛諸品;去瞋恚之心,敬事十方天下人,如奴事[15]大夫;樂於經不為外道自[16]益身也;自守不說人惡及讒[17]溺於人,所不聞經不限佛智也,隨其所喜經者各自聞得;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心不委曲當遠離。何謂為四?一者[18]猶豫於佛法;二者自貢高瞋恚,頑佷用加於人;三者貪嫉諛[*]訑;四者說菩薩短;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直行至誠。何謂為四?一者自有過惡不覆藏,自悔欲除其罪;二者實[19]諦,亡命亡國亡財不兩舌;三者設有災變妄起,至罵詈數數輕易及撾捶閉著牢獄,設有是,當自悔前世惡所致;四者無恨無瞋[20]恚自信;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難調也。何謂四事?一者學經自用不隨師法;二者所受教不用也,不慈孝於師;三者受比丘僧所信句,妄與他人;四者不敬於成就菩薩;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易調也。何謂為四?一者所聞經法隨教不過,所聞者但聞取法不取嚴飾;二者當恭敬於師無諛諂;三者食知足持戒三昧如法;四者見成就菩薩,持善心向心口身亦爾,亦欲及其功德;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得其過。何謂四事?一者本不相習不當妄信;二者佛有深法不當妄教人,是為大過;三者人有喜菩薩道者,反教人羅漢道,是為大過;四者於比丘僧中,布施心不等與者,是為大過;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得菩薩道。何謂四事?一者等心於十方人,二者布施等心於十方人,三者所作為等心於十方人,四者說經等心於十方人;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1]矯稱為菩薩。何謂四事?一者依經得生活,二者但欲聲名不索佛道,三者但欲自安不念苦人,四者但口多說不欲度餘人;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成其功德。何謂四事?一者信虛空,二者所作惡信當悔,三者心念萬物皆非我所,四者極大慈於十方人;是為四。

「菩薩有四惡知識。何謂四?一者教人為羅漢道滅意;二者教人為辟支佛道,自守無為;三者喜教人為教道;四者人[2]求有學經者,持財物誘[3]恤,不肯教人;是為四。

「菩薩有四善知識。何等為四?一者人所求索不逆[4]也,用是故成佛道;二者經師,是為善知識,多聞經故;三者勸樂使人發意求佛,成於功德;四者佛天中天,是善知識,具足諸佛法故;是為四。

「菩薩有四珍寶。何謂為四?一者見佛已悉供養無二意;二者六波羅蜜法悉聞;三者常淨心向師;四者止於愛欲,常止空閑處;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出於魔界。何謂為四?一者不捨菩薩心;二者無有瞋恚心向於十方人,大如毛髮;三者悉學外餘道;四者恭敬於諸菩薩;是為四。

「菩薩有四事,得功德不可復計。何謂為四?一者持法施與人,不希望欲有所得;二者人有犯戒者,當慈哀之;三者多教人為菩薩道;四者有下賤人來毀辱菩薩,悉當忍之;是為四。」

佛語迦葉言:「不用字為字菩薩也,隨法行、隨法立用,是故字菩薩。菩薩,凡有三十二事。何謂三十二事?安隱慈心;於人自念智慮;少去自用不高自[5]傗;堅住不動;還所與親厚;[6]乃至般泥洹,善知識惡知識等心無有異;所作為不懈怠;常和[7]暢向於十方人不中斷;等心悉遍至;不斷慈心;索諸經法不忘;於經法中無有飽時;所有惡不覆藏皆發露;他人有短不念其短惡;諸福功德悉究竟;索所施與;但發心索佛耳,一切[8]不索;有所生心向十方人不適有所憎;無思想之禪;不願於其中也;漚[9]惒拘[10]舍羅護於智慧;四事雜布施;不樂於外事;不喜於小道;心喜於大道;離於惡知識;習善知識;以五[11]旬自娛樂;譬如月初生時稍稍增益,於智慧稍稍如是;不[12]墮非法;所語無異;所說諦者恭敬。」

佛言:「如是,迦葉!三十二事,是故名為菩薩。」

佛言迦葉:「譬如地,一切人隨其所種,其地亦不置人也;如是發意菩薩,自致乃成佛,饒益十方人,亦適無所置也。迦葉!譬如春夏溫[13]煖,所種成熟;菩薩智慧成熟十方[14]人,功德如是。譬如水,百穀草木皆因水茂盛;菩薩如是,發心諸經法悉從中生。譬如風,悉成諸佛國土;菩薩如是,漚[*]惒拘舍羅悉成諸佛經。譬如日,無所不照[15]天下皆見其明;菩薩如是,智慧光明悉照十方人,經道之明。譬如月初生時日日增益;菩薩如是,精進具足於功德。譬如師子,獨行獨步無所畏;菩薩如是,被[16]戒德之鎧,獨行獨步無所畏。譬如草木,雖無上枝下根由復生;菩薩如是,雖斷三處,極大慈續見世間。譬如萬川四流皆歸於海,合為一味;菩薩如是,持若干種行合會功德,持用成願一味,入薩芸若中。譬如須彌山,忉利住其上;菩薩如是,發心成薩芸若。譬如樹蔭却雨;菩薩如是,持極大慈雨於經道。譬如國王得傍臣共治,則好漚[*]惒拘舍羅;如是菩薩,所作為如佛。譬如天[17]晴欲索雨不能得也;菩薩如是,不學經道,豫知不高明也。譬如遮迦越羅[18]王之所處,自然[19]後七寶自然來生;菩薩如是,初生薩芸若意,然後自然生三十七品經。譬如更治摩尼珠,其價增倍多所饒益;師成一人為菩薩道,眾阿羅漢辟支佛皆依用得度。譬如毒藥在人手中不害傷人;菩薩雖在愛欲中,持智慧不入惡道。譬如郡國多積糞壤,有益稻田菜園;菩薩雖在愛欲中,益於天上天下。」

佛語迦葉:「若有菩薩欲學極大珍寶之積遺日羅經,當隨是經本法精進。何等為本法?無法、無我、無人、無壽、無常、無色、無痛痒、無思想、無生死識,是為法本根。有常在一邊,無常在一邊,有常無常適在其中,無色、無見、無識,是故為中之智黠本也。譬如大地為一界,復一佛界,兩界之際中,無色、無見無識、無我無識、無所入、無所語,是為智黠本也。心為一邊,無心為[20]一邊,設無心無識、無我無識,是為中間之本。諸佛經法等無有異,有德無德、內事外事、有世間無世間、為度者未度者、脫愛欲未脫愛欲。泥洹等無有異,有在一邊,無有在一邊,有無有適在中間,是為智黠中本也。」

佛語迦葉:「我為汝曹說法。從生至死身所出生,苦癡在一邊,黠在一邊,無癡無黠適在中間,是為智黠中間之本。」

佛語迦葉:「空不作法,法本無空無相不作法,法本無相無願不作法,法本無願無死生不作法,法本無死生,[1]死生無出[2]生、無滅無處所。無形不作法,法本無形當隨是本法,是為中間。視本法不自分別解身為空也,空棄空中之空,本自空、甫當來空、現在空。」

佛語迦葉:「人寧著癡大如須彌山,呼為有其過不足言耳;人有著空言有空,其過甚大。若有著癡者,曉空得脫;著空者不得脫。」

佛語迦葉言:「譬如人病,得良醫與藥,藥入腹中不行。於迦葉意云何?是人能愈不?」

迦葉報言:「大難。」

佛言:「外餘道曉空得脫,著空不得脫,譬如人畏於虛空,啼哭教人却去虛空。」佛語迦葉:「是人寧却虛空不?」

迦葉言:「不可却也。」

佛言:「如是迦葉!若沙門婆羅門畏於虛空,其人亦空語復畏空,是人為狂,無有異。」

佛語迦葉言:「譬如畫師自畫鬼神像,還自復恐怖。譬如人未得道者,如是色聲香味,坐是墮死生中不曉法。譬如木中火出還自燒木,從觀得黠自燒身。譬如幻師化作人,還自取幻師噉,如是色聲香味對從中出,念噉空[3]噉無他奇。」

佛語迦葉:「譬如燈炷之明,不自念言我當逐冥去冥也,[4]然燈炷照,不知冥所去處。如是,智[5]黠不念我當去愚癡得智黠,不知愚癡所去處也。是智黠無所從來,亦無有持來者,是燈炷明是冥,空不可得持也。是智黠、是癡,兩者俱空,無所持[6]也。譬如大舍小舍,百歲若千歲,未甞於其中然燈火也,却後各於中然[7]燈火。迦葉!於迦葉意云何?是冥在中千歲,若我豪強不出。」

迦葉白佛言:「不也。冥雖久在中,見火明,不敢當即去。」

佛言:「如是迦葉!菩薩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8]欲所覆,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燈炷明者,於佛法中智黠明是也,冥愛欲即為消盡。譬如虛空中不生穀實也,地種乃生穀實耳;如是泥洹中不生菩薩也,糞治其地穀種潤澤生,於愛欲中生菩薩。」

佛語迦葉:「譬如曠野之中若山上,不生蓮華及優鉢華也;菩薩不於眾阿羅漢、辟支佛法中出也。譬如大[9]陂水[10]污泥之中,生蓮華優鉢華也;從愛欲中生菩薩法。譬如四大海停住;菩薩於三界功德中,潤澤成菩薩道。譬如[11]蠧虫食芥子空;羅漢、辟支佛智爾所耳。譬如麻油,破一髮作百分,持一分搵油麻中,為出幾所[12]渧,羅漢辟支佛智如是;如十方空所至,菩薩曉佛智如是。譬如遮迦越羅有千子,無有一子應遮迦越羅相也,雖有爾所子,不在子計中也;有羅漢數千巨億萬人,不在佛計中,無一菩薩,佛雖有爾所羅漢,不具足為佛子也。譬如遮迦越羅正夫人與貧窮人共交通,從中生子。」佛語迦葉:「是寧應為遮迦越羅子不乎?」

迦葉報佛言:「不也。」

佛言:「如是迦葉!雖有羅漢從法中出,是非佛子也,不類菩薩。何以故?菩薩不斷佛法故。譬如遮迦越羅與青衣交通却後生子,具足成遮迦越羅相,雖從青衣生,由為是遮迦越羅子也。如是,菩薩雖在生死中行力少,會為佛子。譬如遮迦越羅夫人懷軀七日,會當成遮迦越羅相也。諸天皆徹視見腹中胞胎,雖遮迦越羅子多者無遮迦越羅相,諸天言:『由不如供養腹中七日子也。』發意菩薩如是中有為佛道,諸天心念言:『雖有羅漢數千萬億豪尊,不如供養發意菩薩也。』譬如摩尼珠,有水精大如須彌山,不如一摩尼珠;初發意菩薩眾,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也。譬如遮迦越羅有少子,諸小王傍臣皆為作禮;初發意菩薩如是,諸天、釋、梵、世間人、龍、鬼神皆為作禮、譬如大山,諸藥草悉出其巔,亦無有主,隨其有病者與諸病皆愈;菩薩如是[13]持智慧藥,愈十方天下人生死老病悉等心。譬如月初生人皆為作禮,月成滿無有為作禮者;若有信佛者,於佛法中菩薩發意,若有信佛者,多為菩薩作禮者。何以故?從菩薩成佛故。譬如有智者,不捨月為星宿作禮也;高人如是,不捨菩薩為羅漢作禮也。譬如天上天下共治一水精,會不能得摩尼珠也;一切自守持戒禪三昧,智黠羅漢雖眾,不能坐佛樹下,不能作佛也。」

爾時佛語摩訶迦葉菩薩:「學用十方人故菩薩作功德,用十方人故菩薩作功德,不自貢高,菩薩常當教十方人愈其病。何等為愈病?婬者以觀為藥,瞋恚者以等心為藥,癡者以十二因緣為藥;疑不信者以空為藥;欲處色處無色處,若欲覺此者,以無相為藥;是我所非我所,愛欲所念,以無願為藥。四顛倒各自有藥,何等為各自有藥?一者有常以無常為藥,二者有樂以苦為藥,三者有言是我所以非我所為藥,四者有身以觀為藥。四意止以身心為念,是為藥;四意斷一切惡悉斷,是為藥;四神足念合會成身以空棄為藥;五根五力不信懈怠念功德為藥;七覺意入法黠是為藥;外道及不信以八道為藥;是為各各分別藥。」

佛語迦葉:「若閻浮利,若醫若醫弟子者,或醫王最[1]尊三千國土滿其中者,或醫王滿其中,雖有乃爾所醫王,不能愈外道及不信者,不知當持何等法藥愈也。菩薩作是念:『不持世間藥愈人病也,當持佛法藥愈人病。』何等為佛法藥?隨其因緣,黠慧中無我無人無壽無命,信空度脫,空無空聞是不恐不懼,持精進推念心,何等心入婬?何等心入瞋怒?何等心入癡?持過去當來今現在心入耶?過去為盡[2]甫當來未至今[3]現在無所住也。」

佛語迦葉言:「心無色無視無見。」

佛語迦葉言:「諸佛亦不見心者,本無所有、無所因也,自作是因緣,自得是死生。心遠至而獨行,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須臾而滅,心譬如天暴雨卒來無期,愛欲亦如是卒來無期。心譬如飛鳥獼猴不適止一處也,心所因不適止一處也。譬如畫師各[4]各賦[5]彩心各各異,如是隨行所為。譬如王於眾人中為上,心於諸功德中無上。譬如[6]蒼蠅在糞上住自以為淨,心亦如是入愛欲中自以為淨。心譬如怨家,擲人著惡道中無有期也。譬如持灰作城,持無常作有常。譬如持鈎行釣魚得,心持非我所是我所。心譬如賊,所作功德反自辱。譬如坂上上下,心須臾有愛、須臾有憎。心譬如怨家但伺人便,心常欲聞香。譬如畫瓶盛屎,有何他奇心喜味。譬如奴隨[7]大夫使心樂對。譬如飛蛾自投燈火中。」

佛語迦葉:「心索之了不可得,雖不可得是為無有,雖無有因為無所生,雖無所生亦無所出,雖無所出亦無所壞,雖無所壞亦無有死亦無有生,雖無所生無所死本無因緣,死生雖本無因緣無生亦無願也,雖無願亦無所持,雖無所持是為羅漢[8]滅,是為羅漢[*]滅無[9]誡禁也。若死生若計所作罪本[10]了無有,是無死生是為羅漢[*]滅,羅漢[*]滅亦無身行無口行無心行,是[*]滅無有異也。何以故?諸經一味故,是[*]滅皆等如虛空,是[*]滅適無所莫,亦無是我所,亦非[11]是我所,是滅諦本無諦,是[*]滅本淨無愛欲之瑕穢也,本[*]滅[12]離本滅,是[*]滅隨次至於泥洹,是[*]滅無盡也,本無有生也,是[*]滅安隱用至泥洹,故安隱是[*]滅也。常[*]滅常經無本,是[*]滅好去[13]本無死生。」

佛語迦葉言:「自求身事莫憂外事,後當來世比丘輩,譬如持塊擲狗,狗但逐塊不逐人。當來比丘亦爾,欲於山中空閑之處,常欲得安隱快樂,不肯內自觀身也。如是為不曉色耳鼻舌身,從[14]是何緣得脫乎?從是入城乞匃,若至聚邑,見色聲香味細軟欲得者,便為墮衰於山中,若多少持戒不內觀,死則天上生,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從是以後不離三惡道。」

佛語迦葉言:「比丘如狗逐塊,人罵亦復罵之,人撾亦復撾之,不制心者亦如是。譬如調馬師,馬有[15]𨅨踲者,當數數教之久後調好;比丘時時法觀制心調,亦不見其惡如是。譬如人病喉咽痛,舉一身皆為痛;人心繫於是我所非我所,隨外道亦如是。」

佛語迦葉言:「沙門有二事,墮牢獄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養。沙門復有二事縛。何謂二事?一者學外道,二者多欲積衣被及袈裟鉢。沙門復有二事中道斷。何等為二事?一者與白衣厚善,二者見好持戒沙門反憎。沙門復有二事墮垢濁中。何謂二事?一者常念愛欲,二者喜交結知友。沙門復有二事著。何等為二事?自有過不肯悔,反念他人惡。沙門復有二事,墮泥犁中。何等為二事?一者誹謗經道,二者毀戒。沙門復有二事。何等為二事?一者都犯戒,二者於法中無所得。沙門復有二事悔。何等為二事?一者不應行強[16]披袈裟;二者身不自持戒,持戒比丘反承事。沙門復有二事病難愈,何等為二事?一者心邪亂,二者人有作菩薩道者止斷。」

佛語迦葉:「沙門何故正字沙門?有四事字為沙門。何等為四?一者形容被服像如沙門,二者外如沙門內懷[17]媮𡣽,三者求索[18]嘩名自貢高,四者行不犯真沙門也。何等為形容被服如沙門者?髠頭[19]剔鬚,著袈裟持鉢,心不正不持戒,但欲作惡喜學外道,是為被服如沙門。何因外如沙門內懷[*]媮𡣽者?安徐而行,安徐而出安徐而入,外道麁惡於山間草屋為廬,內無信著我著我所,中有[20]因苦直信者反自嫉妬。何因為求索[*]嘩名者?[*]媮𡣽持戒令他人稱譽,[21]媮𡣽學經令他人稱譽,[22]媮𡣽僻處令人稱譽,不自剋責求度脫,但有[*]媮𡣽。何等為行不犯真沙門?不惜壽命[23]損身,何況索歸遺供養者。若有比丘守空行,常勸樂追,及悉見諸法淨潔本無瑕穢,自作黠明不從他人持黠明,於佛法亦不著,何況常著色,亦無結者亦無脫者,本無不見泥洹,亦無死生亦無泥洹,是為真沙門。」

佛語迦葉:「至誠沙門常當作是念,當効真沙門,莫効[*]嘩名諛[*]訑沙門也。譬如貧人號名大富,但得富名無所有也。」

佛語迦葉:「是人應得為有是字不?」

迦葉言:「不也。」

佛言:「如是,迦葉!雖有沙門字,不行沙門法也,亦如貧人自稱大富。譬如人為水所沒溺反渴欲死,沙門如是多諷經,高才不去情欲,於情欲中渴欲死,坐入泥犁、禽獸、薜荔中。譬如醫滿一具器藥,不能自愈其病,雖多諷經而不持戒,譬如人病得王家藥,不自護坐死,雖多諷經而不持戒如是。譬如摩尼珠墮於屎中,雖多諷經而不持戒。譬如死人著金傅飾,不持戒反被袈裟,像如持戒沙門。譬如長者子服飾,著新衣著新傅飾,多諷經持戒好亦如是。」

佛語迦葉:「有四事,不持戒像類持戒人。何等為四?一者若有比丘禁戒所說不犯缺也,雖有是有著呼有人;二者若比丘悉知律經,著行是我所行;三者若有比丘著我是我所;四者常行等心,等心於人著怖畏於[1]死生;是為沙門不持戒名持戒。」

佛語迦葉言:「禁戒無形不著三界,何因名為戒?無吾無我、無人無命、無意無名、無種無化無教、無有作者、無所來無所去、無制無滅、無身所犯無口所犯無心所犯、無世無計無世所住,亦無有戒亦不無戒,亦無所念亦無敗壞亦無坐立,是故為禁戒矣。」

爾時佛說曰:「戒無瑕穢著也,戒者無[2]奢無瞋恚,安定就泥洹,如是為持戒。不愛身亦不愛命,不樂於五道,悉曉了人於法,於佛法中是故為戒,適不在中邊止也,中邊不著不著不縛,[3]譬空中風,是為持戒名及種無所止也。人定心無所著,無我想無人想,曉是者是為淨持戒也。不輕於禁戒不自貢高,常欲守道持戒,如是無有能過者。離我所想,自我及是我所,都無有是也,信於空及佛法行,不[4]沾污於世、不著於世間,從冥入明[5]適無所因,不著於三界,是為持戒。」

時佛說是經法,二萬二千諸天人,及世間人民、諸龍鬼神,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沙門皆得阿羅漢道。五百沙門素皆行守意得禪道,聞佛說深經皆不解不信,便從眾坐[6]避易亡去。迦葉比丘白佛言:「是五百守禪比丘,聞[7]深經不解不信摩[8]訶而去。」

佛語迦葉:「是五百守禪比丘信餘眾多,聞深法教不解不信。」

佛語迦葉:「是五百比丘者,乃前迦葉佛時皆作婆羅門道,於迦葉佛所,一返聞經道心意樂喜,即時五百人自說言:『迦葉[9]佛所說快。』乃爾五百人得是福祐,壽終皆生忉利天上。」佛言:「五百比丘得是福已,後於我法中作沙門,今聞深經不解不信。」

佛語迦葉言:「是五百比丘持是所聞深經,得不墮惡道,於今世皆當得阿羅漢般泥洹去。」

佛語須菩提言:「汝行教五百亡去比丘令來還。」

須菩提白佛言:「是五百比丘尚不欲聞佛所說,何肯隨小羅漢語乎?」

佛即時化作兩比丘,於五百比丘前徐行。五百比丘皆[10]使行,及前兩比丘,五百比丘問前兩比丘言:「二賢者欲何至[11]湊?」兩比丘報言:「欲到空閑山中安隱之處,自守坐禪不能復憂餘。」五百人復問言:「何以故?」兩比丘復報言:「佛所說深經,我不信不解也。」五百人復報言:「我亦欲入山止空閑之處,快坐禪,無人來嬈我,我曹亦復聞佛說經不信不樂也。」兩比丘復報言:「是事當共諦議不戲也,不爭者是為比丘法也。何因為泥洹身中,有我有神有命有人有意耶?當有至泥洹處者耶?」五百人報言:「是身亦無人亦無我亦無[12]命亦無意亦無有,行至泥洹處者也。」兩比丘復報言:「何等盡,當得泥洹者?」五百人復報言:「盡婬盡怒盡癡,是為泥洹。」兩比丘復問言:「卿曹婬怒癡悉盡未?」五百人復報言:「亦無內亦無外也。」兩比丘復問言:「賢者!當莫著亦莫不著,雖不著莫不著,是為泥洹。禁戒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智黠適等度脫見黠,亦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是本法空無色,亦無所見,棄思想棄泥洹想,滅思想痛[13]痒,得疾至所有法莫念,亦莫不念,滅思想痛[*]痒,是為無所為。」

爾時兩比丘說是經法,五百人皆得阿羅漢道,五百人屈還至佛所。須菩提問五百人言:「諸賢者去至何所?從何所來?」

五百人報言:「佛[14]所說經,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須菩提問五百人:「誰是汝師者?」

五百人報言:「本無有生,何因當有出?」

須菩提復問:「誰為卿曹說經者?」

五百人報言:「無五陰無四大無六衰,是為我師。」

須菩提復問言:「師為汝說何等經?」

五百人復報言:「無縛亦無放。」

須菩提[15]問言:「本從何因緣守道乎?」

五百人報言:「亦無守亦無有不守。」

須菩提復問言:「所作為當如是?」

五百人復報言:「亦無有當所作如是者。」

須菩提復問言:「以為降伏魔耶?」

五百人復報言:「無有五陰與魔也。」

須菩提復問言:「卿曹當何時般泥洹乎?」

五百人復報言:「化人般泥洹者,我爾時亦當復般泥洹。」

須菩提復問言:「誰愈卿者?」

五百人復報言:「無身無心是我師也,當愈我。」

須菩提復問言:「卿曹愛[1]欲盡未?」

五百人復報言:「諸[2]緣法本盡。」

須菩提復問言:「卿曹已住羅漢地耶?」

五百人復報言:「亦無所取無所放。」

須菩提復問言:「卿曹死生已斷耶?」

五百人復報言:「本斷亦無所見。」

須菩提復問言:「卿曹住能於忍地耶?」

五百人復報言:「一切已脫著中去。」

時須菩提問事以所可報五百人。

爾時百二十萬人,及諸天、鬼神、龍皆得須陀洹道,千三百比丘皆得阿羅漢道。佛說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世人、鬼神、龍皆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3]

[4]說遺日摩尼寶[5]經

經卷

No. 351 [Nos. 310(43), 350, 352]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

[6]晉代譯失三藏名

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萬六千人,從諸佛國而來集此,悉志無上正真之道。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迦葉曰:「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云何為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師;二者,為法師者慳惜悋法;三者,欲得法者為法作礙,呵責輕易不為說法;四者,憎慢貢高、自大譽毀他。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云何四?一者,尊法、敬重法師;二者,隨受聞法、廣為他說,心無愛著亦無所求,為般若波羅蜜故,捨一切財物,求多學問如救頭然;三者,聞已受持;四者,行法不著言說。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

「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云何為四?一者,欺誑師尊長老;二者,他無惡事說有所犯;三者,摩訶衍者毀呰誹謗;四者,諂偽心無至誠。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

「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云何為四?一者,寧死終不妄語;二者,一切菩薩起世尊想,四方稱說;三者,無有諂偽其心至誠;四者,不樂小乘。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

「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法則滅、善不增長。云何為四?一者,貢高憍慢學世經典;二者,貪著財物數至國家;三者,嫉妬誹謗;四者,未曾聞經聞說誹謗。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則滅、善不增長。

「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云何為四?一者,樂聞善法、不樂聞非法,樂六度無極菩薩篋藏;二者,下意不慢眾生;三者,以法知足、除去邪慢,[7]他犯不犯、不說其過,不求他人[8]誤失之短;四者,所不知法不說是非,以如來證,如來無量境界隨眾生根,佛所說法我不能達。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

「復次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云何為四?一者,猶豫疑於佛法;二者,憍慢不語、恚怒眾生;三者,他所得利心生慳[9]愱;四者,毀呰誹謗不稱譽菩薩。是謂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順相。云何為四?一者,所犯發露而不覆藏,心無纏垢;二者,真言致死終不違真;三者,所說而不相奪,一切侵欺呵罵輕易撾捶縛害,一切是我宿命所作,不起恚他、不生使纏;四者,堅住不信他說,至信佛法亦不信之,內清淨故。是謂迦葉!菩薩有四順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惡。云何為四?一者,多聞調譺、行不如法,不順教誡;二者,離於正法不敬師長,不消信施;三者,失戒、定、慧,癡[10]惘受施;四者,見於調御智慧菩薩,不敬、貢高而輕慢之。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惡。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智:一者,未聞者聞,行如法;二者,依義不以文飾;三者,順教[11]戒善語,所作皆善、孝順師尊,得戒定慧而食信施;四者,見於調御智慧菩薩,興善敬心。是謂迦葉!菩薩四智。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差違。云何為四?一者,未悉眾生便謂親厚,菩薩差違。二者,眾生不能堪受微妙佛法而為說之,菩薩差違。三者,愛樂上妙為說下乘,菩薩差違。四者,眾生正行皆得妙法,而相違反,菩薩差違。是謂迦葉!菩薩有四差違。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道。云何為四?一者,等心為一切眾生;二者,勸一切眾生學佛智慧;三者,為一切眾生而說正法;四者,令一切眾生順於正行。是謂迦葉!菩薩四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惡知識。云何為四?一者,聲聞但自饒益;二者,緣覺少義少事;三者,世俗師典專在言辯;四者,習彼但得世法不獲正法。是謂迦葉!菩薩四惡知識。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云何為四?來乞求者是菩薩知識,長養道故;為法師者是菩薩知識,多聞長養般若波羅蜜故;勸出家學道者是菩薩善知識,長養一切諸善根故;諸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長養一切諸佛法故。是謂迦葉!菩薩四善知識。

「復次迦葉!有四像菩薩。云何為四?一者,貪利不求功德;二者,但自求樂不為眾生;三者,但自除苦不為眾生;四者,欲得眷屬不樂遠離。是謂迦葉!四像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功德。云何為四?一者,解空而信行報;二者,解無吾我大慈眾生;三者,雖樂泥洹不捨生死;四者,行布施[1]欲化眾生,不望其報。是謂迦葉!菩薩四真功德。

「復次迦葉!菩薩摩訶薩有四大藏。云何為四?一者,值佛出現於世;二者,聞說六度無極;三者,見法師心中無礙;四者,不放逸樂住山林。是謂迦葉!菩薩有四大藏。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越度眾魔。云何為四?一者,不捨菩薩心;二者,心不礙一切眾生;三者,不染著一切諸見;四者,不輕慢一切眾生。是謂迦葉!菩薩四法越度眾魔。

「復次迦葉!菩薩摩訶薩有四法,攝受一切善法。云何為四?一者,常止山澤心無欺詐;二者,有恩無恩心常忍辱;三者,[2]念報四恩、棄捨身命為眾生故;四者,求法而無厭足,具一切善根故。是謂迦葉!菩薩摩訶薩四法攝受一切[3]善。

「復次迦葉!菩薩摩訶薩有四無量福行。云何為四?一者,法施心無[4]悕望;二者,見有犯戒興大悲心;三者,願一切眾生樂菩薩心;四者,見有羸劣不捨忍辱。是謂迦葉!菩薩四無量福行。

「復次迦葉!非以菩薩名故稱為菩薩,行法行等行禪分別故,乃稱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摩訶薩成就三十二法得稱菩薩。云何為三十二?一者,至心饒益眾生;二者,欲[5]逮薩芸若智;三者,自謙不毀他智;四者,不慢一切眾生;五者,信心一切眾生;六者,愛念一切眾生;七者,至竟慈愍眾生;八者,等心怨親;九者,眾生求於泥洹益以無量福;十者,見眾生歡喜與語;十一者,已許無悔;十二者,大悲普遍一切眾生;十三者,求法多聞無厭;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為過;十五者,見他所犯諫而不怒;十六者,修行一切威儀禮節;十七者,施不望報;十八者,忍辱無礙;十九者,精進求一切善根;二十者,修習禪定出過無色;二十一者,以權攝慧;二十二者,四恩攝權;二十三者,有戒無戒等以慈心;二十四者,至心聞法;二十五者,專[6]止山澤;二十六者,不樂世榮;二十七者,不樂小乘樂大乘功德;二十八者,遠惡知識親善知識;二十九者,成就四梵居[7]止;三十者,依[8]猗智慧;三十一者,眾生有行無行終不捨離;三十二者,所說無二敬重真言,菩薩之心最為在前。是謂迦葉!菩薩摩訶薩成就三十[9]二法得稱菩薩。

「復次迦葉!我當為汝說喻,智者以喻得知菩薩功德。譬如地界,為一切眾生而無有二;如是迦葉!菩薩從初發意以來至于道場,為一切眾生亦無有二。譬如水界生於百穀、諸藥、草木;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慈心覆育一切,為諸眾生起青白之德。譬如火界成熟百穀、諸藥、草木;如是迦葉!菩薩以般若波羅蜜,成就一切眾生。譬如風界莊嚴一切諸佛國土;如是迦葉!菩薩善權莊嚴一切諸佛國土。譬如月初日日增長;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增長一切白淨之法。譬如日出照諸眾生;如是迦葉!菩薩以一般若波羅蜜,照一切眾生。譬如師子鹿王隨其所行,一切無有恐怖;如是迦葉!菩薩住戒功德,隨其所行一切無有恐怖。譬如象王堪諸重擔終無疲厭;如是迦葉!菩薩善調御心,為一切眾生堪任重擔而無厭惓。譬如蓮花生在[10]淤泥而不著水;如是菩薩生在世間不著世法。譬如伐樹,雖截其枝而不伐根,復生如故;如是迦葉!菩薩以善權心,雖斷結縛猶生三界。譬如諸方江河之水,入於大海悉為一味;如是迦葉!菩薩作若干種善願功德,當作佛道悉為一味。譬如四天[1]王三十三天住須彌山。如是迦葉!菩薩善根心中。譬如國王大臣所助,乃具成辦一切國事;如是迦葉!菩薩般若波羅蜜善根所助,乃具成辦一切佛事。譬如迦葉!天無雲者,雨不可得;如是菩薩不多聞者,法雨不可得。譬如迦葉!天有雲者,雨澤可得;菩薩如是,有大慈雲能降法雨。譬如聖王出者七寶可得;如是迦葉!菩薩出者三十七品道寶可得。譬如有摩尼珠者,彼中無量百千種珠悉皆可得;如是迦葉!有菩薩心者,彼中無量百千聲聞緣覺之法悉皆可得。譬如三十三天遊雜園觀,一切樂具皆悉同等;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為一切眾生方便同等,悉無差降。譬如有毒,因呪藥故不能為害;如是迦葉!菩薩結毒,因智[A1]藥故不能為害。譬如城邑有諸糞壤饒益田用;如是迦葉!菩薩因結學薩芸若用。是故迦葉!菩薩欲學此寶嚴經者,當正觀諸法。云何為正觀?謂真實觀諸法。云何為真實觀諸法?謂不觀我人壽命,是謂中道[2]真實觀法。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謂不觀色有常無常,亦不觀痛想行識有常無常,是謂中道真實觀法。復次迦葉!云何為真實觀諸法?謂不觀地有常無常,亦不觀水火風界有常無常,是謂中道真實觀法。

「復次迦葉!有常是一邊,無常為二邊,此二中間無色,不可見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我是一邊,無我為二邊,此二中間無色,不可見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真實心者是謂一邊,無真實心者是為二邊,無心無思無意無識,是謂中道真實觀法。如是不善法、世間法、有諍法、有漏法、有為法、有穢污法,是謂一邊;如是善法、出世間法、無諍法、無漏法、無為法、白淨之法,是為二邊,此二中間,無所有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者是一邊,無者為二邊,此二中間,無所有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

「復次迦葉!我為汝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3]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苦惱、憂悲、啼泣,如是生大苦陰。無明已盡則行盡,行盡則識盡,識盡則名色盡,名色盡則六入盡,六入盡[4]則更樂盡,更樂盡則痛盡,痛盡則愛盡,愛盡則[5]取盡,[*]取盡則有盡,有盡則生盡,生盡則老死、苦惱、憂悲皆盡,如是滅大苦陰。無有此二,亦無二行,中間可知,是謂中道真實觀法。如是[6]行行盡,識、名色、六入、更樂、痛、愛、[*]取、有、生、老死老死盡,無有此二,亦無二行,中間可知。如是迦葉!是謂中道真實觀諸法也。

「復次迦葉!中道真實觀諸法者,不以空三昧觀諸法空,諸法自空故。不以無想三昧觀諸法無想,諸法自無想故。不以無願三昧觀諸法無願,諸法自無願故。不以無行觀諸法無行,諸法自無行故。不以無起觀諸法無起,諸法自無起故。不以無生觀諸法無生,諸法自無生故。不以如觀諸法如,諸法自如故。是謂中道真實觀法。不以無人觀諸法空,諸法自空故。如是本空末空,現在世空,當令依空莫依於人。若有依空,[7]倚此空者,我說是人遠離此法。如是迦葉!寧[8]猗我見積若須彌,不以憍慢亦不多聞而猗空見者,我所不治。譬如良醫應病與藥,病去藥存,於迦葉意所趣云何,此人苦患寧盡不耶?」

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藥在體故。如是迦葉!空斷一切見,若有猗空見者,我所不治,亦復如是。譬如有人畏於[9]虛空啼泣而說:『今當為我去此虛空!』於迦葉意所趣云何,寧能去不?」

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若畏空者,我說此人甚為狂惑。所以者何?眾生造空而彼畏之。譬如畫師作鬼神像即自恐懼。如是迦葉!諸凡愚人自造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輪轉生死不知此法,亦復如是。譬如幻師,化作幻人而食幻師,無有真實。如是迦葉!修行比丘,隨所思惟一切虛偽,而不真實無有堅固,亦復如是。譬如二木因之更生火而燒彼木。如是迦葉!因真實觀生無漏慧根,而彼即燒於真實觀,亦復如是。譬如然燈諸冥悉除,此闇無所從來亦無所至,不從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而來,亦不至彼。如是迦葉!智慧已生、無智即滅,此無智者,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如是迦葉!燈無此念:『我當除冥。』而燈然者諸冥即除,燈闇俱空,不可[10]獲持無作無造,亦復如是。譬如迦葉!百歲冥室若然燈者,彼闇頗有是念:『我當住此而不去。』耶?」

答曰:「不也。世尊!此闇必滅。」

「如是迦葉!若有眾生百千劫中造作結行,以一正觀無漏智燈即得除盡,亦復如是。譬如空中不生五穀;菩薩如是,不從無為而生佛法。譬如大地眾穢雜糅而生五穀;菩薩如是,於世雜糅結縛之中乃生佛法。譬如陸地不生蓮花;菩薩如是,不從無為出生佛法。譬如[*]淤泥之水生雜蓮花;菩薩如是,從[1]邪眾生結縛之中乃生佛法。譬如[2]醍醐,滿於四海;當知菩薩造作善根,亦復如是。譬如一毛破為百分,以一[3]分毛取四大海一渧之水;當知聲聞造作善根,亦復如是。譬如迦葉!芥子中空;當知聲聞造作善根,亦復如是。譬如十方虛空;當知菩薩造作善根,亦復如是。譬如剎利頂生皇后賤人共會,若[4]後生子。於意云何?當言此子是王子耶?」

答曰:「非也。世尊!」

「如是迦葉!此諸聲聞從我法界生,然彼一切非世尊子。譬如剎利頂生大王賤女共會,若後生子,於意云何?賤人所生,當言此子非王子耶?」

答曰:「不也。世尊!此是王子。」

「如是迦葉!雖從賤生而是王子,菩薩如是,初發道心,住於生死、教化眾生,而彼一切是如來子。譬如聖王,雖有千子無聖王相,聖王之意起無子想;如是迦葉!如來雖有百千聲聞弟子之眾,無菩薩者,如來之意起無子想。譬如迦葉!聖王皇后持齋七日,生一童子[5]具聖王相,三十三天咸共嘆之,而不稱說其餘大者。所以者何?童子雖小而不斷於聖王種故。菩薩如是,初發道心,諸根未具彼諸天眾,曾見佛者咸共嘆之,而不稱說諸阿羅漢具八解脫。所以者何?雖初發菩薩心、諸根未具,不斷諸佛如來種故。譬如有小摩尼真珠,勝於水精如須彌山;菩薩如是,初發道心,出過一切聲聞之上。譬如迦葉!聖王皇后初生童子,一切臣屬皆為作禮;菩薩如是,初發道心,一切天人皆為作禮。譬如須彌山[6]王出諸良藥,為一切人療治苦患,無所適莫;菩薩如是,學智慧藥、為一切人療生死患,亦無適莫。譬如禮敬初生之月,非後盛滿;如是迦葉!禮初發意菩薩者勝,非復得成如來、至真、等正覺也。所以者何?諸佛如來從菩薩生故。譬如迦葉!無有捨月禮星宿者;如是無有捨具戒德智慧菩薩,而禮聲聞。譬如迦葉!一切天人不能以水精為摩尼真珠;聲聞如是,成就一切戒清淨行,不能坐佛樹下成於無上正真之道。譬如得摩尼真珠者,獲餘無量百千財寶;菩薩如是,出於世者,則有無量聲聞緣覺現於世間。」

於是世尊告尊者大迦葉曰:「菩薩為一切眾生,求修諸善根、具眾智藥,[7]往至四方,隨病所應如實治之。迦葉!云何為如實治?謂以惡露不淨治欲,慈心治恚,緣起治癡。空治一切見,無[8]想治一切四相,無願治一切欲界、色無色界。四非顛倒,治四顛倒一切行,無常治非常有常想一切行,苦治苦有樂想,無我治無我有我想,不淨想治不淨有淨想。四意止者,治計著身痛心法,身身觀者不起觀身我見,痛痛觀者不起觀痛我見,心心觀者不起觀心我見,法法觀者不起觀法我見。四意斷者,悉斷一切不善之法,習一切善法。四神足者,捨身心真想。五根五力治不信懈怠、亂念無智。七覺者治諸法無智。聖八道者,此慧所治一切邪道。是謂迦葉!隨病所應如實治之。如此迦葉!菩薩當作是學。

「復次迦葉!假令三千大千國土諸有識者,悉如耆域醫王。有人問之:『以何方藥治彼病者?』終無能答,唯有菩薩能悉答之。是故迦葉!菩薩當作是念:『我不應求世間之藥,當求出世間藥。』修一切善根,是眾智藥。[*]往至四方,隨眾生病如實治之。

「復次迦葉!云何為出世智藥?謂因緣智、無我人壽命智,解一切諸法空無恐怖之心,彼作是觀,何者心欲?何者怒癡?為過去耶?為未來現在耶?若過去者,去心以滅;若未來者,來心未起;若現在者、現心不住。如是迦葉!心未來、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兩中間。心者非色不可見,亦無對、無見、無知、無住、無[9]餘倚。迦葉!心者一切諸佛,不已見、不當見、不今見,若一切諸佛,不已見、不當見、不今見者,云何知有所行?但以顛倒想故有諸法行。諸法者如幻化之法,受種種生故,是心如風遠行,不可持故;心如流水,不可住故;心如燈炎,緣相續故;心如電光,時不住故;是心如霧,外事穢故;心如獼猴,貪一切境界故;心如畫師,造種種行故;心不得住,隨眾結故;心獨無侶,常樂馳走故;是心如王,一切法之首故;是心如母,生一切苦故;是心如炎,聚散一切諸善根故;是心如魚鈎,苦有樂想故;是心如[10]夢,無我有我想故;是心如蠅,不淨有淨想故;是心如怨,家所作不可故;是心如羅剎,常樂求便故;是心如[11]憎嫉,常樂求過故;是心不可愛,恩愛癡故;是心如賊,斷一切善根故;是心著色,如蛾投火故;是心愛聲,如軍樂戰鼓音故;是心愛香,如豕樂臭穢故;是心著味,如使人樂餘食故;是心愛更樂,如蠅樂羶故。求心無有亦不可得;設無不可得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設無過去、未來、現在者,則過三世;設過三世者,是則不有、亦不無;若不有、不無者,是為不生;若不生者,是為無性;若無性者,是為無起;若不起者,是亦不滅;若不滅者,則無敗壞;若無敗壞者,則無來無去;若無來去者,則無有生死;若無去來、無生死者,是則無行;若無行者,則是無為;若無為者,則是聖賢之性;若聖性者,則無戒不戒;若無戒不戒者,則無威儀行亦無不威儀;若無行、無威儀、不威儀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心、心數法者,則無業無報;若無報者,則無苦無樂;若無苦樂者,是聖賢之性;若聖賢性者,則無業無作。如此性中無作身業,亦無作口意業。此性平等無上、中、下,亦無差別,一切諸法悉平等故。

「如是迦葉!此性遠離,捨身口故;此性無為,順涅槃故;此性清淨,離於一切諸結垢故;此性無我,離我作故;此性平等,離虛實故;此性真出,要第一義故;此性無不盡至竟不起,常如法故;此性樂無為,悉同等故;此性清潔,至竟無垢故;此性非我,求我不可得故;此性潔白,至竟淨故。

「汝等,迦葉!當應求內,[1]反去求外。當來之世,當有比丘馳走如犬。云何比丘馳走如犬?譬如有犬[2]搏擲令怖,反走逐之不趣擲者。如是迦葉!當有沙門、婆羅門,畏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反樂中不觀於內,不知何由得離色、聲、香、味、細滑、法,不知不覺遂入人間,復為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得其便。彼在山澤而命終者,因持俗戒得生天中,復為天上色、聲、香、味、細滑、法而得便也,身壞命終生四惡趣。云何為四?地獄、畜生、餓鬼、阿須羅中。是謂迦葉!比丘馳走亦復如犬。云何比丘不走如犬?若人撾罵,默受不報;呵責瞋怒,比丘不報怒,但觀內身、罵誰?打誰?誰受[3]恚責?是謂迦葉!如此比丘不走如犬。譬如[4]御者,若馬放逸即能制之;修行比丘亦復如是,若心馳散,即隨制止、令順不亂。譬如絞人,必斷其命。如是迦葉!一切諸見有計我者,必斷慧命。譬如有人,隨其所縛則悉解之;比丘如是,隨心所縛當即除之。

「如是迦葉!出家學道有二[5]重縛。云何為二?一者,學世經典;二者,執持衣鉢而不精進。

「復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堅縛。云何為二?一者,見縛;二者,貪財名譽所縛。

「復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法障礙。云何為二?一者,狎習白衣;二者,憎嫉師友。出家學者復有二垢。云何為二?一者,任取二結;二者,詣知友家而從[6]乞食。

「復次迦葉!出家學道有二雹雨。云何為二?一者,誹謗正法;二者,犯戒而食信施。出家學者復有二瘡。云何為二?一者,觀他短;二者,自覆己短。

「復次迦葉!出家[7]學者有二煩熱。云何為二?一者,藏濁持袈裟。二者,欲令有戒行者承順於己。出家學者復有二病。云何為二?一者,憍慢[8]不觀其心;二者,毀呰學摩訶衍者。

「復次迦葉!沙門稱說沙門者,云何沙門稱說沙門?有四沙門。云何為四?一者,色像沙門;二者,詐威儀沙門;三者,名譽沙門;四者,真實沙門。云何色像沙門?若有沙門成就色像,[9]剔除鬚髮、被著法服、手持應器,彼身惡行、口意惡行,不習調御、亦不守護,犯戒作惡、貪不精進,是謂,迦葉!色像沙門。云何詐威儀沙門?若有沙門,成就禮節,遊步正智,食知止足,行四聖種,不樂眾聚道俗之會,少言少睡,然彼威儀詐不真實,不期淨心,不習止息、而有見想,於空便起如坑之想,[10]諸有比丘習行空者,發怨家想,是謂,迦葉!詐威儀沙門。云何名譽沙門?若有沙門奉持禁戒,欲令他人知奉持戒;精進學問,欲令他人知精進學;住止山澤中,欲令他人知住山澤;少欲知足精勤獨住,欲令他知,不厭[11]至死、不[12]求離欲、不樂盡止、不欲求道、息心梵行不為泥洹,是謂,迦葉!名譽沙門。云何為真實沙門?若有沙門不為身命,況復貪財、著於名譽,樂聽空無相無願之法,聞則歡喜修行如法,不為涅槃而修梵行,況為三界?不作空見,況見我人壽命?依法求道,離結解脫不求外道,觀諸法性皆悉究竟清淨無穢,而自照察不由於他。如法者,不見如來況有色身,不見無欲法況有文飾,不想無為況有眾德,不習斷法、不學修法,不[13]住生[14]死、不樂涅槃,不求解脫、亦不求縛,知一切法究竟清淨、不生不滅,是謂,迦葉!真實沙門。是故迦葉!當學真實沙門,莫習名譽沙門。譬如貧人外有富名,於意云何,彼名有實不?」

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有沙門名、無沙門德,我說此人是為極貧。譬如有人大水所[1]漂渴乏而死;如是迦葉!有沙門梵志習學多法,而不能除婬、怒、癡、渴,彼為法水所[*]漂、結渴而死,生惡趣中,亦復如是。譬如醫師,持種種藥療他人病而不自治;如是迦葉!有沙[2]門梵志,多諷誦法而不自除婬怒癡病,亦復如是。譬如病人服王妙藥,不自將節而致終沒;如是迦葉!多有沙門梵志,行不如法、起諸結病,終生惡趣,亦復如是。譬如摩尼珠墮不淨中,無所復直;如是迦葉!多有沙門梵志貪著財利,當知亦如摩尼珠墮不淨中,無所復直。譬如死人著金花鬘;如是迦葉!人不持戒被著袈裟,亦復如是。譬如長者子淨自澡浴,被白淨衣著[3]薝蔔華鬘;如是迦葉!多聞持戒被著袈裟,亦復如是。

「復次迦葉!有四不持戒、似如持[4]戒。云何為四?若有比丘護持禁戒、成就威儀,至微小事[5]當畏懼之,持比丘[6]淨戒,成就威儀禮節,身、口、意行正[7]令清淨,而計吾我;是謂,迦葉!一不持戒、似如持戒。復次比丘,誦律通利、[8]察住律法、不斷身見;是謂,迦葉!二不持戒、似如持戒。復次比丘,行慈眾生、聞說諸法不起不滅,而懷恐怖,是謂,迦葉!三不持戒、似如持戒。復次比丘,行十二法淨功德行,而起見我有我所;是謂,迦葉!四不持戒、似如持戒。如是迦葉!戒稱戒者,謂無我亦無我所,無作不作,無事非事;亦無威儀、無行不行,無名色相,亦無非相,無息[9]不息,無取無捨,無可取者亦無不可捨。不施設眾生,亦不施設無眾生。無有口行、無不口行,無心不心,無倚不倚,無戒不戒,是謂,迦葉!無漏聖戒而無所墮,出於三界離一切倚。」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持戒不有亦無垢,  

持戒無憍而不倚;    

持戒[10]不闇無所縛,  

持戒無塵無污穢;    

究竟止息無上寂,  

[11]無想不想亦無穢;    

諸慟眾倚一切斷,  

是為迦葉持佛戒。    

不著身口不倚命,  

不貪一切受生死,    

以正去來住正道,  

是為迦葉持佛戒。    

不著世間不倚世,  

得明無[12]闇無所有;    

無有己想無他想,  

斷一切想得清淨;    

無此彼岸無中間,  

於此彼岸亦不著;    

無縛無詐無諸漏,  

是為迦葉持佛戒。    

謂名及色意不著,  

禪定正念調御心;    

無有吾我無我所,  

是為迦葉稱住戒。    

不倚禁戒得解脫,  

不叩持戒為歡喜;    

於此上求八正道,  

是謂持戒清淨相。    

不期持戒不依定,  

謂修習此得智慧;    

無有無得是聖性,  

清淨聖戒佛所稱。    

謂己身見心解脫,  

[13]是我所終不起;    

心能解空佛境界,  

如是持戒莫能勝。    

善住淨戒得禪定,  

已獲禪定修智慧;    

已修智慧便得脫,  

已逮解脫平等戒。」    

說此偈已,八百比丘逮得漏盡,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諸[14]法眼生。五百比丘昔已得定,聞佛說此甚深之法不能解了,從座起去。於是,大迦葉白世尊曰:「此五百比丘[15]昔已得定,聞是深法不能解了,即便起去。」

世尊告大迦葉曰:「此五百比丘貢高慢故,不能解此無漏淨戒。是所說法甚深微妙,諸佛之道極甚深妙,非是未種善根與惡知識共相隨者所能解了。此五百比丘,昔迦葉如來興出世時,悉為異學弟子。聞迦葉如來說法時,計著有故,一聞說法心得歡喜。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忉利天。從彼命終還生人間,於我法中出家學道。此諸比丘為見所壞,聞是深[16]法不能解了,今始造緣不復生於惡趣之中,此身終已當得滅度。」

於是,世尊告尊者須菩提曰:「汝去化彼五百比丘。」

須菩提白佛言:「唯世尊!此五百比丘不受佛教,何況我耶?」

[17]於是,世尊化作比丘在彼道中。五百比丘見已,往詣化比丘所,問化比丘曰:「諸賢!欲何所至?」

化比丘曰:「欲詣山澤遊住安樂。所以者何?向聞世尊所可說法,我不能解了故。」

即言:「諸賢!我等亦聞世尊說法,不能解了,而有恐怖,欲詣山澤遊住安樂。」

化比丘曰:「諸賢!且來當共誼計,莫得有諍,非沙門法。諸賢!稱說般泥洹者,為何等法般泥洹耶?是身中何者眾生?何者我人壽命?謂般泥洹,何所法盡便得般泥洹?」

五百比丘曰:「[18]婬怒癡盡便得般泥洹。」

化比丘問曰:「諸賢!有婬怒癡盡耶?而言此盡便得般泥洹。」

五百比丘答曰:「諸賢![*][A2]婬怒癡者,不在於內而不在外,亦不在兩中間,亦非無思想而有也。」

化比丘曰:「是故諸賢!不當思想,亦莫[19]反想。若不思想、不[*]反想者,則無染不染。若無染不染者,是說息寂。諸賢當知,所有戒身,亦不生亦不般泥洹,定、慧、解脫、度知見身,亦不生亦不般泥洹。諸賢!因此五分法身說泥洹者,是法遠離、空無所有,無取、無斷。如是諸賢!云何可想般泥洹耶?是故諸賢!莫想於想,莫想於無想,亦莫斷想及與無想,若斷想無想者是為大緣。諸賢!若入想知滅定者,於是似有所作。」

說此法時,五百比丘諸漏永盡心得解脫。即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於是,尊者須菩提問諸比丘曰:「諸賢,向去何所?今從何來?」

諸比丘曰:「尊者須菩提!佛所說法無去無來。」

須菩提復問諸賢:「師為是誰?」

諸比丘曰:「謂不生、不滅是。」

須菩提復問:「云何知法?」

答曰:「無縛、無解。」

須菩提復[1]問:「諸賢!云何解脫?」

答曰:「無明滅而明生也。」

須菩提復問:「諸賢!誰弟子耶?」

答曰:「謂如是得如是正智。」

須菩提復問:「諸賢!何時當滅度耶?」

答曰:「如來所化般泥洹。」

須菩提復問:「諸賢!所作已辦耶?」

答曰:「吾我所作悉皆已斷。」

須菩提復問:「諸賢!誰同梵行?」

答曰:「不行三界。」

須菩提復問:「諸賢!結已盡耶?」

答曰:「諸法至竟滅。」

須菩提復問:「諸賢!降伏魔耶?」

答曰:「諸陰不可得。」

須菩提復問:「諸賢!順尊教耶?」

答曰:「無身、口、意。」

須菩提復問:「諸賢!清淨福田耶?」

答曰:「無受亦無所受。」

須菩提復問:「諸賢!度生死耶?」

答曰:「無常無斷。」

須菩提復問:「諸賢!向福田地耶?」

答曰:「一切諸著悉已解脫。」

須菩提復問:「諸賢!趣何所耶?」答曰:「隨如來之所化也。」

如是,尊者須菩提問,五百比丘答。時彼大眾聞已,八百比丘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諸[*]法眼生。於是,尊者須菩提白世尊曰:「甚奇、甚特!此寶嚴經,饒益發起趣摩訶衍諸族姓子、族姓女。」

須菩提復問世尊:「諸族姓[2]子、族姓女,說此寶嚴經者,得幾所福?」

世尊答曰:「若族姓子、族姓女,說此《寶嚴經》教授他人,書寫經卷在所著處,是為天上天下最妙塔寺。若從法師聞[3]受持[4]讀誦,書寫經卷者,當敬法師為如如來。若敬法師供養奉持者,我記彼人必得無上正真道,命終之時要見如來,是[5]人當得十種身清淨。云何為十?一者,死時歡[6]喜無厭;二者,[7]眼目不亂;三者,手不擾亂;[8]四者,[9]心不擾亂;五者,身不煩擾;六者,不失大小不淨;七者,心不污穢;八者,心不錯亂;九者,手不摸空;十者,隨其坐命終。是謂十種身清淨也!

「復次迦葉!當得十種口清淨。云何為十?一者,善音;二者,軟音;三者,樂音;四者,愛音;五者,柔和音;六者,無礙音;七者,敬音;八者,[10]受音;九者,天所受音;十者,佛所受音。是謂十種口清淨也!

「復次迦葉!當得十種意清淨。云何為十?一者,無恚不怒他人;二者,無恨不語;三者,不求[11]短;四者,無結縛;五者,無顛倒想;六者,心無懈怠;七者,戒不放逸;八者,意樂布施歡喜受;九者,離貢高慢;十者,得三昧定,獲一切佛法。是為十種意清淨也!

「復次迦葉!若有恒沙國土滿中七寶,供養如恒沙等諸佛、如來、等正覺及弟子眾,如恒沙劫一切施安,至般泥洹後起七寶塔;不如是族姓子、族姓女聞此寶嚴經,受持諷誦為他人說,不誹謗也。若有女人說此經者,是女人終不墮惡趣,亦不復受女人身也。

「復次迦葉!若有族[12]姓,欲以一切珍妙供養此經典者,當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人說,是為供養此經典已。若有受持諷誦書寫為人說者,則為供養諸佛如來。」

佛說此經時,尊者大迦葉,一切天、龍、鬼神、世間人民,聞佛說已,歡喜奉行。[13]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經卷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6]一十二

[7]失[8]譯[9]附秦錄勘同[10]編入

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從諸佛土而來集會,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祕不說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謂為四?欺誑師長[A1]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無疑悔處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以諂曲心與人從事。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失菩提心。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何謂為四?以憍慢心讀誦修學路伽耶經,貪利養心詣諸檀越,[1]增毀菩薩,所未聞經違逆不信。迦葉!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何謂為四?捨離邪法求正經典六波羅蜜菩薩法藏;心無憍慢於諸眾生謙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離諸邪命安住聖種,不出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若於諸法心不通達,作如是念:『佛法無量,隨眾所樂而為演說,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為證不生違[2]逆。迦葉!是為菩薩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於佛法中心生疑悔,於諸眾生憍慢瞋恨,於他利養起嫉妬心,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曲心,所應遠離。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為四?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餘言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報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能悉受持。迦葉!是為菩薩有四直心之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敗壞之相。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為四?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器眾生說[3]其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謬。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普化眾生等以佛慧,於諸眾生平等說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迦葉!是為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迦葉!是為四非菩薩而似菩薩。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解空亦信業報;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遊生死;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迦葉!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大藏。何謂為四?若有菩薩值遇諸佛,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以無礙心視說法者,樂遠離行心無懈怠。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大藏。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能過魔事。何謂為四?常不捨離菩提之心,於諸眾生心無恚礙;覺諸知見;心不輕賤一切眾生。迦葉!是為菩薩四法能過魔事。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攝諸善根。何謂為四?在空閑處離諂曲心,[4]諸眾生中行四攝法而不求報,為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諸善根心無厭足。迦葉!是為菩薩四法攝諸善根。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何謂為四?以清淨心而行法施,於破戒人生大悲心,於諸眾生中稱揚讚歎菩提之心,於諸下劣修習忍辱。迦葉!是為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常為眾生深求安樂,皆[1]令得住一切智中,心不憎惡他人智慧,破壞憍慢深樂佛道,愛敬無虛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言常含笑先意問訊,所為事業終不中息,普為眾生等行大悲,心無疲倦多聞無厭,自求己過不說他短,以菩提心行諸威儀,所行惠施不求其報,不依生處而行持戒,諸眾生中行無礙忍,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離生無色而起禪定,行方便慧,應四攝法,善惡眾生慈心無畏,一心聽法心住遠離,心不樂著世間眾事,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離惡知識親近善友,成四梵行,遊戲五通,常依真智,於諸眾生[2]邪行正[3]行俱不捨棄,言常決定,貴真實法,一切所作菩提為首。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福德無量無邊,當以譬喻因緣故知。迦葉!譬如一切大地,眾生所用,無分別心不求其報。菩薩亦爾,從初發心至坐道場,一切眾生皆蒙利益,心無分別不求其報。迦葉!譬如一切水種,百穀藥木皆得增長。菩薩亦爾,自心淨故,慈悲普覆一切眾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迦葉!譬如一切火種,皆能成熟百穀果實。菩薩智慧亦復如是,皆能成熟一切善法。迦葉!譬如一切風種,皆能成立一切世界。菩薩方便亦復如是,皆能成立一切佛法。迦葉!譬如月初生時,光明形色日日增長。菩薩淨心亦復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長。迦葉!譬如日之初出一時放光,普為一切眾生照明。菩薩亦爾,放智慧光一時普照一切眾生。迦葉!譬如師子[4]獸王,隨所至處不驚不畏。菩薩亦爾,清淨持戒真實智慧,隨所住處不驚不畏。迦葉!譬如善調象王,能辦大事身不疲極。菩薩亦爾,善調心故,能為眾生作大利益心無疲倦。迦葉!譬如有諸蓮花,生於水中水不能著。菩薩亦爾,生於世間而世間法所不能污。迦葉!譬如有人伐樹,根在還生。菩薩亦爾,方便力故雖斷結使,有善根愛還生三界。迦葉!譬如諸方流水,入大海已皆為一味。菩薩亦爾,以種種門集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為一味。迦葉!譬如須彌山王,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住。菩薩菩提心亦復如是,為薩婆若所依止住。迦葉!譬如有大國王,以臣力故能辦國事。菩薩智慧亦復如是,方便力故皆能成辦一切佛事。迦葉!譬如天[5]晴明時,淨無雲翳必無雨相。寡聞菩薩無法雨相,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天陰雲時,必能降雨充足眾生。菩薩亦爾,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益眾生。迦葉!譬如隨轉輪王,所出之處則有七寶。如是迦葉!菩薩出時,三十七品現於世間。迦葉!譬如隨摩尼珠,所在之處則有無量金銀珍寶。菩薩亦爾,隨所出處則有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寶。迦葉!譬如忉利諸天入同等園,所用之物皆悉同等。菩薩亦爾,真淨心故,於眾生中平等教化。迦葉!譬如呪術藥力,毒不害人。菩薩結毒亦復如是,智慧力故不墮惡道。迦葉!譬如諸大城中所棄糞穢,若置甘蔗[6]蒲桃田中則有利益。菩薩結使亦復如是,所有遺餘皆是利益薩婆若因緣故。

「如是迦葉!菩薩欲學是寶積經者,[7]應修習正觀諸法。云何為正觀?所謂真實思惟諸法。真實正觀[8]者,不觀我人眾生壽命,是名中道真實正觀。復次迦葉!真實觀[*]者,觀色非常亦非無常,觀受想行識非常亦非無常,是名中道真實正觀。復次迦葉!真實觀者,觀地種非常亦非無常,觀水、火、風種非常亦非無常,是名中道真實正觀。所以者何?以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9]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10]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復次迦葉!若心有實是為一邊,若心非實是為一邊,若無心識亦無心數法,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如是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無罪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乃至有垢法無垢法,亦復如是離於二邊,而不可受亦不可說,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復次迦葉!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有無中間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迦葉!我所說法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因緣,但為集成是大苦聚。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如是老死憂悲眾惱大苦皆滅。明與無明無二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如是行及非行、識及所識、名色可見及不可見、諸六入處及六神通、觸及所觸、受與受滅、愛與愛滅、取與取滅、有與有滅、生與生滅、老死與老死滅,是皆無二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無相故令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不以無願令法無願,但法自無願。不以無起無生無我無取無性故令法無起無取無性,但法自無起無取無性。如是觀者是名實觀。復次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前際空、後際空、中際亦空,當依於空莫依於人。若以得空便依於空,是於佛法則為退墮。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迦葉!譬如醫師授藥令病擾動,是藥在內而不出者。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得差不?」

「不也。世尊!是藥不出,其病轉增。」

「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悲[1]嘷椎胸作如是言:『我捨[2]虛空。』於意云何?是虛空者可捨離不?」

「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若畏空法,我說是人狂亂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於空。譬如畫師自手畫作夜叉鬼像,見已怖畏迷悶躄地。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自造色聲香味觸故,往來生死受諸苦惱而不自覺。譬如[A2]幻師作幻人已還自殘食。行道比丘亦復如是,有所觀法皆空皆寂無有堅固,是觀亦空。迦葉!譬如兩木相[A3]磨便有火生,還燒是木。如是迦葉!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還燒實觀。譬如然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而此燈明無有是念:『我能滅闇。』但因燈明法自無闇,明闇俱空無作無取。如是迦葉!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迦葉!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然燈時,於意云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

「不也。世尊!若然燈時是闇無力,而不欲去必當磨滅。」

「如是迦葉!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其燈明者,聖智慧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迦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從本已來無有是處。菩薩取證亦復如是,增長佛法終無是處。迦葉!譬如種在良田則能生長。如是迦葉!菩薩亦爾,有諸結使離世間法能長佛法。迦葉!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菩薩亦復如是,於無為中不生佛法。迦葉!譬如卑濕淤泥中乃生蓮花。菩薩亦爾,生死淤泥邪定眾生能生佛法。迦葉!譬如有四大海滿中生[3]蘇。菩薩有為善根甚多無量,亦復如是。迦葉!譬如若破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一渧,一切聲聞有為善根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虛空,一切聲聞有為智慧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菩薩有為智慧甚多為力無量,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剎利大王有大夫人,與貧賤通懷[4]妊生子。於意云何?是王子不?」

「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我聲聞眾亦復如是,雖為同證以法性生,不名如來真實佛子。迦葉!譬如剎利大王與使人通懷[*]妊生子,雖出下姓得名王子。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雖未具足福德智慧,往來生死隨其力勢利益眾生,是名如來[5]真實佛子。迦葉!譬如轉輪聖王而有千子,未有一人有聖王相,聖王於中不生子想。如來亦爾,雖有百千萬億聲聞眷屬圍遶而無菩薩,如來於中不生子想。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夫人懷[*]妊七日,是子具有轉輪王相,諸天尊重過餘諸子具身力者。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紹尊位繼聖王種。如是迦葉!初發心菩薩亦復如是,雖未具足諸菩薩根,如胎王子諸天神王深心尊重,過於八[6]解大阿羅漢。所以者何?如是菩薩名紹尊位不斷佛種。迦葉!譬如一琉璃珠勝於[7]水精如須彌山。菩薩亦爾,從初發心便勝聲聞辟支佛眾。迦葉!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來拜謁。菩薩亦爾,初發心時諸天世人皆當禮敬。迦葉!譬如雪山王中生諸藥草,無有所屬無所分別,隨病所服皆能療治。菩薩亦爾,所集智藥無所分別,普為眾生平等救護。迦葉!譬如月初生時,眾人愛敬踰於滿月。如是迦葉!信我語者,愛敬菩薩過於如來。所以者何?由諸菩薩生如來故。迦葉!譬如愚人捨月禮事星宿。智者不爾,終不捨離菩薩行者禮敬聲聞。迦葉!譬如諸天及人,一切世間善治偽珠,不能令成[8]琉璃寶珠。求聲聞人亦復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禪定,終不能得坐於道場成無上道。迦葉!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無量珍寶。如是教化成就菩薩,能出百千無量聲聞辟支佛寶。」

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菩薩常應求利眾生,又正修習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與一切眾生。所得智藥遍到十方,療治眾生皆令畢竟。云何名為畢竟智藥?謂不淨觀治於貪婬,以慈心觀治於瞋恚,以因緣觀治於愚癡,以行空觀治諸妄見,以無相觀治諸憶想分別緣念,以無願觀治於一切出三界願,以四[1]顛倒治一切倒,以諸有為皆悉無常治無常中計常顛倒,以有為苦治諸苦中計樂顛倒,以無我[2]法治無我中計我顛倒,以涅槃寂治不淨中計淨顛倒。以四念處治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觀身順身相觀不墮我見,順受相觀不墮我見,順心相觀不墮我見,順法相觀不墮我見,是四念處能厭一切身受心法開涅槃門。以四正勤能斷已生諸不善法,及不起未生諸不善法,未生善法悉能令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長。取要言之,能斷一切諸不善法,成就一切諸善之法。以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壞身[3]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以五根治無信懈怠失念亂心無慧眾生,以五力障諸煩惱力,以七覺分治諸法中疑悔錯謬,以八正道治墮邪道一切眾生。迦葉!是為菩薩畢竟智藥,菩薩常應勤修習行。

「又大迦葉!閻浮提內諸醫師中,耆域醫王最為第一。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如耆域,若有人問心中結使煩惱邪見疑悔病藥尚不能答,何況能治?菩薩於中應作是念:『我終不以世藥為足,我當求習出世智藥,亦修一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薩得智藥已,遍到十方,畢竟療治一切眾生。何謂菩薩出世智藥?謂知諸法從緣合生,信一切法無我無人,亦無眾生壽命知見,無作無受,信解通達無我我所。於是空法無所得中不驚不畏,勤加精進而求心相。菩薩如是求心,何等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盡滅,若心未來未生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識無知、無住無處。如是心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而所不見,云何當有?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

「又大迦葉!心去如風,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滅不住故。心如燈焰,眾緣有故。是心如電,念念滅故。心如虛空,客塵污故。心如獼猴,貪六欲故。心如畫師,能起種種業因緣故。心不一定,隨逐種種諸煩惱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二無伴,無有二心能一時故。心如怨家,能與一切諸苦惱故。心如狂象,蹈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心如吞[4]鈎,苦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故。心如[5]蒼蠅,於不淨中起淨想故。心如惡賊,能與種種考掠苦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恚所壞故。心如盜賊,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心常貪聲,如軍久行樂勝鼓音。心常貪香,如猪憙樂不淨中臥。心常貪味,如小女人樂著美食。心常貪觸,如蠅著油。如是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則出三世,若出三世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即是不起,若不起者即是無性,若無性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即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6]無去無退無生則無行業,若無行業則是無為,若無為者則是一切諸聖根本,是中無有持戒亦無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有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即是聖性。是中無業無起業者,無有身業亦無口業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中下差別,[7]聖性平等如虛空故。是性無別,一切諸法等一味故。是性遠離,離身心相故。是性離一切法,隨順涅槃故。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垢故。是性無我,離我我所故。是性無高下,從平等生故。是性真諦,第一義諦故。是性無盡,畢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諸法常如故。是性安樂,涅槃為第一故。是性清淨,離一切相故。是性無我,求我不可得故。是性真淨,從本已來畢竟淨故。

「又大迦葉!汝等當自觀內,莫外馳騁。如是大迦葉!當來比丘如犬逐塊。云何比丘如犬逐塊?譬如有人以塊擲犬,犬即捨人而往逐之。如是迦葉!有沙門婆羅門,怖畏好色聲香味觸故,住空閑處獨無等侶,離眾憒閙身離五欲而心不捨。是人有時或念好色聲香味觸,貪心樂著而不觀內,不知云何當得離色聲香味觸。以不知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眾中,還為好色聲香味觸五欲所縛。以空閑處持俗戒故死得生天,又為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沒亦不得脫於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是名比丘如犬逐塊。

「又大迦葉!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為人所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為誰?受者為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復為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迦葉!譬如善調馬師,隨馬𢤱悷即時能伏。行者亦爾,隨心所向即時能攝不令放逸。迦葉!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如是迦葉!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於智慧命。譬如有人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迦葉!隨心所著應當求解。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謂為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鉢。又出家人有二堅縛。何謂為二?一者見縛,二者利養縛。又出家人有二障法。何謂為二?一者親近白衣,二者憎惡善人。又出家人有二種垢。何謂為二?一者忍受煩惱,二者貪諸檀越。又出家人有二[1]雨雹壞諸善根。何謂為二?一者敗逆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又出家人有二癰瘡。何謂為二?一者求見他過,二者自覆其罪。又出家人有二燒法。何謂為二?一者垢心受[2]著法衣,二者受他持戒善人供養。又出家人有二種病。何謂為二?一者懷[3]增上慢而不伏心,二者壞他發大乘心。

「又大迦葉!謂沙門者,有四種沙門。何謂為四?一者形服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貪求名聞沙門,四者實行沙門。何謂形服沙門?有一沙門形服具足被僧伽梨,[4]剃除鬚髮執持應器,而便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善護身,慳嫉懈怠破戒為惡,是名形服沙門。何謂威儀欺誑沙門?有一沙門具足沙門身四威儀,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斷諸美味修四聖種,遠離眾會,出家憒閙之眾,言語柔軟。行如是法皆為欺誑不為善淨,而於空法有所見得,於無得法生恐畏心、如臨深想,於空論比丘生怨賊想,是名威儀欺誑沙門。何謂名聞沙門?有一沙門以現因緣而行持戒;欲令人知自力讀誦,欲令他人知為多聞;自力獨處在於閑靜,欲令人知為阿練若;少欲知足行遠離行,但為人知,不以厭離、不為善寂、不為得道、不為沙門婆羅門果、不為涅槃,是為名聞沙門。復次迦葉!何謂實行沙門?有一沙門,不貪身命,何況利養。聞諸法空無相無願,心[5]達隨順如所說行。不為涅槃而修梵行,何況三界。尚不樂起空無我見,何況我見眾生人見。離依止法而求解脫一切煩惱。見一切諸法本來無垢畢竟清淨,而自依止亦不依他。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眾。而於諸法無所斷除無所修行,不[6]生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縛不求解脫,是名實行沙門。如是迦葉!汝等當習實行沙門法,莫為名字所[7]壞。迦葉!譬如貧窮賤人假富貴名。於意云何?稱此名不?」

「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但名沙門婆羅門,而無沙門婆羅門實功德行,亦如貧人為名所壞。譬如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如是迦葉!有諸沙門多讀誦經而不能止貪恚癡渴!法水漂沒煩惱渴死墮諸惡道。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譬如有人服王貴藥,不能將適為藥所害。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得好法藥不能修善自害慧根。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墮不淨中不可復著。如是多聞貪著利養,便不復能利益天人。譬如死人著金[8]瓔珞。多聞破戒比丘被服法衣受他供養,亦復如是。如長者子剪除爪甲,淨自洗浴塗赤栴檀,著新白衣頭著華鬘中外相稱。如是迦葉!多聞持戒被服法衣受他供養,亦復如是。

「又大迦葉![9]四種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謂為四?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聞戒法皆能履行,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正命清淨。而是比丘說有我論,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誦持戒律,隨所說行身見不滅,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取眾生相而行慈心,聞一切法本來無生心大驚怖,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頭陀,見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復次迦葉!善持戒者,無我無我所、無作無非作、無有所作亦無作者、無行無非行、無色無名、無相無非相、無滅無非滅、無取無捨、無可取無可棄、無眾生無眾生名、無心無心名、無世間無非世間、無依止無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憶想分別此戒。是名諸聖所持戒行,無漏不繫不受三界,遠離一切諸依止法。」

爾時世尊欲明了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持戒者,  

無垢無所有,    

持戒無憍慢,  

亦無所依止。    

持戒無愚癡,  

亦無有諸縛,    

持戒無塵污,  

亦無有違失。    

持戒心善軟,  

畢竟常寂滅,    

遠離於一切,  

憶想之分別,    

解脫諸動念,  

是淨持佛戒。    

不貪惜身命,  

不用諸有生,    

修習於正行,  

安住正道中,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無闇無所有,    

無我無彼想,  

已知見諸相,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無此無彼岸,  

亦無有中間,    

於無此彼中,  

亦無有所著。    

無縛無諸漏,  

亦無有欺誑,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為安住,  

真實淨持戒。    

雖行持諸戒,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為上,  

遇戒求聖道,    

是名為真實,  

清淨持戒相。    

不以戒為最,  

亦不貴三昧,    

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    

空寂無所有,  

諸聖賢之性,    

是清淨持戒,  

諸佛所稱讚。    

心解脫身見,  

除滅我我所,    

信解於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聖戒,  

則為無有比。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依因所修慧,  

逮得於淨智,    

已得淨智者,  

具足清淨戒。」    

說是語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比丘聞是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達,從坐起去。爾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是五百比丘皆得禪定,不能信解入深法故從坐[1]起去。」

佛語迦葉:「是諸比丘皆增上慢,聞是清淨無漏戒相,不能信解不能通達。佛所說偈其義甚深。所以者何?諸佛菩提極甚深故。若不厚種善根、惡知識所守、信解力少,難得信受。又大迦葉!是五百比丘,過去迦葉佛時為外道弟子,到迦葉佛所欲求長短。聞佛說法得少信心,而自念言:『是佛希有,快善妙語。』以是善心命終之後生忉利天。忉利天終生閻浮提,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是諸比丘深著諸見,聞說深法不能信解隨順通達。是諸比丘雖不通達,以聞深法因緣力故,得大利益不生惡道,當於現身得入涅槃。」

爾時佛語須菩提言:「汝往將是諸比丘來。」

須菩提言:「世尊!是人尚不能信佛語,況須菩提耶?」

佛即化作二比丘,隨五百比丘所向道中。諸比丘見已,問化比丘:「汝欲那去?」

答言:「我等欲去獨處修禪定樂。所以者何?佛所說法不能信解。」

諸比丘言:「長老!我等聞佛說法亦不信解,欲至獨處修禪定行。」

時化比丘語諸比丘言:「我等當離自高逆諍心,應求信解佛所說義。所以者何?無高無諍是沙門法。所說涅槃名為滅者,為何所滅?是身之中有我滅耶?有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滅耶?」

諸比丘言:「是身之中,無我無人、無作無受、無命而可滅者,但以貪欲瞋癡滅故名為涅槃。」

化比丘言:「汝等!貪欲瞋癡為是定相可滅盡耶?」

諸比丘言:「貪欲瞋癡不在於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離諸憶想是則不生。」

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憶想。若使汝等不起憶想分別法者,即於諸法無染無離,無染無離者是名寂滅。所有戒品亦不往來亦不滅盡,定品慧品解脫[2]品解脫知見品亦不往來亦不滅盡,以是法故說為涅槃。是法皆空,遠離亦不可取。汝等捨離是涅槃想,莫隨於想、莫隨非想、莫以想捨想、莫以想觀想。若以想捨想者,則為想所縛。汝等不應分別一切受想滅定,一切諸法無分別故。若有比丘滅諸受想得滅定者,則為滿足更無有上。」

化比丘說是語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須菩提問諸比丘言:「汝等去至何所?今何從來?」

諸比丘言:「佛所說法,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又問:「誰為汝師?」

答言:「我師先來不生亦無有滅。」

又問:「汝等從何聞法?」

答言:「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從是聞法。」

又問:「云何[1]聞法?」

答言:「不為縛故、不為解脫故。」

又問:「汝等習行何法?」

答言:「不為得故、不為斷故。」

又問:「誰調伏汝?」

答言:「身無定相、心無所行,是調伏我。」

又問:「何行心得解脫?」

答言:「不斷無明不生明故。」

又問:「汝等為誰弟子?」

答言:「無得無知者,是彼弟子。」

又問:「汝等已得,幾何當入涅槃?」

答言:「猶如如來所化入涅槃者,我等當入。」

又問:「汝等已得己利耶?」

答言:「自利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所作已辦耶?」

答言:「所作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修梵行耶?」

答言:「於三界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

又問:「汝等煩惱盡耶?」

答言:「一切諸法畢竟無盡相故。」

又問:「汝等破魔耶?」

答言:「陰魔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奉如來耶?」

答言:「不以身心故。」

又問:「汝等住福田耶?」

答言:「無有住故。」

又問:「汝等斷於生死往來耶?」

答言:「無常無斷故。」

又問:「汝等隨法行耶?」

答言:「無礙解脫故。」

又問:「汝等究竟當[2]生何所?」

答言:「隨於如來化人所至。」

須菩提問諸比丘時,有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會中有普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學是寶積經者,當云何住?當云何學?」

佛言:「菩薩學是經,所說皆無定相,而不可取亦不可著,隨是行者有大利益。普明!譬如[3]有乘[4]杯船欲渡恒河,以何精進乘此船渡?」

答言:「世尊!以大精進乃可得渡。所以者何?恐中壞故。」

佛告普明:「菩薩亦爾,欲修佛法當勤精進倍復過是。所以者何?是身無常、無有決定、壞敗之相,不得久住、終歸磨滅,未得法利恐中壞故。我在大流,為度眾生斷於四流故,當習法[5]船乘此法船,往來生死度脫眾生。云何菩薩所習法船?謂平等心。一切眾生為船因緣,習無量福以為牢厚清淨戒板,行施及果以為莊嚴,淨心佛道為諸材木,一切福德以為具足堅固繫縛,忍辱柔軟憶念為釘,諸菩提分堅強精進,最上妙善法林中出,不可思議無量禪定福德業成,善寂調心以為師匠,畢竟不壞大悲所攝,以四攝法廣度致遠,以智慧[6]力防諸怨賊,善方便力種種合集,四大梵行以為端嚴,四正念處為金樓觀,四正勤行四如意足以為疾風,五根善察離諸曲惡,五力[7]強浮,七覺覺悟能破魔賊,入八真正道隨意到岸離外道濟,止為調御觀為利益不著二邊,有因緣法以為安隱,大乘廣博無盡辯才廣布名聞能濟十方一切眾生,而自唱言:『來上法船,從安隱道至於涅槃。度身見岸,至佛道岸離一切見。』如是普明!菩薩摩訶薩應當修習如是法船。以是法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脫漂沒長流眾生。」又告普明:「復有法行能令菩薩疾得成佛,謂諸所行真實不虛,厚習善法深心清淨,不捨精進樂欲近明,修習一切諸善根故,常正憶念樂善法故,多聞無厭具足慧故,破壞憍慢增益智故,除滅戲論具福德故,樂住獨處身心離故,不處憒閙離惡人故,深求於法依第一義故,求於智慧通達實相故,求於真諦得不壞法故,求於空法所行正故,求於遠離得寂滅故。如是普明!是為菩薩疾成佛道。」

說是經時,普明菩薩、大迦葉等,諸天、阿脩羅及世間人,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8]一十二

經卷

No. 352 [Nos. 310(43), 350, 351]

[14]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15]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16]臣施護奉 [17]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一萬六千,及一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種種佛剎皆來集會。

爾時尊者大迦葉波,在大眾中安[18]詳而坐。

爾時世尊告迦葉言:「有四種法,破壞菩薩智慧。」迦葉白言:「四種法者,其義云何?」「四種法者:一者於佛教法而生輕慢;二者於法師處憎嫉法師;三者隱藏正法令不見聞;四者他欲樂法數數障礙,瞋恚斷善覆蓋不說,誑賺他人唯自求利。迦葉!如是四種,是名壞滅菩薩智慧。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若人慢佛法;  

憎嫉法師處;    

樂法作隱藏;  

求法而障礙,    

[1]瞋怒斷善根,  

覆法不為說,    

愛樂誑賺他,  

恒行自求利。    

我說此四法,  

斷滅菩薩慧,    

四法如是故,  

汝等應當知。」    

佛告迦葉波:「有四最上法觀,增長菩薩大智。」迦葉白言:「是義云何?」「此四法者:一者於佛教法深生尊重;二者於法師處勿生輕慢;三者如聞得法為他解說,起正直心不求一切利養;四者稱讚多聞增長智慧,一向正心如聞受持,行真實行而不妄語。迦葉!此四種法,增長菩薩大智慧故。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尊重於佛法,  

及彼法師處;    

如聞為他說,  

不求於利養,    

亦不要稱揚,  

一向而求聞;    

多聞生智慧,  

如聞受持法,    

持已依法行,  

稱法真實故。    

是彼法師行,  

口意無虛妄,    

四法可為師,  

得佛大智慧。」    

佛告大迦葉:「有四法具足,迷障菩薩菩提心。」迦葉白言:「云何四法迷障菩提心?」「此四法者:一者所有阿闍梨師及諸善友,行德尊重反生毀謗;二者他善增盛於彼破滅;三者若諸眾生行大乘行,而不稱讚妄言謗毀;四者棄背正心邪妄分別。如是迦葉!此四種法迷障菩薩菩提心。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闍梨師善友,  

行德俱尊重,    

不行恭敬心,  

反生於輕毀;    

他善增熾盛,  

破壞滅除他;    

菩提大行人,  

謗毀行輕慢;    

棄背正真心,  

邪妄而分別,    

如斯四惡行,  

迷障佛菩提。    

是故此四法,  

遠離無上覺,    

無此四過者,  

最上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直至菩提而坐道場而無障礙。」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不為身命而行邪見妄言綺語;二者去除一切眾生虛妄分別;三者為其佛使發起一切菩提種相,如實名稱流遍四方;四者所有一切眾生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說今得。迦葉!如是四法具足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中間無迷,直至菩提坐道場座。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不為自身命,  

邪說及妄語;    

心恒愍眾生,  

除妄及懈怠。    

能作如來使,  

及為眾生師,    

顯發行菩提,  

名聞遍四方。    

教化諸眾生,  

令成無上覺,    

安住此法中,  

菩提心不退。」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令滅盡永不增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世間所有深著我見;二者觀察種族住著利養行[2]呪力事;三者瞋恨菩薩偏讚佛教不普稱讚;四者未聞難見經法聞之疑謗。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悉滅盡永不增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由此著我見,  

皆令善法盡;    

觀察於種族,  

呪術求利養;    

毀於菩薩教,  

而不普稱讚;    

未聞甚深經,  

聞之生疑謗,    

具行此四法,  

不久善法盡。    

是故諸菩薩,  

行此四法者,    

遠離佛菩提,  

譬如天與地。」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善法不滅得法增勝。」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願聞其善不願聞惡,求行六波羅蜜及菩薩藏;二者除去我見心行平等,令一切眾生得法利歡喜;三者遠離邪命得聖族歡喜,不說他人實不實罪,亦不見他過犯;四者若此深法自智不見,而不謗毀彼佛如來,如是而見如是而知,我不能知佛智無邊種種無礙,如來為諸眾生演說此法。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善法不盡得法增勝。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常願聞其善,  

非願聞諸惡,    

恒行六波羅,  

而求菩薩藏;    

斷除於我見,  

而行平等心,    

普令諸眾生,  

得彼法利喜;    

活住清淨命,  

復值聖種族,    

他罪實不實,  

終不而言說,    

設覩諸過犯,  

如同不見聞;    

此法甚深奧,  

少智不能知,    

唯佛自明了,  

而不生疑謗,    

佛智廣無邊,  

如來為眾說。    

行此四法者,  

勝智法無盡,    

安住此法中,  

菩提不難得。」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疑惑佛法心不愛樂;二者我見貢高瞋恚有情;三者他得利養貪愛憎嫉;四者於佛菩薩不生信敬,亦不稱讚而復毀謗。迦葉!如是四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疑惑諸佛法,  

作意不愛樂;    

貢高我見增,  

瞋恚眾生故;    

他所得利養,  

貪愛起憎嫉;    

於佛菩薩眾,  

心不生信受。    

此四不正心,  

遠離菩薩行。」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得阿鉢羅諦,得已發露終不覆藏遠離過失;二者彼須真實所言誠諦,寧可盡於王位破壞富貴、散滅財利捨於身命,終不妄語所言真實,亦不令他言說虛妄;三者不發惡言毀謗蔑無一切眾生,乃至善與不善鬪諍相打禁繫枷鎖,如是之過亦不言說,恐自成罪得業果報;四者依彼信行深信一切諸佛法教心意清淨。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獲阿鉢羅,  

恐成於過罪,    

不敢自覆藏,  

洗心而發露;    

用意要真實,  

所言須誠諦,    

寧盡國王位,  

捨命破資財,    

不發妄語言,  

棄背真實行,    

亦不教他人,  

令作虛妄事;    

又不行毀謗,  

蔑無一切眾,    

善與不善者,  

乃至鬪諍等;    

終不說視他,  

恐招自業果,    

心住清淨行,  

信樂佛菩提。    

此四佛宣揚,  

眾生宜親近。」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聞最上勝法心不樂行;二者於法非法雖知淨染,淨法不行而行非法;三者不親近阿闍梨及師法等,信受妄語不知食處;四者見諸菩薩具其勝德,都無恭敬我見輕慢。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聞彼最上法,  

心意不樂行;    

淨法而不修,  

非法生愛樂;    

棄背阿闍梨,  

不敬於師法,    

受食處不知,  

信行於妄語;    

菩薩有勝德,  

不生於尊重,    

下劣我見增,  

剛強心輕慢。    

此四佛自宣,  

我常亦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於菩薩知見明了。」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聞善樂行聞惡樂止,知法真實棄背邪偽受行正道;二者遠離毀謗純善相應,美言流布眾所愛敬;三者親近師教知彼食處,調伏諸根戒定不間;四者自得菩提不捨眾生,行實慈愍,令彼愛樂廣大真德。迦葉!如是四法,令於菩薩知見明了。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聞善樂欲行,  

聞惡心欲止,    

[A1]棄背邪偽因,  

受行八正道;    

毀謗恒遠離,  

善業得相應,    

流布善言音,  

令眾生愛重;    

親近於師教,  

知彼食來處,    

制伏取境根,  

安住於戒定;    

雖得佛菩提,  

不捨有情界,    

行彼真實[1]慈,  

令求無上德。    

此四佛所宣,  

速得善逝果。」    

佛告迦葉波:「菩薩有四種違犯。」迦葉白言:「云何四種?」「一者眾生信根未熟而往化他,菩薩違犯;二者下劣邪見眾生廣說佛法,菩薩違犯;三者為小乘眾生說大乘法,菩薩違犯;四者輕慢正行持戒眾生,攝受犯戒邪行眾生。迦葉!如是四種,菩薩違犯。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眾生信未熟,  

而往化於彼;    

下劣邪有情,  

為彼廣說法;    

於彼聲聞處,  

分別大乘法;    

輕慢正行人,  

攝受破戒者。    

知此四違犯,  

菩薩須遠離,    

依此四法行,  

菩提不成就。」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成菩薩道。」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於一切眾生心行平等;二者於一切眾生用佛智教化;三者於一切眾生演說妙法;四者於一切眾生行正方便。迦葉!如是四法,成菩薩道。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於彼群生類,  

恒行平等心;    

教導諸有情,  

令入如來智;    

常演微妙法,  

救度一切人;    

安住真實中,  

是名正方便。    

此四平等法,  

佛自恒宣說,    

依教彼恒行,  

成就菩薩道。」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怨而不可行。」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樂修小乘自利之行;二者行辟支佛乘淺近理法;三者隨順世間呪術[1]伎藝;四者用世智聰辯,集彼世間虛妄無利之法。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冤不可同行。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若行聲聞乘,  

出家自利行;    

及彼辟支迦,  

證悟淺理行;    

耽著世間藝,  

伎術禁呪等;    

復用世智辯,  

虛集無利法,    

誑賺於眾生,  

不到真實際。    

此四菩薩行,  

善根皆滅盡,    

冤家不同行,  

佛言宜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善友。」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求菩提道者,為菩薩善友;二者作大法師,為菩薩善友;三者以聞思修慧出生一切善根者,為菩薩善友;四者於佛世尊求一切佛法者,為菩薩善友。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善友。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求成菩提者,  

佛子親善友;    

作大說法師,  

顯發聞思慧;    

教化諸眾生,  

出生五善根;    

恒為善逝子,  

當獲正覺道。    

佛說此四法,  

不迷於正行,    

令得大菩提,  

是名真善友。」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影像。」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為利養不為法;二者為要稱讚不為戒德;三者自利求安不利苦惱眾生;四者於實德能不生分別樂欲。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影像。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廣求於利養,  

不為聽受法;    

愛樂人讚揚,  

棄捨於德業;    

一向求自安,  

不愍眾生苦;    

於彼實德能,  

無樂無分別。    

如是四種法,  

佛說為影像,    

汝諸菩薩眾,  

各各宜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實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入空解脫門,信業報無性;二者入無我無願門,雖得涅槃,恒起大悲樂度眾生;三者於[2]大輪迴巧施方便;四者於諸有情雖行給施不求果報。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實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入彼空解脫,  

信觀業無性;    

無我無願門,  

安住慈愍行;    

雖證涅槃空,  

樂度眾生故;    

於彼輪迴中,  

巧設諸方便,    

廣濟於群生,  

不希於福報。」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大藏。」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於諸佛所恭敬供養;二者恒行六度大波羅蜜多;三者尊重法師心不退動;四者樂居林野心無雜亂。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大藏。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於彼諸佛所,  

供養一切佛;    

大乘六度中,  

所行波羅蜜;    

尊重說法師,  

承事心無退;    

常居林野中,  

清淨無雜亂。    

此四善逝說,  

佛子大法藏。」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遠離菩薩魔道。」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諸行不離菩提心;二者於一切眾生心無惱害;三者於一切法明了通達;四者於一切眾生不生輕慢。迦葉!如是四法,遠離菩薩魔道。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行眾善行,  

不離菩提心;    

於彼諸群生,  

恒時無惱害;    

諸法善通達;  

於生絕輕慢。    

此四善逝說,  

遠離諸魔道,    

是人依此行,  

得彼真空際。」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集菩薩一切善根。」迦葉白言:「四法云何?」「一者樂住林間寂靜宴默;二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諸眾生;三者樂求妙法棄捨身命;四者聞義不足集諸善根勤行精進。迦葉!如是四法,能集菩薩一切善[3]根。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樂住閑寂處,  

宴默離喧煩;    

四攝御眾生,  

[4]令登於覺路;    

勤求於妙法,  

棄捨於身命;    

精進集善根,  

聞法心無足。    

佛說此四行,  

出生無邊善。」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量福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無悋惜;二者起大悲心救護破戒眾生;三者化諸有情發菩提心;四者於下劣惡人忍辱救護。迦葉!如是四法,出生菩薩無量福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廣說諸妙法,  

清淨心無悋;    

毀禁諸有情,  

救護垂慈愍;    

令彼眾生類,  

發於淨覺心;    

種種劣惡人,  

救護行忍辱。    

菩薩及諸佛,  

同行此四行。」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戒行具足無犯;二者受持妙法身心無倦;三者隨其意解傳施法燈;四者禮敬投誠稱揚佛德。迦葉!如是四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堅持具足戒,  

意地無缺犯;    

妙法恒受持,  

晝夜心無倦;    

所解諸佛教,  

隨意施法燈;    

稱讚一切佛,  

投誠恭敬禮;    

智者行此四,  

能斷無明地,    

一切諸佛[A2]子,  

依此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礙智。」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法施;二者受持妙法;三者不害他人;四者亦不輕慢。迦葉!如是四法,生菩薩無礙智。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行妙法施,  

令彼得受持,    

不嫉眾生學,  

尊重於持戒。    

四法除宿罪,  

獲成最上覺,    

依此得菩提,  

出生無礙智。    

復別十二行,  

智者得菩提,    

成就甘露味。  

所有諸眾生,    

而具深法眼,  

解說讀誦持,    

佛說於彼人,  

獲福無有量。    

所有恒河沙,  

俱胝佛剎土,    

滿中盛七寶,  

供養一切佛,    

彼福亦無量;  

若人念此法,    

四句伽他經,  

福德勝於彼。    

復次迦葉波,  

若持此四句,    

未名菩薩者,  

得名為菩薩。    

說此四法中,  

具足十善行,    

依法平等心,  

是故名菩薩。」    

[1]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二

[2]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3]臣施護奉 詔譯

佛告迦葉波:「若諸菩薩具足三十二法,名為菩薩。」迦葉白言:「云何三十二法?」「所為利益一切眾生、一切智智種子;不量貴賤令得智慧;為一切眾生低心離我;真實愍念其意不退;善友惡友心行平等;雖到涅槃思念愛語;先意問訊愍見重擔;於諸眾生恒起悲心;常求妙法,心無疲厭;聞法無足;常省己過、不說他犯;具諸威儀恒發大心;修諸勝業不求果報;所生戒德滅諸輪迴;令諸有情道心增進;一切善根皆悉集行;雖行忍辱精進,如入無色禪定;智慧方便善解總持;恒以四攝巧便受行;持戒犯戒慈心不二;常處山林樂問深法;世間所有種種厭離;愛樂出世無為果德;遠離小乘正行大行;棄捨惡友親近善友;於四無量及五神通,皆悉通達已淨無知;不著邪正如實依師;發菩提心純一無雜。迦葉!如是具足三十二法,是則名為菩薩。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利益諸眾生,  

欲行清淨行,    

令生一切智,  

不擇於貴賤,    

同入如來慧,  

真實愍眾生,    

心意不退轉,  

善友及惡友,    

平等觀於彼,  

雖到於涅槃,    

愛語先問訊,  

憂愍於重擔,    

及彼諸眾生,  

不斷於大悲,    

求法心無苦,  

聞義常不足,    

恒省自身非,  

不譏他人犯,    

具修眾威儀,  

而起大乘行,    

不求於果報,  

所持諸戒德,    

斷滅於輪迴,  

令彼諸有情,    

遠害增道意,  

忍辱集善根,    

精進修諸行,  

如入無色定,    

智慧諸方便,  

總持而善解,    

四攝恒受行,  

持犯二俱愍,    

常處於林間,  

恒樂聞深法,    

厭離於世間,  

愛敬無上果,    

遠離聲聞乘,  

而修大乘行,    

棄捨於惡朋,  

親近於善友,    

五通四無量,  

智慧悉通達,    

清淨絕無知,  

不著於邪正,    

依師究真實,  

純一無雜行,    

佛說觀行法,  

先發菩提心。    

若此三十二,  

善逝當演說,    

菩薩具足行,  

得佛甘露味。」    

佛告迦葉波:「我為菩薩說譬喻法,令彼知見為菩薩德。」迦葉白言:「其義云何?」「迦葉!譬如地大,與一切眾生為其所依令彼長養,而彼地大於其眾生無求無愛。菩薩亦然,從初發心直至道場坐得成菩提,於其中間,運度一切眾生無愛無求,亦復如是。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地大,  

與諸眾生,  

依止長養,    

於彼眾生,  

無求無愛。  

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  

直至道場,  

成無上覺,    

運度有情,  

無求無愛,  

無冤無親,    

平等攝受,  

令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譬如水界,潤益一切藥草樹木,而彼水界於其草木無愛無求。迦葉!菩薩亦然,以清淨慈心遍行一切眾生,潤益有情白法種子,令得增長無愛無求。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水界,  

潤益一切,  

藥草樹木,    

令得生長,  

無愛無求。  

菩薩亦爾,    

以淨慈心,  

遍及有情,  

次第普潤,    

淨種增長,  

破大力魔,  

得佛菩提。」    

佛告迦葉:「譬如火界,成熟一切穀麥苗稼,火界於彼無愛無求。迦葉!菩薩亦爾,以大智慧成熟一切眾生善芽。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火界,  

成熟一切,  

五穀苗稼,    

而彼火界,  

於其苗稼,  

無求無愛。    

菩薩亦爾,  

以智慧火,  

成熟一切,    

眾生善芽,  

菩薩於彼,  

無求無愛。」    

佛告迦葉:「譬如風界,遍滿一切諸佛剎土。迦葉!菩薩亦爾,以善方便遍眾生界令解佛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風界,  

隨自勢力,  

普遍佛剎。    

諸菩薩眾,  

亦復如是,  

以善方便,    

為其佛子,  

說最上法。」    

佛告迦葉:「譬如魔冤領四軍兵,欲界諸天不能降彼。迦葉!菩薩亦爾,得意清淨,一切眾魔不能惑亂。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魔冤,  

領四軍兵,  

欲界諸天,    

不能降彼。  

菩薩亦爾,  

得意清淨,    

一切眾魔,  

不可惑亂。」    

佛告迦葉:「譬如白月,漸漸增長乃至圓滿。迦葉!菩薩亦爾,以無染心求一切法,乃至圓滿。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白月,  

漸漸增長,  

直至圓滿,    

菩薩亦爾,  

以無染心,  

求修諸善,    

漸漸增進,  

白法圓滿。」    

佛告迦葉:「譬如日出放大光明,照彼世間無不朗然。迦葉!菩薩亦爾,放智慧光照諸眾生,無不開悟。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日出,  

照彼世間,  

一切物像,    

無不朗然。  

菩薩亦爾,  

放智慧光,    

照諸有情,  

無不開解。」    

佛告迦葉:「譬如師子獸王有大威德,於彼一切所行之處不驚不怖。迦葉!菩薩亦爾,安住多聞戒德,如是一切所往之處不驚不怖。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師子獸王,  

威德勇猛,  

所行之處,    

心無驚怖。  

菩薩亦爾,  

安住多聞,    

持戒智慧,  

於彼世間,  

所行之處,    

離諸怖畏。」    

佛告迦葉:「譬如龍象有大勢力,擔負一切重物而無疲苦。迦葉!菩薩亦爾,擔負一切眾生五蘊諸苦,不得其苦。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龍象,  

有大勢力,  

身負重物,    

而不疲苦。  

菩薩亦爾,  

擔負眾生,    

五蘊諸苦,  

亦無疲苦。」    

佛告迦葉:「譬如蓮華,生長水中淤泥濁水而不能染。迦葉!菩薩亦爾,雖生世間,世間雜染終不能著。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蓮華,  

出生水中,  

濁水淤泥,    

而不可染。  

菩薩亦爾,  

雖生世間,    

種種雜染,  

而不能著。」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方便斷樹不斷樹根,而於後時復生大地。迦葉!菩薩亦爾,以方便力斷彼煩惱不斷彼種,以大悲善根復生三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有人,  

以其方便,  

而斷樹身,    

不斷樹根,  

如是後時,  

復生大地。    

菩薩亦爾,  

以善方便,  

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  

以大悲故,  

復生三界。」    

佛告迦葉:「譬如諸方所流河水,皆歸大海同一鹹味。迦葉!菩薩亦爾,所有一切善根,種種利益迴向菩提,與彼涅槃同歸一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一切,  

江河諸水,  

皆入大海,    

同一鹹味。  

菩薩亦爾,  

所有一切,    

善根利益,  

迴向菩提,  

及彼真際,    

同歸一味。」    

佛告迦葉:「譬如四大天王及忉利天眾,要彼安住妙高之山。迦葉!菩薩亦爾,為一切智所修善法,要彼安住菩提大心。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四王,  

及帝釋眾,  

要彼安住,    

妙高之山。  

菩薩亦爾,  

為一切智,    

所修善法,  

安住菩提。」    

佛告迦葉:「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假宰臣。迦葉!菩薩亦爾,欲為佛事,須假智慧方便。我今於彼而說頌曰:

「譬如國王,  

欲行王事,  

須仗宰臣,    

而得成就。  

菩薩亦爾,  

欲為佛事,    

假方便慧,  

決定成就。」    

佛告迦葉:「譬如晴天無其雲霧,於彼世間終無降雨之相。迦葉!菩薩亦爾,寡聞[A1]少智於諸有情,終無說法之相。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  

晴無雲霧,  

於彼世間,    

終不降雨。  

菩薩亦爾,  

寡聞少智,    

於其有情,  

無說法相。」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起大雲雷,必降甘雨成熟苗稼。迦葉!菩薩亦爾,於其世間起慈悲雲,降妙法雨成熟眾生。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  

雲雷忽起,  

必降甘澤,    

成熟苗稼。  

菩薩亦爾,  

普覆慈雲,    

降霔法雨,  

成熟有情。」    

佛告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有其七寶恒隨王行。迦葉!菩薩亦爾,有七覺支恒隨菩薩。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  

轉輪聖王,  

所有七寶,    

恒隨王行。  

菩薩亦爾,  

有七覺支,    

所到之處,  

隨逐菩薩。」    

佛告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得多富貴,價直迦哩沙波拏百千富貴。迦葉!菩薩亦爾,得多富貴價,直聲聞緣覺百千富貴。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摩尼寶,  

富貴廣得多,    

迦哩沙波拏,  

百千不可比。    

菩薩亦如是,  

富貴倍弘多,    

辟支及聲聞,  

百千亦難比。」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眾,若住雜林者,受用富貴平等無二。迦葉!菩薩亦爾,若住清淨心者,為一切眾生正直方便平等無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忉利天,  

住彼雜林者,    

受用於富貴,  

平等無有二。    

菩薩亦如是,  

住心清淨者,    

正直為群生,  

方便亦無二。」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妙解禁呪善知毒藥,一切毒藥不能為害。迦葉!菩薩亦爾,具大智慧善行方便,一切煩惱不能為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善知藥禁呪,    

一切毒藥等,  

不能為損害。    

菩薩亦如是,  

若具方便慧,    

一切煩惱毒,  

不能為損害。」    

佛告迦葉:「譬如世間糞壤之地,能生肥盛甘蔗。迦葉!菩薩亦爾,若處煩惱糞地,能生一切智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糞壤地,  

出生於甘蔗,    

倍常而肥盛。  

菩薩處煩惱,    

出生一切智,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不學武藝,若執器仗寧解施設?迦葉!菩薩亦爾,先未聞法寡識機藥,若執智見何辯邪正?」佛告迦葉:「譬如[1]窑師,欲燒瓦器須用大火。迦葉!菩薩亦爾,欲為愚迷眾生開發智慧,須用佛法智火。迦葉!是故此大寶積正法,令菩薩修學受持得解法行。」

迦葉白言:「菩薩云何受持,見正法行?」「迦葉!如自觀身,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名無相,無觀行故。迦葉!如此說名正觀影像中法。復次迦葉!如實正觀影像中法。迦葉!云何影像中法,如正觀色,觀彼無常亦非無常;如是受想行識,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復次迦葉!如實觀察影像中法,所有地界,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如是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復次迦葉!所有眼處,常無常性、無定無不定。如是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常無常性,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此定一法、此不定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我見一法、無我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此真實心一法、此不實心二法。迦葉!二法所在無心無覺無意無識。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善不善、世間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有煩惱無煩惱,如是一切法。迦葉!此生法一、此滅法二。若二法中,無集無散不可求得。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此有法一、此無法二。若此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此輪迴一法、此涅槃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我說汝等,無明緣生行,行緣生識,識緣生名色,名色緣生六入,六入緣生觸,觸緣生受,受緣生愛,愛緣生取,取緣生有,有緣生老死,老死緣生憂悲苦惱。迦葉!如是集得此一大苦蘊。所有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憂悲苦惱得滅。如是得此一大苦蘊滅。迦葉!若以智觀明無明等無此二相。迦葉!此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如是行行滅、如是識識滅、如是名色名色滅、如是六入六入滅、如是觸觸滅、如是受受滅、如是愛愛滅、如是取取滅、如是有有滅、如是生生滅、如是老死老死滅。如是智觀生性滅性無二相故。迦葉!離此二相,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復次迦葉!應當正觀影像中法,彼法非空亦非不空。如是空法,無法相、非無法相,法相即空相、空相即無相、無相即無願。所以者何?無所願作故,無相即空相。如是行者,若法未生不生,法未生故。如彼法生,彼亦不生,生已謝故。如是無生生離取故,法無自性,無性即空。如是正觀此說影像中法。

「復次迦葉!補特伽羅非破壞空,即體是空,本非有故。非前際空、非後際空,現在即空。」

迦葉白言:「彼補特[A2]伽羅,我今覺悟知彼是空,破壞我故。一切皆空,此法如是。」

佛言:「迦葉!汝言非也。迦葉!寧可見彼補特[A3]伽羅如須彌山量,勿得離我而見彼空。何以故?破我斷空執一切空,我則說為大病,而不可救。」

佛告迦葉:「譬如人病,其病深重,而下良藥令彼服行,藥雖入腹病終不差。迦葉!此人得免疾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於意云何?」「世尊!此人病重故,不可療也。」佛言:「迦葉!彼著空者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深著空見,我即不醫。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者,  

令彼服良藥,    

雖服病不退,  

彼人不可療。    

著空亦如是,  

於彼一切處,    

深著於空見,  

我說不可醫。」    

佛告迦葉:「譬如愚人觀彼虛空,而生怕怖搥胸悲哭。所以者何?恐虛空落地損害於身。」佛言:「迦葉!彼虛空能落地不?」迦葉云:「不也。」佛言:「迦葉!若彼愚迷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彼聞空法心生驚怖。所以者何?若空我大,心依何行用?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愚迷人,  

於空生怕怖,    

悲哭而遠行,  

恐虛空落地。    

虛空無所礙,  

不損於眾生,    

此人自愚迷,  

妄生於驚怖。    

沙門婆羅門,  

愚見亦如是,    

聞彼諸法空,  

心生[1]於怖畏,    

若空破壞我,  

依何生受用?」    

佛告迦葉:「譬如畫師自畫醜惡夜叉,畫已驚怖迷悶仆[2]倒。迦葉!彼凡夫眾生亦復如是,自作色聲香味觸法,作已迷彼墮落輪迴。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工畫師,  

畫彼惡夜叉,    

於彼自驚怖,  

迷悶仆倒地。    

凡夫亦復然,  

自著於聲色,    

迷彼不覺知,  

墮落輪迴道。」    

佛告迦葉:「譬如幻士變作幻化,是彼幻化能變幻士。迦葉!相應行比丘亦復如是,而自發意如是,說一切[3]皆空,彼虛空無實亦能如是說。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4]於幻士,  

能變於幻化,    

而彼幻化人,  

亦能變幻士。    

相應行比丘,  

發意亦如是,    

說彼一切空,  

無實空亦說。」    

佛告迦葉:「譬如二木相鑽風吹出火,火既生已燒彼二木。迦葉!如實正觀亦復如是,於正見道生彼慧根,慧根既生燒彼正觀。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鑽二木,  

風吹生彼火,    

火生剎那間,  

而復燒二木。    

正觀亦如是,  

能生於慧根,    

生彼一剎那,  

還復燒正觀。」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二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復以譬喻更明斯義。

佛告迦葉:「譬如燈光能破一切黑暗,而彼黑暗從何而去?非東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亦非去,來亦非來。

「迦葉!復次燈光亦非我能破得黑暗。又若非黑暗,何顯燈光?迦葉!燈光、黑暗本無自性,此二皆空無得無捨。迦葉!如是智慧亦復如是,有智若生無智即捨,而彼無智歸於何去?非東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既非去,來亦非來。

「迦葉!復次有智若生無智即捨,非彼有智我能破壞無智。又若無智本無,有智何顯?迦葉!有智、無智俱無自性,此二皆空無得無捨。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燈光,  

能破於黑暗,    

彼暗滅謝時,  

諸方無所去。    

若復此燈光,  

非暗不能顯,    

二俱無自性,  

無性二俱空。    

智慧亦如是,  

有智若生時,    

無智而自捨,  

此二若空花,    

俱無有自性,  

取捨不可得。」    

佛告迦葉:「譬如空舍無其戶牖,經百千年無其人物。其室冥暗,忽有天人於彼舍中燃其燈明。迦葉!於意云何?如是黑暗我經百千年住此,我今不去。有此事不?」迦葉答云:「不也。世尊!彼黑暗無[1]力,燈光若生決定須去。」佛言:「迦葉!彼業煩惱亦復如是,經百千劫住彼識中。或彼行人於一晝夜正觀相應生彼慧燈。迦葉!如是聖者慧根若生,此業煩惱定無所有。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如舍百千年,  

無人無戶牖,    

忽有天及人,  

於彼燒燈火,    

如是久住暗,  

剎那而滅謝,    

是彼舍黑暗,  

不言我久住,    

於此而不去。  

業識煩惱集,    

其義亦如是,  

雖住百千劫,    

本性不真實。  

行人晝夜中,    

正入如實觀,  

慧燈晃耀生,    

彼等煩惱集,  

剎那不可住。」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不住種子。迦葉!如是,若彼行者堅著斷見,過去已滅、未來非有,何住佛法種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太虛空,  

無涯無有量,    

若人於空中,  

何處植種子?    

斷見亦如是,  

過去不可有、    

未來亦不生,  

現無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糞滿大地,可種一切種子。迦葉,如是業煩惱糞滿於世間,可種一切佛法種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大地糞,  

隨處可種植;    

眾生煩惱糞,  

周遍於世間,    

佛子若親近,  

可下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醎鹵陸地,不可種於蓮華。迦葉!如是無行性者,本自非有、未來不生,何得菩提之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醎陸地,  

不可出蓮華,    

於彼泥水中,  

出生甚氛馥。    

無性亦如是,  

過未本來無,    

終不生佛種。」    

佛告迦葉:「譬如糞壤之地,可生蓮華。迦葉!如是煩惱邪行眾生,亦可生其佛法種智。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泥糞地,  

而可生蓮華,    

邪行業眾生,  

亦生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四大海水瀰滿無邊。迦葉!如是見彼菩薩所作善根能遍法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四大海,  

瀰滿廣無邊,    

菩薩亦如是,  

善根遍法界。」    

佛告迦葉:「譬如天人以一毛端百分取一,於彼毛頭滴微細水,欲成俱胝四大海。迦葉!如是見彼聲聞,所作微善而求無上。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人毛端,  

百分而取一,    

於彼滴微水,  

欲成俱胝海。    

聲聞亦如是,  

以己微淺智,    

所作自善根,  

求成無上覺。」    

佛告迦葉:「譬如芥子內蟲食彼芥子,見芥子內謂若虛空。迦葉!如是聲聞所修小智,[1]見彼生空亦復如是。我今[2]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芥子[3]內,  

而有食芥蟲,    

於裏無礙處,  

見彼謂虛空。    

聲聞所修智,  

證彼一分空,    

所見而不大,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見十方世界虛空無邊。迦葉!如是菩薩無礙大智所見法界亦無邊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界,  

十方無有涯,    

一切諸世間,  

依彼無障礙。    

菩薩亦如是,  

所起最上智,    

照見法界空,  

無邊無所得。」    

佛告迦葉:「譬如剎帝利受灌頂王,彼王皇后私於庶人後生其子。迦葉!於意云何?彼所生之子得名灌頂王子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告言:「迦葉!彼得無生法界聲聞,我是如來灌頂之子,如是亦然。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剎帝王皇后,  

而私於庶人,    

彼後生其[4]男,  

不名灌頂子。    

聲聞亦如是,  

離欲證無生,    

唯行於自利,  

非是於如來,    

灌頂法王子,  

佛子行二利。」    

佛告迦葉:「譬如剎帝利受灌頂王,有近侍婢王所愛幸,彼後生子。迦葉於意云何?此婢生之子得名王子不?」迦葉答云:「此是王子。」「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雖道力微劣化彼眾生、未免輪迴,亦得名為如來之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輪王婢,  

為王之愛幸,    

而後生其男,  

亦是剎帝子。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德行而羸劣,  

方便化眾生,    

雖未出三界,  

所作稱佛心,    

得名真佛子。」    

佛告迦葉:「譬如輪王生其千子,大力勇猛辯才端正,須得輪王相具足。[5]彼所童子內,若無一子具有輪王相者,彼轉輪王不作親子之想。迦葉!如是如來會下有百千俱胝聲聞圍遶,若無一菩薩相者,如來亦不作子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所生千太子,    

若無一童子,  

具彼[6]輪王相,    

此乃無王分,  

[7]無自子想。    

佛子亦如是,  

雖有千俱胝,    

聲聞眾圍遶,  

無一菩薩相,    

善逝觀彼人,  

不為佛子想。」    

佛告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所有皇后懷娠七夜必生童子,具輪王相。彼在胎藏,迦羅羅大未有根形,雖未成形而有天人發心愛重。非愛彼子勇猛大力。於意云何?重彼輪王王種不斷。迦葉!亦復如是,初發心菩薩根雖未熟未免輪迴,樂行佛法,彼過去佛見生其愛重;於彼正觀八解脫阿羅漢而不愛重。何以故?為彼初心菩薩佛種不斷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皇后懷娠姙,    

七日未成形,  

天人生愛護,    

非重勇猛力,  

而重輪王種。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欲度輪迴故,  

過去諸如來,    

於彼而恭敬,  

此人紹佛事;    

於諸聲聞眾,  

正觀八解者,    

[8]不生於敬愛,  

無彼成佛分。」    

佛告迦葉:「譬如假摩尼瑠璃珠聚如妙高山,不及一真摩尼瑠璃寶。迦葉!如是假使一切聲聞辟支佛,不能及一初發菩提心菩薩。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瑠璃,  

及彼摩尼珠,    

積聚如須彌,  

不及真摩尼,    

瑠璃之一寶。  

菩薩亦如是,    

假使於聲聞,  

及彼緣覺眾,    

其數如微塵,  

不及初發心,    

求彼菩提者,  

菩薩之一人。」    

佛告迦葉:「譬如迦陵頻伽鳥,住彼卵中之時,早能與彼一切飛禽而皆不同。迦葉!於意云何?當發一切美妙音聲故。迦葉?如是彼初發心菩薩,雖住業煩惱無明藏中,早與一切聲聞辟支佛而不可同。迦葉!於意云何?彼有迴向善根說法方便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頻伽鳥,  

住彼卵子中,    

雖未見身形,  

而與諸禽異,    

當發美妙音,  

令人常愛樂。    

佛子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未出煩惱藏,  

一切辟支佛,    

及彼聲聞眾,  

亦復不能比。    

迴向大安樂,  

方便利有情,    

無垢慈悲意,  

能宣微妙音。」    

佛告迦葉:「譬如輪王皇后所生王子,具足輪王福相,一切國王及諸人民悉皆歸伏。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天上人間一切有情悉皆歸伏。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皇后所生子,    

雖為童子身,  

具足王福相,    

國王及臣民,  

一切皆歸向。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佛子相具足,  

一切諸世間,    

天人眾生類,  

清淨心歸向。」    

佛告迦葉:「譬如大雪山王出生上好藥草,能治一切諸病。修合服食,無復心疑決定得差。迦葉!如是若彼菩薩所有智藥,能療一切眾生煩惱諸病。菩薩以平等心普施一切有情,服者無復疑惑病即除愈。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大雪山,  

出生上妙藥,    

療治一切病,  

若有服之者,    

獲差勿復疑。  

佛子亦如是,    

出生妙智藥,  

能療一切人,    

煩惱生老病,  

平等而賜之,    

所有服食者,  

無疑決定差。」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歸依初月,如是圓月而不歸依。迦葉!如是我子有其信力,歸命菩薩不歸命如來。所以者何?為彼如來從菩薩生。若聲聞辟支佛從如來生,非如菩薩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此有情,  

歸命於初月,    

如是圓滿月,  

而彼不歸依。    

我子亦如是,  

歸依於菩薩,    

不歸向世尊,  

為具大智力。    

出生如來身,  

非彼聲聞類,    

智慧微劣故,  

依彼如來生。」    

佛告迦葉:「譬如文字之母,具能包含一切義論等事。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具能綰攝一切諸佛化行無上智因。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文字母,  

人間與天上,    

義論及辯才,  

皆因此建立。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具足佛地智,  

及諸方便行。」    

佛告迦葉:「譬如世人未有捨離明月歸命星像。迦葉!如是無有受我戒者,捨離菩薩歸命聲聞。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於月而捨離,    

而欲歸依星,  

此事未曾有。    

如是我弟子,  

其義亦復然,    

若受我戒者,  

不歸於菩薩,    

而欲向聲聞,  

其事甚希有。」    

佛告迦葉:「譬如假瑠璃珠,於彼天人世間終無利用;若真瑠璃珠摩尼寶,於其世間有大利用。迦葉!如是。若彼聲聞具足戒學,具一切頭陀行三摩地門,終不能得坐菩提道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瑠璃,  

見彼體清淨,    

於天人世間,  

為事無利用;    

若彼真瑠璃,  

及彼摩尼寶,    

體性有其殊,  

為事具大用。    

如是彼聲聞,  

雖具頭陀行,    

持戒及多聞,  

一切三摩地,    

不能降四魔,  

而坐菩提座,    

得成於善逝,  

非如菩薩故。」    

佛告迦葉:「譬如真瑠璃摩尼寶,作事用時價直百千迦哩沙波拏。迦葉!如是若彼菩薩所植眾德,作事用時多彼聲聞辟支佛百千迦哩沙波拏之數。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真瑠璃,  

及彼摩尼寶,    

作彼事用時,  

價直百千數,    

迦哩沙波拏。  

佛子亦如是,    

植眾德本行,  

事用利眾生,    

多彼聲聞人,  

及彼辟支佛,    

迦哩沙波拏,  

其數亦如是。」    

爾時世尊復次說言:「尊者大迦葉!所有國土孛星現時頭黑偃寐,令彼國土災難競起得於苦惱。迦葉!若彼國土如有菩薩,是諸災難速得消除無復苦惱。是故迦葉!菩薩之行,廣集一切善根,為利眾生故。又彼菩薩所有智藥流通四方,醫彼一切眾生煩惱等病,真實不虛。」

迦葉白言:「以何等藥醫何等病?」「迦葉!眾生所有貪瞋癡病皆自緣生。以無緣慈觀彼一切惑業,相有理無,本自無生今亦無相。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寂滅亦然。又滅一切顛倒。何等顛倒?即四顛倒:一者為彼有情於彼無常而計常故,令想一切皆是無常;二者於其苦處而計為樂,令想一切皆是其苦;三者無我計我,令想一切法皆無我故;四者不淨計淨,令想一切皆非淨故。唯此涅槃具彼四德。又復施設四念處,令彼有情觀身無[1]其所有,能破我見;觀受無受所得,破彼我見;觀心無心可得,亦除我見執故;觀法無法可得,破彼法我執故。以四正斷於修斷事,修善勤修、斷惡勤斷。以四神足成就通力,以五根五力治彼不信懈怠失念散亂癡等,以七覺支治一切愚癡,以八聖道治彼一切無知八邪等過。迦葉!此說名為真實醫法。迦葉!觀此菩薩,於閻浮提內醫病人中最為第一。迦葉!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為護自命,見彼菩薩如見醫王。」

迦葉白言:「如是住邪見者以何藥療?唯願解說令彼了知。」「迦葉!彼菩薩救療眾生,非用世[2]間之藥,以出世間一切善根無漏智藥,傳流四方醫彼一切眾生妄想之病,真實不虛。」迦葉白言:「云何名為出世間智?」「迦葉!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如是智法於空無著。迦葉!汝等正求,心莫驚怖,發精進心。彼如是求、如是住心。云何住心?云何不住心?有過去未來現在,於何而住?迦葉!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迦葉!又此心法非在內、非在外、亦非中間。迦葉!又此心法離眾色相,無住無著而不可見。迦葉!過去一切佛不見、未來一切佛不見、現在一切佛不見。」

迦葉白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不見者,云何彼心有種種行相?」「迦葉!彼心無實從妄想生。譬如幻化,種種得生為虛妄見。」

迦葉白言:「虛妄不實,其喻云何?」

佛言:「迦葉!心如浮泡生滅不住,心如風行而不可收,心如燈光因緣和合,心如虛空得虛妄煩惱,心如掣電剎那不住,心如猿猴攀緣境界,心如畫師作種種像,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煩惱。心行體一,無二心用故。心如其王,自在緣一切法故。心如惡友,發生一切苦故。心如大海,漂溺一切善根故。心如釣魚之人,於苦生樂想故。心如夢幻,妄計我故。心如青蠅,於其不淨生淨想故。心如鬼魅,作種種不善事故。心如藥叉,貪著境界飲人精氣故。心如冤家,恒求過失故。心不靜住,或高或下進退不定故。心如狂賊,壞一切功德善財故。心如蛾眼,恒貪燈焰色故。心著於聲,如貪戰鼓聲故。心如猪犬,於其不淨貪香美故。心如賤婢,貪食殘味故。心能貪觸,如蠅著羶器故。迦葉!心不可求,求不能得,過去非有、未來亦無、現在不得。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三世斷故。若三世斷故,彼即無有。若彼無有,彼即不生。若彼不生,是即無性。若彼無性,無生無滅。若無生滅,亦無往來。若無往來,而無主宰。若無主宰,無假無實,是即聖性。迦葉!若彼聖性,無得戒非無戒,無淨行無穢行,無因行無果行,亦無心意之法。若無心意之法,彼無業亦無業報。若無業報,亦無苦樂。若無苦樂,彼聖者性。若彼聖性,無其上下中間,身口意等不可住著。何以故?性遍虛空。平等無分別故。」[3]無分別故下此處元少一葉梵文。

[4]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三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四

[5]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6]臣施護奉 [7]詔譯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善解習馬,其馬性惡難以制伏,此人調習自然良善。迦葉!如是相應比丘能守禁律,心識囂馳難以制伏,被此比丘調伏制御,離瞋恚等如如不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惡性馬,  

遇彼調習人,    

種種被制伏,  

不久而調善。    

相應行比丘,  

善持於禁律,    

調伏於識心,  

令彼淨安住。」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於其[A1]喉咽而患癭病,致壞命根得其苦惱。迦葉!如是若復有人深著我想,於自身命後得大苦。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癭病人,  

苦惱於身命,    

於其晝夜中,  

無暫得安樂。    

著我之眾生,  

其義亦如是,    

見倒壞其身,  

於後生諸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被纏縛,巧設方便而得解免。迦葉!如是,若彼有情作善相應,制止心猿令得離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纏縛人,  

能設巧方便,    

解彼身邊縛,  

令身得自在。    

相應善有情,  

禁止於心[1]識,    

令彼離纏縛,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本自廓然,彼有二物可以蓋覆。何等二物?是彼雲、霧。迦葉!如是出家之人,本自寂靜而求世間呪術之法,又於衣鉢財利畜積受用,此為覆障。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雲霧,  

覆障於虛空;    

比丘亦復然,  

行彼世間法,    

習學於呪術,  

積聚於衣鉢。    

此二障行人,  

菩薩[2]須遠離。」    

佛告迦葉:「此出家人有二種纏縛。云何二種?迦葉!一為利養纏縛,[3]二為名稱纏縛。彼出家人宜各遠離。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貪著於利養,    

及愛好名聞,  

此二[4]重纏縛,    

亦障聖解脫,  

出家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滅出家德。云何二法?一親近在家,二憎嫌聖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親近在家人,  

憎嫌於聖者,    

此二非道法,  

滅彼出家德。    

出家菩薩人,  

彼宜速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垢染。云何二法?一心多煩惱,二棄捨善友攝受惡友。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心多於煩惱,    

棄背善良朋,  

親近於惡友。    

佛說於此人,  

為彼出家垢。    

一切菩薩眾,  

各各宜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於出家人如臨崖險。云何二種?一輕慢妙法,二信樂破戒。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輕慢於妙法,    

信重破戒者,  

如登於崖[5]險,    

墜墮在須臾。  

此二非律儀,    

一切諸佛子,  

彼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過惡。云何二種?一見他過失,二蓋覆自過。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恒見他人過,    

覆藏於自罪,  

此二大過失,    

損惱毒如火,  

智者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增出家熱惱。云何二種?一受持袈裟心懷不淨,二恃己戒德訶責非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雖復披袈裟,  

心行不淨行,    

設身有戒德,  

而用於惡言,    

[A2]摧伏非行者,  

此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醫出家人病。云何二法?一行大乘者見心決定,二為諸眾生不斷佛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行彼大乘行,    

見心恒決定,  

不斷於佛法,    

此二出家人,  

佛說名無病。」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人長病。云何二種?一得阿波諦重罪,二不能發露懺悔。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出家比丘眾,  

犯彼阿波諦,    

不能懺滅罪,  

愚迷不重戒,    

剎那剎那實,  

此惡長為病。」    

佛告迦葉:「此有沙門為沙門名。」迦葉白言:「云何沙門為沙門名?」「迦葉!此有四種沙門。云何四種?一行色相沙門,二密行虛誑沙門,三求名聞稱讚沙門,四實行沙門。迦葉!此是四種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行色相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復剃除鬚髮著佛袈裟受持鉢器色相具足,而身不清淨、口不清淨、意不清淨,不自調伏麁惡不善,廣貪財利命不清淨,得破戒罪法。迦葉!此名行色相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密行虛誑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知行業亦具威儀,喫麁惡飲食,詐歡詐喜,於行住坐臥恒搆虛誑,又不親近在家出家四聖種族,詐默無言誑賺有情,心無清淨亦無調伏,亦不息念虛妄推度。住著我人之相,若遇空法而生怖畏如登崖險,若見比丘善談空者如遇冤家。迦葉!此說名為密行虛誑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為求名聞稱讚沙門?」「迦葉!此一沙門,為求名聞稱讚詐行持戒,惑亂他人恃衒多聞要他稱讚。或居山野、或處林間,詐現少欲無貪,假行清淨之行,於其心內無其離欲,無其寂靜、無其息慮、無證菩提,亦不為沙門、亦不為婆羅門、亦不為涅槃,而求稱讚[1]名聞。迦葉!此名求名聞稱讚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實行沙門?」「迦葉!此一沙門,不為身命而行外事,亦不言論名聞利養,唯行空無相無願。若聞一切法已,正意思惟涅槃實際,恒修梵行不求世報,亦不論量三界喜樂之事,唯見性空不得事法,亦不議論我人眾生壽者及補特伽羅。見正法位離諸虛妄,於解脫道斷諸煩惱,達一切法自性清淨,內外不著、無集無散,於彼法身如來明了通達。無其見取,亦不言論,色身離欲,亦不見色相,亦不見三業造作,亦不執凡聖之眾。法無所有,斷諸分別自性凝然,不得輪迴不得涅槃,無縛無解無來無去,知一切法寂靜湛然。迦葉!此說名為實行沙門,作相應行,非求名聞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所有身口意,  

三業不清淨,    

貪愛不調伏,  

麁惡行不密。    

圓頂服三衣,  

執持於應器,    

佛說此沙門,  

恒行於色相。    

雖然依彼行,  

虛誑而不實,    

詐現四威儀,  

示同於聖者。    

遠離和合處,  

恒餐麁惡食,    

無彼清淨行,  

密行於虛誑。    

或彼為求名,  

[2]要他行稱讚,    

詐修於戒定,  

示衒行頭陀。    

內意不調伏,  

誑賺於信施,    

不行離欲善,  

亦不息攀緣。    

見說法相空,  

怖同登山險,    

或居山野間,  

而無真實意。    

佛說此沙門,  

為求名聞故。    

若彼實行者,  

不為於身命,    

妄求名利養,  

亦無求快樂,    

唯修正解脫,  

救拔諸惡趣。    

雖知深法空,  

不得於寂靜,    

亦無非寂靜,  

不住於涅槃,    

不得於生死,  

不著於聖人,    

不捨於凡夫。  

本自無所來,    

今亦無所去,  

一切法寂然。    

佛說於此人,  

是名實行者。」    

佛告迦葉:「譬如貧人家無財利,自發其言告眾人曰:『我家之內有大庫藏財物盈滿。』迦葉!於意云何?此貧人言是事實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葉!亦復如是。彼沙門婆羅門自無戒德而復發言:『我身具大德業。』此言不實,是事難信。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貧窮人,  

言自有庫藏,    

盈滿七珍財,  

彼語不相應。    

沙門婆羅門,  

虛妄亦如是,    

三業[3]無清淨,  

自言具戒德。」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入大水內而不專心,恣意戲水不覺溺死。迦葉!亦復如是。此沙門婆羅門多知樂法,入大法海不能制心,好行貪瞋癡,被煩惱貪引生惡趣。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戲水人,  

入於大水內,    

不自用其心,  

被水溺其命。    

沙門婆羅門,  

貪入大法海,    

恣行貪瞋癡,  

沈墜於惡趣。」    

佛告迦葉:「譬如醫人修合湯藥,將往四方欲療眾病,忽自得疾而不能救。迦葉!如是,若彼比丘修彼多聞,欲化有情忽爾之間,自起煩惱而不能伏。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良醫人,  

修合諸湯藥,    

持往於四方,  

治彼眾生病,    

自忽有疾苦,  

不能自醫療。    

比丘亦如是,  

修學於多聞,    

欲行於化導,  

自忽煩惱生,    

不能善制止,  

虛施於辛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有重病,服彼上好名藥不免命終。迦葉!如是,若彼有情具煩惱病,而欲多聞修行亦不免墜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人,  

[4]久患而不差,    

設服於良藥,  

終不免無常。    

眾生亦如是,  

恒染煩惱病,    

設樂修多聞,  

不免於墜墮。」    

佛告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墮落不淨之中,其珠體觸不堪使用。迦葉!如是,若彼比丘雖具多聞,墮落不淨利養之中,諸天人民不生敬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摩尼寶,  

墮落不淨中,    

染污得其觸,  

使用而不堪。    

比丘亦如是,  

雖復具多聞,    

墜墮於不淨,  

名聞利養中,    

諸天及人民,  

而不生[5]愛敬。」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忽爾命終,以其金冠花鬘莊嚴頭面。迦葉,如是若彼比丘破盡戒律,而以袈裟莊嚴其身,有何所益?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命終人,  

以其好花鬘,    

及用金寶冠,  

嚴飾屍首上,    

彼人無所用。  

比丘亦如是,    

而以破戒身,  

被挂於袈裟,    

嚴飾作威儀,  

終無於利益。」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洗浴清淨,以其香油塗潤身上及頭髻指甲,身著白衣戴瞻蔔花鬘為上族子。迦葉!如是,若彼比丘多聞智慧,身被法服儀相具足,為佛弟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洗浴身清淨,    

塗潤好香油,  

頭以華鬘飾,    

身著於白衣,  

而稱上族子。    

比丘亦如是,  

多聞具總持,    

戒德恒清淨,  

被挂於法服,    

儀相而具足,  

此名真佛子。」    

佛告迦葉:「有四種破戒比丘,喻持戒影像。」迦葉白言:「云何四種破戒?」「迦葉!有一比丘具足受持別解脫戒,善知禁律,於微細罪深生怕怖,恒依學處說戒清淨,身口意業具足無犯,食離邪命。此有其過。所以者何?執自功能成戒取故。迦葉!此是第一破戒喻持戒影像。

「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善知禁律常持戒行,密用三業。彼有身見,執情不捨故。迦葉!此是第二破戒喻持戒影像。

「復次迦葉!有一比丘恒行慈心悲愍有情,具足慈善;聞一切法無生,心生驚怕。迦葉!此是第三破戒喻持戒影像。

「復次迦葉!有一比丘,行彼十二頭陀大行具足無缺;而有我心住著我人之相。迦葉!此是第四破戒喻持戒影像。迦葉!此四種破戒喻持戒影像。

「復次迦葉!若說此戒,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行亦無不行,無作亦無不作,非犯非非犯,無名無色非無名色,無相非無相,無息念非無息念,無取無捨非無取捨,非受非不受,無識無心非無識心,無世間亦無出世間,無所住亦非無住,無自持戒無他持戒。於此戒中離諸毀謗,無迷無執。迦葉!此說聖[A3]者無漏正戒,遠離三界一切住處。」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所持離垢戒,  

非住我人相,    

無犯亦無持,  

無縛亦無解,    

微妙甚深善,  

遠離於疑惑。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無垢戒,  

而於彼世間,    

非為自身命,  

普濟諸群生,    

同入真如際。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離垢戒,  

於彼我人中,    

無染亦無淨,  

無暗亦無明,    

無得亦無失,  

不住於此岸,    

不到於彼岸,  

亦非於中流,    

縛脫而平等,  

無住如虛空,    

非相非非相。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無垢戒,  

不著於名色,    

不住於[1]等引,  

恒以淨妙心,    

離我有無相。  

於彼別解脫,    

遠離持犯等,  

無戒無不戒,    

無定亦無散。  

依此而行道,    

智觀無二取,  

此戒淨微妙,    

安住三摩地,  

三摩地生觀,    

智慧自清淨,  

是名具足戒。」    

[2]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四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五

[3]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4]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世尊說此伽他法時,八百苾芻漏盡意解心得解脫,三十億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苾芻得三摩地,聞此甚深微妙戒法,難解難入不信不學,從座而起速離佛會。是時尊者大迦葉白世尊言:「此五百苾芻雖得三摩地,云何聞此甚深之法,難解難入,不信不學,即從座起速便而退?」

佛言:「迦葉!彼等五百苾芻我見未除,於此無漏清淨戒法聞已難解難入,心生驚怖所以不信不行。迦葉!此伽他戒法甚深微妙,三佛菩提皆從此出,彼等[5]罪友於此解脫妙善而不能入。」[6]復次告言:「迦葉!彼五百苾芻,於如來教中是外道聲聞。如是迦葉!彼於如來本意執求一事法故,若聞一法決定信受,依教修學如是伽他之法,言教玄妙是故驚怖。」

又復告言:「迦葉!彼比丘意,於如來、應供、正遍知覺為求一法發心修行,於命終後求生[1]忉利天宮,為如是事於佛教中而求出家。迦葉!此五百苾芻身見未捨,聞甚深法而生驚怖不信不學,此等命終必墮惡趣。」

是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汝往五百苾芻所,以善方便而為教導。」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說法誨喻,聞已不信不行。我自小智言論寡識,云何化彼?」是時五百苾芻已在中路,爾時世尊即以神力化二苾芻,於中路中逆往五百苾芻,而即問言:「尊者!欲往何處?」苾芻答言:「我等今者欲詣林間,彼處寂靜自得定樂而當住處。」化苾芻問言:「欲[2]住林野於意云何?」彼等苾芻而即答言:「世尊說法我昔未聞,今既聞已難解難入,心生驚怖不可信學,是以樂歸林野安處禪定而取安樂。」化苾芻言:「尊[A1]者!世尊說法而為難解,心生驚怖不信不學不行,而歸林野以定為涅槃,是彼所執汝等不知。尊者!沙門之法非合論[3]詰。今問尊者!云何名涅槃法?若於自身得涅槃者,則得補特伽羅、我、人、眾生、壽者,何得涅槃?夫涅槃法,非相非非相。」彼苾芻言:「涅槃既爾,云何證得?」化苾芻言:「除斷貪瞋癡法。」彼苾芻言:「貪瞋癡法云何除斷。」化苾芻言:「貪瞋癡法,非在內非在外非在中間,本自無生今亦非滅。」化苾芻言:「尊者!不得執亦不得疑。若尊者不執不疑,即非護非不護、非樂非不樂,彼說為涅槃。尊者!此清淨戒相不生不滅,從三摩地生、從智慧生、從解脫生、從解脫知見生,離有離無,非相非無相。尊者!如是戒相即真涅槃。如是涅槃,無解脫可得、無煩惱可捨。尊者!汝以情想求圓寂者,此得妄想非涅槃也。若想中生想,非是涅槃,被想[4]纏縛。如是若滅受想,得真三摩鉢底。尊者!行者若[5]行更無有上。」

是時化者說此正法之時,彼五百苾芻聞此法已漏盡意解心得解脫。如是五百苾芻復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遶佛三匝於一面坐。

爾時長老須菩提即從座起,問彼苾芻:「尊者!汝於何去?今從何來?」彼言:「本非所去,今亦不來。」長老須菩提即以問佛:「世尊!此所說法其義云何?」佛言:「無生無滅。」須菩提言:「汝等尊者云何聞法?」彼苾芻言:「無縛無脫。」須菩提言:「誰化汝等?」彼苾芻言:「無身無心。」須菩提言:「汝等云何修行?」彼苾芻言:「無無明滅亦無無明生。」須菩提言:「云何汝為聲聞?」彼苾芻言:「不得聲聞亦不成佛。」須菩提言:「云何汝之梵行?」彼苾芻言:「不住三界。」須菩提言:「汝於何時而入涅槃?」彼苾芻言:「如來入涅槃時我即涅槃。」須菩提言:「汝等所作已辦。」彼苾芻言:「了知我人。」須菩提言:「汝煩惱已盡。」彼苾芻言:「一切法亦盡。」須菩提言:「汝等善破魔王。」彼苾芻言:「蘊身尚不得,何有魔王破?」須菩提言:「汝知師耶?」彼苾芻言:「非身非口非心。」須菩提言:「汝得清淨勝地。」彼苾芻言:「無取無捨。」須菩提言:「汝出輪迴今到彼岸。」彼苾芻言:「不到彼岸亦不得輪迴。」須菩提言:「汝信勝地。」彼苾芻言:「一切執解脫。」須菩提言:「汝何所去?」彼苾芻言:「如來去處去。」化苾芻言:「尊者!須菩提汝令彼去。」說是法時,眾中有八百苾芻發聲聞意心得解脫,三十二億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光,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大寶積正法,令諸菩薩應云何學?應云何住?」佛告:「善男子!所說正法真實戒行,汝等受持應如是住,於此正法得大善利。善男子!譬如有人乘彼土[6]船欲過深廣大河。善男子!於意云何?彼人乘此土船,作何方便速得到於彼岸?」普光言:「世尊!須是用大氣力勇猛精進方達彼岸。」佛言:「普光!有何所以要施勤力?」「世尊!彼河中流深而復廣令人憂怕,若不勤力必見沈沒。」佛告普光菩薩:「如是,若諸菩薩修學正法,欲度生死四流大河,須發勇猛精進之力通達佛法,若不精進修學決定退墮。又復思惟,此身無強無常速朽之法,四流浩渺云何得度?彼諸眾生恒處此岸,汝等今者受持妙法大船,運度一切眾生過輪迴河至菩提岸。」

普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云何受持妙法大船?」「善男子!所有布施、持戒、忍辱、慈心,所集無邊福德,起平等心莊嚴一切眾生。於七菩提分善而不[7]忘失,精進受持心生決定,以巧方便深達實相,以大悲心拔眾生苦,以四攝法護諸有情,以四無量饒益眾生,以四念處恒自思惟,以四正斷勤斷勤修,以四神足奮迅神通,以其五根令生眾善,以其五力堅固不退,以八聖道遠離魔怨不住邪道,於奢摩他、毘鉢舍那無相無著。菩薩令此廣大法行名聞十方,使諸眾生來入微妙正法大船,過彼生死四流大河,得至涅槃安樂彼岸,得無所畏永離諸見。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菩薩以妙法大船,經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運[1]度一切眾生過彼四流大河不得疲苦。汝如是受持應如是住。」

佛告普光菩薩:「汝今速運真實方便起大悲心,令一切眾生心意清淨勇猛精進,種諸善根令生不退,恒樂出家聞法無倦,植眾德本求最上道,圓滿智慧身心寂靜,安處林野遠離惡友,於第一義明了通達,行正方便,於真俗諦理智無二,平等一空息諸妄念。善男子!菩薩為諸有情應如是受持應如是住。」

爾時尊者大迦葉聞是法已而白佛言:「世尊!如是大寶積正法,為求大乘者說,昔未曾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寶積正法,受持解說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其義云何?」

佛告迦葉:「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寶積正法,受持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恒河沙數世界滿中七寶供養恒河沙等如來,每一一如來而各以一恒河沙數世界七寶布施,又每一一如來各造一恒河沙佛[2]寺精舍,又一一如來各有無量聲聞之眾,以一切樂具經一恒河沙劫而以供養。又彼諸如來及聲聞弟子入涅槃後,復以七寶各起塔廟。善男子,如是福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於此寶積正法受持解說一句一偈,功德勝彼。若復有人為其父母解說此經,彼人命終不墮惡趣,其母後身轉成男子。」

佛言:「所在之處,若復有人於此大寶積經典書寫受持讀誦解說,而於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恭敬供養如佛塔廟。若有法師聞此寶積正法經典,發尊重心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彼法師如佛供養尊重恭敬頂禮讚歎,彼人現世佛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臨命終時得見如來。又彼法師復得十種身業清淨。何等為十?一者臨命終時不受眾苦;二者眼識明朗不覩惡相;三者手臂安定不摸虛空;四者腳足安隱而不蹴踏;五者大小便利而不漏失;六者身體諸根而不臭穢;七者腹腸宛然而不胮脹;八者舌相舒展而不彎縮;九者眼目儼然而不醜惡;十者身雖入滅形色[3]如生。如是得此十種身業清淨。

「復有十種口業清淨。何等為十?一者言音美好;二者所言慈善;三者言說殊妙;四者言發愛語;五者其言柔軟;六者所言誠諦;七者先言問訊;八者言堪聽受;九者天人愛樂;十者如佛說言。如是十種口業清淨。

「復有十種意業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意無瞋恚;二者不生嫉妬;三者不自恃怙;四者無諸冤惱;五者離其過失;六者無顛倒想;七者無下劣想;八者無犯戒想;九者正意繫心思惟佛土;十者遠離我人得三摩地成就諸佛教法。如是得十種意業清淨。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臨終不受苦,  

非見諸惡相,    

手不摸虛空,  

腳足無蹴踏,    

便利絕漏失,  

身根不臭穢,    

腹藏無胮脹,  

舌紅不彎縮,    

眼目相儼然,  

命終顏不改,    

如是身十種,  

福善清淨相。    

言音得美妙,  

出語而慈善,    

所說自殊常,  

發語人愛樂,    

復有柔軟聲,  

所言而誠諦,    

方便能問訊,  

堪令人聽受,    

天龍眾亦欽,  

清響如佛語,    

如是口十種,  

口業得清淨。    

心意[4]雖瞋恚,  

嫉妬而不生,    

於自無恃怙,  

冤惱亦自除,    

得離眾過失,  

顛倒想不生,    

不作於下劣,  

禁戒勿令虧,    

正意而繫念,  

遠離於我人,    

復得三摩地,  

通達諸佛法,    

如是意十種,  

心業清淨相。」    

佛告大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汝等應以香花伎樂繒蓋幢幡飲食衣服一切樂具,供養此大寶積正法,志心歸命受持讀誦。所以者何?迦葉!如是一切諸佛如來、應、正等覺,皆從此出,應以最上供養而供養之。」

佛說此經已,尊者大迦葉一心頂戴,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天、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等,一切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5]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五

經卷

寶積品第七

爾時,佛告寶積菩薩言:「善男子!有四種法,退失菩薩智慧。何謂為四?於佛正法無尊重心,亦不恭敬是說法者;慳嫉正法,設有人來求正法者而不為說;於樂法者為作留難,遮護覆藏,自生憍慢;復加誹謗說正法者。寶積!如是四法退失智慧。

「善男子!有四種法,增長菩薩摩訶薩廣大智慧。何等為四?所謂敬重正法及說法者;隨所聽得微妙正法,廣為他人分別解說,不求名聞、無希望心而為說法;勤求正法如救頭然;隨所[1]聞聽堅固受持、如法修行,不但說是名字而已。善男子!如是四法,增長菩薩廣大智慧。

「善男子!具有四法,而皆忘失菩薩摩訶薩大菩提心。何等為四?所謂不隨順和上阿闍梨一切福田、他人不疑而為作疑、見行大乘者而誹謗之、自心欺誑復誑於他。善男子!如是四法,失菩提心。

「善男子!有四種法,菩薩摩訶薩生生世世大菩提心自然現前,中間不失乃至坐於菩提道場。何等為四?所謂若失身命終不妄語乃至戲笑;知而不說虛妄之言;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心無欺誑亦不誑他;於諸菩薩生世尊想,不樂小乘故。善男子!如是四法,生生世世大菩提心自然現前,中間不失乃至坐於菩提道場。

「善男子!具四種法,菩薩摩訶薩一切善根不得生長。何等為四?自生憍慢、勤求世間文章呪術、勤求利養貪著名聞、以欺誑心而誑於他。善男子!具是四法,菩薩摩訶薩一切善根永不增長。

「善男子!具有四法,菩薩摩訶薩生生世世增長善根,轉勝明淨,不復退失。何謂為四?捨離一切不淨之法,勤求一切清淨正法,[2]夫正法者,所謂六波羅蜜菩薩法藏;於諸眾生心無憍慢,猶若家犬;如法受施而自知量,捨離一切諸邪慢等,安心知足住於聖種;不說他人罪過虛實,不求人短。若於諸法心不通達,亦[3]於世世增長善根,轉勝明淨,不復退失。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諂曲之心,常應捨離。何謂為四?於諸佛法心生疑、悔、不決了等,於諸[4]不毀謗當作是念:『唯佛作證。佛法無量,為諸眾生隨機所說;甚深難解,唯佛自知,非我所解。』是故,不生違逆之心。善男子!是名四法[5]令眾生生憍慢心、瞋恨惱等、於他利養起嫉妬心、呵罵菩薩、廣其惡名。善男子!是名四種諂曲之心,菩薩摩訶薩常應捨離。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有四種真實之相。何等為四?所謂於所犯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懺悔、改往,心無蓋纏;若以實言應失國土、身命、財物,如是急事不捨實語,亦不異緣作諸餘語;一切惡事、罵詈、誹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此苦時但自咎責、推於往業,不瞋恨他、不懷其惡,善住信力、自心淨故;若於諸佛甚深之法——難信、難解——悉能信受、讀誦、受持。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真實質直之相。

「善男子!具有四法,𢤱悷難調難伏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典翻為戲論,雖口說法不隨順行,於諸教誨違逆不信;不能隨順恭奉供養和上、闍梨諸福田等令心喜悅;損他信施、恭敬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諸調御菩薩大士輕欺生慢而不恭敬。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種法,𢤱悷難調難伏之相。

「善男子!菩薩有四調順之相。何謂為四?隨所聞法而善說之,如說而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承奉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見諸善調信順大士恭敬愛樂,隨順善訓,稟受德行。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調順之相。

「善男子!菩薩有四僻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說小法是菩薩謬、若布施時但施持戒供養善者不施惡人是菩薩謬。善男子!是名菩薩四種僻謬。

「善男子!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於諸眾生生平等心、普信眾生等以佛慧、於諸眾生說法平等、等令眾生等住正行。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正道。

「善男子!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利;求緣覺者,心樂少事;歎外經典、[1]路伽耶陀、文章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慕法利。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善男子!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諸來乞者是善知識,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故;勸令出家是善知識,出三界苦;諸佛菩薩是善知識,增長一切正妙法故。善男子!是名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

「善男子!菩薩有四實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貪求名稱不求功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善男子!是名四非菩薩而似菩薩。

「善男子!有四種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於空亦信業報、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遊生死、所作布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善男子!是為菩薩四種真實菩薩功德。

「善男子!菩薩有四大藏。何謂為四?若有菩薩值佛出世,因爾得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趣,以無礙心侍說法者、不暫遠離、心無懈怠、住阿蘭若而無放逸。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大藏。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能壞魔事。何謂為四?常不捨離菩提之心、於諸眾生心無罣礙、於諸執著悉皆覺知、心不輕賤一切眾生。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種法,能壞魔事。

「善男子!菩薩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業。何謂為四?以清淨心而行法施、於破戒人生大悲心、於諸眾生稱揚歎詠菩提之心、於無力者修習忍辱。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業。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破碎煩惱、無明住地。何謂為四?戒品清淨——若輕、若重——悉皆不犯、攝持正法不憚劬勞、布施燈明供養福田、捨施財物無有親踈,是名四法破碎煩惱、無明住地。

「善男子!有四種法,得無礙智。何謂為四?無希望心常行法施、受持正法與理相應、於他利養不生嫉妬、恒自攝心不生憍慢,是名四法得無礙智。

「善男子!非但名字號為菩薩,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若能成就三十二法則名菩薩。何謂三十二法?常為眾生深求安樂,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常自稱量無上法器,心不[2]憎惡他人智慧,破壞憍慢,深樂佛道,心地堅固敬無虛假,親友究竟得至成佛,於親、非親心常平等,言常含笑、言語知量、前應問訊面無顰蹙,所為事業終不中息,普為眾生等行[3]大悲,心無疲倦,多聞無厭,自責己過、不譏彼短,於有罪者慈悲呵責,以菩提心行諸威儀,所行布施不求反報、不求生處而行持戒、於諸眾生生無礙忍、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遣無色界取於禪定、行方便慧應四攝法,持戒、毀戒慈心平等,至心聽法,心樂遠離,住阿蘭若而不樂著一切世間種種榮華,於大乘中見大利益,離惡知識、親近善友,常運平等,四種梵心,遊戲五通,常依真智,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棄捨,言常決定貴真實法,一切善根以菩薩心而為上首。若人具此三十二法則得名為菩薩之位。

「善男子!菩薩功德無量無邊,當以譬喻因緣知之。善男子!譬如大地容受眾生,無分別心、不求報恩;菩薩亦爾,從初發心至坐道場,一切眾生皆蒙利益,心無分別、不求報恩。

「善男子!如一切水潤生百種稻禾、藥草、叢林、樹木皆得增長;菩薩亦爾,自心淨故,慈悲普覆潤諸眾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

「善男子!譬如火種皆能成熟百種禾穀、藥草、華果;菩薩智慧亦復如是,皆能成就一切善根。

「善男子!譬如風輪皆能成立一切世界諸佛剎土;菩薩方便亦復如是,皆能成立一切善法。

「善男子!如月初生,光明炎色日日增長;菩薩淨心亦復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長。

「善男子!如日初出,一時發光普為一切眾生照明;菩薩亦爾,發智慧光,一時普照一切眾生。

「善男子!如師子王,隨所至處不驚不畏;菩薩亦爾,持戒清淨,智慧真實,隨所住處不驚不畏。

「善男子!譬如善調大龍象王,荷負重擔身不疲極;菩薩亦爾,善調心故,荷負一切眾生之類,作大利益而無疲倦。

「善男子!譬如蓮華生於水中,水不染著;菩薩亦爾,生於世間,諸世間法而不染污。

「善男子!如人伐樹,根在還生;菩薩亦爾,方便力故,雖斷結使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善男子!譬如諸方流水入于大海皆為一味;菩薩亦爾,以種種門習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為一味。

「善男子!譬如須彌山王,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住;菩薩大菩提心亦復如是,為薩婆若所依止住。

「善男子!如大國王,以群臣力能辦國事;菩薩智慧亦復如是,以方便力皆能成辦一切佛事。

「善男子!譬如天淨清明,無諸雲氣必無雨相;寡聞菩薩無所知解、無法雨潤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天陰雲起必能降雨,充足眾生生長萌牙;菩薩亦爾,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益眾生。

「善男子!如轉輪聖王所出之處則具七寶;菩薩亦爾,隨所出處三十七品現於世間。

「善男子!如摩尼珠所在之處,則有無量金、銀、珍寶;如是,菩薩隨所出處則有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寶。

「善男子!如忉利天入雜藏園,隨意所用悉在其中;菩薩亦爾,真淨心故,於諸眾生平等教化。

「善男子!譬如呪術藥力,毒不能害;菩薩結使亦復如是,智慧力故不墮惡道。

「善男子!如大城中所棄糞穢,若置甘蔗、蒱萄田中則有利益;菩薩結使亦復如是,所餘習氣為一切智而作因緣。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曾習學戈矛之法則無武用;菩薩亦爾,不曾習學一切諸法而不能為算擇分別、受持修行。

「善男子!譬如陶師,於諸坏器未燥之時不堪大火;菩薩亦爾,於諸眾生智慧微弱不堪聽聞諸佛大法故不為說,彼設得聞則生狂亂。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欲學寶雲微妙經者,常應修習實法正觀。云何正觀?所謂真實思惟是法正觀,不觀我、人、眾生、壽命,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善男子!夫實觀者,觀色非常亦非無常,亦觀受、想、行、識非常亦非無常,是名中道真實法觀。所以者何?常是一邊、無常一邊,常與無常二邊中間無色、無形、無命、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一邊,我與無我二邊中間無色、無形、無命、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善男子!若心有實是為一邊、若心非實是為一邊,若無心識、亦無心數諸大地法,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如是,善法、不善之法,世間諸法、出世間法,有罪之法、無罪之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乃至有垢、無垢亦復如是,離於二邊而不可取亦不可說,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善男子!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有無中間無色、無形、無命、無知,是名中道真實法觀。

「善男子!我之所說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因緣而為招集成大苦聚。若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如是,老、死、憂、悲眾惱大苦聚滅。明與無明無二、無別,若如是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如是,行及非行、識與所識、名色可見及不可見、諸六入非六入、觸及所觸、受及受滅、愛與愛滅、取與取滅、有與有滅、生與生滅、老死與老死滅皆是無二、無別,若如是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復次,善男子!夫真實觀,不以空故令諸法空,法性自空;非無相故令法無相,法性之體本自無相;不以無願令法無願,但諸法性本自無願;不以無起、無生、無我、無取、無性令法無起、無取、無性,但法本來自無起、無取、無性。若如是觀,是名實觀。

「復次,善男子!非無人故名之曰空,但空自空;前際、後際、中際亦空,但法自空。非色滅空,當依於空、莫依於人。若以得空而依於空,佛說是人則為退墮。

「善男子!寧起我見積如須彌,莫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治。

「善男子!如醫授藥令治彼病,是藥在內祕而不出。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得差不?」

「不也。世尊!是藥不出,其病轉增。」

「善男子!如是諸見唯空能滅,若起空見則不可治。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悲號搥胸,作如是言:『却此虛空。』於意云何?如是虛空可除却不?」

「不也。世尊!」

「善男子!如是,若畏空法,我說是人狂亂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於空。

「譬如畫師自手畫作夜叉鬼像,見則怖畏,迷悶躄地;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自造色、聲、香、味、觸故往來生死,受諸苦惱不自覺知。

「善男子!譬如幻師幻作猛虎,幻虎成已還食幻師;行道沙門亦復如是,有所觀法皆空、皆寂、無有見者,是觀亦空。

「善男子!譬如兩木本無火相,以兩相[1]揩從中火生遂燒是木。善男子!如是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遂滅實觀。

「善男子!譬如然燈,一切黑暗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而此燈明亦無是念:『我能滅暗。』但因燈明,法自無暗。明、暗俱空,無作、無取。善男子!如是,實智慧生、無智自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

「善男子!譬如千歲暗室未曾見明,設復有人於中然燈。於意云何?暗[2]寧作念:『我久住此,不欲去也。』」

「不也。世尊!若燈然時,是暗無力,必當滅去。」

「善男子!如是,百千萬劫久集結業,以一觀智即皆能滅。其燈明者,聖慧根是;其黑暗者,諸結業是。

「善男子!譬如種植空中,若能增長無有是處;菩薩取證亦復如是,增長佛法亦無是處。

「善男子!譬如種植在於良田則能生長,斯有是處;菩薩亦爾,有諸結使雜世間垢能長佛法。

「善男子!譬如於彼高原陸地不生蓮華;菩薩亦爾,於無為中不生佛法。

「善男子!譬如卑濕污泥乃生蓮華;菩薩亦爾,生死污泥、邪定眾生能生佛法。

「善男子!譬如四大海水生蘇滿中;菩薩有為善根甚多無量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若破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一滴;一切聲聞有為善根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虫芥子孔所有虛空;一切聲聞有為智慧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菩薩有為智慧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夫人懷妊七日,是子具有轉輪王相,諸天尊重過餘諸子具身力者。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紹尊位,繼聖王種。善男子!初心菩薩亦復如是,雖未具足諸菩薩相,如胎王子,諸天、神、王深心尊重。所以者何?如是菩薩必紹尊位,不斷佛種。

「善男子!譬如一琉璃珠勝於水精;菩薩亦爾,從初發心便勝一切眾生之類。

「善男子!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來拜謁;菩薩亦爾,初發心時,諸天世人所應禮拜。

「善男子!譬如雪山王,諸藥草[3]遍無所屬、無所分別,隨有所病悉能療治;菩薩亦爾,所集智藥無所分別,普為眾生平等救護。

「善男子!如月初生,眾人愛敬踰於滿月。善男子!如是,眾生信我語者,愛敬菩薩甚於如來。所以者何?由諸菩薩生如來故。」

爾時,世尊復告寶積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為利益一切眾生修集梵行、清淨功德、無上善根,以平等心施與眾生,所得智藥遍到十方療治一切煩惱病苦,皆令畢竟,永不復起。

「云何名為菩薩智藥?謂不淨觀治於貪欲、以修慈心治於瞋恚、以因緣觀治於愚癡、以修空觀治諸妄見、以無相觀治諸憶想分別境界、以無願觀治於一切生三界願、以四非倒治於四倒、以無常觀治無常中計常顛倒、以修苦觀治諸苦中計樂顛倒、以法無我治無我中計我顛倒、涅槃寂滅治不淨中計淨顛倒。

「身、受、心、法四念處觀則為對治四種顛倒——順身相觀不墮我見、順受相觀不墮我見、順心相觀不墮我見、順法相觀不墮我見——是四念處能治一切身、受、心、法,開涅槃門。

「以四正勤能斷已生諸不善法、不起未生諸不善法、未生善法悉能令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長。舉要言之,能斷一切諸不善法、成就一切諸善之法。四如意足治於身心一合之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以此五根治諸無信、懈怠、失念、亂心、無慧一切眾生,以此五力摧諸煩惱,以七覺分治諸法中疑悔妄謬,以八正道治諸邪道一切論師。

「善男子!是為畢竟智慧妙藥,菩薩常應修集、殷勤行之。

「善男子!閻浮提內,耆婆醫王最為第一。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如耆婆,若有人問心中結使、煩惱、邪見、疑悔病藥,尚不能答,何況能治?菩薩於中應作是念:『我終不以世藥為足,我當修習出世智藥,亦修一切善根福德。』如是,菩薩得智藥已,遍到十方畢竟療治一切眾生煩惱等病。

「何謂菩薩出世智藥?信知諸法從緣合生,信一切法無我、無人,亦無眾生、壽命知見,亦無作者、亦無受者,信解通達無我我所。於是空法無所得中不驚不畏,勤加精進而求心相,菩薩摩訶薩如是求心。

「何等是心?若貪欲耶?若瞋恚耶?若愚癡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過去已滅;若心未來,未來未至;若心現在,現在無住。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識、無形、無見、無知、無住處。如是之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曾見、非今現見、非當來見。若一切佛過去、來、今所不見者,云何當有?但以顛倒妄想因緣,心生諸法種種差別。

「善男子!是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受種種身。

「善男子!心去如風,於非境界遠行難收;心如流水,生滅不住;心如燈炎,眾緣故有;是心如電,剎那不停;心如虛空,客塵煩惱之所障蔽;心如獼猴,取一、捨一,遍諸境界;心如畫師,能造種種業因緣故;心無暫定,隨逐種種諸煩惱故;心唯獨一,無第二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伴侶故;心如怨家,能作一切諸苦惱故;心如狂象踏小兒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是心貪著如魚吞鈎,於苦受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故;心如青蠅,於不淨中起淨想故;心如債主,生苦楚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瞋逼故;心如偷劫,奪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心常貪聲,如戰鼓響;心常貪香,如猪樂廁;心常貪味,如駝愛蜜;心常貪觸,如蠅著油。

「善男子!菩薩如是求於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現在、未來;若非過去、現在、未來則出三世;若出三世則非有、無;若非有、無則是不起;夫不起者則是無性;若無性者則是無生;若無生者則是無滅;若無滅者則無所離;若無離者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若無來去、無退、無生則無諸行;若無諸行是則無為;若無為者,是為一切諸聖根本,是中無有持戒、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有心心數法;若無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是則聖性,是中無業、無起業者,無有身業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下差別。

「聖性平等,猶若虛空;是性平等,無有優劣,一切諸法等一味故;是性平等,遠離一切身心相故;是性遠離一切諸法,順涅槃故;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垢故;是性無我,離我所故;是性真實,順如如故;是性寂靜,常安樂故;是性無有高下,從平等出故;是性真實,第一義故;是性無盡,畢竟不生故;是性常住,諸法常爾故;是性安樂,涅槃第一故;是性清淨,離一切相故;是性無我,求不可得故。

「善男子!汝等應當內善觀察,莫外馳騁。

「善男子!當來沙門,如狗逐塊。云何名為如狗逐塊?譬如有人以塊擲狗,狗即捨人而走逐塊。如是,善男子!有諸沙門、清信士女,怖畏色、聲、香、味、觸故,住阿蘭若空閑之處,獨無等侶,離眾憒閙,身離五欲而心不捨。是人存念色、聲、香、味、觸等,心貪樂著而不內察,不知云何當離五塵。以不知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眾中還為五欲之所繫縛。若空閑處持有漏戒,死得生天,又為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墮,終不得脫於三惡道——所謂地獄、畜生、餓鬼——是名沙門如狗逐塊。

「善男子!云何沙門不如於彼逐塊之狗?若有沙門為人所罵而不加報,打害、瞋毀亦不報之,但自內責、求伏於心,作如是觀:『罵者是誰?受者是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復是誰?』是名沙門不如於彼逐塊癡狗。

「善男子!如調馬師,馬若𢤱悷即為制伏;行者亦爾,隨心所向則能收攝,不令放逸。

「善男子!譬如有人咽喉閉塞則能斷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諸見,唯有我見則能斷於智慧命根。

「善男子!譬如有人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善男子!隨心所著當應求解。

「善男子!出家之人則有二種不淨污心。何謂為二?一者、讀誦世間文章、外道諸術,二者、多畜諸好衣鉢、種種服飾。

「又,出家人二種堅縛。何謂為二?一、執著縛,二、供養縛。

「又,出家人二種障法。何謂為二?一者、親近白衣,二者、憎惡善友。

「又,出家人有二種垢。何謂為二?一者、忍受煩惱,二者、求諸檀越。

「又,出家人二種雹雨。何謂為二?一者、毀壞善根,違逆正法;二者、以破戒身受他信施。

「又,出家人二種癰瘡。何謂為二?一者、求顯他過,二者、自覆其罪。

「又,出家人二種燒熱。何謂為二?一者、以垢穢心愛著法服,二者、持戒人邊受其供養。

「又,出家人有二種病。何謂為二?一者、懷增上慢而調伏心,二者、破壞他人發大乘心。

「善男子!夫沙門者凡有四種。何謂為四?一者、形相詐現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求名沙門,四者、實行沙門。

「何謂形相詐現沙門?有一沙門形相具足——服僧伽梨,剃除鬚髮,執持應器——而便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心業,不善護身、慳嫉懈怠、破戒懷惡,是名形相詐現沙門。

「何謂威儀欺誑沙門?有一沙門具足沙門身四威儀,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斷諸美味,修四聖種,遠離眾會憒閙之所,言語柔軟。如是德行欲為欺誑、不為寂靜,而於空法見有所得、於無所得而生怖畏如臨坑想、於說法者而生忿怒如怨賊想,是名威儀欺誑沙門。

「何謂名聞沙門?有一沙門偽作相貌、現行持戒,欲令人聞;努力讀誦,欲令他知自為多聞;獨處閑靜不餘雜閙,欲使人知住阿蘭若;少欲知足修遠離法,欲得人知我是厭離。不為寂靜、不為得道、不為沙門及沙門果、不為涅槃微妙勝果,是則名為求名沙門。

「善男子!何謂實行沙門?有一沙門於自身命尚不生貪,何況利養、名聞等事?於空、無相、無取之法,聞大歡喜,順達真如,隨說而行。不為涅槃而修梵行,豈樂三界無樂之處?空尚不執,何況我見、眾生人見?依止於法而求解脫——夫求解脫不外馳騁——見一切法本來無垢、畢竟清淨,但依自身、不依於他。於佛法身尚不執著,何況色身?以空遠離而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眾?於諸法中無所斷除、無所修行,不生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得、不求解脫,是名實行沙門。

「如是,善男子!汝等當學實行沙門,莫著名字,空無利益。

「善男子!譬如貧窮下賤之人強為作字名為富貴。於意云何?是貧賤人稱此名不?」

「不也。世尊!」

「如是,寶積!雖為沙門而無沙門實行之德,如彼貧人空荷名字。

「善男子!譬如有人漂溺海中渴乏而死。如是,寶積!有諸沙門雖多讀誦種種經典,而不能止貪、恚、癡渴,在法水中煩惱渴死,墮諸惡道。

「善男子!譬如醫王多畜眾藥,自身有病而不能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何能自利?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王貴藥,不能將節為藥所害;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得好法藥,不能修行自害慧命。

「善男子!如摩尼珠墮不淨中,未即可用;多聞之人貪著利養,未能利益一切天人。

「善男子!譬如死人著金瓔珞;多聞破戒而被法服、受他供養,亦復如是。

「善男子!如長者子——若男、若女——淨自洗浴,剪除爪甲,以香自熏,著新淨衣,寶飾、華鬘莊嚴身首。如是,寶積!多聞之人受持淨戒而被法服、受他供養,亦復如是。

「善男子!有四種破戒似善持律。何謂為四?設有一人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聞戒法皆能履行,身、口、意業悉皆明白,正命清潔,如是之人說有我論,是初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復有一人誦持戒律,隨所說行,身見不滅,是二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復有一人具足持戒,取眾生相而行慈心,聞一切法本來無生心大驚怖,是三破戒似善持律。善男子!復有一人具足修行十二頭陀,見有罪相,是四破戒似善持律。

「善男子!夫持戒者,無我、無我所,無作、無非作,無有作法、亦無作者,無行、無非行,無色、無名,無相、無非相,無成、無不成,無取、無捨,無可取、無可棄,無眾生、無眾生名,無心、無心名,無世間、無非世間,無依止、無非依止,不以持戒而自矜高,亦不輕蔑毀破戒者,亦不憶想分別此戒。

「寶積!是名聖戒、無流之戒、不著三有無所依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持戒者,  

無垢、無所有,    

持戒無憍慢,  

亦無所依止,    

持戒無愚癡,  

亦無有諸縛,    

持戒無塵污,  

亦無有違失。    

持戒心善軟,  

畢竟常恒寂,    

遠離於一切,  

憶想諸分別。    

解脫諸亂念,  

是淨持佛戒,    

不貪惜身命、  

不用諸[1]有生,    

修習於正行、  

安住於正道,    

是名為佛法,  

堅實淨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無暗、無所有,    

無我、無彼想,  

已知見諸相,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無有此彼岸,  

亦無有中間,    

於無此彼中,  

亦不有所著,    

無縛、無諸漏,  

亦無有欺誑,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為安住,  

真實淨持戒。    

雖持諸戒行,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為上,  

過戒求智慧,    

是名為真實,  

清淨持戒相。    

不以戒為最,  

亦不貴三昧,    

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    

空寂無所有,  

是諸賢聖性,    

如是淨[2]戒者,  

諸佛所稱美。    

心脫於身見,  

除滅我我所,    

信解於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聖戒,  

則為無有等。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依因所修慧,  

逮得於淨智;    

已得淨智者,  

具足清淨戒。」    

佛說是語時,五百沙門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沙門得於禪定,聞此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達、不入內懷,從座而起還于山林。

爾時,大迦葉前白佛言:「世尊!是五百沙門皆得禪定,不能信解入深法故,從座起去。」

佛語大迦葉:「是諸沙門以增上慢,聞是清淨無流戒相,不能信解、通達了知。佛所說偈,其義甚深,不入內懷。所以者何?諸佛菩提極甚深故。若無福德、未種善根、隨逐惡友,多不能信受此深法。迦葉!是五百人於過去世迦葉佛時外道弟子,往到佛所欲求佛過,聞佛說法得少信心而自念言:『是佛希有,快說妙法。』以是善心福德因緣,命終之後生忉利天。從彼墮落生閻浮提,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是諸沙門深著諸見,聞說深法不能信解,而不隨順、不能通達。以聞深法因緣力故,得大利益,不以此生更墮惡道,當用此身得入涅槃。」

爾時,世尊告長老須菩提言:「汝往就彼諸沙門邊為教誨之,令其得解。」

長老須菩提對曰:「世尊!是等沙門於佛所說尚不信受,豈能信受於我語耶?」

是時,如來即為化作二沙門像,隨逐如是五百沙門所遊道路。是諸沙門見是二人而問之曰:「汝何去耶?」

答曰:「我等欲去就阿蘭若,住於山林閑寂之處修禪定樂。所以者何?佛所說法殊不可解。」

諸沙門言:「長老!我等聞佛說法亦不能解,故欲入山修學禪定。」

時化沙門而對之曰:「我等當離自高逆心,應當求解佛所說義。所以者何?無高、無諍是沙門法。長老!如佛所說,涅槃之名空無所有。誰得涅槃?為何所滅?何法當名為涅槃耶?於此身中頗有我、人、眾生、壽者、作者、士夫、弗伽羅等得涅槃耶?」

又問:「何法名涅槃耶?」

諸沙門曰:「長老!貪、瞋、癡盡故涅槃耶?」

化沙門曰:「長老!是貪、瞋、癡可盡滅者當何處有?」

諸沙門曰:「是貪、瞋、癡,非內、非外,亦非中間。若無憶想、虛妄分別,是貪、瞋、癡亦不得生。」

化沙門曰:「長老!若爾,不須分別。長老!若不分別,貪、瞋、癡等豈得生耶?

「是貪、瞋、癡若不更生,是名寂靜,不為生死、不為涅槃。

「長老!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生、不滅。長老!如是等法顯了涅槃,是等諸法性相空寂,不取、不捨。長老!當滅此相謂涅槃想。若於無相而作想解、若於有相而作想解、於此有無而起想者,是名相縛。長老!應當入於滅受想定,若一能得入滅想定者、所作已辦,則為滿足更無餘事。」

是化沙門說是語時,五百沙門不受諸法,心得解脫。得解脫已,往詣佛所,頭面作禮,却[1]坐一處。

爾時,長老須菩提問諸沙門言:「汝等向者為何處去?今何來耶?」

諸沙門曰:「長老!佛所說法,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又復問曰:「汝等沙門云何聽法?」

沙門答曰:「不為繫縛、不為解脫。」

又問:「汝等沙門習行何法?」

答曰:「不為得故、不為失故。」

又問:「誰調伏汝?」

答曰:「身無決定、心無所著,有此二者能調伏我。」

又問:「汝等云何解脫?」

答曰:「不斷無明、不生明故。」

又問:「汝等為誰弟子?」

答曰:「無證、無覺,是彼弟子。」

又問:「汝等幾何當入涅槃?」

答曰:「猶如如來所作化人,其入涅槃,我等當入。」

又問:「汝等已得己利耶?」

答曰:「自利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所化已得辦耶?」

答曰:「我及我所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修梵行耶?」

答曰:「於三界中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

又問:「汝等煩惱盡耶?」

答曰:「一切諸法畢竟盡故。」

又問:「汝等破魔眾耶?」

答曰:「陰魔不可得故。」

又問:「汝等承事如來耶?」

答曰:「不以身、心故。」

又問:「汝等住福田耶?」

答曰:「無有住故。」

又問:「汝等斷於生死諸往來耶?」

答曰:「無常斷故。」

又問:「汝等斷諸行耶?」

答曰:「無礙解脫故。」

又問:「汝等究竟當至何所?」

答曰:「隨於如來化人所至。」

於是,長老須菩提問沙門時,五百沙門不受諸流,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明,在大眾中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欲學是寶雲經,當云何學?」

佛言:「善男子!汝當勤心學此經典。何以故?諸佛如來說此寶雲微妙經典,但為實行有善根者大利益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乘土坏船欲渡大河。善男子!於意云何?以何精進乘是坏船?是人得渡如是大河?」

對曰:「世尊!以大勇猛精進力故。所以者何?是人念言:『我今漂溺四種大流,莫於中間是船破壞。』勇猛精進乃可得渡。」

佛告普明菩薩摩訶薩言:「菩薩亦爾,欲學此法當勤精進倍過於此。所以者何?是身無常、無有決定,難信、難養,必當敗壞、不得久住、終歸磨滅,未得法利勿令於中而破壞故。我在大河為渡眾生於四流故,常習法船往來生死度諸群品。

「云何菩薩習於法船?謂平等心於諸眾生為船因緣,習無量善以為牢厚,清淨戒行以為板障,布施及果以為裝飾,信心佛道為諸林木,一切福德以為校具,慈、悲、喜、捨堅固繫縛,忍辱柔軟憶念為釘,諸菩提分堅強精進,最上妙善諸法林中出生如是不可思議無量禪定、功德、業慧,善寂調心以為師匠,畢竟不壞大悲所攝,以四攝法廣度致遠,以智慧刀防諸惡賊,善權方便種種諸法,合集奉行以為裝飾,四正念處以為樓櫓,四正勤行以為人力,四如意足以為疾風,五根善察以為船師,五力強壯以為防備,七覺覺悟能破魔賊,八直正道隨意到彼,離外道法,止為調御,觀為利益,不著二邊,有因緣法甚為安隱,大乘廣博、無盡辯才、廣布名聞能濟十方一切群品,而自唱言:『汝等當來上我法船,從安隱道得至涅槃,[1]度於斷常到無為岸。』

「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訶薩常應修習如是法船,以是法船——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船——於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脫漂沒長流眾生。」

佛復告普明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又有法行能令菩薩疾得成佛,謂諸所行真實不虛,厚習善法,身心清淨,不捨精進,樂近光明,修善根故;常正憶念,樂善法故;多聞無厭,具足慧故;破碎憍慢,增益智故;除滅戲論,具功德故;樂住山林,無爭競故;不處憒閙,離惡友故;深求諸法,決定依於第一義故;求於智慧,通達真實諸法相故;求於空法,所行正故;求於遠離,永寂滅故。

「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獲得速成諸佛神通,當如是學,如是修行。」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是寶雲微妙經典,大為利益一切天人無量無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乘寶雲經典,受持、讀誦、若為人說、若稱善哉,及諸幢幡、華香、燈燭而供養之,乃至讀誦一四句偈,而不誹謗、歡喜信受,是人得福無量無邊。所以者何?財施果報但在三界,法施之力出於三界,無老、病、死,得涅槃樂。設有女人能誦此經,彼則離於四種惡趣,從今以去永不復受女人之身;轉女身已得成男身,聰明智慧,生正信家,當速得成如來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不壞真實之身。」

大乘寶雲經卷第七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這部《古寶積經》,譯本有:1.後漢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支婁迦讖([A35]Lokakṣema)初譯,名《(佛)遺[A36]日摩尼寶經》,一卷。2.晉失譯的《摩訶衍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3.秦失譯的《寶積經》,一卷,今編為《大寶積經》第四三會,名〈普明菩薩會〉。4.趙宋施護(Dānapāla)譯,名《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五卷。這部經,還有梵文本、藏文本。西元一九二六年,S.[A37]Holstein 對校梵本、藏文本,及漢譯四本,出版《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六種合刊》。這部經的漢譯,還有梁曼陀羅仙(Mandra)共僧伽婆羅(Saṃghavarman)所譯的《大乘寶雲經.寶積品》第七[3]。《大乘寶雲經》的異譯本,都沒有這一品,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大乘寶雲經》的。宋沮渠京聲所譯的《迦葉禁戒經》,一卷,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抽出別譯所成的[4]。在《大寶積經》四十九會中,這是重要的一部!龍樹(Nāgārjuna)引用了本經,特別是瑜伽學者。如《瑜伽師地論.[A38]決擇分中菩薩地》,稱為「菩薩藏中所有教授」的十六種應當了知[5],是依本經而敘述的。傳為世親(Vasubandhu)所造的《大寶積經論》,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譯成四卷,是依《瑜伽.[A39]決擇分》而解釋本經的。這部經,受到大乘論師的尊重。

《寶積經》的各種譯本,文段略有出入,但全經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佛為大迦葉(Mahākāśyapa)說。(一)辨菩薩的行相:菩薩的「正行」,是得智慧,不失菩提心,增長善法,直心,善調順,正道,善知識,真實菩薩:共八事,一一事以四法來分別,並反說不合正行的菩薩邪行。「正行勝利」,是得大藏,過魔事,攝善根,福德莊嚴。「正行差別」,是名符其實的菩薩,應該具足三十二法。(二)讚菩薩的功德,共舉十九種譬喻。(三)習中道正觀:我空中道;法空中道,約蘊、界、緣起來闡明。更抉擇空義,以免誤解,及智起觀息、智生結業滅的意義。(四)辨菩薩的特勝:依八種譬喻,明勝過聲聞、辟支佛的菩薩功德。(五)明菩薩利濟眾生:「畢竟智藥」,是不淨、慈悲等對治門,三十七道品,對治眾生的煩惱重病。「出世智藥」,是從緣起空無我中,觀自心的虛妄不可得,而悟入無為聖性。無為聖性是泯絕一切相的;是平等、不二、遠離、寂靜、清淨、無我、無高下、真諦、無盡、常、樂、淨、無我、真淨——以上是菩薩正道。(六)比丘的應行與不應行:比丘應行戒、定、慧三學,應離八種(二法的)過失。(七)沙門的善學與不善學:形服具足而破戒的,威儀具足而破見的,多聞、獨處而求名聞的,都是不善學,應學「實行沙門」。(八)持戒的善淨與不善淨:著有的,執我的,取眾生相的,見有所得的,雖持世俗戒,不善不淨,可說是破戒的。善持淨戒的,是離我我所見,以淨智通達聖性的。(九)五百增上慢比丘聽了,不能信解而離去。佛化二比丘,與增上慢比丘共論,五百比丘心得解脫。回來見佛,依密意說自證法——以上是聲聞正道。漢譯的《遺[A40]日摩尼寶經》,到此為止。〈普明菩薩會〉——《寶積經》,以下有佛為普明菩薩說一段,明菩薩的不住相,大精進,為眾生,疾成佛道——四義。《摩訶衍寶嚴經》,及《瑜伽師地論.攝[A41]決擇分》,沒有普明菩薩問答,以下有受持勝解的功德。《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以下有普明問答及勝解功德;全經都有重頌。普明問答與持經功德,可能是附編的,所以各譯本,或有或沒有,彼此都不相同。本經敘述菩薩正道與聲聞正道,是從菩薩道的立場說的。廣舉種種譬喻,有經師的特色,而文體簡要明白,全經極有條理,與論書相近。從實行的立場,說明事理,少說仰信的——佛與大菩薩的方便妙用。對人間的修學者來說,這是極其平實的寶典!

」(CBETA 2020.Q3, Y37, no. 35, pp. 1165a02-1167a7)[A35]:Lokakṣema【CB】,Lokarakṣa【印順】(cf. 法照法師按:Nattier (2008: 73), Lancaster (1969: 11-12))[A36]:日【CB】,曰【印順】(cf.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卷1(CBETA, T12, no. 350, p. 189, b5))[A37]:Holstein【CB】,Holstcin【印順】[3]:《大乘寶雲經》卷七(大正一六.二七六中以下)。[4]:《迦葉禁戒經》(大正二四.九一二上——下)。[A38]:決【CB】,抉【印順】[5]:《瑜伽師地論》卷七九.八〇(大正三〇.七三八下——七四七中)。[A39]:決【CB】,抉【印順】[A40]:日【CB】,曰【印順】(cf.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卷1(CBETA, T12, no. 350, p. 189, b5))[A41]:決【CB】,抉【印順】

No. 1469

佛說迦葉禁戒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摩訶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二千人。

是時佛語摩訶迦葉比丘言:「比丘有二事,身墮地獄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養。比丘復有二事:一者反聽外道,二者多欲積衣被袈裟鉢。比丘復有二事:一者與白衣厚善,二者見好持戒沙門反嫉之。比丘復有二事,墮鑊湯中:一者常念愛欲,二者憙交結知友。比丘復有二事:一者自有過不肯悔,二者反念他人惡。比丘復有二事,當墮泥犁中:一者誹謗經道,二者毀傷經戒。比丘復有二事:一者於都犯戒,二者於法中無所得。比丘復有二事悔:一者強披法衣袈裟,二者身不持戒、不承事持戒沙門。比丘復有二事,實難愈:一者心邪亂,二者止人作菩薩道。」

佛語迦葉:「沙門何故正字沙門?有四事為沙門:一者形容被服像類沙門,二者外如沙門內懷諛諂,三者但欲求索承事名譽自用貢高,四者行戒不犯是為真沙門。何等為形容被服者?除鬚髮、被法衣、持應器,心不自政,但欲作惡、喜學邪道,是為外被服像類沙門。內諛諂者,安徐而行徐出徐入,外衣食麁惡、內欲甘美,外居山間草[1]苗為廬、內無信意,自寬[2]賈若、內嫉忠直,從因緣多索財物,成其承名,是為諛諂不持戒。不持戒者,但欲令人稱譽,[3]諛諂屏處欲令人稱譽,不自剋責趣求度脫,但有[*]諛諂之態,是為[4]不持戒。何等為真沙門?持戒行道,不惜壽命捐棄身體,不索萬物不求供養。若有比丘守空行者,常觀淨法本無瑕穢,自作慧行不從他人得,於佛法中得泥洹,是為真沙門。」

佛語迦葉:「欲求道,當於是真沙門,莫[5]效承名沙門、諂諛沙門。譬[6]如貧人稱名大富,但有富名內無所有。」佛問迦葉:「是人應有不?」迦葉言:「不應。」佛言:「如是。雖有沙門名者,不行沙門法,如貧人稱大富。譬如有人為水所沒漂,反渴欲死。沙門雖多諷誦、高才智慧,不去情欲,為是情欲飢渴[7]欲死,坐是入泥犁、禽獸、薜荔中。譬如賢醫師,滿一器藥,不能自愈其病;雖多諷經,不持戒。譬如摩尼珠墮不淨中;雖多諷經,不持戒。譬如死人著金銀珍寶,身不持戒,反著袈裟像類沙門。譬如長者子被服莊飾,著好新衣中外潔淨。多諷經、不持戒,如是。」

佛語迦葉:「有四事像持戒人。何等四事?一者有比丘,禁戒所語,言我不犯。雖有是語,為有著,自呼有[8]善。二者若有比丘,悉知深經,著行,自言是我所行。三者若比丘多著,言是我所著。四者自言我常行等心,著恐畏於生死,是為沙門自稱譽為持戒。」

佛語迦葉:「禁戒無形,不著三界,無[9]常、無吾[10]我、無人、無命、無意、無名無[11]稱、無化、無[12]教作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無形無滅、無身無所犯、無口無所犯、無心無所犯,無世間無計、無世事無所住、亦無戒亦無所念、亦無敗壞,是名為禁戒。」

是時佛說:「禁戒無瑕穢亦無所著。戒者無諸瞋恚,安定就度世道,如是為持戒。不愛身形、不愛壽命、亦不樂於五道,悉曉了入於佛道中,是為持戒。亦不在中、亦不在邊、不著亦不轉,譬如虛空中風,是為持戒。是乃名為無種人有定心,亦無所著亦無我,為天人相。而曉是者,是為淨持戒、不轉於禁戒、不自貢高、常欲守道持戒。如是無有而過者耶?無有是人信於空者,隨佛所行不染污,從世間冥中入照入明,適無所住立,亦莫於三界。是戒法。」

佛說是戒法,三萬三千諸天人民皆得須陀洹道,八百沙門從是因緣意解得度,行智慧如是。

佛說迦葉禁戒經

《瑜伽師地論》卷79:「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應當了知。於諸菩薩應所學中。善學菩薩所有世間出世間智利益他事。應當了知。即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應當了知。非善學沙門。應當了知。善學沙門。應當了知。住世俗律儀者。應當了知。住勝義律儀者。應當了知。於諸如來調伏方便。應當了知。於密意語。應當了知。於菩薩藏所教授中勝解勝利。應當了知。如是略舉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云何邪行。當知略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二者退智資糧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壞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壞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者惡意現行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難調伏故能令行於非道邪行。七者行非道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親近不賢良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

復次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故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有四種法能令菩薩智資糧退。何等為四。一者自不聽聞。二者不令他聞。三者為聽聞障。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依此能令智資糧退。四種法故。於現法中或於後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何等為四。一者無所了知。二者眾緣𨵗乏。三者能生感癡非福。四者顛倒自不聽聞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無所了知。不令他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眾緣闕乏。為聽聞障為依止故。能生後法感癡非福。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更增顛倒。自不聽聞者。憎背法故。憎背補特伽羅故。俱[1]增背故不令他聞者。恐他智勝故。有憍慠故。怖他輕毀故。為聽聞障者。誹毀於法及補特伽羅故。惡作矯亂相牽引故。不令啟請及開許故。方便毀呰能聽者故。顛倒執著而聽聞者。依自惡通達領解宣說。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執著惡通達領解宣說故。此中若自不聽聞。若不令他聞。若為聽聞障。如是三法。多分能[2]令退失聞所成智資糧。顛倒執著而有聽聞。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糧。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忘失正念。何等為四。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一於舉罪補特伽羅。二於教導補特伽羅。三於欲作利益補特伽羅。四於有德補特伽羅。謂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於學現前迷亂學處。於彼大乘欲勝解者。欲正行者。顯無差別。標舉分別諸過失故。發起迷亂勝解正行。於能說法補特伽羅。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3]者染[4]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

復次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一者於大師所生不信順敬學相違。惡意現行。二者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三者於大智福諸善法中。精進相違惡意現行。四者於廣大甚深勝解中。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行。由三種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謂於有體尊勝得智。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一者於彼攝受諸有情所。邪妄顯示己為尊勝。因此發起憍舉心故。二者於能舉罪諸有情所。覆所犯故。三者於能教誡諸有情所。因彼驅擯增上力故。發穢濁心作損惱故。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發起精進。謂於大智福諸有情所。愛著利養恭敬故。及欣樂彼故。

[5]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難可調伏。謂於正修有四種障。一於聽聞執為究竟。二於教授左謬領解。三於尸羅不正安住。多諸惡作。四於自見安住見取。謂但聽聞心不寂靜故。於聽聞執為究竟。由於教誡顛倒分別故。於教授左謬領解。由於尸羅多作缺犯而受信施故有惡作。與勝有情共興諍競故。於自見多住見取。勝有情者。謂根調伏勝[1]及斷滅勝。

復次菩薩有四種於諸有情行於非道。一者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二者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宜而有所說。三者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而有所說。四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貪愛朋黨。不平等說。由三種相當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業無愆故。二者尸羅無缺故。三者恭敬所學故。由二種相當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羅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學故。

復次菩薩由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於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聖教。四者退失無間修諸善法。

復次有四種菩薩不如其義。一者任持正法。二者[2]住阿練若。三者勤修福[3]業。四者管御大眾。謂諸菩薩欲令信伏雖[4]住持正法。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為求聲譽。雖住阿練若。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有染之果。雖勤修福業。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供事名稱。雖管御大眾亦不如義。非如其義。復次云何正行。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宣說對治。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是名正行。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敬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亦無勝解。是故退失。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向邪法。是故退失。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不欲不聞不持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懈怠嬾墮。是故退失。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修[5]行不見功德但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成實。是故退失。

復說由於舉罪者所迷亂自過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重事中怖畏衰損。於輕事中怖畏呵責。而設妄語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菩薩不生恭敬隱覆實德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顯隱密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欲令於大乘不生樂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

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6]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7]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復說由於所學不甚恭敬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不除惡作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不如實顯己過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身財有所顧戀。樂非諦語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聖教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於[8]精進懈[9]怠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無堪忍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眾苦不能堪忍。於諸善法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障淨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大乘無增上意樂勝解所顯故。由此現行。於廣大乘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復說由唯聽聞究竟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唯觀見免脫難論勝利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持法善友。又說由於教授左解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不堪受教堅持所犯。不敬教授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住阿練若善友。又說由於尸羅不堅安住惡作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所學不甚恭敬。虛受信施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勤修福業善友。又說由於自見安住見取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清淨波羅蜜多諸菩薩所。不生恭敬不欲瞻仰。不欲親近。不欲聽聞。不隨法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1]御眾善友。復說由不宣說。不隨宣說。不順義說。不平等說行於非道。此何因緣。由前後宣說厭倦不平等心。於所宣說不知方便。下乘勝解有染愛心。教誡徒眾加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由善根不圓滿故。由不攝受廣大善根故。由棄捨廣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誑惑所化諸有情類。復說由四種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此何因緣。由慳悋少聞不善入聖教。於佛語言不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不修善根故。怖畏生死苦故。於利他事不能作故。狹小善根故。於諸法中有疑惑故。而有退失。

復說由於四種菩薩欲求信伏。欲求聲譽。欲求染果。欲求供養承事名稱是諸菩薩不如其義。此何因緣。由與我愛俱於微細罪不見怖畏。與其無我非勝解俱不顧他利。於生死涅槃一向觀見過失功德。於現法中樂相雜住。於當來世欣樂富貴攝受財法所顯故。由此毀犯。矯現自身能正持法乃至御眾。

復次云何正行勝利。此亦四種。後後應知。如是正行菩薩。能積集福智資糧故。以此為依障清淨故。以此為依於一切門集成白法故。以此為依起一切種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復有四法能令積集福智資糧。一者依此正行供養承事諸佛如來。二者聞清淨。三者思清淨。四者修清淨。

復有四法能令障淨。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

復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四者聞思無厭即彼所成復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謂於四處濟拔有情。一者於疑惑猶豫處。二者於極穢惡趣顛墜處。三者於下乘信解處。四者於憎背聖教瞋恚心處。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現在轉時。猶得如是功德勝利。謂具法行中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

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名為具足法行。當知此行有五行相。一者於不饒益樂行惡行諸有情所。欲令入善攝受哀愍故。二者於住種[2]性外緣闕乏諸有情所。勸令發起菩提心故。三者於波羅蜜多殊勝中。自了知故。四者於尊重處。發起恭敬禮拜[3]加行故。五者於諸外道怨敵有情。安住聖教無傾動故。

云何菩薩具平等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遍於一切利眾生事。平等修行。是故說名具平等行。當知此行有八行相。一者於諸有情平等親愛故。二者於諸有情以無染污無差別身。無差別世。無差別求。親愛之心平等慰喻故。三者捨諸憒鬧舒顏和悅。於已受擔平等能[4]運故。四者於未受擔平等能取故。五者於一切苦平等堪忍故。六者於無量調伏方便平等能求故。七者展轉更互平等正語堪忍語故。八者一切善根平等迴向大菩提故。云何菩薩具於善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於內成熟諸佛法故。於外成熟諸有情故。修行善行。是故說名具於善行。當知此行有七行相。一者無所依止而惠施故。二者無所依止而持戒故。三者由哀愍心而修忍故。四者非於少分修精進故。五者為作利益諸有情處修靜慮故。六者見不相應修妙慧故。七者成熟方便善巧故。

云何菩薩具於法住。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非但追求以為究竟。非但讀誦以為究竟。非但宣說以為究竟。非但尋思以為究竟。而於內心勝奢摩他正修習中。發勤方便。平等修[5]集。是故說名具於法住。當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無分別故。二者以此為依。恭敬領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為依。身遠離故。四者以此為依。心遠離故。五者以此為依。越聲聞乘相應作意大乘相應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為依。不捨遠離軛。與諸有情共止住故。及與所餘共止住故。七者以此為依。領受清淨世間智大福資糧威德修果故。八者於世間智不知喜足。尋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淨智者。斷四種過失。管御大眾故。一者不能堪忍觸惱過失。二者不決定說教授過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過失。四者有染愛心過失。如是四種及前八種合有十二行相。

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1]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2]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3]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拏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呪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呪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4]。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

」(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p. 738c28-742c9)[1]:增【大】,憎【宋】【元】【明】【宮】[2]:令退【大】,多分【宋】[3]:者【大】,著【元】[4]:著【大】,者【元】[5]:次【大】,〔-〕【宋】【元】【明】【宮】[1]:及【大】,反【宋】【元】[2]:住【大】,任【元】[3]:業【大】,學【宋】【元】【明】【宮】【聖】[4]:住【大】,任【宋】【元】【明】【宮】【聖】[5]:行【大】,〔-〕【宋】【元】【明】【宮】【聖】[6]:賒【大】,奢【宋】【元】【明】【宮】【聖】[7]:足【大】,定【元】【明】[8]:精【CB】【麗-CB】【宮】,進【大】(cf. K15n0570_p1138c13; T42n1828_p0794b03)[9]:怠【大】,替【宋】【元】【明】【宮】【聖】[1]:御【大】,仰【聖】[2]:性【大】,姓【宋】【元】【宮】[3]:加【大】,如【聖】[4]:運【大】,過【宋】[5]:集【大】,習【明】,修【甲】[1]:於【大】,為【甲】[2]:煉【大】,練【宋】【元】【宮】【聖】[3]:羅【大】,邏【宋】【元】【明】【宮】【聖】[4]: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輸入標題... 《瑜伽師地論》卷79:「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應當了知。於諸菩薩應所學中。善學菩薩所有世間出世間智利益他事。應當了知。即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應當了知。非善學沙門。應當了知。善學沙門。應當了知。住世俗律儀者。應當了知。住勝義律儀者。應當了知。於諸如來調伏方便。應當了知。於密意語。應當了知。於菩薩藏所教授中勝解勝利。應當了知。如是略舉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云何邪行。當知略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二者退智資糧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壞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壞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者惡意現行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難調伏故能令行於非道邪行。七者行非道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親近不賢良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 復次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故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有四種法能令菩薩智資糧退。何等為四。一者自不聽聞。二者不令他聞。三者為聽聞障。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依此能令智資糧退。四種法故。於現法中或於後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何等為四。一者無所了知。二者眾緣𨵗乏。三者能生感癡非福。四者顛倒自不聽聞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無所了知。不令他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眾緣闕乏。為聽聞障為依止故。能生後法感癡非福。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更增顛倒。自不聽聞者。憎背法故。憎背補特伽羅故。俱[1]增背故不令他聞者。恐他智勝故。有憍慠故。怖他輕毀故。為聽聞障者。誹毀於法及補特伽羅故。惡作矯亂相牽引故。不令啟請及開許故。方便毀呰能聽者故。顛倒執著而聽聞者。依自惡通達領解宣說。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執著惡通達領解宣說故。此中若自不聽聞。若不令他聞。若為聽聞障。如是三法。多分能[2]令退失聞所成智資糧。顛倒執著而有聽聞。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糧。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忘失正念。何等為四。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一於舉罪補特伽羅。二於教導補特伽羅。三於欲作利益補特伽羅。四於有德補特伽羅。謂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於學現前迷亂學處。於彼大乘欲勝解者。欲正行者。顯無差別。標舉分別諸過失故。發起迷亂勝解正行。於能說法補特伽羅。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3]者染[4]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 復次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一者於大師所生不信順敬學相違。惡意現行。二者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三者於大智福諸善法中。精進相違惡意現行。四者於廣大甚深勝解中。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行。由三種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謂於有體尊勝得智。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一者於彼攝受諸有情所。邪妄顯示己為尊勝。因此發起憍舉心故。二者於能舉罪諸有情所。覆所犯故。三者於能教誡諸有情所。因彼驅擯增上力故。發穢濁心作損惱故。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發起精進。謂於大智福諸有情所。愛著利養恭敬故。及欣樂彼故。 復[5]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難可調伏。謂於正修有四種障。一於聽聞執為究竟。二於教授左謬領解。三於尸羅不正安住。多諸惡作。四於自見安住見取。謂但聽聞心不寂靜故。於聽聞執為究竟。由於教誡顛倒分別故。於教授左謬領解。由於尸羅多作缺犯而受信施故有惡作。與勝有情共興諍競故。於自見多住見取。勝有情者。謂根調伏勝[1]及斷滅勝。 復次菩薩有四種於諸有情行於非道。一者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二者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宜而有所說。三者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而有所說。四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貪愛朋黨。不平等說。由三種相當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業無愆故。二者尸羅無缺故。三者恭敬所學故。由二種相當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羅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學故。 復次菩薩由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於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聖教。四者退失無間修諸善法。 復次有四種菩薩不如其義。一者任持正法。二者[2]住阿練若。三者勤修福[3]業。四者管御大眾。謂諸菩薩欲令信伏雖[4]住持正法。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為求聲譽。雖住阿練若。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有染之果。雖勤修福業。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供事名稱。雖管御大眾亦不如義。非如其義。復次云何正行。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宣說對治。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是名正行。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敬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亦無勝解。是故退失。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向邪法。是故退失。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不欲不聞不持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懈怠嬾墮。是故退失。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修[5]行不見功德但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成實。是故退失。 復說由於舉罪者所迷亂自過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重事中怖畏衰損。於輕事中怖畏呵責。而設妄語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菩薩不生恭敬隱覆實德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顯隱密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欲令於大乘不生樂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 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6]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7]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復說由於所學不甚恭敬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不除惡作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不如實顯己過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身財有所顧戀。樂非諦語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聖教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於[8]精進懈[9]怠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無堪忍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眾苦不能堪忍。於諸善法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障淨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大乘無增上意樂勝解所顯故。由此現行。於廣大乘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復說由唯聽聞究竟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唯觀見免脫難論勝利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持法善友。又說由於教授左解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不堪受教堅持所犯。不敬教授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住阿練若善友。又說由於尸羅不堅安住惡作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所學不甚恭敬。虛受信施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勤修福業善友。又說由於自見安住見取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清淨波羅蜜多諸菩薩所。不生恭敬不欲瞻仰。不欲親近。不欲聽聞。不隨法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1]御眾善友。復說由不宣說。不隨宣說。不順義說。不平等說行於非道。此何因緣。由前後宣說厭倦不平等心。於所宣說不知方便。下乘勝解有染愛心。教誡徒眾加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由善根不圓滿故。由不攝受廣大善根故。由棄捨廣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誑惑所化諸有情類。復說由四種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此何因緣。由慳悋少聞不善入聖教。於佛語言不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不修善根故。怖畏生死苦故。於利他事不能作故。狹小善根故。於諸法中有疑惑故。而有退失。 復說由於四種菩薩欲求信伏。欲求聲譽。欲求染果。欲求供養承事名稱是諸菩薩不如其義。此何因緣。由與我愛俱於微細罪不見怖畏。與其無我非勝解俱不顧他利。於生死涅槃一向觀見過失功德。於現法中樂相雜住。於當來世欣樂富貴攝受財法所顯故。由此毀犯。矯現自身能正持法乃至御眾。 復次云何正行勝利。此亦四種。後後應知。如是正行菩薩。能積集福智資糧故。以此為依障清淨故。以此為依於一切門集成白法故。以此為依起一切種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復有四法能令積集福智資糧。一者依此正行供養承事諸佛如來。二者聞清淨。三者思清淨。四者修清淨。 復有四法能令障淨。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 復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四者聞思無厭即彼所成復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謂於四處濟拔有情。一者於疑惑猶豫處。二者於極穢惡趣顛墜處。三者於下乘信解處。四者於憎背聖教瞋恚心處。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現在轉時。猶得如是功德勝利。謂具法行中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 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名為具足法行。當知此行有五行相。一者於不饒益樂行惡行諸有情所。欲令入善攝受哀愍故。二者於住種[2]性外緣闕乏諸有情所。勸令發起菩提心故。三者於波羅蜜多殊勝中。自了知故。四者於尊重處。發起恭敬禮拜[3]加行故。五者於諸外道怨敵有情。安住聖教無傾動故。 云何菩薩具平等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遍於一切利眾生事。平等修行。是故說名具平等行。當知此行有八行相。一者於諸有情平等親愛故。二者於諸有情以無染污無差別身。無差別世。無差別求。親愛之心平等慰喻故。三者捨諸憒鬧舒顏和悅。於已受擔平等能[4]運故。四者於未受擔平等能取故。五者於一切苦平等堪忍故。六者於無量調伏方便平等能求故。七者展轉更互平等正語堪忍語故。八者一切善根平等迴向大菩提故。云何菩薩具於善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於內成熟諸佛法故。於外成熟諸有情故。修行善行。是故說名具於善行。當知此行有七行相。一者無所依止而惠施故。二者無所依止而持戒故。三者由哀愍心而修忍故。四者非於少分修精進故。五者為作利益諸有情處修靜慮故。六者見不相應修妙慧故。七者成熟方便善巧故。 云何菩薩具於法住。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非但追求以為究竟。非但讀誦以為究竟。非但宣說以為究竟。非但尋思以為究竟。而於內心勝奢摩他正修習中。發勤方便。平等修[5]集。是故說名具於法住。當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無分別故。二者以此為依。恭敬領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為依。身遠離故。四者以此為依。心遠離故。五者以此為依。越聲聞乘相應作意大乘相應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為依。不捨遠離軛。與諸有情共止住故。及與所餘共止住故。七者以此為依。領受清淨世間智大福資糧威德修果故。八者於世間智不知喜足。尋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淨智者。斷四種過失。管御大眾故。一者不能堪忍觸惱過失。二者不決定說教授過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過失。四者有染愛心過失。如是四種及前八種合有十二行相。 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1]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2]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3]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拏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呪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呪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4]。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 」(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p. 738c28-742c9)[1]:增【大】,憎【宋】【元】【明】【宮】[2]:令退【大】,多分【宋】[3]:者【大】,著【元】[4]:著【大】,者【元】[5]:次【大】,〔-〕【宋】【元】【明】【宮】[1]:及【大】,反【宋】【元】[2]:住【大】,任【元】[3]:業【大】,學【宋】【元】【明】【宮】【聖】[4]:住【大】,任【宋】【元】【明】【宮】【聖】[5]:行【大】,〔-〕【宋】【元】【明】【宮】【聖】[6]:賒【大】,奢【宋】【元】【明】【宮】【聖】[7]:足【大】,定【元】【明】[8]:精【CB】【麗-CB】【宮】,進【大】(cf. K15n0570_p1138c13; T42n1828_p0794b03)[9]:怠【大】,替【宋】【元】【明】【宮】【聖】[1]:御【大】,仰【聖】[2]:性【大】,姓【宋】【元】【宮】[3]:加【大】,如【聖】[4]:運【大】,過【宋】[5]:集【大】,習【明】,修【甲】[1]:於【大】,為【甲】[2]:煉【大】,練【宋】【元】【宮】【聖】[3]:羅【大】,邏【宋】【元】【明】【宮】【聖】[4]: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mode_edit輸入標題... 《瑜伽師地論》卷79:「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應當了知。於諸菩薩應所學中。善學菩薩所有世間出世間智利益他事。應當了知。即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應當了知。非善學沙門。應當了知。善學沙門。應當了知。住世俗律儀者。應當了知。住勝義律儀者。應當了知。於諸如來調伏方便。應當了知。於密意語。應當了知。於菩薩藏所教授中勝解勝利。應當了知。如是略舉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云何邪行。當知略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二者退智資糧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壞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壞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者惡意現行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難調伏故能令行於非道邪行。七者行非道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親近不賢良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 復次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故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有四種法能令菩薩智資糧退。何等為四。一者自不聽聞。二者不令他聞。三者為聽聞障。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依此能令智資糧退。四種法故。於現法中或於後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何等為四。一者無所了知。二者眾緣𨵗乏。三者能生感癡非福。四者顛倒自不聽聞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無所了知。不令他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眾緣闕乏。為聽聞障為依止故。能生後法感癡非福。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更增顛倒。自不聽聞者。憎背法故。憎背補特伽羅故。俱[1]增背故不令他聞者。恐他智勝故。有憍慠故。怖他輕毀故。為聽聞障者。誹毀於法及補特伽羅故。惡作矯亂相牽引故。不令啟請及開許故。方便毀呰能聽者故。顛倒執著而聽聞者。依自惡通達領解宣說。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執著惡通達領解宣說故。此中若自不聽聞。若不令他聞。若為聽聞障。如是三法。多分能[2]令退失聞所成智資糧。顛倒執著而有聽聞。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糧。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忘失正念。何等為四。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一於舉罪補特伽羅。二於教導補特伽羅。三於欲作利益補特伽羅。四於有德補特伽羅。謂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於學現前迷亂學處。於彼大乘欲勝解者。欲正行者。顯無差別。標舉分別諸過失故。發起迷亂勝解正行。於能說法補特伽羅。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3]者染[4]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 復次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一者於大師所生不信順敬學相違。惡意現行。二者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三者於大智福諸善法中。精進相違惡意現行。四者於廣大甚深勝解中。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行。由三種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謂於有體尊勝得智。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一者於彼攝受諸有情所。邪妄顯示己為尊勝。因此發起憍舉心故。二者於能舉罪諸有情所。覆所犯故。三者於能教誡諸有情所。因彼驅擯增上力故。發穢濁心作損惱故。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發起精進。謂於大智福諸有情所。愛著利養恭敬故。及欣樂彼故。 復[5]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難可調伏。謂於正修有四種障。一於聽聞執為究竟。二於教授左謬領解。三於尸羅不正安住。多諸惡作。四於自見安住見取。謂但聽聞心不寂靜故。於聽聞執為究竟。由於教誡顛倒分別故。於教授左謬領解。由於尸羅多作缺犯而受信施故有惡作。與勝有情共興諍競故。於自見多住見取。勝有情者。謂根調伏勝[1]及斷滅勝。 復次菩薩有四種於諸有情行於非道。一者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二者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宜而有所說。三者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而有所說。四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貪愛朋黨。不平等說。由三種相當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業無愆故。二者尸羅無缺故。三者恭敬所學故。由二種相當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羅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學故。 復次菩薩由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於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聖教。四者退失無間修諸善法。 復次有四種菩薩不如其義。一者任持正法。二者[2]住阿練若。三者勤修福[3]業。四者管御大眾。謂諸菩薩欲令信伏雖[4]住持正法。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為求聲譽。雖住阿練若。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有染之果。雖勤修福業。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供事名稱。雖管御大眾亦不如義。非如其義。復次云何正行。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宣說對治。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是名正行。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敬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亦無勝解。是故退失。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向邪法。是故退失。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不欲不聞不持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懈怠嬾墮。是故退失。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修[5]行不見功德但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成實。是故退失。 復說由於舉罪者所迷亂自過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重事中怖畏衰損。於輕事中怖畏呵責。而設妄語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菩薩不生恭敬隱覆實德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顯隱密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欲令於大乘不生樂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 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6]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7]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復說由於所學不甚恭敬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不除惡作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不如實顯己過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身財有所顧戀。樂非諦語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聖教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於[8]精進懈[9]怠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無堪忍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眾苦不能堪忍。於諸善法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障淨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大乘無增上意樂勝解所顯故。由此現行。於廣大乘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復說由唯聽聞究竟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唯觀見免脫難論勝利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持法善友。又說由於教授左解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不堪受教堅持所犯。不敬教授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住阿練若善友。又說由於尸羅不堅安住惡作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所學不甚恭敬。虛受信施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勤修福業善友。又說由於自見安住見取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清淨波羅蜜多諸菩薩所。不生恭敬不欲瞻仰。不欲親近。不欲聽聞。不隨法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1]御眾善友。復說由不宣說。不隨宣說。不順義說。不平等說行於非道。此何因緣。由前後宣說厭倦不平等心。於所宣說不知方便。下乘勝解有染愛心。教誡徒眾加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由善根不圓滿故。由不攝受廣大善根故。由棄捨廣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誑惑所化諸有情類。復說由四種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此何因緣。由慳悋少聞不善入聖教。於佛語言不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不修善根故。怖畏生死苦故。於利他事不能作故。狹小善根故。於諸法中有疑惑故。而有退失。 復說由於四種菩薩欲求信伏。欲求聲譽。欲求染果。欲求供養承事名稱是諸菩薩不如其義。此何因緣。由與我愛俱於微細罪不見怖畏。與其無我非勝解俱不顧他利。於生死涅槃一向觀見過失功德。於現法中樂相雜住。於當來世欣樂富貴攝受財法所顯故。由此毀犯。矯現自身能正持法乃至御眾。 復次云何正行勝利。此亦四種。後後應知。如是正行菩薩。能積集福智資糧故。以此為依障清淨故。以此為依於一切門集成白法故。以此為依起一切種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復有四法能令積集福智資糧。一者依此正行供養承事諸佛如來。二者聞清淨。三者思清淨。四者修清淨。 復有四法能令障淨。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 復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四者聞思無厭即彼所成復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謂於四處濟拔有情。一者於疑惑猶豫處。二者於極穢惡趣顛墜處。三者於下乘信解處。四者於憎背聖教瞋恚心處。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現在轉時。猶得如是功德勝利。謂具法行中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 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名為具足法行。當知此行有五行相。一者於不饒益樂行惡行諸有情所。欲令入善攝受哀愍故。二者於住種[2]性外緣闕乏諸有情所。勸令發起菩提心故。三者於波羅蜜多殊勝中。自了知故。四者於尊重處。發起恭敬禮拜[3]加行故。五者於諸外道怨敵有情。安住聖教無傾動故。 云何菩薩具平等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遍於一切利眾生事。平等修行。是故說名具平等行。當知此行有八行相。一者於諸有情平等親愛故。二者於諸有情以無染污無差別身。無差別世。無差別求。親愛之心平等慰喻故。三者捨諸憒鬧舒顏和悅。於已受擔平等能[4]運故。四者於未受擔平等能取故。五者於一切苦平等堪忍故。六者於無量調伏方便平等能求故。七者展轉更互平等正語堪忍語故。八者一切善根平等迴向大菩提故。云何菩薩具於善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於內成熟諸佛法故。於外成熟諸有情故。修行善行。是故說名具於善行。當知此行有七行相。一者無所依止而惠施故。二者無所依止而持戒故。三者由哀愍心而修忍故。四者非於少分修精進故。五者為作利益諸有情處修靜慮故。六者見不相應修妙慧故。七者成熟方便善巧故。 云何菩薩具於法住。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非但追求以為究竟。非但讀誦以為究竟。非但宣說以為究竟。非但尋思以為究竟。而於內心勝奢摩他正修習中。發勤方便。平等修[5]集。是故說名具於法住。當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無分別故。二者以此為依。恭敬領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為依。身遠離故。四者以此為依。心遠離故。五者以此為依。越聲聞乘相應作意大乘相應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為依。不捨遠離軛。與諸有情共止住故。及與所餘共止住故。七者以此為依。領受清淨世間智大福資糧威德修果故。八者於世間智不知喜足。尋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淨智者。斷四種過失。管御大眾故。一者不能堪忍觸惱過失。二者不決定說教授過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過失。四者有染愛心過失。如是四種及前八種合有十二行相。 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1]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2]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3]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拏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呪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呪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4]。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 」(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p. 738c28-742c9)[1]:增【大】,憎【宋】【元】【明】【宮】[2]:令退【大】,多分【宋】[3]:者【大】,著【元】[4]:著【大】,者【元】[5]:次【大】,〔-〕【宋】【元】【明】【宮】[1]:及【大】,反【宋】【元】[2]:住【大】,任【元】[3]:業【大】,學【宋】【元】【明】【宮】【聖】[4]:住【大】,任【宋】【元】【明】【宮】【聖】[5]:行【大】,〔-〕【宋】【元】【明】【宮】【聖】[6]:賒【大】,奢【宋】【元】【明】【宮】【聖】[7]:足【大】,定【元】【明】[8]:精【CB】【麗-CB】【宮】,進【大】(cf. K15n0570_p1138c13; T42n1828_p0794b03)[9]:怠【大】,替【宋】【元】【明】【宮】【聖】[1]:御【大】,仰【聖】[2]:性【大】,姓【宋】【元】【宮】[3]:加【大】,如【聖】[4]:運【大】,過【宋】[5]:集【大】,習【明】,修【甲】[1]:於【大】,為【甲】[2]:煉【大】,練【宋】【元】【宮】【聖】[3]:羅【大】,邏【宋】【元】【明】【宮】【聖】[4]: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輸入標題... 《瑜伽師地論》卷79:「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應當了知。於諸菩薩應所學中。善學菩薩所有世間出世間智利益他事。應當了知。即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應當了知。非善學沙門。應當了知。善學沙門。應當了知。住世俗律儀者。應當了知。住勝義律儀者。應當了知。於諸如來調伏方便。應當了知。於密意語。應當了知。於菩薩藏所教授中勝解勝利。應當了知。如是略舉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云何邪行。當知略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二者退智資糧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壞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壞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者惡意現行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難調伏故能令行於非道邪行。七者行非道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親近不賢良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 復次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故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有四種法能令菩薩智資糧退。何等為四。一者自不聽聞。二者不令他聞。三者為聽聞障。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依此能令智資糧退。四種法故。於現法中或於後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何等為四。一者無所了知。二者眾緣𨵗乏。三者能生感癡非福。四者顛倒自不聽聞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無所了知。不令他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眾緣闕乏。為聽聞障為依止故。能生後法感癡非福。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更增顛倒。自不聽聞者。憎背法故。憎背補特伽羅故。俱[1]增背故不令他聞者。恐他智勝故。有憍慠故。怖他輕毀故。為聽聞障者。誹毀於法及補特伽羅故。惡作矯亂相牽引故。不令啟請及開許故。方便毀呰能聽者故。顛倒執著而聽聞者。依自惡通達領解宣說。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執著惡通達領解宣說故。此中若自不聽聞。若不令他聞。若為聽聞障。如是三法。多分能[2]令退失聞所成智資糧。顛倒執著而有聽聞。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糧。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忘失正念。何等為四。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一於舉罪補特伽羅。二於教導補特伽羅。三於欲作利益補特伽羅。四於有德補特伽羅。謂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於學現前迷亂學處。於彼大乘欲勝解者。欲正行者。顯無差別。標舉分別諸過失故。發起迷亂勝解正行。於能說法補特伽羅。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3]者染[4]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 復次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一者於大師所生不信順敬學相違。惡意現行。二者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三者於大智福諸善法中。精進相違惡意現行。四者於廣大甚深勝解中。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行。由三種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謂於有體尊勝得智。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一者於彼攝受諸有情所。邪妄顯示己為尊勝。因此發起憍舉心故。二者於能舉罪諸有情所。覆所犯故。三者於能教誡諸有情所。因彼驅擯增上力故。發穢濁心作損惱故。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發起精進。謂於大智福諸有情所。愛著利養恭敬故。及欣樂彼故。 復[5]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難可調伏。謂於正修有四種障。一於聽聞執為究竟。二於教授左謬領解。三於尸羅不正安住。多諸惡作。四於自見安住見取。謂但聽聞心不寂靜故。於聽聞執為究竟。由於教誡顛倒分別故。於教授左謬領解。由於尸羅多作缺犯而受信施故有惡作。與勝有情共興諍競故。於自見多住見取。勝有情者。謂根調伏勝[1]及斷滅勝。 復次菩薩有四種於諸有情行於非道。一者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二者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宜而有所說。三者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而有所說。四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貪愛朋黨。不平等說。由三種相當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業無愆故。二者尸羅無缺故。三者恭敬所學故。由二種相當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羅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學故。 復次菩薩由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於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聖教。四者退失無間修諸善法。 復次有四種菩薩不如其義。一者任持正法。二者[2]住阿練若。三者勤修福[3]業。四者管御大眾。謂諸菩薩欲令信伏雖[4]住持正法。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為求聲譽。雖住阿練若。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有染之果。雖勤修福業。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供事名稱。雖管御大眾亦不如義。非如其義。復次云何正行。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宣說對治。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是名正行。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敬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亦無勝解。是故退失。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向邪法。是故退失。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不欲不聞不持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懈怠嬾墮。是故退失。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修[5]行不見功德但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成實。是故退失。 復說由於舉罪者所迷亂自過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重事中怖畏衰損。於輕事中怖畏呵責。而設妄語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菩薩不生恭敬隱覆實德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顯隱密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欲令於大乘不生樂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 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6]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7]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復說由於所學不甚恭敬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不除惡作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不如實顯己過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身財有所顧戀。樂非諦語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聖教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於[8]精進懈[9]怠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無堪忍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眾苦不能堪忍。於諸善法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障淨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大乘無增上意樂勝解所顯故。由此現行。於廣大乘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復說由唯聽聞究竟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唯觀見免脫難論勝利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持法善友。又說由於教授左解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不堪受教堅持所犯。不敬教授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住阿練若善友。又說由於尸羅不堅安住惡作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所學不甚恭敬。虛受信施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勤修福業善友。又說由於自見安住見取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清淨波羅蜜多諸菩薩所。不生恭敬不欲瞻仰。不欲親近。不欲聽聞。不隨法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1]御眾善友。復說由不宣說。不隨宣說。不順義說。不平等說行於非道。此何因緣。由前後宣說厭倦不平等心。於所宣說不知方便。下乘勝解有染愛心。教誡徒眾加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由善根不圓滿故。由不攝受廣大善根故。由棄捨廣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誑惑所化諸有情類。復說由四種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此何因緣。由慳悋少聞不善入聖教。於佛語言不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不修善根故。怖畏生死苦故。於利他事不能作故。狹小善根故。於諸法中有疑惑故。而有退失。 復說由於四種菩薩欲求信伏。欲求聲譽。欲求染果。欲求供養承事名稱是諸菩薩不如其義。此何因緣。由與我愛俱於微細罪不見怖畏。與其無我非勝解俱不顧他利。於生死涅槃一向觀見過失功德。於現法中樂相雜住。於當來世欣樂富貴攝受財法所顯故。由此毀犯。矯現自身能正持法乃至御眾。 復次云何正行勝利。此亦四種。後後應知。如是正行菩薩。能積集福智資糧故。以此為依障清淨故。以此為依於一切門集成白法故。以此為依起一切種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復有四法能令積集福智資糧。一者依此正行供養承事諸佛如來。二者聞清淨。三者思清淨。四者修清淨。 復有四法能令障淨。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 復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四者聞思無厭即彼所成復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謂於四處濟拔有情。一者於疑惑猶豫處。二者於極穢惡趣顛墜處。三者於下乘信解處。四者於憎背聖教瞋恚心處。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現在轉時。猶得如是功德勝利。謂具法行中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 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名為具足法行。當知此行有五行相。一者於不饒益樂行惡行諸有情所。欲令入善攝受哀愍故。二者於住種[2]性外緣闕乏諸有情所。勸令發起菩提心故。三者於波羅蜜多殊勝中。自了知故。四者於尊重處。發起恭敬禮拜[3]加行故。五者於諸外道怨敵有情。安住聖教無傾動故。 云何菩薩具平等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遍於一切利眾生事。平等修行。是故說名具平等行。當知此行有八行相。一者於諸有情平等親愛故。二者於諸有情以無染污無差別身。無差別世。無差別求。親愛之心平等慰喻故。三者捨諸憒鬧舒顏和悅。於已受擔平等能[4]運故。四者於未受擔平等能取故。五者於一切苦平等堪忍故。六者於無量調伏方便平等能求故。七者展轉更互平等正語堪忍語故。八者一切善根平等迴向大菩提故。云何菩薩具於善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於內成熟諸佛法故。於外成熟諸有情故。修行善行。是故說名具於善行。當知此行有七行相。一者無所依止而惠施故。二者無所依止而持戒故。三者由哀愍心而修忍故。四者非於少分修精進故。五者為作利益諸有情處修靜慮故。六者見不相應修妙慧故。七者成熟方便善巧故。 云何菩薩具於法住。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非但追求以為究竟。非但讀誦以為究竟。非但宣說以為究竟。非但尋思以為究竟。而於內心勝奢摩他正修習中。發勤方便。平等修[5]集。是故說名具於法住。當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無分別故。二者以此為依。恭敬領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為依。身遠離故。四者以此為依。心遠離故。五者以此為依。越聲聞乘相應作意大乘相應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為依。不捨遠離軛。與諸有情共止住故。及與所餘共止住故。七者以此為依。領受清淨世間智大福資糧威德修果故。八者於世間智不知喜足。尋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淨智者。斷四種過失。管御大眾故。一者不能堪忍觸惱過失。二者不決定說教授過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過失。四者有染愛心過失。如是四種及前八種合有十二行相。 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1]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2]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3]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拏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呪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呪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4]。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 」(CBETA 2020.Q3, T30, no. 1579, pp. 738c28-742c9)[1]:增【大】,憎【宋】【元】【明】【宮】[2]:令退【大】,多分【宋】[3]:者【大】,著【元】[4]:著【大】,者【元】[5]:次【大】,〔-〕【宋】【元】【明】【宮】[1]:及【大】,反【宋】【元】[2]:住【大】,任【元】[3]:業【大】,學【宋】【元】【明】【宮】【聖】[4]:住【大】,任【宋】【元】【明】【宮】【聖】[5]:行【大】,〔-〕【宋】【元】【明】【宮】【聖】[6]:賒【大】,奢【宋】【元】【明】【宮】【聖】[7]:足【大】,定【元】【明】[8]:精【CB】【麗-CB】【宮】,進【大】(cf. K15n0570_p1138c13; T42n1828_p0794b03)[9]:怠【大】,替【宋】【元】【明】【宮】【聖】[1]:御【大】,仰【聖】[2]:性【大】,姓【宋】【元】【宮】[3]:加【大】,如【聖】[4]:運【大】,過【宋】[5]:集【大】,習【明】,修【甲】[1]:於【大】,為【甲】[2]:煉【大】,練【宋】【元】【宮】【聖】[3]:羅【大】,邏【宋】【元】【明】【宮】【聖】[4]: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mode_edit mode_edit

大寶積經論卷第一

[1]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世間救,  

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  

我釋寶積經。    

莊嚴十六種,  

真實微妙義,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問曰:汝欲釋寶積經,應先釋此法。[2]問:以何義故,名為寶積?

答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法差別義攝取故。所有大乘法寶中諸法差別相者,彼盡攝取義故,名曰寶積。一、聚;二、積;三、陰;四、合和,義一名異。是中一切大乘法中,如來為諸菩薩十六種相差別說法。何者十六種相?一、法邪行相,如是菩薩行邪行已,名為行邪行相。二、正行相,如是菩薩行正行已,名為行正行相。三、行正行利益相,菩薩住正行已,名法行等行善行。四、行法行諸相差別。五、於諸菩薩所生慈心相,為令生敬重心行說相故。六、菩薩住正行,學戒相故。七、聲聞戒與菩薩戒中說優劣勝如相故。八、菩薩善學菩薩戒已,能與世間智等饒益他行差別相故。九、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戒相差別。十、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故。十一、不學沙門相差別故。十二、住假名行相差別故。十三、住真實行相差別故。十四、如來方便化度眾生相差別故。十五、說微密語相差別故。十六、於菩薩藏中得教誨已,善信有益相差別故。大乘經中如來為諸菩薩說如是等十六種相差別法故,彼法門中此一切諸相現所說故,彼大乘法寶中所有諸相盡攝取故,此妙法門名為寶積。

問曰:云何彼大乘正法寶中所有諸相,而此法門中所攝取成?

答曰:「迦葉!有四法退失智慧」如是等,黑[3]朋所攝八種四句,攝[4]邪行相差別故。「迦葉!菩薩有得四大伏藏」如是等,六種四句所攝正行利益相差別。如是此諸二十二四句,具說[5]染淨退益之事。「迦葉!名菩薩者,非但名字名為菩薩」如是等,有三十二種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功德無量無邊,我當以譬喻演說」如是十九喻所明諸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欲學此大寶積經,乃至其燈明者聖慧根是,其黑闇者諸結業是,是名住正行中攝諸戒相差別應知。迦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者,從本以來無有是處,乃至能出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報」如是等,明聲聞戒喻,菩薩戒中勝劣相差別攝故應知。「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言乃至從本以來畢竟淨故」如是等,攝取世間出世間智饒益他行事差別相應知。「迦葉!汝等觀內莫外逃走乃至出家人有二種病。何等為二?一者懷增上慢而自伏心,二者壞他發大乘心」如是等,攝取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戒相差別應知。「迦葉!沙門沙門者,以何義故名為沙門?復云何沙門?迦葉!有四種沙門乃至如是普明,是[6]名菩薩速疾法通」如是等,攝前三種沙門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應知。「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希有希有。此大寶積經,行大乘者而能作利益,乃至讀誦受持書寫此大寶積經,彼人即供養一切諸佛」如是等,於菩薩得教授已善信有益相差別攝故應知。如是大乘中所說十六種諸法相差別攝取故,此法門名為寶積應知耳。

「佛住王舍大城」。

問曰:何故初明住處?

答曰:佛住此處者,欲令敬重彼處故。重福眾生敬此處故增長善根,是故先明住處。

問曰: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郭?

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明王舍。此大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成此義故,說住王舍城。

問曰:何故唯在耆闍崛山,非餘方中?

答曰:說此大乘法,比於聲聞緣覺乘中增上義故,增上自利利他行故。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萬六千人俱」。

問曰:既因菩薩明此法門,以是義故應說菩薩大名稱眾,說聲聞眾有何義也?

答曰:說聲聞眾,若有聲聞於大乘中所有疑心,為除彼疑故。若有不定,助成正信。若有自謂得清淨者,為欲捨離彼淨心故。復有聲聞,謂盡諸結,於佛法中無復所修,所謂滅諸煩惱等障,心生逮得己利。為欲捨離彼慢心故,此法門中為諸菩薩說煩惱障滅,因彼煩惱障及滅智障[7]亦非餘所說,勝於聲聞緣覺中得上果報。

問曰:聲聞眾數,此諸菩薩從何而至?

答曰:未來世中有疑惑者,為令除彼疑惑故。經家所說,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集會。

問曰:何故說言皆得不退轉也?

答曰:皆得不退轉者,已得具足四忍故。一生得者,聞說此法堪為器故。

問曰:是諸菩薩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此土,成有何益?彼世界中是諸如來各自說法。

答曰:為益眾生故。此世界中亦有眾生,彼諸菩薩本所化受,既見本同修諸行故,是則樂見。及本所化諸菩薩法,以復受是行。餘方亦有無量諸佛,為令生渴仰敬重諮請親近之心,說無量佛故,令諸眾生生堪得心起勇猛精進不生疲惓。復是釋迦如來本所化故,憶本化度,修諸願行事,從他方來親近如來。

問曰:何故明菩薩多、說聲聞少?

答曰:說菩薩眾多者,此法門中所辯諸行,彼盡因為諸菩薩說。

問曰:何故先說聲聞眾?

答曰:因彼加持所說法故。

問曰:何故說言從他方來集會皆得一生者?

說懈怠我慢故令不生往求於正法。對治此患故,言自樂法故,從他方來集會,不為順他心故,釋成遠來。諸佛世界中,此諸菩薩已得佛位,尚為法來,況於餘者云何不來。

問曰:如來何故但對迦葉說此法門,不對菩薩?

答曰:如來告大迦葉時,知堪能說故。唯未知覺復未正信,以釋成堪知覺信大乘義故。是中邪行所攝八種四句,上上相釋漸次應知。第一四句,說退失智慧邪行相事。第二四句,退失智慧已,忘於正念。第三四句,滅正念已,令滅白法。第四四句,滅白法已,似非菩薩行惡心相。第五四句,行惡心相已,難調伏故。第六四句,難調伏已,行於邪[1]盜。第七四句,行邪[*]盜已,不應親近而能親近。第八四句,不應親近而能親近已,令不助菩薩行成於邪行。對治此故,正行所攝亦有八四句,上上相釋漸次應知。第一四句,說為滿足助道智已,令不忘正念。第二四句。令不忘正念助道,智增長故。第三四句,不忘正念已,增長白法。第四四句,增長白法已,行似菩薩心想行故。第五四句,行不惡心事,善調伏故。第六四句,善調伏已,行於正道。第七四句,既行正道已,應親近者而能親近。第八四句,應親近而能親近已,令隨菩薩所行諸行成於正行。先所說正行利益,有六種四句,上[2]下相釋漸次應知。第一四句,菩薩如是多行正行已,習成福德智慧。第二四句,依功德智慧習成已,令得障淨。第三四句,依障淨已,令一切法門助習,通達一法門故。第四四句,依習一切白法門已,一切相一切種利益一切眾生故,復修行無量功德。第五四句,既修行無量功德已,令過無明住地。第六四句,依過無明住地已,令得無障礙地。是名此諸二十二四句之中所說漸次。自此已後,還彼前四句次第解釋說應知。

經言「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

問曰:以何義故發此說?

答曰:修大乘者,為得無上菩提方便故,愚癡者為令示現故,放逸者令正[3]勸故,怯弱小心者令助慰喻使發大意故,已行正行者為令讚歎故。

問曰:明四法者,此數無義而說,自體明故。

答曰:四算數者,說攝取義故。廣不可盡,伏防聽者不樂多聞故,以數攝故令憶持則易,如繩穿華不使零落故。

問曰:何以故唯定四,不多亦不少?

答曰:遮無窮及無義問故。復有喻者,退失三種助智攝取故明四數。復有餘者,略說有三種智慧聞思修等。是中前三法,多示盡失助聞[4]慧智故,第四法者,多明盡失思修慧等,是故說四法。次者是諸法中示相近漸次差別解釋義。佛告迦葉時,勸令聽眾。聽眾之徒一心,不念餘緣聽故。法者,捨於人故。言聽法,若不言法者,容有生疑,為欲說法、為欲說人?

問曰:先言菩薩者,[5]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答曰:行大乘者,此菩薩名,為攝取多義。然今略說三義說應知:一者信;二者修行;三者證。云何信?覺知甚深智慧而能令覺故。云何修行?為自利利他因故,往行無上菩提。云何得證?以智慧力故,令得證無上菩提。退失智慧者,明二時有二種失:一、已得失;二、當得失。何者退?云何失?於無漏中失當得,餘者世間故二時俱失,不甄說退,失智慧故。

問曰:無漏亦失。

答曰:解釋不爾。說退失智慧者,欲明不放逸因,於所作事中令作法故,言退失智慧。何以故?有漏智者與無漏智助道因故。是有漏智,得已未得二故便失。無漏智失者,以不得故。既證無漏智,則無有退失。

問曰:云何不尊重等法,令能退失智慧。

答曰:瞋恨故不敬,不敬故不聞,不聞故不生解,以不生解故即現退失智慧。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不盡說,故不聞。不聞故於未來世中眾緣不具,緣不具故退失智慧。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說有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等故。得聞障報已,聞障報故得愚癡因,是故未來必得愚癡,以愚癡故退智慧。其心憍慢自高讚己、卑下他人故令恨他,[6]以恨他故即為倒說,[A1]以顛倒說故於未來世中招倒,以招倒故退失智慧。

問曰:何時退失?

答曰:二時中現及未來。

問曰:若布施等諸法亦是退失因,有悋等諸法者,何故但說唯退失智慧因,不說布施等退失因也?

答曰:易失故先說。菩提是智性故,諸餘波羅蜜者從彼智所生,智依止故。菩薩於智中邪行已,即於菩提及助菩提法中不名正行,是故但說退失智慧因,不說布施等退失因。如是不敬等法,退失智慧因,四句顯說不樂聞等四法。是中不敬重故顯說不樂聞,悋惜法故不聞,障他法故得不聞障報,我慢故[1]姤心倒說,如是不能助聞等智退失意。此四法已,以復有餘智相,謂生於四悔法,現及未來。何者四法?一、不能生解;二、眾緣不具;三、助愚癡福報;四、及已顛倒故、依不聞故,於現法中不生正解。依不聞故,於未來世中眾緣不具。依聞障故,亦於未來世中得愚癡報。依[*]姤心倒說故,未來世得顛倒報。

問曰:不尊重敬法及不敬法師者,此二句重說[2]有何義?

答曰:此二句重說中,顯示具足不樂聞意。設有人瞋謗不敬法故不聞其法,敬重法師故樂聽聞法。復有瞋恨不敬重法師故不聽聞法,復有[3]瞋敬重法故能樂聽聞法。若二俱瞋恨謗不敬重者,彼眾無方而能聽聞。是故此二句重說,示現具足不樂聽聞法意。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不盡說者,此二句有何義?悋惜諸法,見既於他所知解中勝故,即於法中祕不盡說,護得後不敬防[4]畏勝故。或復有義,若請不請一向不說故。[5]悋法者,或有向說、或復不說、或復[*]悋法故棄捨正法,已捨法故即壞其心。所受諸法祕不盡說,起悋惜心行故說言壞行,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說有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如是等句有何異義?是中有樂法而作留難者,此是說有餘言。云何樂法者而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呵責說有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云何沮壞人法並說諸惡?所有法從人所欲樂聽聞者,彼法及彼人。已無實言及無義者,而言能種種說。既說已即令不復樂聞。云何說諸因緣呵責等?所說不正,復言無限。或復樂聞者,為助種[6]種難訪無限等言說。聞難訪等,即便不聽亦不樂聞。云何不能?為說教故復請而不受。有他樂法者來請問說法,已[7]悋惜法故即不為說,復不請餘法師等。若欲請[8]聞不為許可。云何覆藏?說其聽者及呵聽眾,亦說彼法。汝等無智,此法甚深不能通達知故,已說聽眾故覆藏正法。如是障法因緣,令得難處果報。其心憍慢自高讚己卑下他人,如是等句有何義?憍慢者說初句。云何憍慢?若讚己為勝、毀謗於他。云何讚己為勝?自所說不善、修行不正,見他所說皆善修行亦正,於中起慢妬心。云何毀謗於他?若他善說善修行中,生不善說、不善修憍慢妬心想,已憍慢患故,令不能得證正覺智慧。諸法盡證所攝,此要略而說:一、唯所退失;二、如何退失;三、以何時失;四、所有既法退失,彼盡顯示。何處退失者,於智慧中如何退失。以何想退失者,[9]失已解釋。何時退失者,現在及未來。所有既法而退失者,明不敬重等四法。已有此不恭敬等四法,能令退失智慧等法障,故說四對治法。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成大智慧。何等為四?所謂尊敬重法及敬法師」等。菩薩順行此敬等法因故,得與大智因故,生四種智慧。何等為四?一者起;二者成熟;三者滿足助道;四者能為成菩提。然彼恭敬故樂聽聞法,既聞法已便得起發智慧,隨所聞讀誦受持諸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而不求一切名聞利養恭敬等事故,令得化他成熟心智。善知智慧從多聞生,精進不懈怠如救頭燃,聞法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常求多聞,聞則憶持不忘故。令得滿足助道智行其實行,行不隨言語及已音聲,為實行故令能得成菩提智慧。是中尊敬重法及敬法師者,以不敬重故,對治說敬重應知。隨所聞諸法讀誦受持,是中聞者以耳識故,誦持者以意識故。或復聞者以聞慧故,誦持者以思慧故。經言以清淨心廣為人說者,以離慳妬嫉心故。不求一切名聞利養恭敬等事者,是則悋法因故。利養者,衣服等。恭敬者,禮拜等。名聞者,稱揚諸功德。以多聞故[10]堪得聞慧等智已,如救頭燃修求聞慧,為求聞慧故勸轉明修慧。譬如有人或燃頭或燃衣,彼人捨一切諸事先救頭及衣服。菩薩亦如是,知聞慧是智因智者,乃至亦能得一切智因故,轉勤求聞,為自利利他故。隨所聞法而能誦持及如說行者,若隨聞而能取義者,彼已順行故則能生如順智,非如但有音聲語言者,非如但求聞、非但口說。或復無義故,或復所說皆無出世之益。順次解釋不尊敬重法及行順法已成悋惜諸法。悋惜法已,於樂求法者起諸障礙,祕不為說。彼滅此三種智因,已無智故則起我慢。[1]自法對治尊敬法者,已順行法及次法故離慳悋惜心已,隨所聞法廣為人說,好樂法故求多聞[2]記,具多聞已即能行自利利他之行,隨說修行不著語言。語言,音聲等事。菩提心者,唯智根本。一切智者,唯菩提心為本。是以不忘菩提心故。忘菩提心及已不忘諸法因故。

「佛告迦葉:菩薩有四法忘失菩提心。何等為四?欺誑阿闍梨」等。

問曰:何故但說有四法能忘失菩提心因,不多不少?

答曰:忘失有四種故。略說有四種:一、不正信忘失;二、信顛倒忘失,於菩提心中見有過故;三、所受諸法皆是假名心故忘失;四、得法體心忘失。此四種忘失中,對有四種因,如是次第應知。是中欺誑阿闍梨師長等者,於師長前不能如實語。既犯罪不發露故,妄語心誑故,即成欺誑師長。是中阿闍梨者,能諫及勸[3]指授。隨彼所犯為令發露,此不應作。先所犯罪為欲懺滅故,說諸方便,汝應如是作。師長者,若能助益長[4]秀聖者,雖非師長已有諸功德故,憐愍與樂、勸止惡修善。為既犯故,令彼以妄語忘失。以是義故,助得增上業報。已助得增上業報故,成不正信忘失菩提心應知。若彼不能令忘失者,如是彼已習妄語及得戒障故忘失菩提心,是名初因。無疑悔者令生疑悔,同修梵行中無疑能令生顛倒疑故,同梵行中正修戒行者於戒中令起疑惑故。彼如是同梵行中不至心恭敬及行諂曲心,能於戒中生疑惑故,生深重業障。彼以是故,於菩提心中顛倒,不正信見過故忘菩提心。彼若不能令生疑惑者,如是彼已謗說故令忘菩提心,是名第二因。修大乘人,呵罵誹謗廣彰惡名,樂修法者隨所有法利,彼能令遠[5]離背故。若有信樂修大乘者,為欲壞彼故,呵罵誹謗廣彰惡名,說不善言破壞,說無利益無利益語。是中不善語者,說惡名[6]響彰其諸過,所謂破戒。發言說謂惡,廣彰人短謂非梵行,分別說者不稱功德、隨彰其說惡。有如是等事,彼如是向諸菩薩說無利語,分別廣彰惡名等。若欲修大乘者,如是等令退迷惑。彼如是向諸菩薩心不恭敬已,所有功德則便覆藏。已覆藏故令惡深重業障。以彼障故,本所修戒心即便滅壞。若使不能覆藏菩薩真實功德者,彼如是以得戒障故退滅其心,是名第三因。以諂曲心與他從事非真實心者,欲為諸法師開彰諸祕密之事,令生迷惑故。是中諂者,以虛偽無有實心而與從事故。曲者,以心諂[7]誑非真實心與人隨順,為欲諸法師開[8]彰說行諸祕密之事。從諸法師所聞深密微妙法已,若有修行大乘者,為彼能起誹謗意。作如是意已,令助無量惡業。以有彼業障故,應得順法心而成遠離退失。若不能誹謗遠離者,彼以如是故,於戒障中心得退失。略說以何退失,所謂心何時退失?現法中及已未來行中。如何等行?於師尊長中不正恭敬等故。有何等相?具四法故。彼以顯說對治彼故,說四善法應知。

經言「菩薩乃至失命因緣不故妄語」者,護治實語故、以不惜身命故,何況戲笑者。菩薩於微輕罪中生大怖畏故,常以真心與人從事者,以離無我諂曲心故。是中真心者,實心隨順親近故。離無我患者,菩薩如實親近,不示假名、行離諂曲,遠離不調伏惡心故。於一切菩薩生世尊想,能為諸菩薩於四方中稱揚功德者,隨所得法利彼常讚歎故。自不愛樂諸小乘法,隨所化眾生令彼一切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不樂[9]狹小乘,己劣弱故;既得上義,行所攝取化意欲故。此諸句漸次重釋,欺誑阿闍梨等,復不供養恭敬阿闍梨師長等故,於戒法中不生慇重速疾之意。自無慚愧悔過,見他有慚愧悔過者,為令惱故,助不安樂心憂惱彼,己無慚愧開令悔故。於修大乘人中說諸惡事,以謗菩提心所起諸利益他心無故。以諂曲心與他從事非實真心,復有不失諸句漸次重釋,以實語不忘菩提心集因故,不失菩提心所起眾生饒益故。自身中所有無量希有諸法,知已敬菩提心及一切智因故。於菩提心并一切菩薩所起世尊想已,敬菩提心故。所化眾生,彼一切勸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憙樂求行狹劣小乘之法。菩提心者,是[10]菩提應義。

問曰:若是菩薩初發心者,我當成於正覺。彼心有何等性?復有何相?有何等念?有何功德?有何勝事?以何所攝?為誰根本?是誰現氣因?誰所依止?

答曰:初正願性,豈欲求相?菩提為念及念眾生,以一切智,因無量功德,一切世間聲聞緣覺願中上故,為勝信地所攝,無上菩提根本,慈悲現氣因,菩薩戒所依止。然是發菩提心,略有二種:一者出世因;二者不出世因。是中出世因者,若發心已永,遂不忘,是名出世因。不出世因者,若心不永,遂中忘彼心。退亦有二種:一者永退;二者不永退。是中永退者,若有數退而復能生。不永退者,若退已即生。然彼心以四種緣、四種因及四種力而能生。何等四種緣?一者見聞如來希有變化故,發菩提心;二者因於無上菩提,以聞法為憐愍利益眾生故,發菩提心;三者菩薩為欲正法久住故,發菩提心;四者見末世眾生受諸重苦故,發菩提心。何者四種因?一者具性故;二者具善知識故;三者慈悲為首故;四者不驚怖世間長夜種種深重,有聞等因故。何等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修行力。是中自力者,以自力故,堪樂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自力。他力者,以他所勸令發心,是名他力。前所習大乘善法者,是名因力。現在法中親近知識,長夜之中聞思等正法習行善不息者,是名修行力。是中若廣略,此四緣及四因藉故。若使內[1]自力及以因力,具此二因生彼心者,如是故名為有益、名堅不動而生。他力修行力生彼心者,名為不應動失應知。彼心退轉相亦有四種:無性故、惡知識所攝、於諸眾生不起悲愍心及恐怖世間故。不忘菩提心,菩薩還憶持彼菩提心故,能修行功德智明。助道所攝善根法中,彼如是修諸行已,善法滅不增長因故說諸法。

經曰「佛語迦葉:菩薩成就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何等為四?但以憍慢心讀誦世間經典呪術」如是等。

問曰:何故唯有四法明因能滅善法不能增長,不多亦不少?

答曰:善法有四種滅不增長故。此略有四種善法滅不增長事:一者不生滅不增長;二者不能增長滅不增長故;三者除拔根本滅不增長;四者作及遠離滅不增長。是中不生諸白法滅因者,以我慢心故,讀誦世間經典求諸呪術,不能通達菩薩六波羅蜜及菩薩法藏,菩薩以我慢心降伏故。悕望名聞利養、妬勝憎他常誑故,求於世間呪術,不能求善白等法,已不生諸白法滅盡故能令盡滅,及先所得者以緣事故聞習轉弱故,是不增長滅。何以故?貪著利養名聞故,親近諸檀越。是中利養者衣服等,供養者禮拜等。著於利養名聞故,說著利養名聞耳。以著利養名聞故,受於邪命資養等顯說應知。以親近檀越家故,多有親近中諸患。若彼有如是二疑助成者故,說以如法得財利養以為不滅因,以依諂曲等意故不住聖處。彼如是著名聞利養,親近諸白衣家故。以多緣親故,聞等善法不能增長。聞等不增長,已聞等諸善法悉不增長故,令盡義便滅根本因故。及增謗菩薩,已惡見還增,及謗菩薩法藏,己瞋故於諸菩薩覓諸錯謬等患,令為諸菩薩以虛實等罪謗故令得大罪。以此罪業因緣故,所有善法從根本拔除,遠離滅盡。遠離滅因故,未聞未曾受持諸脩多羅法而能誹謗。未聞者,未至耳識道故。未曾受持者,雖至耳識道不誦持。諸頓說教及諸脩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脩多羅,大[2]阿波提舍中亦說此義。若有邪師能測量如來意者,彼人得大毀謗正法之事,是故[3]彼遠離諸盡法故,諸白等法令滅。顛倒對治故,明此白等法句應知。

是故「如來告迦葉言:迦葉!菩薩成就四法,所生善法轉勝增長不令有失,轉復倍勝。何等為四?捨離邪法唯求正法」如是等。是中唯求正法者,六波羅蜜菩薩法藏所[4]說,正聞非不正聞。所明世間呪術等,不定聞現事故,言非不定聞。復是隨如勸心者,柔軟善心故。顯示何意?求世間語言呪術等,求因故。著我慢者,成世間呪術等事。求世間呪術語言者,成捨利養恭敬名聞之心。令捨故,言求六波羅蜜及菩薩法藏[5]耳。以法財利養為足,捨離一切諸邪命等。及安住知足聖主性中者,以法利為足,如法所得利養心足故。捨離一切諸邪命等者,遠離諸諂曲等心故。安住知足聖主性中者,不生疲倦心故,得失不以心故。彼如是行之,正行已,為成自利利他行故。防護他心,若有失事不諫[6]向人罪過虛實,何況覓人長短諸過。是菩薩修行六波羅蜜菩薩法藏,以於諸佛法中心不通達。是中唯佛為現作證故,不生謗心。何以故?佛菩提無邊及所信根非一故。演說諸法亦治諸法,總略而明,以何退失不能增長?如何退失?以何時失?及何等法,彼以顯說。以何退失不能增長者,謂諸善法。如何退失者,以我慢心求世間語言咒術等漸次說。以何時失者,現法中及未來。何等法者,具足四法,白朋中亦爾。所有善法生及如何生、以何時生,及何等法生、以何對治說,復此諸法漸次,以何我慢所攝諸利養等希望求世間語言呪術等,求以隨所。家中見利養者則能親近此家,身為利養名聞被縛,妬悋心故。因[1]彼家所有餘菩薩親近者,為令起瞋及以惡謗,因瞋謗彼人故則謗正法。白朋法中漸次明離慢等諸患故,六波羅蜜所攝、菩薩修學正聞故,能行順法。行順法已,如法得施以為知量,捨離一切諸邪命等,安住知足聖主性中,以著利養名聞謗因緣故。不說他人罪過、實以不實,不求人短,離謗菩薩心故,能行利益如法等事。行如法行故不謗正法,捨離滅諸白法因諸法故。修行不滅諸白法因已,捨離似非菩薩隨一一相習行惡心等,修行似菩薩直心修相,習諸行故、[2]為令勸故。明顯生滅苦,不行諸[3]惱等行故。

「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諂曲心,菩薩常應捨離。何等為四?於佛法中心生疑悔不決了」如是等。

問曰:何故唯說四法?

答曰:為因四種諂曲等法故。以有此四種諂曲心故,說四諂曲應知。何等四?一者於乘諂曲;二者化受諂曲;三者助功德諂曲;四者助智諂曲。是中乘諂曲者,於佛法中心生疑惑不決了等,及不敬尊,復不敬諸戒等法,於佛法中生疑惑等故,諸大乘中生不信默然行。是中於諸佛法中以有故生疑,以有大意德故生惑,以[4]其不可得故,生不決了等事。化受諂曲因者,於諸眾生起憍慢瞋恨妄想等,以慢等心故。化諸眾生中恨默故,不能化導憍慢瞋恨妄想等。於諸尊及弟子并勸諫,有益無益等中應知。助功德諂曲因者,於他利養中生妬悋等心。是中見他得利養,心起忿惱瞋意妬。若見彼求而起惜心,是名悋。彼如是既起妬悋心熾盛故,於助功德智中恨不修行故,諸功德智即便退失。助智諂曲因者,於諸菩薩廣彰諸惡,惡名惡稱惡行等。說惡名等事前已解說。為諸菩薩說諸惡等句。為說大乘經應知。以謗大乘故,菩薩於助道智中默住懈怠不修行故,修道智中成於退失。以為此故說朋應知。諂曲對治故,「佛語迦葉:菩薩有四質直之相。何等為四?所謂所犯諸罪終不覆藏」如是等。是中所犯諸罪終不覆藏者,是總向他發露者。發露事故說者,有犯能懺悔故。彼如是懺悔,是以後時不生悔恨等情,發起善故。或[5]失國土或財者,以真求實故,示現不惜諸施等故。身命難者,以捨離身命,不依止餘種種不舉餘事,捨彼事已令惑人故、[6]憶餘事故。一切惡事中,罵詈誹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此苦時,但求自責自憶業報,不瞋恨他。此諸句有何異義?是中罵者,說虛妄故。瞋者,虛實俱說故。於他苦者,已說種[7]生姓等,說諸惡事故。誹謗者,以因實見彰惡故。撾打責數者,於身中具諸緣故。責[8]數者,具三業故。復撾打者,以手足等諸身分故。殺者,依身手等及刀杖[9]等故。繫縛者,以繩索[10]鎖等。如是等事中,唯責己之業報,善惡業報因故,不瞋恨他。心不懷瞋恨等,及無諸結使,不懷瞋恨結使。彼善堅住信欲之中,設使有不可信諸佛法者彼能信,以心清淨故。顯說於大乘中身心成就,此諸句漸次說。於諸佛法中以疑心故,不修戒行故,令諸眾生中行諸邪行。行邪行已,彼利養中即生慳悋妬心,以不能制妬心故。見聞有功德利養諸菩薩中起誹謗廣彰惡名。白朋法中漸次亦作,依持戒故。善持戒者善護諦語,護諦語者能順忍法,以具忍故得身心清淨,以清淨身心故能信諸佛正法。略說諂曲者,是名心愧恒事。何處諂曲?於諸佛法中及以眾生。以何時諂曲者?現法中習不捨故亦至未來。隨所有法及隨所說二種四句,隨所有真直之相,以何義中復以何時,有記等法對治,明於白法應知。於諸諂曲心中,諸菩薩諫及以諸真直心。菩薩說真直心已,為真直心菩薩,說諸調伏義故,防諂曲法故,勸彼調順,[11]現示調順及不調順等法故。「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不調順散壞之相。何等為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法及順法不隨而行,於諸教誨中不調散壞」如是等四法。何故但說四法?有[12]四法,有四種不調散壞因故。何者不調散壞四法?一者處不調散壞;二者發行中不調散壞;三者受用中不調散壞;四者共住不調散壞。是中不調散壞者,名為不善調伏故,喻如惡馬。此諸不調散四法,能障修彼菩薩行故,名為不調散法。是中聞諸法及修行處而生戲論者,是名處不調散壞因,喻如不調散惡馬。以不調故,還安本處已,爾時不能善住,復不能調伏,不能散壞。菩薩亦爾,如法義中多聞已,多聞故心不調伏,被諸善知識正勸令行修諸法及次法,不能正住,於教誨中不能正受法行,是名發行不調散壞因。譬如不調伏惡馬,安置正道處中,以不調伏故向於惡道。不調伏菩薩亦復如是,為諸善知識所勸修行法及次法,諸[1]悔之中現以心顛倒分別念故即便倒取。損他信施供養恭敬者,是名受用中不調散壞因。喻如不調伏惡馬,共諸調伏馬同其一處,而與諸調伏馬行異故,說不調伏也。不調伏菩薩亦復如是,雖在調伏菩薩同其一處,已漏戒行故,受諸信施供養恭敬以成其悔恨,於善調伏菩薩所行,行不相似、不樂知見,善調伏菩薩中起心誹謗不生恭敬,是名處不調伏散壞因。譬如不調惡馬,共諸調伏馬同其一處,以不調伏故心不悅樂。善調伏者共不調伏同其一處亦爾。不調伏菩薩亦復如是,以自有見取義故,共諸善調伏菩薩同在一處故心不悅樂。善調伏菩薩亦復如是。是中調者,根調勝故。伏者,一心滅惡得勝行故。轉一[2]切黑法,對治說白朋法應知。經言「善說所聞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者,非妬心諍勝故,但聽聞正法唯求利益,不求覓見人諸短。菩薩如是行諸行已,常得值不離法善知識。隨順師教能知依止,以餘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不退[3]戒定者,此諸句有異義。是中於教誨處隨順師教者,是總能令善。以喻言語者,聞善惡等忍故。所作皆善者,一切時不犯戒故。不失師意者,於教誨中心敬重故。菩薩如是行諸行已,常得值不離阿練善知識故,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者,所說不退[*]戒定者,重明戒以定名說故應知。菩薩如是行行已,諸常得不離行諸功德善知識,見諸善調順菩薩已,恭敬愛樂隨順善人,勸受等行順向順意順諸功德,為令得利。此諸句有何異義?是中善調及順等諸句,前已解釋。恭敬愛樂者,示現喜敬重心故。順向者,樂見故。順意者,正親近意故。順諸功德者,樂聞意故。為令得彼利者,順行此法意故。菩薩如是行諸行已,成不離得眾首善知識。略說以何故調順不調順邊壞事,及云何而有?唯以聞等諸相故。以何時?現法中及未來,習學不止故。以何等相?具足四法,行聞等法對治故。說白朋等法應知。起次說者,行聞等法慢心故。順行正法次法等行已,於正教授處不如法行。既正教授處不如法行已,所用受信施中諸事,彼令能墮不饒益處。彼如是雜垢染心故,見諸善調伏心菩薩已,即不生恭敬。對治漸次說白朋等法應知。不調伏諸法中諫已,勸修調伏等法故,防護住調伏法菩薩。錯謬等法,勸修不錯謬等法,故說錯謬不錯謬等法。「佛語迦葉:菩薩有四錯謬法。何等為四?未與所化信受眾生而共同意,是菩薩錯謬。乃至攝取破戒惡人等,是菩薩錯謬」。

問曰:何故但說四法?

答曰:依四種錯謬法故,說菩薩有四種錯謬。何等四種?一者不作錯謬;二者過量錯謬;三者不正作錯謬;四[4]者惡作錯謬。是中不作錯謬者,未受化眾生而與同意,依化眾生勸令到究竟故,信心敬眾生中所說法中斷絕,是菩薩錯謬。過量錯謬者,非器眾生中說深妙上法故,於小乘眾生[5]希求大乘而不隨根說,是菩薩錯謬。不正作錯謬者,為諸上根眾生說小乘法,於大乘眾生求小乘,不隨根說法,是名錯謬。惡作錯謬者,住正行眾生如法持戒者持罰不敬,攝取破戒等,於持戒破戒中偏心,倒說法故。是中持戒者有三義應知:住正行者,不犯諸業故;持戒者,不缺漏諸戒故;真法者,敬戒法故。有二種相釋成破戒者,破戒、缺漏戒故。惡法者,不敬重諸戒。錯謬者,取不正道及示不正道故應知。此四錯謬句[*]現說四法:一者不說;二者不相似說;三者不稱根說;四者惡說。不說者,對前後說法疲倦,已生惡心故。不相似說者,所說無方便故。不稱根說者,喜樂小乘法故。惡說者,以利養心訓誨行行故。是中惡心者以不說故,於諸善根中而便退失不能滿足,以不滿足故調誑眾生,已說法中無方便善巧故;及不能攝取諸上善根,以樂小乘故;及遠離上善根,復[A2][6]悕求利養心訓誨行行故,不集功德及助諸惡故,調誑眾生。對治彼故,白朋所說應知。

經言「於諸眾生其心平等,乃至普令眾生等住正行」。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者,自己及他心平等故。於不深信眾生,化未成熟者而為說法,防護不作錯謬。心知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者,法等故名為等法。於非器眾生樂小乘等[*]悕求大乘者,隨力說法防護過量錯謬應知,隨器說故。普化一切眾生令入佛慧者,信樂大乘上根眾生而意求小乘法,勸令入佛慧,防護不正作錯謬應知。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者,捨諸利養名聞破戒持戒等心,以等同說法護惡作錯謬事應知。諫菩薩不正取因及不應親近已,示現可親近不可親近因故。

「佛語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菩薩常應捨彼。何等為四?求小乘者但欲自利,乃至親近,以成世間利而無法利」。

問曰:何故定說四法?

答曰:因非善知識故。說四種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應知。何等四種?一者於乘中非善知識;二者於行中非善知識;三者於佛法中非善知識;四者於正法中非善知識。是中小乘人者,但求己利不求他益,性行狹劣相似故,勸菩薩令遠離大乘法中故,是名於乘中非善知識應知。求緣覺者,少欲少作,背眾生益及修行處,令勸菩薩遠離眾生益及諸行等,以[1]遠離益故成失行因,是名於行中非善知識應知。[2]盧伽耶陀者,說種種異言故,勸令遠離於佛法中,以遠離故成失行因,是名於正法中非善知識應知。彼親近己,唯有世間利而無法利,於善法中勤修故得成退失因,以退失善法因故,名為於[3]正法非善知識應知。對治非故,說四種善知識。

經言「諸來求者,是菩薩善知識、佛道因緣」者,對不斷絕大乘法故,說諸來求者是菩薩善知識,差別應知。菩薩作是念:我依來求善知識因故,修無量功德迴向無上菩提,修行不虛故。不[*]悕求小乘,所修布施助成[4]菩提作善根故,令不失大乘行。說法者,是菩薩善知識。生智慧[5]純志者,不失行對治,以多聞故能令為他說法,是故不求少欲之事,聞慧多純志故,雖得世間苦而不疲倦。教化人令得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純志增長一切善法者,不斷正法理對治勸出家故。於諸邪法而成遠離,以一切善根[*]純志故,作利益而不生懈怠疲倦退失。諸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純志一切佛法增長者,對治不失佛法故。示現得諸佛[6]挍量勝不退故,釋成不著利養名聞等。既著利養名聞故,令遠離退失諸佛法。修習[*]純志諸佛法,及以積善根力故,不能退失。以是義故,從非善知識中諫己勸修如是實行,行菩薩事故。明不如實及如實諸菩薩相故。

「佛語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等為四?一者貪求利養而不求法,乃至樂聚徒眾不樂遠離」。

問曰:何故唯有四法?

答曰:因四種非菩薩相故,說四種非[7]菩薩相事,而似菩薩應知。一者多聞相似;二者阿蘭若相似;三者造作功德行相似;四者將諸徒眾相似。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者,菩薩於諸信心中[*]悕求利養者,雖復持法,是名不如實非如實。貪求名聞稱己之德,不求出世功德者,樂名聞菩薩者,雖為阿蘭若,是名不如實非如實。貪求自樂,不能救拔眾生諸苦者,以利養[*]悕求心縛故,菩薩雖作功德行,而名不如實非如實。樂求聚徒眾不樂遠離者,以供養恭敬心縛故,菩薩雖是眾首,而名不如實行非如實行。菩薩如是行行已,令[8]失持法、阿蘭若、作諸功德及眾首之事。對治彼故,說諸真實功德應知。經言「能信解空亦信業報,以信解空故,不樂利養」等事。及信業報故,憙樂諸法因,樂法故聞修無量功德忍。一切無我我所者,以忍無我故,不憙樂著名聞稱等事。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者,以大悲故[*]悕求菩薩功德。入涅槃意者,以涅槃意不樂自樂。不捨世間行者,以不捨世間故,拔眾生苦。為化眾生者,心不捨眾生故。而行布施者,以行施故,善知眾生功德。雖修行施而不望報者,以樂寂靜故,行施而不求報耳。

問曰:白朋中演信樂等法、說空等法何用?

答曰:布施等助道諸行者,意謂與聲聞緣覺等共諸行,而欲聞菩薩勝行故。及生猶豫心,為欲[*]現說聲聞緣覺不共,助成正覺諸菩薩法故。

[9]乘寶積經論卷第一

[10]此論宋藏第一卷,與諸藏本文義逈異,未知去取。按《開元錄》云「右釋舊單卷大寶積經,則寶積第四十三會是。寶積部云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一卷失譯。右舊譯單卷大寶積經,有釋論四卷。」今撿之宋本初卷,則全是彼經,非論文也。是則宋本錯將經本名加論字為論初卷,又為留支譯。何也?今取二本為正,其所釋經本則是大經第一百一十二卷耳。後賢欲知今之所去宋本初卷是何等者,請見彼經即是耳。

大寶積經論卷第二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得大伏藏。何等為四?能持諸佛能聞六波羅蜜,乃至樂著山林心無懈怠」。

問曰:何故但定四法,不多不少?

答曰:為遮無窮故,亦是非問故。復為顯示未曾有因,故說四種。於長夜中善修空故得一切智,猶修空因故。無明闇[1]弊世間者,為滅無明故。說法以能親近向涅槃心者,寂靜甚深以不修故、不調伏淨故。世間者,說上妙法誰能親近故。財法二施是妬悋心相違,久修習故。世間樂阿梨耶,為著阿梨耶故,說法時能親近。或復攝取一切菩薩行故,略說四法。諸菩薩有二種助菩薩道行:一者助智道行;二者助功德道行。是中信空無我及不捨涅槃等,是助智道行。信業報等三句,助成功德智。廣修六波羅蜜,攝取行故,[A1]助四種行。是中不捨化眾生意故。財法二施而不望報,是名助檀波羅蜜行。不捨涅槃意故,助戒波羅蜜行。向涅槃心菩薩者,常恐怖世間,常防伏破戒等諸煩惱因故,得性持戒法體。菩薩成就無我忍,及以伏眾生相所依故,設使眾生有[2]逼過及[3]惱時而心不可動,能信業報故,及意不捨世間故,助成精進波羅蜜行、助成功德智慧行果。信薩婆若事菩薩者,雖照世間重苦,己心不捨眾生,及丈夫志故,不[4]捨世間諸苦,唯在世間,為增長善根故起大精進。以大悲故助成禪定波羅蜜。大悲者,依止根本禪定故。信空者,助成智慧波羅蜜行。菩薩不捨菩提心者,是名持諦語,不欺誑故。彼菩薩有大悲及信業報心,常向世間,伴故作眾生,處中而不助說顛倒。是故大悲及信業報心不捨世間行,不捨菩提心因故。此諸法如是示現持諦語。菩薩諦語者,不捨菩提心,是即取發心處。不望報財法等施,是名持勢。菩薩施心者,於財法二施中破慳悋妬事。成向涅槃心者,是持寂靜事。菩薩寂靜者,滅除不寂靜事故。能成善因信空無我等,是名持智慧。菩薩智慧者,伏滅諸煩惱,對治令得淨菩提善根及能增長,乃至得菩提不望報。及財法二施等慈,令利益他故。大悲者是名大悲,以大悲為首,及信業報故。行世間時唯作眾生益等,成就事中所生心喜悅等是名喜。或復心向涅槃故,能伏諸煩惱以無煩惱故,心喜事者名喜。或觀諸行無我等,諸法離愛敬,或憶念如來無量諸功德故,生喜者是名喜。或[5]復自觀知我堪能出世;或見世間諸眾生墮沒煩惱塵中已,我堪能於此大世間塵中拔諸無明闇弊眾生已,令致寂滅涅槃界中。所有此濟拔塵眾生心,或我能作他利益,及見他益不相離,或見眾生受諸樂故,心生喜事者是名喜。觀諸行無我故,除怨親等事,得真如平等作眾生益,相違法中自然捨菩提分法,是名捨財法等施,及不望施報。布施愛語及悲,不捨作眾生益。利益餘[6]句,常益持眾生行故,明同事耳。是故攝取一切菩薩助道行故,釋成此四句。

問曰:今須說空義。以何為空?

答曰:以智慧善釋諸行性相而不得者是名空。

問曰:為智能滅諸行[7]也?

答曰:不也。然是識相境界故,真實中無虛妄[8]耶而施識境界,是不實事。於有作地中同識生智慧,從發行下忍乃至性法時,上中下漸次別分前中後,了別已能與無漏智作緣,已還滅無漏智故。真實中無故、虛妄而識故,識境界是不實事。於作地中同識生智,從發行忍乃至性法時,漸次分別前中後,了別已與無漏智作緣,已還滅無漏智。亦與真實見中障因相識境界中不能緣故退還,己真實境界故。見無相境界,見法界故。過煩惱地,非自相見故。自相境界唯行識[9]在故,彼法事等耳。唯識作世間者,修道行成向智是相者,不能自取相故。若作如是依智,非性相分別智,是自相本無常等智慧。非正事有記相是識,是故非識劣勝是義不成。何故?不能取自相故。若智非相者,智是同相境界,彼不虛自取相。若能取自相者,捨自相故,唯有記事相,釋成識是不異識。隨順報者是不相違,若作如是依智,共識同生是緣。然是事境界如是相累,智亦取自相。無上等者,是事不然。何故?相違故,況自同相相違,已色事亦無常。若以色事成無常者,智即能取,然是不成,是故智無自取相義。智隨順識故,彼性是故不滅,作真實境界相故,成捨自相義,是故智無自相境界,或識是真實相境界。

問曰:以何為信空業報事能隨順,以是義故說言能信諸業報耳?

答曰:以有生故說,是故無患。此亦有,以智分別觀諸行眾生不可見故。智知諸行生,無相無分別,緣此故不善不能住事。及無分別事有故,諸行誰作、是誰果而能相順?故生疑惑,生疑惑故不信業報。以是義故,「佛語迦葉:寧起眾生見積如須彌,不以我慢者起於我慢心」。如論中說偈:

「空除一切見,  

[A2]是諸佛所說,    

若有空見者,  

是則不可治。    

不正觀諸空,  

能壞無智明,    

喻若惡捉蛇,  

及行呪無方。    

是中迴向故,  

如來說是偈,    

知法及次法,  

鈍根難測量。」    

菩薩善巧世諦、第一義諦,雖善觀分別諸行,故通達諸因緣集,甚深智已久長習故,乃識知因緣事,是故不生疑惑。成彼隨所如是因。他已不成就性故諸行無分別,以是義故,有如是種種分別。念佛方便善巧所攝作行而作,所成如應化處故,漸次得薩婆若果。菩薩以信心故,發上勇猛精進忍,無我[1]等故。

問曰:應說忍無我事。

答曰:以觀眾生想識境界,以有世諦故諸法同,唯知善擇分別,已求覓無眾生故。作是念:此但有法,亦如幻、無分別,不能自由,迭相緣力,業煩惱柴,火因生故。如燈焰體,以本法緣相似義故而相續不斷,然彼生時無所從來、滅亦無迹,及無所至。於中所有尚希用求者,是名無我忍。

問曰:若無我忍能作無眾生分別及令菩薩皆眾生益者,何故為說無我忍事?

答曰:於諸眾生[2]所能作利益義故。說菩薩無我忍者,唯為利益眾生故。以彼無我忍故,菩薩伏諸煩惱,及觀修眾生相故。知諸行緣假無分別事已,設使有眾生患及世間行還來惱菩薩者,以善知眾生故,不捨菩提心,還持彼心成就智慧慈悲故。不捨眾生及修習種種善根,為得薩婆若故。不捨諸行,為乃得菩提耳。

問曰:信空及忍無我,有何異義?

答曰:信空無我事者,能順分別觀一切諸行故,證法界根本處。無我忍者,自相境界,彼能順分別觀眾生物,唯見法處本[3]根故。信空者,除取法性慢。無我忍者,除眾生性慢。

問曰:菩薩有眾生相故起大悲,何故為說信無我法?是菩薩大悲相違法。

答曰:是大悲因故,菩薩證知一切法無我已,唯念眾生界,此諸眾生是無明闇弊故,但有習於無我法中橫計作眾生相,已作執此是我我所,已愛緣故造復有業,以此故還不斷世間生死。是故作是念:我令眾生信樂此諸法。是故菩薩生深重憐愍悲心。

問曰:向涅槃心者,今須釋涅槃義。

答曰:無業煩惱親緣果故、無緣故、陰流滅故,名為涅槃。如緣無故火滅。或智慧火煖,彼識種無緣滅。有未來緣,雖有所有,有[4]芽生如種,火[5]熬滅有[*]芽生。滅煩惱火,是真涅槃,如樹拔根。然彼涅槃有二種:一者有餘;二者無餘。是中有餘者,唯滅煩惱。無餘者,緣無故,不從集,苦滅故名涅槃,至涅槃故名到涅槃,亦名住涅槃。

問曰:何者向涅槃心?

答曰:見世間諸患生如是心:我云何如是滅煩惱已,得彼寂滅甘露處耳?向涅槃等意同識生,諸[6]白法心集,是名向涅槃意。

問曰:意不捨世間者,何者是世間義?

答曰:業煩惱事中迭相緣假,無始以來相續不斷,世間至世間等故,名[7]倒世間。寂滅世間,有學是義。菩薩雖見諸患而心發,[8]以世間意不捨眾生故,唯修發行世間行。

問曰:若隨心相似發諸行時,應修白得白、修黑得黑者,云何菩薩意向涅槃,與世間不相似發諸業行?

答曰:菩薩心利益他故,久修習行菩薩。向涅槃意者,以利益他心能違退,善知世間多有諸患故。菩薩雖厭世間向涅槃意,以心不捨眾生故,發世間行菩薩作如是念:諸菩薩非無漏法體中增長生菩薩法,然唯有漏體中增長生諸佛法。是故菩薩不捨菩薩法,雖見世間諸患而願取世間。如佛所說「迦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者,乃至有諸使雜世間法故能長佛法,菩薩為化眾生故而行布施」。

問曰:今須釋化眾生事。

答曰:以煩惱水所潤作自相,諸眾生心戒聞思等修造煖相為初,乃至攢成出世善根燒煖故,隨心令安無漏善根種中,隨眾生心戒普化故,名教化菩薩。以善修慈悲及方便善巧,為化眾生心戒故,以財法二施攝取眾生,攝已觀眾生心所樂,隨於力化三乘法中。

問曰:說布施者,何故名布施?

答曰:不貪等同生心念,及同起一果施法,持行布施及不望報心,是名布施,是中種種化受故、報種種果差別義故。不望報者,捨己之樂不求果報是義。

問曰:說不捨眾生意而行布施者,豈不名為求報也?何故復說所行布施心不求報?

答曰:雖不求報行布施化眾生,自然有故無患。或作如是念:此是果報處廣博方便。所謂發菩提心已,念一切眾生及不捨眾生,為化眾生故行布施,行布施已世間得無量果報,後乃至得薩婆若事中相違。雖現向眾生行施,為遮彼故,[1]勸令修菩薩真實功德故,說言所行布施不望其報。而示現此義故,說菩薩成就深心直心故,不為希求己之樂故,行諸布施等法而求果報。然於因及果中,心不著不希求,唯為利益眾生,令他眾生得佛菩提故,而發諸願修諸善根時,作如是願。菩薩復作是念:若有如是法者,我修薩婆若已,捨與一切眾生。然諸法各自有體,修諸行者自身得報。雖爾,我此薩婆若唯為利益他。以此方便義故,菩薩從靜心已來所有行令發一切智,及布施等諸法因、所有依緣、一切智等諸果法,彼一切法皆是菩薩為益他故,起心現向成利益。以是義故,菩薩功德不與聲聞緣覺同,故名為菩薩真實功德。是諸聲聞辟支佛行者,是世間布施,為化自身故而行布施。諸外道為求外事果報,行邪行故。對治說住正行意故,明四種利益,四四句說應知。何等四種利益事?一者得大伏藏,自在事故;二者超過魔道故,令無諸怨家故;三者離諂曲心,在空閑處等故,於諸受用中無諸譏嫌事故;四者助無量福德莊嚴故,得助無邊功德事。[2]此諸益等次第相釋。於中初句得大伏藏者,助[3]成功德智慧行。是中能值諸佛者,助成功德行。餘三句助成智慧行,依集功德智慧行故。第二四句超過魔道故,令淨諸障。依淨障故,第三四句攝一切善根法,集一切諸白法門。依集一切諸白法門故,第四四句助集成無量功德,能作一切眾生益事相,及得無邊功德應知。四種得大伏藏者:親近善人、能聞正法、寂靜思惟、順行法[4]及以次法應知。能值佛故,親近善人。能聞六波羅蜜故,能聞正法。以無我心親侍說法者故,寂靜思惟心不放逸。樂住山林心無懈怠故,能行順法及以次法。是中能值諸佛者,供養諸佛故,助成功德行。餘三句者,聞思修等慧淨故,助成智慧行。依世間勢事相似法故,說此四種得大伏藏等法應知。世間四種事:一者見事相樂種種戲等;二者聽受用事[5]伎樂等;三者念受用等事庫藏諸財等;四者觸受用事餘食等。如是見佛者聞思修等應知。菩薩有四種超過魔道法者,依四種魔故說超過魔道法應知。四種魔者,於行大乘法中作障;捨菩提心,教化眾生中作障;於一切眾生所不生惡心、於不異行中作障;能善覺知一切見故,於行滿足中作障,及一切眾生起[6]憍心。對治說不動乘,自捨眾生諸非行因、捨諸邪行因及捨不滿足正行因超過魔道應知。菩薩有四法攝一切善根,依四種善根故。說四種法,攝一切善故應知。一者一心地修相;二者不一心地相。是三種化眾生相、修苦行相,及聞思相離諂曲心。在空閑處者,示現修相善根。於諸眾生行四攝法而不求報者,為化眾生故行行、是化眾生故行行,是化眾生相。為一切眾生故,不惜身命為求正法,是難有苦行相,聞無厭足及義無厭足故。為集一切善根及行精進,是名聞思相。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事,依欲起發眾生令捨故說四處。何等四處?疑惑猶豫等,為防墮惡道故、樂小乘故及於佛法中起惡心謗等。是中心不求報而行布施者,迴彼疑惑猶豫等心故。於破戒人而生大悲者,迴彼墮惡道眾生故。稱揚讚歎勸化一切眾生菩提心者,迴彼樂小乘之心故。於諸下劣修習忍者,迴彼於佛法中起惡心謗等。若不護狹劣者,於正法中起惡故。說菩薩有四種超過無明煩惱地法。何等為四?以持禁戒攝取正法,及[7]施光明、世世資用乃至同意,[8]是名四法超過無明煩惱地。菩薩有四無障礙,令得具足無障礙智。一者法施;二者攝護正法;三者不起妬心;四者不輕謗他耳。非但名字名為菩薩者,示現正行差別故。發意至漸次說法行等方便示現,依勝如等行故。菩薩法行者,示現聲聞等行中勝故。等行者,自身及他身與己等故。菩薩行行示現,不以一切眾生故善行者,於菩薩行中示現勝義,盡至善淨方便善巧,依菩提故。行正法行者,菩薩行中示現彼方便故。是中菩薩行正法行,於聲聞緣覺行中示現有五種勝事故,常為一切眾生深益求樂,令得住一切智。善能稱量己之功德者,以深心勝故。菩薩深心勝故,自身常為一切眾生深益與樂,非諸聲聞緣覺等能以四種勝行勸令信入。一切智人[1]知諸菩薩者,勸眾生令入一切智慧中,非諸聲聞緣覺等善能稱量己之功德。不壞他智者,菩薩善能知己之所得,亦知二乘等行,非二乘等能達菩薩功德故。無諂曲心者,菩薩無執著慢心,以證知法無我故修彼。第二句聲聞等,有說此是福田處勝故。深入堅意者,菩薩為化利益眾生故起深入堅意,非諸聲聞緣覺等捨眾生益而入涅槃故,菩薩等行中示現有八種等故。愛敬等者,有三種差別故,心行時差別故。不虛愛敬者,示現無所悕求心故。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者,示現於作利益不作利益中等同行行故。永能作善知識乃至涅槃者,示現一切時愛敬故。常籌量至意念具愛敬先意問訊者,示現慰喻問訊中等同心故,有[2]限量諸成熟心等化喜樂故。所許之事終不患息者,示現佐助同等事,隨所許重擔乃至未下故。普為一切眾生,不斷行大悲心,無疲倦者,示現悲心同,等無偏心許諸重擔故。復心無疲惓者,示現不被縛等同,不喜惱心而將諸重擔故。永求正法名聞無厭足者,[3]示現方便善巧等同,文義善巧等故。隨化者,方便化故。但見自過,見他過者以不瞋心令彼人說,[*]示現於諸說中等同故。若不見自過[4]乃以瞋心說者,是名不等同說。以菩提心行一切依儀者,示現發願等等同一切善故。所作皆等迴向大菩提,作願善根行者,示現謂六波羅蜜所行布施而不求報。如是等一一波羅蜜說有障對治,顯說無礙。布施等諸波羅蜜事,容有身口能忍一切眾生而不能不壞心忍故,經言「不壞一切眾生忍故」。為修集一切諸善根者,示現修習三乘善根故勤行精進。雖生無色而起禪定行者,以有生故,色界中善劣應知。非三摩[5]拔提中菩薩生色界中者,成熟己身佛法故,至餘世界親近諸佛故,欲界中利益眾生勝故。非色界處方便所攝慧行四攝法所攝方便者,彼方便者以四攝法所攝。示現何等四法?一者法行事;二者修行事;三者性行事;四者果修行事。有三種相行者,於持戒破戒眾生中生慈悲心、無二之心及作分別心。此教授者,是持戒、是不持戒。所有教授者,諸功德及諸患等。彼即捨諸分別悕求教授,及親近教授故。至心聽法者,至心[6]勇猛受諸教誨故。常樂山林者,依寂靜治諸欲貪等故。此三句示現修行事。何等三句示現性事?心不樂著世間眾事者,示現心相不散,以不亂故不著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者,過捨小乘心成就,順大乘心故。離惡知識成親近善友者,於寂靜勇猛無暫息,眾生親近忍親近,寂靜勇猛無暫息化眾生故。所說法行者,[7]奢摩他、毘婆舍那不亂[8]想所攝。隨有念及隨所同侶而有此法行事,性果有二種相心淨故。及教化眾生是中心淨者,以智慧淨故。世間、出世間應知。成四梵行莊嚴遊戲五通者,依淨世間智慧受大功德,助集依力修果故。淨世間智慧應知。常依止智慧者,修世間智慧而為知足,捨彼心而淨求出世間智慧故,是名出世間智慧應知。教化眾生事,四句示現。於諸眾生住邪行正行而意不捨者,住不能忍惱等諸患故,越堪忍惱而不報故。言常決定者,所說之言常定。及敬前後相覆,非前說已後不喜說。貴真實語者,愛敬及護實語,隨說而行故。一切[9]威儀所作之中唯菩提心為首者,依為得菩提故、不喜求利養名聞故。如是分別住正行,菩薩已為[*]顯示諸勝功德故,說諸喻應知。「迦葉!譬如大地皆能容受」者,初喻中示現菩薩依眾生令增長發種種愛果種子故。然心無分別、不求其報者,作惡不能報、作好不悕報,於利益及惡中心不足故。以第二、第三、第四喻示現發依義故,為教化眾生令增長善根因盡至事,譬如月初生時,月輪光明形色日日轉明滿足增長。第五喻,依眾生益故,示現菩薩增長自成菩提助道[10]行。譬如師子[11]獸王,隨所至處不驚不怖,安[12]詳而行。第七喻,示現不恐怖世間涅槃及不著彼二,譬如善調象王,能持一切重擔不生疲惓。第八喻,示現荷負世間重擔而不[A3]生疲惓,譬如蓮華生於水中,水不能著。第九喻,示現世間煩惱不能染故,譬如有人伐樹根在還生。第十喻,示現雖[13]不煩惱染而不證涅槃,譬如一切諸方一切諸河水皆入大海,入海已皆成一味。第十一喻,雖有善根及以煩惱,迴向發願攝取故,示菩提因,譬如須彌山王,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等皆依止住。第十二喻,防聲聞同涅槃,彼聲聞捨自願及諸[A4]善根而取涅槃;諸菩薩者雖示涅槃而不捨自願,示現於諸善根得大自在,譬如國王以臣力故能辦一切國繼等事。第十三喻,[*]示現釋成云何入涅槃而能作眾生益,譬如天起大雲必能降雨,皆能增長一切果實。第十四喻,隨轉輪王所出之處,彼處則有具足七寶。第十五喻,何故不恒說及生示現待時。第十六喻,譬如隨摩尼珠所在之處,彼處則有無量百千萬金銀等寶。第十[1]六喻,示現同聲聞等涅槃中有過患故,彼聲聞等則無,譬如忉利諸天入同等園,所有用物皆悉同等。第十七喻,示現彼聲聞等無力,不堪證入勝法故;菩薩於己及他等行利益一切眾生,譬如呪術藥力,持毒不能害人。諸大城中所有糞穢,彼若致甘蔗[2]蒲[3]桃田中則有利[4]益。第十八、第十九喻,說菩薩雖未斷諸煩惱,示現勝聲聞等,以不能作患及作大利益功德之事。此諸喻前句顯分別說,後句漸次應知。

彼復云何?

答曰:菩薩從初發心,前中後依助成一切眾生善根心不悕報,於一切好惡中心如大地。復非如無分別地,諸眾生依己自假力而能受用;菩薩不爾,然菩薩為欲生善根因故,起敬愛等,心如水。復非如水,於正受增長中而相違,菩薩不爾,然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說厭離等法,心如火。復非如火,化諸佛世界相違成;菩薩不爾,然菩薩為欲教化成熟者,示現解脫現氣應化故,助正教授,心如風。復非如風,見相假力故而能受用;菩薩不爾,然菩薩自能增長諸白法,心如月。復非如月,唯能照白月不照黑月;菩薩不爾,然菩薩於諸黑白法中,等心以智慧照明一切法故,心如日。復非如日,畏羅睺障而轉行;菩薩不爾,然菩薩於一切道生處,不畏諸煩惱而行,心如師子。復非如師子,將諸重擔而生退還;菩薩不爾,然菩薩能忍一切重擔諸苦等,心如調伏龍王。復非如龍王,得利或失利,柔[5]軟語苦樂防護益失中有染心;菩薩不爾,然菩薩於一切世間法中,增益之中心不生染,心如蓮華。復非如蓮華,斷莖已不復能生;菩薩不爾,然菩薩雖復滅諸煩惱,以善根力故即能世間生心,如不伐樹根。復不如樹根,伐之唯有正根;菩薩不爾,然菩薩諸善根迴向發願,大菩提[6]及涅槃故,心如入海水。復非如入海水,唯名順如海水;菩薩不爾,然菩薩依修集大成就大菩提涅槃等諸善根故而能遊戲,心如須彌山王所住諸天。復非如須彌山王所住者,唯樂著自樂心多放逸;菩薩不爾,然菩薩以不共方便智慧力故,能辦一切諸佛所作之事,心如國王,以臣力故能辦國繼等事。復非如國王以臣力故唯為自利故,防護己之國;菩薩不爾,然菩薩捨己之樂,將護潤益眾生,心如天起大雲。復非如天起大雲,不能常與以時善熟;菩薩不爾。然菩薩永能增長生諸菩提分等法,心如轉輪王所出之處。復非如轉輪王所出之處,唯一無二大人共生;菩薩不爾,然菩薩解脫心等共同一時生故,心如摩尼珠。復非如摩尼珠,永不離庫藏迦離沙波那等;菩薩不爾,然菩薩已入無漏戒中,同有所作同受諸樂,心如忉利諸天入同等園。復非如忉利諸天入同等林,己唯能增長諸煩惱業,捨身墮惡道中;菩薩不爾,然菩薩滅諸煩惱,不能令墮惡處故,如伏滅煩惱毒故。復非如持毒[7]己,不能害物及無利益;菩薩不爾,然菩薩以自己煩惱,能利益一切眾生。心如諸[8]大城中所有糞穢煩惱,菩薩亦爾。如世間讚歎等事功德,過勝彼功德故,名無比功德。以是義故,諸菩薩者名為無比功德。應知正行差別中,已說諸勝功德,未說正行體性相。是故彼體性相,以中道義示現,捨二邊是中道義應知。何者二邊?一者外道邊所有我見,彼則於陰界入中橫而執,是則常見。是後時總而說言,常是一邊、我是一邊。二者聲聞緣覺邊,若於諸陰等中執無常及執無我,是則後時總而說言,無常是二邊、無我是二邊。所有此二邊中間,是名無分別智,彼無分別義故。名無色,不可演說義故。名不可見,非識事住故。名不住,離可取所取義故,故名無相。離能取唯記識等義,故名無記。不住世間及涅槃義故,名無著。應知於中是諸外道橫執有我故說對治,若不觀我、人、眾生[A5]、壽命、養育丈夫、富伽羅及不觀摩那婆等,所說應知。聲聞緣覺於諸陰中橫執無常及以無我,對治彼故,說若觀色非常亦非無常,觀受想行識非常亦非無常,乃至我是一邊、無我是二邊。所有此二中間,彼一切無色無行無命無智無覺無著。「迦葉!是名中道諸法真實正觀」。說執無常、執無我為因者,無破[1]陰無常,執時亦[*]陰無我執事應知。示現分別所取之事無量故,分別說能取之事亦復無量。「迦葉!若心有實是名一邊,若心無實是名二邊」。是中真實心者,若本所說順執分別無常無我真實者,若分別常我等,若無心數者,業行所依故。無心數者,唯造業行故。無意者,若非思量所說故。無識者,是報。善不善法者,順愚癡非愚癡故,彼即是不愛果對治彼故。說有罪無罪者,無諸惡世間,出世間故。有漏無漏。無漏者,有漏心不能取故。有漏者,彼復黑朋所說染等法故。白朋等法者,諸淨等法故。是中若心有實、若心無實者,此是二,[*]乃彼所順諸法中有善不善乃至有垢無垢。所有此二邊不可得、不可說、不可[2]辦,是名諸法中道真實正觀。是中不可得者,以彼見故。不可說者,唯說彼故。體不可說,他來問者,不能為正說。復有餘傍義:善不善者是本,餘上上句是正釋應知。外道聲聞等對治說中道義已,對治說菩薩邊。對治說是中有諸外道等常我執倒,從何而起?說言如盲者倒地。諸聲聞緣覺等修行見人無我,已唯覺知行故,生諸行無常無我。及本見法無我,依諸行從無常無我而生。菩薩見修行法無我,已本習法無我。後生橫執有邊依,為三種橫執有邊故,示現對治等自相橫執,於有無事中說。「迦葉!有是一邊、無是二邊,乃至無命無知無覺無著,是名中道諸法真實正觀」。如說應知依有障對治故,所執無明為明說。

經言「迦葉!我為汝等所說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乃至無明滅已憂悲苦惱妄想等滅」。執有為無為及滅餘道故,行及滅行如是等諸句,此諸執等對治,是名不二。妄想分別執性離,是平等性故。說不二相故,非明令能生、非無明能滅、非行等能滅除、非滅[3]令可得者,雖有分別性相成就。如是此所有智,彼能防謗邊。非明非無明如是等,若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無相故令諸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乃至但法自無起無取無性如是等,示現何義?已得明空等相因緣生法妄想分別性,或成就性,不能令空。何以故?是諸法體爾。若妄想分別性、或復成就性故,諸法亦空,如是乃至無性。此說有明及有彼障,示現離妄想成就性,已防遮護謗邊是中有七種障對治故,說明為空,乃至無性七種障。一者見,對治彼故說空;貪瞋癡相因,對治彼故說無相;復於有中取願,對治彼故說無願;復造有諸業行,對治彼故說無作;因彼有果故有生,對治彼故說無生;生已必起苦樂,對治彼故說無起;見空故生我慢,對治彼故說諸法亦無性耳。是中[4]作無我觀,遮人執取相。餘者乃至不二等相者,諸法執取相故,言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者,遮人及法橫執取相,非滅眾生執取相。非滅眾生執取相故而修空,然空自空,示現滅法中執相故。以妄執分別性故空是空,何況一切法妄者,分別中所執取者故。如是[*]以空則非事,依妄執分別性中無故。復非無事,以成就性中有故。如空者,一切諸法亦爾者,諸法中執取故,示現法無我。然彼者,成就示現故。日月,經言「前際空、中際空、後際亦空」,示現一切時。凡夫有學無學體中示現有故。汝等當依於空者,依了義故。於空示現防方便,莫依其人者依了義故。遮依彼已,名住依了義事。所有人分別及隨事因,彼二富伽羅故。言若以得空便依空,此示現何義?非妄分別,空性覺故,應依空義。如是依已,本以執人我見故、[5]懷有取執故,我法亦失,令轉失疾。以作彼及知疾失事釋成故,言「迦葉!寧起我見積如須彌不以空見,乃至一切諸見唯空能滅」。以分別覺空故,識知空我慢真實義,令不能得,為得而起謗是則轉難,除人見故。汝藥動病在內而不出者。是名有病。經言「迦葉!若起空見者,我說彼人則不可治」。或以妄執分別性,一切諸物一切非事但橫執是義。虛空喻者,防護轉變不正執取。若有空見,彼以空故。色等法中求非事故,於事中作非事分別,是名彼者轉變中橫執取。是諸色等法性自無喻,若起求除空諸眾生者喻行。空法體中幻畏彼體,已事妄分別故。若色等諸法無者,徒修諸行,護此患故說畫師喻。喻若實無鬼,畫師自分別思量已迷沒躄地。如是亦無色等事,諸凡夫橫自分別行念故,世間轉輪而行可除彼無智故,修行而不虛。先者[6]已釋妄分別行,今說發行中不虛事。若此但是迷心者,云何彼心能識知?是彼心遮防護難,故言先防妄分別發取。今須遮說發行事故,說幻師喻。是中如幻師處者,如繫心念智。如幻師幻作者,觀無事智。如食者,唯觀無念想智,觀如空等故、本從聖慧根如實觀見故無。彼云何不如實觀而得出世間智?遮難故,說二木相磨,處寂靜思惟緣故。火處生聖慧根,生已捨彼寂靜觀,示現應知。為已生智與無智對治、為當未生遮?故說燈明喻。智無分別相,示現智慧生時即對治無智。云何無始煩惱染有始對治?能滅遮防[1]難故,說著內燈明喻。此喻喻中道義,略而釋說。廣分別者,菩薩住正行戒中故,差別應知。法行菩薩者,說世諦實語理及分別實語,現漸教不如聞音聲取。以如是相故,不依聲聞乘。[2]遇彼已說是中曾供養及修善根者,順向大乘諸甚深法及順空,於分別不分別實諦理所攝故。世諦及真實諦所說,唯一法界了義中說。以是義故,順向所依名為行寂靜,行寂靜故名曰順向中道義。如是彼法指斥,釋說十三種中道之事,釋眾生空是眾生無我,及法空是法無我。橫分別[3]如邊及謗邊證法,并彼發願向大菩提。如是行已,於煩苦中心無厭足,及勝信二無我。前無我中後無我為最盡至諸空,彼者亦如是釋說神力。云何釋眾生空?以一相故。言若不自觀者,示現不自覺知,是中有此不分別。有三種不分別事,於眾生事中明陰事及彼種種事,轉明諸界中彼受用事中諸入等,內及外并二中間,如凡夫橫執。

大寶積經論卷第二

大寶積經論卷第三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不見我,云何釋成人無我?示現以一相覺故。是中有此覺事故,說不常觀,知還彼三種事中凡夫計[4]執所生常,不見凡夫所計自異相見故。陰等無常事,云何釋法空?示現亦以一相不覺故。說非無常觀故,知是中有此不覺事,還彼事中無常趣故,內外及二中間是凡夫計執假說相,體性不可覺知。得無常者若計執已,於不可說事中橫安,云何釋說法無我?示現以一相覺故。是中有此覺覺事故,還彼事中所覺見聖智境界,唯彼自內證知,餘人不能說。彼有六種相,如凡夫所計執假見說性不相似。何者六種?非色者,自測指斥不可得說是此。此是不可見者,是以彼不可得。示他不住者,過色根境界故,彼處色等根不能住故。無相者,離念性相故。無記者,離意識境界故。無著者,無煩惱事故。云何釋成橫計執有邊?示現有二種勝相正說故,及示現彼體性相正說故。是中何者勝正說性相?彼上上有八種應知。還彼事中常正執、無常正執。及依常正執故,有我取正執。及依無常執,有無我執。及依無我取執故,有取實心大執。依有我執故,說不取實心執。彼所依者亦求,彼復求者,依執故及[5]依執共順依,取不實心。所執取不善等執著,乃至取染執相,有五種障患。於染法中有顛倒患、謗患、發起患、麁惡患、無常患,依執取實心。彼對治,於淨法中善等所安乃至淨得所安,此是成八種諸勝安。是諸八種勝安,菩薩不覺念順,不執著故。不說順,不勸他故。不悟順,不[6]動他故。是中真實執安者,上明依此八種勝安事中,凡夫繫念假用性執安。言有如是安,云何釋謗邊?亦以一相故,示現有謗事故。是中有謗事者,如彼信邪法無我一切時執故,言無一切法相。以是義故,略說此橫執謗邊離六種相,顯說中道義。云何釋成諸法證事?如經「迦葉!明與無明無異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真實正觀。乃至老死滅,是無二無別」等。有三種相,釋說證法事,還彼本說三種事中。及第四因緣事中有障有對治。住有為無為,示現性相不可得故,示現勝事不可得故,及習彼已證得如實智。是中性相不可得者,如凡夫計執,明與無明性相不可得。是中勝事不可得者,所有彼凡夫橫計執性相滅生聚集不見二相故。是中證得智者,所說彼智及依所依念相行不念故,及行不障故,以內智知證法無我故。云何釋菩薩證法?迴發願向大菩提故,亦是一相故。言若不以空故令諸法空,如是等七句說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以空故不令諸法空,不捨煩惱,是義如是。不以無願故令諸法無願,不以無相故令諸法無相。不現起復業生流及念生流,一切諸行無性,以涅槃滅世間流。云何如是行已釋成未離煩惱苦心事?亦以一相義故。言如諸法有性無性,如是等七句說未滅諸怨障等法,如實觀證。是中如實證者,還彼障等諸法,以體性行法無我見不染及苦。云何勝?釋四種相故:示現見勝相故、示現還彼遠相離勝故、示現失禪亂勝故、示現心亂勝故。是中見勝者,經言「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乃至中際亦空故,非但不見人故說空」。是義何以故?住眾生空者,不見法空,[1]惟法自體空。未來於涅槃中作斷慢,心善觀所取[2]乃至行能取無我智,離假名性空所攝。不善觀三時過去未來現在,故名不正觀真如智爾焰。空假名妄取法慢故,言依空不依法無我真實空,彼以不滅本所取眾生空及有取生法故,名相退失。於此法中,菩薩不如是,以是義故,顯勝說菩薩行示法無我故。「佛語迦葉:汝等當依於空,乃至於佛法中則為退失」。是中有此遠離,勝住眾生無我故。自我見是以於凡夫最下中轉。復最下有二種相故:一、不[3]免苦;二、行苦,此是[4]二相故,言「迦葉!寧起眾生見積如須彌,不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者,彼則不可[5]治」,此文顯示彼義。寧起我見積如須彌者,以我見是可對治、可令得滅。不以空見起增上慢,以不見法無我故起增上慢應知。我以空故見諸行空,妄[6]相執性空亦是空,彼不可得體空,橫執分別性空,橫安顛倒處故。以橫安執見故,成於空見。若起空見者,彼不得與對治,故不可持應知。以不可持故,不[*]免生等諸苦,一切時不離煩惱[7]熱故。不能樂行,喻如不可治病人。滅二種執取故,為前者說有二種相,譬如病人良醫授藥。乃至若起空見者,我說彼人則不可治。此喻示現,譬如病人不正將息令動諸患,順動病因順不[8]動病因前後故,受二種苦受。如是人無我見不滅同我見,及生空法無我執不離,自順煩惱病故。前後取二種滅,故名為滅。菩薩不如是。是中滅善勝者,如經「譬如有人怖畏虛空」如是等。「如人空中自念分別橫執計作物怖畏,彼已作如是言:除此空除此空」如是等。如是住人無我中,不住法無我,我慢故生怖畏。於虛空處不可說事中,橫執虛、橫安執已,安執故色等故色等想,求彼斷事。菩薩不爾,是中有此心亂勝事,故言「迦葉!譬如畫師,自畫作恐怖夜叉鬼像如是」等。如是失行亂者,住人無我故,自分別念實[9]有境界。彼以想等倒故,令成顛倒。菩薩不爾。云何釋說因?以二種喻:一者幻師喻;二者二木相磨喻。初喻示現觀能取者,人無我智唯取諸行,彼以法無我智觀,[10]是法無我智名為能取及觀。然彼人無我智與法無我智為因,以有彼故有此喻。若幻師與幻人為因,喻若幻人食,彼師如是行者,以法無我智、眾生無我智離假名性故空,離彼分別故寂,可捨相故無有堅固,空無物故。不牢觀者如食,第二喻示現。譬如二實證得,是中如實證得所有觀,彼能取所取寂靜思惟念因不捨離,永得彼內知決定智生。是中觀所取者,謂眾生無我智觀,能取者行法無我智,彼二如上下二木順故。寂靜思惟以寂靜因故,內所證知生決定[11]知,名為真實證。此之二木喻,顯示有因可得,喻如因磨二木故生火,生已還燒彼二木。如是人無我、法無我智行因,生是法無我智,以緣內智決定生智。彼行智所有妄念計執性,彼如實觀而能燒。[12]云何說遍至空?亦以一相義故,還彼法無我智中如實見故。言譬如然燈時一切黑闇皆悉自滅,此喻解釋[13]說是中如實見故,無智等離假名性故。空者,如是不執故。不可取寂滅者,不覺故。云何如是釋彼空?一者業滅煩惱滅,是現對治故。言「迦葉!譬如宅內,若室若房若屋中過千歲以來乃至其黑闇」者,諸結業是此喻說。是中顯示滅至失者,尋即所生智慧光明能滅無始以來諸業煩惱。若能如是速滅諸煩惱者,何故菩薩久長行世間?二喻示現得勝果故。言「迦葉!譬如種在空中乃至諸使雜世間法能長佛法」者,雜穢良田中能生長種子。如是等喻,示現此事菩薩向涅槃心故,不捨眾生為得佛法故願取世間,已迴向發願諸善根故,長夜中行行。是中涅槃是無為,喻如虛空,彼依故不長諸佛法。世間如煩惱雜穢田,菩薩大悲亦如煩惱雜穢地處,持彼地故,能增長菩薩佛法。

問曰:云何依下劣有為法中能增長菩薩無上佛法?

以蓮華喻顯釋,故言「迦葉!譬如卑濕淤泥乃生蓮華。菩薩亦爾,於生死泥邪定眾生中,菩薩乃生佛」法。

問曰:若如是者,諸聲聞於菩薩中無此十二種勝事。何等十二種?所謂修習現諸雜善根勝事;修智行勝事;解脫果所攝盡無生智解脫同至勝事;滅降伏諸魔怨等勝事;無學勝事;阿羅漢勝事。應供義故說眾[1]上勝事,依四雙八人故。明諸[2]說者上勝事,現法中得涅槃說法故。明眾生中上勝事,乃至眾生乃至九眾生處,如是中得最寂滅勝事。於心得自在勝事,及難伏生勝事,為防難故,說諸喻應知。為防初勝難故,說二種大海生[3]酥喻,無量眾生不受受用相似法故。第二防難菩薩智有二,自及他無量眾生身中障對治故。第三護難彼有二種,丈夫人喻,如上夫人處解脫應知。如貧人處諸聲聞乘及願。是婢使處者,不捨眾生故。王處者,諸大乘願,以防護諸怨故。初轉輪王喻,與如來真子故,防護無學勝事。第二轉輪王喻,不斷佛種事故。防護阿羅漢勝事,堪應供故。說第三轉輪王喻,授薩婆若因故。防護說眾上勝事。以毘琉璃喻,初攝得菩提心故。防護說法者,上勝事故。說藥樹王喻,能與眾生除煩惱病故。防護明眾生中上勝事喻者,無能捨月輪,如是能作一切眾生智慧光明故。防護得最寂滅勝事,作月初喻,集功德智因助得菩提故。防護心得自在勝事喻琉璃珠,菩薩得薩婆若果故。防護難復生勝事,喻如治毘琉璃珠故。心自在勝利養等諸聲聞功德者,依菩薩故。如是此諸喻略說菩薩於聲聞中示勝功德故。自此已後廣說諸功德。有幾種聲聞,聲聞戒中菩薩戒有何勝事。有四種聲聞,復有十三種相,諸聲聞戒中菩薩戒有勝事應知。是中有四種聲聞者,謂應聲聞、我慢聲聞、作菩提願聲聞及定滅性聲聞。是中應聲聞者,若為度眾生故,諸佛菩薩所化,是名應聲聞。我慢聲聞者,若唯眾生無我智故及邪法無我慢執智故以為淨,是名我慢聲聞。作菩提願聲聞者,若從本來憐愍心微少,以親近如來及以習故,於上妙佛法中身心信作功德相[4]熏成,雖彼盡至住無漏戒中,而諸佛為勸說諸方便,彼以此因令得修大菩提;雖如是修菩提,然後行中而是鈍根故及樂淨故,非如初發心而有佛性者,是故名菩提願聲聞。定滅性聲聞者,若從本來愍心微薄性故,一向背眾生及怖畏世間苦心故,唯住向涅槃故,不堪得修大菩提。譬如二王子,形貌無異等同受王諸樂,於中一善達王法[5]技藝等事,第二不如是。此二王子有[*]技藝中勝故,非受用樂處,如是菩薩住無漏戒中及滅定性聲聞應知。彼復有勝事,身中應知。及習諸白法處、智集處、相似處、性處、家持處、行處、神力處、修行處、福田處、上勝處、因果處及依生處應知。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者無有是處,種在雜穢良田中則能生長。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如是等喻,示現定滅性聲聞及說菩薩至心信勝事。定滅性聲聞如雜穢地,諸雜行於雜泥煩惱染,[6]還恕諸眾生中背故。[7]一向涅槃界如地處熾然,於淨眾生界中同心及住心,反質菩薩向涅槃心及住淨眾生心,不捨有煩惱眾生度故,取雜染世間及攝取眾生,雖迭互等喻集諸白法處,示現作勝事。聲聞有諸白法微薄,唯益自己;菩薩法無量,利益增長一切眾生如子。譬如父以生酥長養諸子,菩薩亦爾,自善根無量如生酥,養育增長新學菩薩如子男子。虛空[8]唯等示現智集勝事。聲聞以無漏智故,唯見自身空寂。諸煩惱中,菩薩者憐愍故同證智,令迴與十方一切眾生,發願向無上菩提故。最大夫人及婢使喻,示現相似勝處。聲聞念勝解脫。最大夫人母處狹劣小意,如父貧窮心增長不成佛子。諸菩薩者捨下劣凡夫眾生性,念婢使母處,以上念心如灌頂大王成就故,名為佛子。初轉輪王喻,示現性處勝事。如轉輪聖王子成就諸力,成就勢力成就至威,以無轉輪王相故不堪作轉輪聖王。聲聞亦爾,以勤精進故成就諸力,諦善巧故成就勢力,不捨心故成就至威,無佛性相故,諸佛如來不與擁護攝取。菩薩以第二轉輪王喻,示現持家勝事。聲聞雖盡至故,未來不能持佛家,初發心菩薩堪能故。第三轉輪聖王喻,示現行勝處。聲聞雖得盡至,諸天聖人不如是恭敬讚歎,如新行菩薩毘琉璃寶珠喻,示現神力勝事盡至。菩薩從初地,以智慧神力故,退一切聲聞緣覺。雪山藥樹喻,示現修行勝事。聲聞雖成就智能滅煩惱病,智藥滅眾生煩惱病。反質菩薩者,唯常行益他故。星宿喻,示現福田勝事。雖盡至聲聞,不能以智慧光照眾生故,不作福田度一切人天,如不滅煩惱菩薩一切人天而作福田。月初月喻,示現於勝中示現勝事。一切時聲聞中,諸佛如來常勝,彼勝中諸菩薩復轉勝彼,從菩薩而成故。諸菩薩有二種相故,轉勝應知。如是彼亦教化眾生及成熟佛法,是故有菩提及得果,隨所化眾生令得解脫。譬如營作[1]影者成奇異怖心不於食者,此亦如是應知。譬如諸天及人,一切世間善持琉璃,此喻示現因果勝事。聲聞雖一向修集淨法勝因,復值親近無量善知識,不能令得大菩提果。反質故說諸菩薩者,能令得大菩提果故。譬如治毘琉璃寶喻,示現依生勝事。諸聲聞者,依菩薩故而出現世間,非菩薩依聲聞而出世間。為滅惡持住義故,語尊者摩訶迦葉言「迦葉:若有國中有駱駝咽黑頭仰[2]明者,乃至彼國無有恐[3]怖畏等事。是故迦葉!菩薩常應救護利益眾生」者,有何[4]漸次說,自此已後示現得彼果益勝事。前所說言雜染煩惱泥中能長菩薩佛[5]法,若爾非彼身中增長者,亦非諸菩薩令助彼身中者,云何彼身中而能增長菩薩?為眾生故修諸行,示現此說。若增長彼者,亦增[A1]長自己。經言「菩薩常應救護」如是等,示現至於四方一切世界一切菩薩願利益眾生事。真實畢竟治者,所有離良醫療治身患,乃至離外道治煩惱,是名非真實治,假名故及顛倒故。是中菩薩者喻良醫應知。一切眾生如病者,諸病者如貪等,藥者如不淨等觀,如有三[6]種相故。諸大動而生諸病,或以積諸惡故,或不應食而食故,或以捨諸病故。如是此三種因,惡心相故生心病,或以積諸貪等惡故,於長夜中諸貪等習故。或以見不應行而行,復現有行諸見等事故,或行顛倒事捨故。是中初煩惱病,不淨等對治應知。以不淨對治諸貪,慈心對治瞋恚,四因緣觀對治愚癡。如是等說有病故為說對治。諸空等依四種眾生故說:一者執見;二者樂著三摩[7]拔提;三者喜樂諸生;四者於非解脫處而作解脫想。是中依執著諸見眾生故,言「一切諸見唯空能治,若起空見」如是等說應知。樂著三摩[*]拔提故說無相,一切有無諸念分別相中無相故。示現一切有無,示令樂著三昧,依喜樂諸生故說無願,滅一切欲色無色界等故說言無願。依非解脫處而作解脫相,說非四倒。為滅一切倒故說四倒,見常等故。於非解脫處而生解脫相,捨習顛倒故,依有者故。廣略說四顛倒對治應知。有凡夫復有六種:依著身者,對治彼故說諸念處。煩惱散者,對治彼故說四正勤;迭互我慢所縛者故,對治說諸如意足;離修諸善故,對治彼說諸根及力;不達諸諦故,對治說諸覺道分;及喜好吉凶等見,對治故說諸道分。[8]云何不順觀身[9]墮身見,若我所見不分別,背善[10]治法不信等應知。彼對治故,說諸根及力。「迦葉!所有閻浮提內諸醫師及醫師弟子中,耆婆醫王最為第一。迦葉!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彼一切皆如耆婆醫王,如是等耆婆相似諸眾生,示現諸論醫方多聞善巧勝故,有辨取見、教悔見疑悔等難治故,是中方便定心故,諸見等能作障」。如尊者闡陀說「諸大德!我作如是念:色是無常,乃至然復我行舍摩[11]陀空無分別,滅愛離欲滅及涅槃中,心不安、不喜、不住、不解,我意迴轉生厭懈怠心。然何者是我所」。作如是說,彼爾時以智慧心念憶涅槃,不滅我身見故,言我當無[12]故,於涅槃中心退轉生惱。然何者是我我所?不作如是念,此唯是行。以何誰彼無?然此時世間道行不能治故,名為不可治。欲攝未入定心故,縛作疑悔,能散疑悔因故。除教誨者,唯諸佛如來[13]并諸菩薩,無有諸毒患、有大力。是故唯說見疑悔,無力能覺知,意不能測,及不能說、不能誦、不能正說、不能以言。求此助道行已,求出世間行,有餘中心求,然後有餘。依眾生無我故,有二種應知。依法無我,有一緣入智等因,欲信本智信智,唯心是中諫斷,無緣覺及無我。因緣習中求覓,示現證人無我。於內外入中及依彼念識處中妄想橫念性故,心不可得。及成就無色等相,見性故示現證法無我。然是成就性故,作心事有護,不正取故。言「迦葉!心一切,諸佛不見故,言非自然故,不見示現住法體故,一切諸佛說三時見故」。如是先說無橫念分別性,彼橫念相,示現他性相說故,有依止故,言彼以何為性[14]耳。於中明心及心數法。若以意墮唯是相,此云何世間成生死釋成如幻?唯是一心行者如河流,如是行厭離中心。何故不得解脫?釋成就如風。是中遠至者,一切事中以彼性故應知。如是難知,云何得解脫?釋成如燈焰。以無明緣力故行,示現彼盡故不行。若心煩惱力故染成;不者順如。彼煩惱不淨故,不見覺解脫,防護此患故,示現如虛空,防護諸患故,如虛空無分別[15]故。示現如雷電念念滅,貪等[A2]中不住故,示現無常相相故,示現防作異相患。雖淨心念念滅故,示現如獼猴,彼非悕求種種境界故散。是以順貪等各不能[1]降,成有散故。何故不一切等共生?釋成如畫師事。何故不一切時?如是等造業釋成不住故。何故退現在業?或以[A3]本現氣力故生,釋成如王事,所有業修力最上,彼[2]熏心故得增上成顯說。若如王者,何故自己能生諸苦?釋成如怨家故。何故自己如怨家?釋成如[3]疾。聚家示現故。身等示現有四倒,順等行故防護患有如是。以何故生樂處而取生事?示現如怨家故,有三苦故,示現彼處亦生苦故。如是苦,何故不取苦對治?示現如奪人力夜叉鬼等,防護樂著三昧故。如次復何故不樂對治中示現如賊作事,不防護不將彼?助道行[4]善根故。若以苦中作功德樂意樂住者,如是以何患示現?如具有勢無勢憎愛事。何故?癡狂故。著色等故,釋成如蛾滅燈故。「佛語迦葉: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不可見。乃至如是聖性眾,非身作業、非口非意,彼性中亦無上中下差別,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者,有何漸次?示現他性相行已,如彼他性相求故,亦求橫妄念,及求成就性時彼示現。然彼橫妄想分別性,心理中求不可得。是故性相不可得,彼亦是以不可得,所顯成就性相心彼則無為。後時當說,示彼三世生事,非如入滅盡定當時心不等三世生。如是彼生事應知,示現過三世故。彼不過三世,起已復更生心故。若過三世者,彼亦不名有防護,橫執取故。傍名示現亦有亦無,妄想念他想性等故,顯說成就性故有。彼則不生者,以觀身因故彼則無。性者,於地獄等定性因故。彼無[5]趣者,作生因故則無。滅者,已滅故。彼則無離者,以滅故。不離者,未滅故。彼則無行業者,謂陰故。彼是無為者,為顯彼故說此一切彼無為。今欲分別釋安是一切聖性本者,以此念故得彼聖處,諸聖以此為顯。然彼性以有餘、無餘涅槃所顯,及菩薩涅槃所顯。是中依有餘涅槃故,言無有持戒亦無破戒。以善學戒故無行,有餘滅故非行有餘,滅有餘故非不行諸煩惱。無心無心數法者,離染故。是中業者,復有煩惱因業故。亦無業報者,依無餘涅槃故,言以是義故作如是說。若無苦及無樂者,則是聖性,如前說言彼則無業者。三修多羅句者,說彼業差別。第四句說眾生差別,依菩薩涅槃故,言是性平等如虛空,乃至是性真淨,從本已來畢竟淨故。是性平等如虛空者,示現等同行,自益他益故是性無勝。一切諸法等味者,示現諸淨菩薩中彼不異故,一切菩提分法中不異勝故。是性寂靜遠離身心寂靜者,示現彼體不異故。是性隨順向涅槃者,示現他身中有彼身業勝故。是性寂靜遠離一切煩惱垢者,示現雖同解脫滅習有勝故。是性無我離我我所者,示現[6]淨世界永滅定故。是性無惡若虛若實從平等生者,示現彼行中世間涅槃無失無得不生分別,以平等故。實義故,涅槃是實;虛義故,世間不實應知。是性真實第一義諦者,示現離彼謗及非外道共故。是性無可盡畢竟不生者,示現雖得無餘涅槃不斷作眾生益故。復是性畢竟不生者,示現彼非煩惱業生,以得勝自在力生故。是性常住一切諸真如常者,示現住世及涅槃者。彼不是故,說彼性是安樂清淨無我等應知。是性真淨從本以來畢竟淨者,示現爾焰障淨故。隨所應淨,顯示如是淨故。是故乃至世間出世間對治差別大義事應知。此是以漸次及超次釋應知。

「迦葉!菩薩至於四方應利益眾生」者,示現以世間出世間智等利益他故。至四方者,何等四方?謂為教化眾生故,從世界至餘世界。以神力故,從一世界至餘世界,中間如從國至餘國故,還彼世界中來生故,及彼處處取生故,令淨[7]他故。隨有眾生彼諸菩薩所教化者,為彼淨故。作真實畢竟治者,菩薩治煩惱以煩惱。大顛狂眾生,菩薩治故,得成無上大醫,教授三種清淨戒行故,非耆婆等諸大醫王能治諸見,及治除疑悔者。或復治大者,真實治故名治大。大者謂真實,不以是義然後真實畢竟治,以出世間道行滅煩惱使故成。是中間世智有二種:一、麁;二、中。麁,滅煩惱對治故。中者,以伏對治故。所謂多貪欲者,不淨觀對治。乃至滅一切諸倒,有四倒如是滅。麁煩惱對治,四念處乃至八正道,中者伏對治。是中麁煩惱於現境界中貪欲等行故轉成中應知。是中行者,以世間智自境界相防染等煩惱,貪伏已令淨性行,是中性行。是中性行差別,在家之者多貪瞋癡等行,出家者多依諸見。以依彼故及依不正念性念,性念分別廣略四種倒,非解脫處生解脫執慢。是中貪欲等,觀不淨對治令清淨。瞋者,慈悲觀對治。癡者,因緣觀對治。諸見者,空對治。不正念所攝分別及性勝分別中,無相對治。復有悕願者,無願對治。非解脫處生解脫者,非不倒對治。譬如此處是常,是中煩惱。何者防麁煩惱?依自對治。依染境界貪瞋癡事,於現境界中貪等行患。集是行義,滅彼故修念處等諸菩提分法。以修念處法、正念中繫故,於未繫念心令得繫念故修行,不以此念自心起取言我修念處。諸念中繫心已修行正[1]勤,如意足取住。以取住故,身心從男女相以內知觀故伏中煩惱,於有無漏智行道故,出世間法對治,滅不欲等。依欲等對治,非與根力而令作見。於有因緣集癡及人無我癡,以菩提分法伏,於有不正道及正道行中決定成。如是所有此處相麁中煩惱正防及伏對治。事智者,是名世界智。何者出世間智?如是伏貪瞋癡煩惱染處,及所有微細使煩惱對治事智。彼復何者?於彼伏對治中善巧三處,所謂緣智、善巧、因緣。無我、無眾生、無命、無養育、無富伽羅法中生信智,[2]可信人無我故,於空無分別法中不生怖故。信法無我故,求心生精進,所有盡度,過諸煩惱。對治教四種:無智不取故,觀內心用意於智,同相、自相、染相及淨相。於無智是中有三種想同想義應知。彼如是求心。何者心?可樂、可染、可恥,為過去未來現在所有。過去者是名盡,未來者未至,現在者念念不住。是中過去、未來緣成心[3]皆無覺觀,現在者念念無覺故。及諸貪等自緣所生,非心所作等諸相心自相應知。「迦葉!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覺故如是心求不可得,如本說假名說性不可得故。是心無色無形、無住無相、無記無著。如是如前六種相,知真如故,一切言諸佛不已見、不今見、不當見故,一切諸聖不以知見覺故。種相故心有染相應知。不順不順故,及行行故,故心如幻。以虛妄憶想分別起,種種業行生,受種種身心,諸道中受種種身生。不順染故,心如流水。生滅不住者,還彼生以自順念念流故。心如風遠行去不可捉者,一切念中難治。順行故心如燈焰。眾因緣有行者,[4]受潤自在,順行染故,隨所行而能行故,此是行染。何處行心如電?或向作善處行,或如電生善心時心如虛空,或向不善[5]知如虛,客塵煩惱染故。心如獼猴,一向貪諸境界故。心如畫師,一向起作諸業行故。「迦葉!心不一定,能逐種種煩惱」者,或一向煩惱中復能行貪欲瞋癡,不住而行故。心如獨行無侶者,非彼本有染貪已而有成離已離,離欲已而復有欲。如是等釋,說心如王,得一切法自在故,於樂法中得自在[6]世力而行故。心如怨家,能生一切苦故,捨己樂能生苦故。心如灰家、如魚鉤、如夢、如青蠅,以執無我故自能生苦。然以顛倒如怨家,助自己苦不厭足故。心如奪人力夜叉鬼令修善捨,彼覓[7]便故。心如怨家,行不善覓諸過故。常高下有勢無勢,愛憎等解故。心如賊,至放逸故,所作不作一切善根能滅故。心樂諸色等,色等境界樂著故。於永可得甘露界中憶念,憶念已令難安故。以三種相故,心得清淨應知,不得得相故,非有為相故,二無相故,三性相故。「迦葉!是心求不可得」。若不可得故不可覺[8]知,名性求覓不可得。是不得故,彼不可覺知。心有如是相,觀是心淨因已,故有異思惟行。求心淨不能得,如是思惟已令能得,是名不[9]得得相。如是修行法無我修行,行已以慧,是真如相。心以智見,然後真如相心以九種相說。對有為相法故說[10]九無為應知。過三世者,非三世行故。復非如入滅盡定,起已復能生故。彼非有非無者,假名性不可分別測故,以真如性可測知彼非二相故。彼不生者,無生相故。彼無性者,過生性因相故。彼則無起者,未來中過諸生故。彼則無滅者,過分段死故。彼無所離者,過離念念故。無所離者,則無來無去。無退無生者,過轉諸道故。是中無行業者,過業煩惱故。若無為者則是聖種性。是中性相者,謂無為界相應知,以見彼故顯諸聖事。然彼現法中過五事若聖性。彼無有持戒者,過作事故。亦無破戒者,過無作故。無行者,過作行故。非無行者,過作非行故。及非行者,過[11]不作行故,及未來過有事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者,過諸復有生,發起行故。無[12]發者,過彼行故。無業報者,過彼生家故。彼無有苦亦復無樂者,過彼所依有勢無勢故。是中無業無起業行,然彼性中非身作業非口非心者,依苦樂一切有記動轉故。無業者,過諸學戒故。無起業行者,過諸願故。然彼性中非身等作業者,過不受報故。彼性中亦無上下差別者,過依彼種種身故。然彼有四時九種相差別性相應知。不淨時、淨時、證時及盡時,是性平等如虛空者,不淨時等至一切諸相,如空如虛空遍,一切色一切相中真如亦爾。現者,淨時見等至,此是不淨時。一相是性無分別,一切諸法等味故。是性寂靜遠離身。心寂靜者淨時,一味及身心寂靜故。淨時有二種相應知。是相寂靜,隨順向涅槃故。是性清淨遠離一切煩惱垢者,永證故,是故隨順及以清淨,是故順向盡至證得時,是名證時。初相是性不等離我我所者,過身見證時中第二相故。是性無惡若虛若實從平等生者,過彼根本惡見故,還彼第三相。是性真諦第一義諦者,此說永盡時。彼盡中住者,常故及成就諸樂,過三種轉變故。是中三種轉變事:一者生死等轉;二者[1]倒處轉;三者退淨轉。是性無盡畢竟不生者,過生死等轉變故,是名成就盡時中初相。是性常樂淨無我者,過顛倒處轉變故,還彼後盡至中第二相。是性真淨從本以來畢竟淨者,過[2]退淨轉變故,還彼盡至中時第三相。是故乃至世間出世間道行示現益他,故言「迦葉!汝當自觀內,莫外逃走。乃至迦葉!行道比丘隨心所縛應當求解」。「迦葉!汝當自觀內」者,有何漸次?如彼性所顯淨諸聖,彼已示現如,今隨如聖所生,彼答顯說。

大寶積經論卷第三

大寶積經論卷第四

[4]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迦葉!有當來比丘如犬逐塊」者,是中向外道如犬者,色等五種境界如塊,擲者如畏色聲香味觸示現畏諸境界。彼畏境界,不證知畏因故,示現有四種相故唯逐境界。住空閑處者,為欲轉得勝境[5]界,取空閑處。彼住獨無等侶,除彼雜染,永住無二,以身離五欲而心不捨。是人有時或念[6]好聲香味觸,貪心微著而不觀內,不知不覺故。憶念諸境界,忍故彼不知。云何當得離色聲香味觸?[7]彼以不知[8]不覺故,後時來入城邑聚落王都等在人眾中,還復為好色聲香味觸五欲所縛,故還復退。若空閑處死者,持俗戒故,便得生天有,為上天五欲所愛縛。復彼從天上滅,亦不離四惡道。何等為四?所謂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天中生墮,盡依貪欲行故黑朋應知,依見行故說白朋應知。以見人無我故,彼對治釋成二種黑白朋等應知。如是修諸行已,有散心令使攝取,[9]已攝者令得解脫。是中修多羅句喻,以不入定心為得解脫故,說諸方便舍摩他,取捨諸煩惱舍摩他等相錯心,治故顯說咽喉喻及縛人喻等。以一心定心中說解脫方便,示現見修相,煩惱中說方便令滅故,彼障身見愛樂三昧故,如咽喉及縛喻等識故。證諦時以出世間智作令難故,身見如咽喉處病應知。如是行行已防有防等法故,說二種空喻不淨心:一者讀誦世間外道經書諸論等;二者多畜好衣鉢依業及依身故。此諸二法能令得二種縛,如次:一見縛;二利養名聞等縛。然此二種能縛,以未生善法為令不生作障,當得二種法:一者聖種朋;二者親近諸檀越。已生善法能滅及作污染故,令得二種垢:一者忍諸煩惱垢;二者貪諸檀越知識等。永斷拔諸善根法故,令助得二種雨雹壞法:一者毀謗正法;二者破戒受人信施。現法中彼不可治故,令得二種癰瘡:一者求見他過;二者自覆諸罪。現法中苦惡行故,令得二種燒法:一者有[10]垢身心受著袈裟;二者受他持戒有功德人所禮拜供養等。未來喻者,為得不得不能生故,令得二種不可治病:一者[11]懷增上慢而自伏心;二者壞他發大乘心。謗菩薩故,依聲聞戒,未來更有漸次應知。「迦葉!當自觀內」者,如是乃至「中有誰黠慧」,調伏貪[12]惱等故,說增上戒行多聞喻。生厭悔意故,明增上心戒行。咽喉喻及繫縛人喻者,以人無我及法無我故,增上智戒行。

若以調伏貪[*]惱等增上心戒行經所說者,何故此中說增上戒行?

答曰:能發起貪[*]惱行故。罪多因貪瞋癡等相發起,是故說調伏貪[*]惱等是增上戒行。

問曰:云何貪[*]惱等令能發起罪?

答曰:有二種相故。如彼不能懺悔;如彼懺悔而不成懺悔。喻若有諸沙門及婆羅門不知煩惱因故,怖畏色等境界。住閑空處,自心發起不善思惟故,亦起貪惱我慢境界。或餘處念見貪等,隨逐如犬逐土塊,以塊打故[1]唯逐塊。如是不除貪等故,若以聚落等所有親近事作現念,是名未除。順義故名除及以除竟。何故黑朋中說貪調伏不說於[*]惱,白朋中說[*]惱調伏不說於貪?

答曰:二俱欲界中故,示現有餘調、有餘不調。示現有餘調、有餘不調者,若在空閑處而命終,如是未調故,住戒者亦壞,成增上戒故;況復不住戒者,如馬下道或錯。如是行者行增上戒,以錯諸念亦名亂,如咽喉病能斷命根。如是依人無我行增上智,以身見能斷法命根,如有人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依法無我行增上智,隨所性[2]脫妄念中令計心。此三修戒中,有八種戒相違法、有八種隨順不淨心,讀誦世間外道經書諸論等、多好衣鉢等,無所用故。如空橫染,橫染是縛因,故漸次說二種縛:一者見縛;二者名聞利養縛。於縛作因故說此漸次。以見縛故,憎謗聖種朋。以利養名聞故,親近白衣。如垢障因故,漸次說二種垢:一憎怨謗聖朋,忍受諸煩惱;二親近白衣故,貪諸檀越知識等。是垢如雨雹因故,次說雨雹。忍受諸煩惱故,毀謗正法。貪諸檀越,以親近破戒緣故,說破戒受人信施。於雨雹因故,次有癰瘡,以毀謗正法及破戒受人信施故、自覆諸罪故。燒煮癰瘡因故,次說燒法,求見他過,說有垢身心受著袈裟,以自覆罪故,受他持戒有功德人所禮拜供養等。於燒成病因故,次說不可治病,故言有垢身心[3]受著袈裟,而懷增上慢而集戒心故,受他持戒有功德人所作禮拜供養等故,壞他住發大乘心。對此故說白朋應知。此二人中初是見行人,第二貪愛行人應知。有四種沙門者,以何漸次示現?如彼違戒法患,或親近或捨,得人患或得人功德已,所有於念中成障。或非障者,彼示現是中人患有三種,依三種人故說應知。形服相沙門者,心行俱壞,依喜惡故說依義。誑詐沙門及名聞沙門,行成就而壞心,依二種喜欲大及有喜欲。是中喜欲惡者,若言沙門而非沙門。怖大者,若有諸德,而自意過有自德,恒作是念。有喜欲者,若有德而與德等生心。初者有二種壞行:一者有餘;二者無餘。有餘者;依四沙門故說應知。依於受戒有漏乃至行不淨意業;就此三不善調伏等如次示現。依乞食故,說不淨命。依受用故,說慳事受用畜聚[4]𧂐宿等。依修業故,說不淨命。依受用故,說慳事受用畜[*]𧂐宿等。依修業故,說懈怠。無餘者,以破戒故,教犯根本戒故。壞心者,以惡法故,及覆藏彼故。第二成就行故,依行命戒受用及修道應知。是中成就行者,依行故。成就境界者,依命故。成就威儀者,以染心四行故。依戒者,受用麁澁食,故少欲。四聖種性者,依受用故,言不親近諸道俗等故,依修道故。少言少語故,樂寂靜。依論說慰喻等應知。雖行如是等法皆為誑詐不為善淨心者,以壞心故。依修行行故,誑詐應知。常有我見者,依人無我,不滅我見行行故。於空法中而生怖畏難,如臨深坑。依法無我不分別空,及彼說者生怨家等[5]想。第三者成就行順住念,依止及依行,隨順諸法應知。是中住者持戒,念者多聞,念彼故得順諸事。依止者,空閑處坐,以空閑坐故順諸功德。隨順諸法者,[6]少知足少欲等。違心於親親中應知。是中不滅諸念者,示現有厭離欲。彼對治故,滅熾然等,欲三菩提故。滅三菩提,以道行果故。第四人二俱成就,以九種成就勢應知。一、常行勢;二、多聞勢;三、欲勢;四、寂靜思惟勢;五、正見勢;六、證勢;七、滅勢;八、修勢;九、正證勢。不求身命者,以不惜身命故,是名常行勢應知。樂聞空等法意喜者,明第二多聞勢。亦不喜空見等,復不喜涅槃修諸梵行,何況悕求三界。不悕求諸見法,亦應滅法故。彼果彼道得涅槃意故,說第三欲勢。常依止於法、不依止文字章句者,諸煩惱求內解脫,不向外逃走。以依止法故,求禪解脫思心世間智等。第四寂靜思惟勢,於一切煩惱常求解脫,不向外求,見一法本來性無垢畢竟清淨,而自依止亦不依他者,性不染故。有學出世間法自內知見。第五正見勢,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色身者,以不見三寶故。真實三寶,亦以出世間智分別念故。第六證勢,以空患離[7]上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說,以滅除所應除者故。第七滅勢,無所修應修者,以修故。第八修勢,不生生死不著涅槃,知一切法本來寂滅,不見有縛不求解脫。是故不捨世間不證涅槃者,以滅世間因故。及以得涅槃故,不生世間不求涅槃,不悕求死及壽命,不求解不求縛,已滅故。及有餘分故,不行亦不滅。是中性滅盡無生智等所攝諸無學法應知,是名第九正證勢。所有彼三種沙門立沙門名,彼名無義,及不相似示現,以名所[1]伐故,說貧窮喻。云何以名所[*]伐?異沙門名形服故,妄受信施利養,自此已後非真實行沙門,及識知起我慢真實行沙門故,并持戒識知顛倒說似如持戒故。聞思修等智,依彼慢故說二喻譬。如有人[2]漂沒大水渴乏而死。此喻示現以有聞慧故生我慢。藥師喻,以有思慧故,樂著三摩[3]拔提。凡夫離欲者,樂著利養恭敬故。有學者起悔修三摩[*]拔提者,修慧邪行故。示現行正行中起我慢故,說餘三喻。初名病人喻;第二者寶喻;第三者死人喻,依戒起彼慢故,示現有四種破戒比丘。自善持戒等喻,是中初者假受戒;第二者說不善持律明了懈怠;三者以行似彼故,於破戒障壞故,說壞障戒;第四者說具受十二頭陀功德,是假名持戒。是中初者,見患滅破戒對治障故,名為破戒應知。有者以破戒故,不可持彼中一,於涅槃中生恐怖,不能滅破戒障故,修行對治。第二以我慢故,生得解脫相,對治彼故說諸真實持戒功德。然[4]破戒惡所顯及修道行所顯,是中初持戒者,說內入非外入故。第二說作染業無作,善無作非是身等作,染業亦無非作,是能作善無行無非行,依雜染不雜染,依乞食無所行亦無不行,依雜染不雜染受用故,無名無色無餘涅槃,無想無非想無相行中離念一切想故。及念無想戒無滅無非滅,無學行於涅槃有餘故,煩惱無餘故。無取無捨,常行離喜憂故,及捨念同生有故。無可取無可捨,還彼初境界,不取憂喜及取捨念同生故。無眾生無眾生名,乃至無心。無心名依解釋喻。既滅隨所能記及隨所記隨所者,無世間無非世間,依器世間雜不雜行人行故。言無依止無非依止,依雜染及不雜染,依六識村田境界故。言不以戒自高不謗下他戒,依親近家故。亦不憶想分別彼戒,不分別我是持戒、我有如是持戒,不分別彼性故。無漏亦有世間共可滅,尋即顯故說不共。然彼若三界非[5]果、非求三界因,是二句示現,是名以漸次。依於戒有順不順諸法故,說善學不善學沙門差別事。何者不善學沙門?是中有三種應知。形服相似沙門。不惜沙門戒,唯形服同不同者,[6]形命受用與命戒見心不相似等。是中形處及服處故,名形服[7]處相似。是中服處者,以彼僧伽梨等故名服同。形處者,以剃鬚髮執持鉢故名為形同。以不淨身[8]等業行故,名行不相似。不淨命故,命不相似。慳故,於受用中不相似。懈怠故,用行不相似。破戒故,於持戒中不相似。以惡法故,於見不相似。不調不伏不隱諸根故,於心不相似。二威儀誑詐沙門者,乞資用精進用等應知。增上心、增上慧同彼行及心不相似,成就用意等故。增上戒同,一心安詳故,乃至不樂雜亂故。增上心行同,少言少語故。增上智行同,誑詐等彼行心不同故。三名聞沙門者,唯求名聞應知。舍摩他分同、毘婆舍那分同,彼二分修同,還彼二助行同,心性不同。是中以戒故、有戒分故,舍摩他分同,戒是三昧因故。以多聞故,於毘婆舍那分同,聞能領得無漏智故。以住空閑阿蘭若故,彼二修分相似同,於空閑處住修因故。少欲等彼二助道行同,彼少欲等是助習行等故。親近他故,心不相似應知。何者善學沙門?有四種相應知:行故、心故、證故及盡至故。以不惜身命故,於現法中得厭悔行故。空等沙門意喜故,未來生教化身行故。是名行勢應知。以依真如行故,信法無我意故,不喜涅槃故,及不喜空故,所應[9]得及所能得,彼亦離假名性相不正執故。常依了義不依文字者,悕求所須義故。於煩惱中而求解脫,不向外逃走,不如隨聲性故。是名心勢應知。見一切法體永清淨不染,以真如法故,作助己形及他,不緣他智性,不染證故。是中諸報等盡見解脫,不見假名性相故。是名證勢應知。一切眾生自性滅故,不行善修一切煩惱染等對治故。不取滅度,真如不斷故,及不觀非事。是名盡至勢應知。是中貧人喻,與不善學沙門,以三種相故,於名不如義應知。壞心成就行,成就心而壞行,亦壞心及壞行。是中壞心成就行有三種應知。能聞及所聞[10]心為知足,能說彼中而為知足,得世間三昧故,及得彼功德以為樂著。是中[*]漂墮河喻,說壞心成就行,唯有聞等事應知。醫師喻,還彼唯有說事應知。幻喻,得彼世間三昧,唯樂著彼事應知。摩尼寶喻,成就心而壞行應知。死喻,說壞心及壞行應知。長者子喻,成就心及成就行應知。以一相義故,善學沙門應知。說有四種破戒比丘似善持戒,有何漸次?以真實沙門,示受真實行。以示現如戒相似住假名戒,示現假名戒。示現假名戒何者?住假名戒行有四種應知。彼復以我慢等壞身故,名為住假名戒行。初者成就六種戒,以二種障壞戒。何者六種行分戒持成?依波羅提木叉所說而行成就,行成就壞境界成就,於微罪中而見怖畏,受而修行。於諸戒中有二種障。何者二種?身見熾盛令戒中起及命知。第二捨彼二患,離身見熾然處故。以律師故,於諸犯戒善能發起。然以等世間淨故,諸利養不能動,同生身見。第三此同法得世間淨戒,復同生身見,不解法無我,聞生恐怖懈怠。第四離一切與患,然以信邪法無我故,壞我慢戒,住四種不正戒。覺知謗等法戒,彼相彼無漏應知。何者謗等法?初住假名戒者,亦見有我,亦言有我所,對治彼故,言無我無我所故。所作犯戒者是名不作,對治彼故,言無作無非作故。作行彼亦非行,對治彼故,言無有所作亦無作者故。安詳行亦名非行,對治彼故,言無行無非行故。妄念行者是名非行,對治彼故,言無有所行亦無不行故。第二住假名戒行,身見朋煩惱隨順,[1]亦見名及見色,對治彼故,言無名無色故。未來生想定有及彼想,對治彼故,言無想無非想故。彼熾然滅使者亦名不滅,對治彼故,言無滅無非滅故。執人無我及捨取人,對治彼故,言無取無捨故。還彼眾生無我執中亦可取亦不可取,對治彼故,言無可取無可捨故。不以色等執眾生相,彼說取善哉,對治彼故,言無眾生無眾生名。語亦說彼取善哉分別,對治彼故,言無身無身名,無口無口名故。彼分別是心,及彼取分別善哉,對治彼故,言無心無心分別名。第三住戒行者,上生世間[2]亦向捨下故非世間,對治彼故,言無世間無非世間。依三昧亦依不貪欲,對治彼故,言無依止無非依止。攝取自戒不毀他戒,對治彼故,言不以戒自高、不毀下他戒。第四住假名戒,言我是能持戒,生分別念,對治彼故,言亦不分別戒故。勝性念等戒分別念,對治彼故,言不分別戒及不念此戒故,是名謗法。無漏戒中盡能滅盡,是名諸聖持戒無漏足句。無所著者,出世間故,不至三界理、不順一切煩惱故。離一切依止,對治離三界故。是故於有還淨示現勝,彼持戒故。說諸偈應知:

「具足持戒者,  無垢無所有。」    

初偈第一句,離垢故說性清淨。貪欲等有餘離已,彼因淨故得戒性淨,示現同因等淨。餘三句者,還彼持戒,示現同伴等因淨。是中破戒同伴及諸同因,對治故,於戒同伴及諸同因者有三種差別應知。是中破戒同伴有三種,慢同色等,依止[3]因故,迷惑意故,見如愚癡,同樂三摩[*]拔提,屈復同伴取念。同事念者,如[4]鹿處同身樂愛喜伴,是名第一偈義。還彼持戒中一切相,明依清淨戒故,說第二偈應知。寂滅常畢竟如是等,是中有四種性同患,對治故,說波羅提木叉戒清淨應知,以不闕故。於受戒禪淨、餘者無漏戒淨,還依彼持戒,無諸患淨,故說第三偈。

「不貪惜身命。」    

如是等有五種患。何者彼五患?一者利養恭敬患,以惜身故。二者懈怠患,繼念莫死起樂命故。三者起願持梵行患,希求一切有生故。四者唯戒為足患,不正至故。五者不出至患,如諸外道說成不正[5]理故。遠離此五種患故,釋成清淨無諸患應知。依無煩惱淨故,說第四偈:

「持戒不染世。」    

世法不能染故。依集諦所攝染,同至熾染起欲處,二識著[6]諸愛[7]染,故言不依世法耳。不依世者,滅前復有愛故滅。

「速得智慧明,  

以得光明故,    

於見諦道中。」    

無礙無所有。無礙無所有事,以修道無明等及餘對治彼故言。

無我無彼相,離我他相故。依無學道離我慢清淨故,說第五偈。

「無此無彼岸,  亦無有中間。」    

無相行中不著內外入故。

無著縛無漏,滅煩惱及使熾然滅故。無諂及無漏,無我慢差別。明依永淨故,說第六偈:

「心不著名色。」    

於有不起願故,不離寂滅法。彼者以持戒不足故,諸根調伏故,於三昧中不足故。

不生我我所乃至有頂世間,知足故,住持戒故。說於戒中永示現依世間淨故,說第七偈應知。

「雖行持諸戒,  其心不自高。」    

示現以持戒故心不生高下,無厭足故。

「亦不以為上,  過是求聖道。」    

淨持戒者,此相以三昧不足故,求出世間道。依出世間淨故,說第八偈:

「不以戒為最。」    

不以戒為足故。

「亦不貴三昧。」    

不樂著三昧故。

「過此二事已,  修習上智慧。」    

無分別是聖性。無分別是修,攝取增上智,諸佛所稱歎。是故知餘者勝歎事故。依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淨故,說第九偈:

「心解脫身見。」    

滅有分別身見,示現學戒淨故。

「滅除我我所。」    

以滅同生身見故,示現無學戒[1]淨。

「信空佛境界。」    

以信空故,示現非學非無學淨事。依悋著淨故,說第十偈: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示現未得八聖道戒故,說不持戒淨。

「依因所修慧,  

速得於淨智;    

以得淨智故,  

具足清淨戒。」    

示現以得聖智故,後得戒清淨,說此偈。

「時八百比丘,不受諸漏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示現此教誨中有如是等大利益,亦復示現[2]現即得大果,於化者有學無學等得故。「及五百比丘得禪定者,聞此深法,心不信解不能通達,從座而起去」者,示現彼難調伏能調伏已,不能信解、不能通達入深法故。有二種相不能通達諸法:以不信故、以信不樂故,智慧不能通達諸義故。是偈甚深者,難知故。諸佛如來菩提甚深者,意難測量故。彼若不淳種諸善根,惡知識所攝,自信力少難得信受。以惡知識所攝故,不淳修諸善根,以不信多故應知。「爾時世尊語尊者須菩提」,[3]顯菩提時諸聲聞是如來作,堪能化度勝義故。是故乃至假名真實差別應知。「爾時世尊即時化作二比丘」者,示現如來方便應度故。示現化者有二種相故,示現信於同服及見同法事故。彼諸比丘攝取,為已說正教誨故。彼以妄執取涅槃,生我慢故生怖畏,為信故說如實涅槃無有眾生。若入涅槃者,非諸貪欲等有故而有盡滅。彼者,如不生故。示現涅槃者,唯滅不生故。言「汝等莫作憶想、莫作分別」者,於內外入中是我我所。如次。即於諸法無著者,以貪瞋本來無生故。無離者,未來不離故。是名寂滅者,防護此執,本非寂滅而有寂滅,所有戒等品,彼亦不[4]住不來。復不滅盡者,以眾生名永寂滅故。不[*]住不來者,以不染故。復不滅盡者,性自滅盡故。彼者亦無餘,若本不寂滅已於後成寂滅,汝等可捨離是相。所謂涅槃,無彼事故。言勿我入涅槃,以相向涅槃故作涅槃相。勿以貪欲等相故識為涅槃相,非貪欲等無故名為涅槃,是名彼者相。復無相行中方便。設無漏已,次後說現法樂行方便,入滅盡定行起故。或復此是異義。經言「彼若不淳種諸善根」者,智慧功德助道行乏少故。增上煩惱塵是義非惡知識所攝者,以善知識所不攝故。壞是義不能信解者,離智助道行故。能信甚深處是義不能信解者,是故總不能通達者,不能測量知法體智住故。復不能信解,已不能正決真智故。如來化度方便事有二種應知。化者以我慢共體故,示現同共事故。所說能順行教故,及得教誨有出世因故,說正淨教方便教授故。彼復有四種相應知。染淨中恐怖故;依順說故,離授煩惱因;於淨法中教授,捨恐怖因故;及教授現法,見最樂行方便故。此身復有我見,以我正證故,依於淨染中順空教授故。言我當無辜生怖染,以染故。世間行是名初相。汝等莫作憶[5]想莫作分別者,煩惱因示現有二種假名性:慢執煩惱分別性故,及執彼功德患勝分別故,是名第二相。淨略有二種應知:一者淨道行;二者涅槃淨。是中有二種相故,淨道行是怖畏因應知。「汝等比丘!所有戒品彼不往來復不滅盡」者,計是真如中永淨故。前者釋有煩惱分別,及離煩惱分別亦不成。彼淨道行中煩惱及離煩惱彼分別已,於淨道行中而生恐怖,有二種相故,於淨涅槃因中生恐怖應知。汝等可捨離是想,所謂涅槃不異假名性想執故。莫隨於想莫隨非想者,是名涅槃異想,憶作心想故。莫異想,識想;莫異想,觀名,是名寂滅內心之想。復莫以想觀想者,此二無因故。於涅槃中不生恐怖,是名第三想應知。捨彼二因故,教授最上行諸方便等應知。捨彼二因事及捨煩惱因,於淨法中捨恐怖因,是名第四相應知。於中乃至如來化度方便應知。自此已後說正智作大益應知。依六事故說:一者為因事;二者依事;三者[1]響[2]音事;四者寂靜思惟事;五者訓誨事;六者證法及順法事故。言「爾時尊者須菩提問彼比丘言:汝等比丘!去至何所今何從來?諸比丘言:須菩提!佛所說法,無所從來、去無所至」。有何義故作如是說?初依[3]樂因故。以何義故,彼處無有來往?喻若世間。「復問誰為汝師?答言我等師者,若先來不生亦無有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依第二因事。依非色身世尊故,彼無生亦無滅,是涅槃性故。「復問汝等云何?從誰聞法?答言不為縛、不為解」。有何義故作如是說?第三依響音因事為說法,彼不為縛。依上等生愛對治故不為解,彼已得脫故。「復問汝等習行何法?答曰不為滅無明、不為生明」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第四依寂靜思惟事故,不為滅無明故。不為依[4]雜無明,諸聖聞有彼行故。不為生明者,已生故。「復問汝等師是誰?答言若無得無知者是」。彼[A1]弟子若未得及未證者,以何義故作如是說?依第五訓誨事故。所有化比丘身勸彼,故第六證法及順法行事,依十事故說應知。依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滅見諦[5]行煩惱,滅修道行煩惱,滅苦,供養尊者,行布施行過凡夫地,入住聖人地,及同得至解脫故。「復問汝等是誰同習梵行?答言若於三界不行亦非不行」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無餘涅槃有餘事故,爾時共諸同法者住故。「復問汝等幾何當得涅槃也?答言如若如來所化人入涅槃者,我等亦當得入」,有何義故作如是說?依有餘涅槃,彼本起滅故,他力相似法本業應故,爾時共餘者住故。「復問汝等煩惱盡耶?答言一切諸法畢竟盡相」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以滅見諦惑故。一切法永滅者,諸趣惡處故。「復問汝等已得己利耶?答言知斷無我無我所」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依滅修想煩惱故,及滅同生身見故。「復問汝等破於魔[6]耶?答言陰魔不可得」者,[7]有何義故作如是說?滅苦故,及陰魔不可得故,未來生彼不可見故。是故於中[8]降伏一切魔怨應知。以陰無故,餘魔[9]不行。「復問汝等奉如來耶?答言不以身口心」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恭敬尊者不以身等,得涅槃中得親敬故。「復問汝等作福田耶?答言無取無有作者」。何等故作如是說?檀越作敬不可取及不可作,離見動惡等故。如次「復問汝等斷於生死往來[10]也?答言無常無斷」者,何義故作如是說?過非聖人地故。不斷世間令作少方便非上者,以有涅槃故,此示現不斷等事故。「復問汝等隨順聖人地行耶?答言離一切取有得無礙解脫」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住聖人地故,離一切取解脫故,不橫執離不正取故。「復問汝等究竟當依止何所?答言隨於如來化人所至」者,有何義故作如是說?解脫同至,於如來無異勝相似法故,示現解脫同至。或復以心得自在諸善男子,是能隨時以能受於正記,為如是尊者故,為次說正記,能作大利益應知。何者密語?不二相智。及一切密語入相不二相。何者是?所說句處事,然是彼性無故。所說性[11]熏一相,境界性相有故不二。彼不二中生執,二相是染,不執二故名淨。雖說所有說一切句處有事者,彼亦假名言[*]熏相,境界性無故。彼[12]二熏相,境界性有故彼二。於彼不二執二相故有染,不執盡故淨。如是一切諸佛入彼密語,是不二相應知。是中五種相者,於尊處及彼教授中有五種果事,及有五種果益事,成就持故說諸密事應知。有五種相。何者五種尊?若有想說彼成就故,成就尊事應知。復有何義?謂涅槃永證彼故。佛所說法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離六種入滅故。彼界中諸有等,謗不能謗故,及無分別[13]覺故。一切諸法,何者是彼尊而能說法?彼有何相?先來未生亦無有滅,依法身無生滅故。說何等法?若不為縛不為解。縛解者,性相無故。為令覺知[14]諸行故,以幾種性相說?不斷滅無明、不生明故。明與無明假名性,不可得見覺故。為誰說?若未得及未正覺。正覺不已彼無故。何者成就果勝事?謂無餘涅槃界故。若於三界不行,依無餘涅槃界處,唯淨真如住處故,作如是說有餘涅槃界。若如來化者,而入涅槃真實處,唯有性涅槃。一切諸法依世諦涅槃故作如是說,能滿聖道行,所作已辦故。言我作已辦,於有我無我我所,依證法無我故作如是說。伐內怨以內力故,諸煩惱怨以證法無我故,永滅說故作如是言。伐外怨不覺見陰魔故,所有外陰所攝。陰者,外怨聲說應知。勝彼者,離分別念,陰性不覺故應知。是中成就果利益事者,已恭敬於尊,非身等[1]耳,以順行法故。善淨受信施所施故,以了福田不取一切法故,度世間苦海。度世間者,以[2]法無我,不斷及常故,不退於福田處故。行福田地,捨取法慢故。及法化者名成佛子,依如來故。言汝等何行去無所至者,如如來所化者來故。「須菩提如是問答諸比丘,時有八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者,此正[3]授記中有此大利益事。若有學者得無學,[4]成熟凡夫得有學地。「世尊!此寶積法門是希有,能與住大乘善男子善女人作大利益」者,自此已後顯此法門說大利益事,以有益故。於諸菩薩成佛法,及化眾生故,以中道義訓誨等如次。彼善男子善女人得幾功德者,示現聞菩薩藏中有教誨信益事。「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是等,示現有五種相現利益信事。一世界持時大德;二自在成就退因故;三轉身故;四彼處故,成就說堪作器故;五聽者作器故,及捨身時得見淨業故。是中世界大者,佛及彼聲聞并諸塔等。持者,諸寶滿諸世界衣服等,是時無量阿僧祇劫故。是中有五種相,得大自在因退事應知:以有量悕無量果因故,以有盡無盡法故,以非上得上樂故,助知道彼行性故,及以彼引取故。復有五種相,令得成就大自在退因事應知:一微惡樂因故;二不定一向樂因故;三不永樂因故;四顛倒意受樂因故;五依苦身受樂因故,是名彼者。最後受女身轉身故,及彼地處所敬如聖塔故,彼處所以為作器故。隨彼法[5]法所讀誦受持等者,明說者,為作器故。彼人命終時得見如來,得身口意業清淨,捨身時得見淨故。及得淨業故,無有諸患,而令命終離諸苦受故。及以離憂惱因故,憂惱心不能降伏故。不動眴諸目,識諦知諸意有故。不動搖手足,成就威儀故。不失大小便胸[6]分無[7]汗,以無畏故。不作[8]捲不摸空,無諸惡相故。隨坐而捨受命者,以身調伏故。善正言音者,以離諸畏難故。滑利言音者,以離澁惡言故。上妙言音者,以上妙言說諸佛如來妙法語故。愛樂言音者,讚歎說諸如來故。天人所樂擁護言音及柔軟言音者,同法者以理施答對故。不背說言音者,以無諸妄故。快說言音者,前後言不相違故。可取言音者,不違順理語故。天擁護言音者,信佛法諸天擁護故。諸佛所擁護言音者,諸佛攝取故,不瞋現得惡能忍故。不恨者,能忍過去惡故。不忿惱者,不覆諸惡故。不懷報者,憂悔等熱不能燒故。不計過患者,不悕求貪欲等故。不懷者,以不悕求[9]保故。無有異相不怯弱心於戒法中者,不取異見故。常不放逸勤心精進者,不亂寂靜心故。以不怯弱心取佛世界清淨者,以不喜自身諸佛菩薩所持而取上妙佛世界故。離慢及增上慢者,得一切佛法現氣故。離慢及增上慢者,世間三昧三摩[*]拔提,微細深心分別以不求,以用一切佛法現氣因,得不以勝。一切諸佛三昧為菩薩藏,得教誨中正信利益事。如是無量阿僧祇,彼分別從本差別,信益轉無量無邊阿僧祇應知耳。

作此寶積論,  

我所得功德,    

以勇意[10]淨故,  

願世得究竟。    

妙法寶積經,  

無垢大智明,    

此論除翳障,  

造寫所得福。    

所有[11]著諸見,  

及墮無智網,    

無障礙佛眼,  

願世速令得。[12]    

[13]大寶積經論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