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阿含474經 | 白話文 | 相應部36相應11經/獨處經 |
對應區塊1 | 對應區塊1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 對應區塊1 |
對應區塊2 | 對應區塊2 那時,阿難尊者獨自處於僻靜之處禪思,他想著:世尊說有三種感受〡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他又說所有的感受全都是痛苦的,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對應區塊2 |
對應區塊3 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 對應區塊3 之後,阿難就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世尊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請問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處於僻靜之處禪思,想著:依世尊說有三種感受〡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又說一切的感受全部都是痛苦的,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對應區塊3 |
對應區塊4 | 對應區塊4 佛陀告訴阿難說:「我因一切行(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一切行都是變易法之故,所以說所有的感受都是痛苦的。而且,阿難啊!我因諸行都會漸次寂滅,也因諸行都會漸次止息之故,所以說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 | 對應區塊4 |
對應區塊5 阿難白佛言: | 對應區塊5 阿難問佛陀說:「世尊啊!到底諸行是怎樣漸次寂滅,所以您才這樣說的呢?」 | 對應區塊5 |
對應區塊6 | 對應區塊6 佛陀告訴阿難說:「當進入色界初禪正受(禪定)時,言語就會寂滅;進入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就會寂滅;進入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就會寂滅;進入第四禪正受時,出入呼吸就會寂滅;進入無色界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就會寂滅;進入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之想就會寂滅;進入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之想就會寂滅;進入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之想就會寂滅;進入想受滅正受時,想與受二心所就會寂滅,這就叫漸次地使諸行寂滅。」 (新譯去尋伺,舊譯云覺觀。麤思名覺,細思名觀。二者皆為妨定心者。因此覺觀之有無而判定心之淺深。 覺與觀者為發言語之因,離覺觀之心,則無言語。 ) | 對應區塊6 而,比丘!諸行的次第滅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滅了;入第二禪者,尋與伺被滅了;入第三禪者,喜被滅了;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滅了;入虛空無邊處者,色想被滅了;入識無邊處者,虛空無邊處想被滅了;入無所有處者,識無邊處想被滅了;入非想非非想處者,無所有處想被滅了;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滅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滅了,瞋被滅了,癡被滅了。 |
對應區塊7 阿難白佛言: | 對應區塊7 阿難問佛陀說:「世尊啊!到底諸行是怎樣漸次止息的呢?」 | 對應區塊7 |
對應區塊8 佛告阿難: | 對應區塊8 佛陀告訴阿難說:「進入色界初禪正受時,言語就會止息;進入二禪正受時,覺觀就會止息;進入三禪正受時,喜心就會止息;進入四禪正受時,出入呼吸就會止息;進入無色界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就會止息;進入識處正受時,空入處之想就會止息;進入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之想就會止息;進入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之想就會止息;進入想受滅正受時,想與受二心所就會止息,這就叫漸次地使諸行止息。」 | 對應區塊8 而,比丘!諸行的次第平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平息了;入第二禪者,尋與伺被平息了……(中略)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平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平息了,瞋被平息了,癡被平息了。 |
對應區塊9 阿難白佛: | 對應區塊9 阿難向佛陀問說:「世尊啊!這就叫漸次使諸行止息了嗎?」 | 對應區塊9 |
對應區塊10 佛告阿難: 止息 To stop, cease; to stop breathing by self-control; to bring the mind to rest; used for 止觀. | 對應區塊10 佛陀告訴阿難說:「還有所謂的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像這些止息,是其餘一切種種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的。」 | 對應區塊10 比丘!有這六種安息(寧靜):入初禪者,言語被安息了;入第二禪者,尋與伺被安息了;入第三禪者,喜被安息了;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安息了;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安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癡被安息了。」 |
對應區塊11
| 對應區塊11 阿難請問佛陀說:「什麼叫做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是其它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的呢?」 | 對應區塊11 |
對應區塊12 佛告阿難: | 對應區塊12 佛陀告訴阿難說:「對於貪欲,心不愛樂而得解脫,對於瞋恚、愚癡,心不愛樂而得解脫,這就叫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是其餘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的了。」 | 對應區塊12 |
對應區塊13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對應區塊13 佛陀把這部經說完了,尊者阿難聽聞佛所說的開示,法喜充滿依教奉行。 | 對應區塊13 |
對應區塊14 本經世尊說明由四禪八定、滅盡定至涅槃,諸行漸次寂滅的狀態 。 | 對應區塊14 | 對應區塊14 |